2025年10月5日-7日,质兰基金会线下顾问会议在山东蓬莱长岛开展。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筑牢党员初心使命,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们于7日上午实地探寻了红色足迹——砣矶岛磨石嘴村,汲取奋进力量。
本次参观由质兰基金会秘书长张颖溢组织带领,参与党员有巫嘉伟、刘春来、程雅畅、朱子云、鲁清香等,以及其它顾问共20余人。
磨石嘴村坐落于砣矶岛西南端,三面环山、南临沧海,百年石头巷蜿蜒交错,特色石头房错落有致,不仅是承载渔家记忆的百年村落,更是闪耀着红色光芒的革命热土 —— 这里是长山岛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村落的每一寸土地。
回溯革命岁月,磨石嘴村的红色篇章厚重而鲜活。1943 年,磨石嘴村党支部秘密成立,并在领导下成为海岛抗日斗争的“红色火种”。党支部成立后,迅速凝聚起渔民力量,以党员为骨干组建群众抗日组织“渔救会”,并带动砣矶岛各村相继成立分会,用渔家儿女的热血与忠诚,在海岛筑起坚不可摧的抗日防线。
岁月流转,初心不变。红色精神在磨石嘴村代代传承,在危急时刻始终闪耀光芒。2003 年,“辽旅渡7”号客货滚装船在砣矶岛附近海域遇险沉没,81名乘客与船员身陷绝境。砣矶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磨石嘴村乡亲们自发参与救援行动——1000余名村民早早守候在码头,待获救人员抵达后,争相搀扶遇险者上热炕、递姜汤、送热食、换干衣,用质朴的行动筑起生命防线,最终实现“全员获救”,创造了中国海难救助史上的典范,让“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活动中,参访人员沿着红色足迹走遍磨石嘴村,在百年石头巷中感悟革命历史,在随机入户交流中倾听渔民心声。大门上的红色五角星门环、墙壁上“振兴中华”的字眼、墙绘上“祖国为重、奉献为本”的精神传承,无不彰显着村落对党的感恩与忠诚,也让“团结一心、无私奉献、艰苦为荣”的红色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参访者心中。
当前,磨石嘴村正以“争当‘老海岛’、建设‘新海岛’”为目标,在党的领导下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推动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保护深度融合。此次党建活动让质兰基金会全体参访人员深受启发,未来,质兰将以磨石嘴村的红色精神为指引,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融入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与资助对象的沟通协作,助力其成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坚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使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