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项目信息
海南岛无刺蜂自然种群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编号:202401001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王释婕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岛中南部区

项目摘要:
项目团队通过对五指山、鹦哥岭、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猴猕岭、佳西、俄贤岭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社区群众的访谈,掌握了无刺蜂物种、分布、数量以及种群生存现状等情况,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及周边社区共有119群无刺蜂,其中野生蜂群有7群(第一期已完成)。在尖峰岭分局初步掌握了影响无刺蜂种群分布的因素,通过对黄纹鳞无刺蜂蜂群周围蜜粉源植物的调查以及蜂粮中植物组成,初步掌握了黄纹鳞无刺蜂植物采集偏好等情况(第二期基本完成)。本期项目将在前两个执行年的基础上,为野生无刺蜂蜂群及所有养殖无刺蜂村民建档立卡,全面掌握海南岛无刺蜂蜂群本底数据,继续收集不同分布地区的无刺蜂蜂粮,与前期的结果及云南无刺蜂的采集偏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更好地了解无刺蜂采集偏好。项目长远目标拟整合无刺蜂现状、采集植物偏好、科普宣传等,探索社区无刺蜂可持续保护的行动方案。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阶段性成果:

2022年,项目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分局开展野外调查,一共发现了5群野生的黄纹鳞无刺蜂,其筑巢树种为大叶桉、山海棠、山苦楝、红椆和黧蒴锥。针对12群在尖峰岭分局内养殖的黄纹鳞无刺蜂,项目在2022年的不同季节选择了9天,每天从早上7点至下午6点每小时观察记录10分钟内工蜂出巢回巢所携带的树脂和花粉量、巢门区域工蜂数量等信息,并调查收集了蜂群附近的优势蜜粉源植物,发现无刺蜂采集的当季蜜粉源植物有海南锥、黧蒴锥、杜英、水锦、漆树、常山、毛菍、鬼针草、红锥等物种。项目还通过采集和鉴定蜂群周边的开花植物标本,并采集蜂粮样本进行了DAN测序,初步掌握了当年8个月内不同月份采集花粉的种类与比例,掌握了可鉴定到种的蜜源植物44种。此外,项目还通过与蜂农合作,在2022-2023年间对10群原木养殖的无刺蜂进行了人工蜂箱的过箱试验,最终有9群过箱成功且蜂群重量增长、生存良好,1群逃逸。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将在保亭、陵水、东方等地进一步开展无刺蜂的调查,并为已掌握和新调查到的所有野生和养殖的无刺蜂建档立卡,全面记录其种类、数量、位置、筑巢习性、蜜粉源植物种类、来源、养殖人员、养殖历史、养殖经验和健康状况等信息,系统评估海南岛内野生和养殖无刺蜂的分布、种群和生存现状,评估岛外购买无刺蜂蜂群是否对本地蜂群造成负面影响(如带来病虫害、影响本地蜂种的纯度和适应性等),并与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共享以上信息以加强对无刺蜂资源的保护。项目还将继续开展黄纹鳞无刺蜂蜂粮的收集与测序工作,并与上一年的结果及云南该无刺蜂的采集偏好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此外,项目团队还将通过入户科普与宣传,提高当地村民对无刺蜂生态价值的认识和对此类传粉昆虫保护的支持与认可,并鼓励养殖户与项目团队合作,提升养殖水平以复壮蜂群,或通过分蜂过箱来增加数量,促进现有无刺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甘陕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202401002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249964.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机构: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负责人:师燕丽)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华亭市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张家川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岷县水生生物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通过三年的前期工作,在摸清了甘肃省秦岭细鳞鲑分布与保护现状,建立了保护网络,制定了保护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未来三年内,将依据发现的问题和制定的保护行动计划,以种群监测、交流学习、调研评估栖息地、制定本单位的行动计划(项目库)为抓手,推动网络开展保护行动,逐步落实保护行动计划,强化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同时,继续维护甘陕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持续发挥合作、交流、分享、讨论的功能,扩大网络成员,使保护网络覆盖秦岭细鳞鲑全部栖息地,吸收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增强保护网络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保护网络的保护行动力,提高网络成员对秦岭细鳞鲑与山地溪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关系的认知及林水一体化保护的理念。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在过去三个执行年中,基本摸清了甘肃省内秦岭细鳞鲑的分布和保护现状,确认了麦积东岔、平凉麻庵河、秦州藉河、定西榜沙河等重要的栖息地。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建立了首个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并通过网络推动成员开展水林一体化的保护实践。该网络现有成员近80名,主要都是来自于甘肃省内与秦岭细鳞鲑保护和管理相关的保护区、林场、种质资源保护地、渔业工作站等12家管理机构的一线基层工作人员。项目通过举办研讨会和保护技能培训、进行实地考察、编制秦岭细鳞鲑保护工作通讯、联合开展在地的保护行动等方式,促进了网络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也提升了成员的保护兴趣与能力。在项目团队的协助下,网络成员共同制定了《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2020-2030》,并在栖息地巡护与监测、种群数量监测、栖息地连通性评估、麻庵河鱼梯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2023年网络成员还基于已有的工作成果,更新了保护行动计划,为之后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下一轮的实施周期中,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扩大现有保护网络成员的数量和组成,吸收更多来自社区、保护区和科研机构的成员加入,同时使保护网络能覆盖该物种的所有栖息地。项目将通过开展秦岭细鳞鲑及山地溪流生态系统保护宣传月、评奖、编制网络年报等活动,来提升网络的活跃度和社会影响力。项目将支持网络成员跟随科研团队学习环境DNA检测、秦岭细鳞鲑种群调查、产卵场识别和生境调查等新的方法和技术,然后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进行运用和探索,并通过定期组织交流与学习活动,来提升网络成员的保护能力。项目还将为网络成员提供小额资金,鼓励其以小项目的方式实施保护行动计划,并由网络成员共同评审项目及评估保护成效。项目还将继续支持来自管理部门的网络成员,提高项目策划的能力,设计出适合于自身所在区域秦岭细鳞鲑保护需求的项目,争取外部经费予以实施,以此推动更多保护行动的落地,使部分栖息地的种群监测、栖息地恢复等保护管理问题得到解决。

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变化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评价和管护措施探索
项目编号:202401003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3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刘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内蒙古、河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新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总目标为科学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及农牧管理方式变化对大鸨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挖掘并揭示大鸨栖息地时空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提出大鸨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对策和措施,探求保护区管理为主体、社区农牧民共同参与的长效保护机制。第一年:基于遥感卫片解析,结合野外辅助调查和精准社区调查,对比内蒙古图牧吉近5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动态,深入分析土地利用和农牧管理模式变化对大鸨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第二年:继续在图牧吉保护区对繁殖期和越冬期大鸨开展种群和栖息地调查,监测其具体的分布点及相应的植被、农作物种类、种植方式、管理方式,选择合适的生境模拟和预测模型,找出影响大鸨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同时,在新乡黄河湿地保护区对越冬大鸨开展上述工作。第三年:围绕栖息地时空变化较大或者适宜性不高的区域,开展社区半结构式访谈,联合各个利益相关方,对栖息地管理和保护措施达成共识,辐射并推广应用于其它重要大鸨栖息地。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保护区内大鸨越冬种群的数量、分布、栖息地类型及人为干扰因子。项目团队还进入保护区内的靠山嘎查、哈达嘎查、青龙山嘎查和马鞍山开展了100多人的入户访谈,收集了1980年至今各嘎查的人口、土地、牲畜、农作物、经济收入、农田和草场管理方式及变化情况等信息。项目还选取了保护区及周边约3873平方公里的区域,利用开源的30米精度的1985-2019年中国土地覆盖年度数据集,对每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合以上各方面信息,项目团队发现: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该地区的畜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马作为交通工具和役用的功能逐渐丧失、数量大幅下降,而肉用羊的数量不断增长;该地的草场在2000-2010年间过牧较为严重,但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8年后实施的禁牧区全年禁牧、草畜平衡区定期休牧的制度以及2021年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都对草场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1985年到2019年,该地区90%的面积都是草地和耕地,然而,在34年间该地区的草地面积总体下降了28%,而耕地面积则增加了31%,并取代草地成为了现在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上世纪70年代时大鸨的数量比现在要多,1998年此地才开始有大鸨在此越冬,起初只有几只,2000年保护区成立后,越冬大鸨数量从最初的几头增长到一百多只,如今已成为了大鸨重要的繁殖地和最北的越冬地。虽然现有数据还无法就过去四十年间土地利用和农牧管理方式的改变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得出结论,但已为下一步更细致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项目还通过组织研讨会,汇报了第一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并与保护区管理人员及其他研究团队共同就该地区过去四十年草地与耕地之间流转的情况、可能影响这种流转的社会经济因素、这种流转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就可以推行的大鸨保护措施,如在秋季打草期对打草作业时间、打草方式、刈割面积和高度进行管理,实行轮刈制度等、恢复撂荒地种植越冬大鸨喜食的大豆、绿豆等高蛋白植物等形成了初步共识。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除图牧吉保护区外,项目将增加河南新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大鸨最南的越冬栖息地,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及实地调查校正,分析不同农作物类型、农业管护方式对大鸨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然后结合农牧业政策变迁历史及社区访谈信息,摸清过去四十年里大鸨栖息地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促进两个保护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并共同探讨因地制宜的大鸨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措施,并探索可能的保护区和当地社区协同保护机制。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犀鸟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40100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39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0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张利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横断山南段区

项目摘要: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洪崩河区域是国内唯一分布有双角、花冠、冠斑3种犀鸟,并监测到稳定繁殖的区域。通过质兰资助,保护区建立了全州犀鸟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巢穴分布等基础数据;首次监测记录了2种犀鸟的繁殖期和取食的有效数据;成立犀鸟巡护队并探索建立了社区共建共管关系;持续两年开展人工巢箱验证等。但依然面临着犀鸟繁殖规律认识不足、栖息地承载量评价不足、人为干扰突出、犀鸟人工巢箱仍需改进等问题。本期项目旨在通过:增加犀鸟巡护队,采用定点监测的方法,最大限度开展3种犀鸟繁殖期监测;保护区和犀鸟巡护队联动,持续开展犀鸟栖息地巡护,并对犀鸟栖息地主要营巢树、食源树进行调查统计和监测,获得限制犀鸟种群增长的直接评价;通过到犀鸟保护成效显著的保护地考察学习、结合问题到社区开展调查,梳理存在问题,探索实施更加科学的社区共管机制;加强犀鸟栖息地观鸟人员管理;持续开展犀鸟人工巢箱验证等措施,准确掌握犀鸟繁殖规律、了解和掌握犀鸟及其栖息地的干扰因素,为保护区指导当地观鸟旅游和制定有效的犀鸟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促进犀鸟物种生息繁衍的目标。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保护区重点围绕盈江洪崩河范围内的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开展了繁殖期种群和巢穴监测、繁殖行为观测、栖息地植被调查以及人工巢箱试验,并通过一系列社区共管和科普宣传工作更严格地管理了观鸟行为。本期的工作亮点是,首次与雪梨村建立了社区共管机制,签订了共管协议,支持社区成立了观鸟合作社,与社区一起招募并培训了4名社区巡护队员,在进入保护区的关键入口设置了2个卡点,然后由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协助保护区对观鸟人群及其行为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实现了90%进入保护区观鸟的人员都能按要求进行实名登记,且实现了犀鸟栖息地的零破坏。此外,保护区在本执行年度所掌握的三种犀鸟的繁殖成功率、繁殖对数量、繁殖期行为与节律、巢穴的数量、分布与树种选择、鼯鼠与犀鸟及犀鸟之间对巢穴的竞争行为等扎实的基础生物学信息,为保护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管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保护区将进一步深化与雪梨村的共建共管机制,通过借鉴其他保护区的已有经验,招募和培训更多社区巡护员参与对观鸟人群的监管和犀鸟繁殖期的巡护与监测,提升社区成员对外来观鸟人员和不文明观鸟行为的监管意愿与能力,进一步加强对进入保护区观鸟人群及行为的监管。保护区还将继续在繁殖期开展三种犀鸟繁殖行为和节律的观测,对主要营巢树种四数木的数量、位置及是否具备犀鸟天然巢穴修复和人工巢箱安装条件等关键信息进行调查和记录,为探索人工巢箱安装和天然巢穴的修复提供依据。项目团队还将全面开展犀鸟栖息地内的食源树种调查和物候监测,了解和掌握其物种组成和食物丰富度,建立犀鸟植物类食谱。最终,保护区将在三年工作基础之上,连同社区、林草部门和当地政府,共同制定出保护区未来3-5年的犀鸟保护行动计划来予以实施。

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水生生物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401005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36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农志文(广西科学院)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布氏鲸作为我国唯一近岸海域稳定栖息的大型须鲸,其活动和生存环境受到大型渔船捕捞、渔民兼捕、不文明观鲸等多种威胁,缺乏长期稳定的调查和监测对种群进行保护。项目第三年将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在涠洲岛及附近海域对布氏鲸为主的鲸类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开展调查工作,在了解布氏鲸等鲸豚类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布氏鲸在北部湾海域的适宜栖息地范围,分析布氏鲸种群在涠洲岛及附近海域的出现规律及空间利用情况。根据调查中观察到的布氏鲸个体健康状态情况,探讨涠洲岛海域人为活动对该布氏鲸种群的影响,剖析观鲸活动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管理建议,并通过制作观鲸宣传教育片进行观鲸规范的推广和宣传。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项目往涠洲岛西南方向扩大了调查范围,通过34航次2700多公里的截线调查,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涠洲岛海域内,共记录到布氏鲸出现位点40个,目击布氏鲸63头次;目击印太江豚16头次,数量8头;另有渔民提供的布氏鲸目击记录19头次、位点16个。本年度野外调查识别出的布氏鲸个体数量增加至58头,比去年新增6头。此外,项目团队基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分析了布氏鲸的身体参数和身体面积指数,以此评估出该海域的布氏鲸种群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有至少10头的背鳍、背部或其他部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最明显的是背鳍被螺旋桨打到的伤口以及疑似渔网撕扯背鳍过后留下的伤口。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布氏鲸活动区域的环境水温在20摄氏度左右,叶绿素a浓度维持在2.5mg/m3以上,平均水深约21m。项目团队还使用被动声学研究方法,初步获取了布氏鲸的声学谱信息。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之后旅游业的恢复,乘游艇观鲸的游客人数也有快速的增长,为减少不文明观鲸行为对布氏鲸有可能造成的干扰,项目对之前的《涠洲岛观鲸指南》进行了内容调整后印制了400份,发放给了观鲸游艇的船主及民宿客栈的从业人员,并分别在2023年3月和8月对48名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了2次培训活动,宣传文明观鲸。项目团队成员还针对涠洲岛上存在的不文明观鲸行为,与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合作,对北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青年干部做了布氏鲸种群和海洋环保专题的培训,介绍了无序观鲸的危害,为生态法庭开展司法监督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项目团队的建议和指导下,2023年8月15日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向涠洲岛管委发出了保护布氏鲸的司法建议书,这为保护布氏鲸提供法律保障。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通过与相关科研单位深度技术联合,项目将继续开展布氏鲸出现季节的截线调查、热点调查和定期的海洋环境因子调查,分析2021-2024年布氏鲸的种群数量、结构、个体健康状况、伴生鲸豚类物种及变化趋势,并通过环境因子的分析,掌握布氏鲸栖息地的环境特征、预测其适宜栖息地范围、分析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素及主要人为威胁因子。为进一步推动文明观鲸旅游的发展,项目团队将对2024年度的观鲸游艇数量、游客数量、不文明观鲸行为的种类和频次等威胁进行基线调查和分析,并对包括旅游公司、游艇船主、渔政、海警、游客等在内的关键利益相关方进行访谈,了解其需求、利益、关注点及对现阶段观鲸管理的看法,基于国内外友好观鲸的经验,讨论可行的管理措施,然后整理成一份观鲸现状分析及管理建议报告,提交给相关的管理部门。项目团队还将制作一个针对游客的观鲸规范指导教育及宣传片,推动旅游从业人员在开展观鲸活动之前或期间播放该片来引导游客的行为。

社区中心——基于自然的甘加草原保护与修复
项目编号:202401061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2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91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桑杰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项目摘要:
基于前三年有关大鵟监测与保护、草场适应性治理、草场保护日常化行为探索的成果和经验,团队认为在甘加进一步探索社区文化与科学方法协同的社区保护和草场修复难点在于,一是作为草场保护主体的牧人,因为生计、语言、社区习惯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主动探索草场退化解决方案的意愿和以集体形式参与保护的能力。二是牧人在对接科学的草场修复方法方面,缺少将本土生态知识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的经验和学识。未来三年,团队希望通过支持直接、见效快的草场保护/修复行动(如集体种草和安置招鹰架),配合甘加本地行动者参与草场的科学保护与修复,加强本地牧人共同主动、科学地管护草原的意愿。最终总结并形成适应甘加本地的“社区中心-基于自然”的草场保护模式,并逐渐在此前“牧人需要草场(生活)”的理念基础上传播“草场需要牧人(守护)”的环保理念,以期将被动保护(为了生计)转变为主动参与(基于能力与信心,为了责任与羁绊)。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对大鵟等草原猛禽的种类、分布、繁殖和面临的威胁开展了调查,确认了甘加草原是大鵟的繁殖地,与政府部门和牧民形成了猛禽保护行动上的共识,并通过与当地牧民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系统收集整理了与本地生物多样性、草原管理与治理相关的传统知识,编写了双语版的猛禽文化手册和四万多言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两本手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全面展现了甘加草原上牧民日常生活、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追求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宛如一幅多彩画卷,生动描绘了甘加的牧民与草原上各种生命之间相互依存、休戚共生的复杂关系。项目团队还入驻到牧民家中,全程观察和记录牧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具体的放牧知识与技术、牧民与自然的关系到牧民的身份认同等内容,最终完成了《牧民游牧生活调查记录》这篇生态人类学视角的报告。项目还发动近30户牧户加入了线上驻村微信工作群,鼓励这些牧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自然、了解生态知识、上传拍摄的野生动植物照片、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以此识别出了牧民最关心、最愿意参与的生态保护行动,并成功动员了20多名当地牧民,通过竖鹰架和种草活动,参与了黑土滩的治理。

以本地牧民为主的项目团队,在第一轮的项目执行中,最初只是围绕大鵟等猛禽开展保护实践。然而,当意识到草场的保护需要一个更加整体、系统的视角后,他们转而围绕传统游牧知识的收集、提振牧民管理自身草场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团队自身的保护能力来开展活动,从而逐渐理解了牧民对家乡生态的关注点,并发现当前的保护概念、方法和技术难以在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落地转化为行动。于是他们又深入观察牧民的日常生活,初步探索出了能让保护行动融入牧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发动更多当地牧民产生集体保护行动的方式方法。

项目团队从环保行动-收集本土知识-本土知识的运用-撬动牧民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基于问题不断寻找和探索保护行动的路径,这个自我成长和行动的过程,以及在发动牧民认识草场保护的重要性、看到传统草场治理的智慧、愿意采取行动去应对自身草场的问题上积累的经验都是极有价值的,也是项目最大的亮点。项目也通过制作手册、发表文章、视频征集、组织摄影展和读书会、拍摄纪录片及自媒体的传播,在甘加草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大部分牧民的认可,主动参与志愿保护行动的牧民也从数十人增长到四百多人。

在下一轮的项目执行中,项目团队将围绕 “社区、科学、长效行动”这三个关键词,具象化并有效传播“草场需要牧民”的理念,探索实践“社区中心-基于自然”的草场保护和恢复模式。充分发挥种草、安置招鹰架、线上驻村这三类活动的作用,让牧民在观察猛禽、鼠兔、草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观测草场质量和恢复效果等过程中,持续关注草场(尤其是集体共有草场)的退化问题,让牧民和草场之间建立起更多情感、责任、生活上的羁绊,并有足够的信心、能力和知识去集体、科学地开展有效的草原恢复行动,减少毒杀鼠兔等行为。并通过打造牧民关心的本地旗舰物种,加强对传统文化、游牧生活、宗教理念的传播,逐步将“本地牧人自发的环保行动”升级为“本地牧人社区自发的、科学的、系统的草场保护与恢复行动”。

滇东南懒猴种群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40102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79.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倪庆永(四川农业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口片区、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懒猴(slow loris)是懒猴科(Lorisidae)灵长类的总称,在国内仅存两种,即蜂猴(N. bengalensis)和倭蜂猴(Xanthonycticebus intermedius),均被IUCN评估为濒危(EN),并列入CITES附录I。云南东南部是历史资料及访查记录中确认的懒猴重点分布区域,但数十年中其种群分布及数量始终处于模糊状态。受长期的捕猎及人类活动影响,本区域内懒猴种群数量不断下降,栖息地范围急剧缩减,原生种群可能已处于局部灭绝的边缘。同时,长期的非法贸易导致境外个体不断流入,阻碍了对本地种群的评估及针对性保护。本项目将通过系统的实地调查,确定本区域内懒猴科灵长类的种群规模及威胁因素,并通过社区访谈及宣传教育、保护区能力建设等方式,协助完善懒猴监测体系,探索可行的社区共管保护模式。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通过在云南红河和文山两州七个乡镇24个行政村53个小组开展访谈,掌握了村民最近两年目击到的蜂猴及倭蜂猴数据,然后结合已有资料,确定了重点调查区域,并最终通过样线调查,获得了多个倭蜂猴的确切影像或目击记录,掌握了两种懒猴的种群密度及重点分布区。这不仅填补了科学上的相关信息空白,也证明了本项目探索出的蜂猴野外种群调查方法的可行性,成为本期项目实施的最大亮点。调查结果还发现,懒猴主要分布在原始林边缘、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栖息地被公路、农田和村庄分隔成大量破碎化斑块,这使得懒猴在冒险穿越公路或村庄以获得食物或配偶时容易被高压线电击或车辆撞击死亡。懒猴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的高度重叠也使得偷猎、非法饲养和贸易时有发生。

为提升当地管理部门的懒猴监测及管护能力,项目团队对26名基层保护区和林草工作人员,开展了懒猴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及调查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包括了物种鉴定、生物和生态学特性、保护现状、法律法规、调查监测等相关内容,并通过实地参与调查,使12名护林员掌握了懒猴的野外调查方法。这为之后该地区开展长期的懒猴种群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项目团队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懒猴守护者”,通过发布科普文章对公众开展宣传工作。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项目团队将对文山州内懒猴的种群密度、分布和面临的威胁开展补充调查,评估红河及文山州两地懒猴整体的保护现状,并通过无人机等技术,对栖息地的植被、景观格局、人为活动、威胁等环境和干扰因子进行分析,评估其栖息地的特性和主要威胁因子,并继续与当地保护区和林业部门沟通合作,培养更多基层工作人员掌握懒猴调查和监测方法,协助当地保护区和林草主管部门建立懒猴监测体系。

秦岭细鳞鲑种群动态监测、繁殖生态及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401053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890.91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夏继刚(重庆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秦岭细鳞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第四纪冰期孑遗物种。该物种地域分布范围狭窄、生境特殊,是秦岭溪流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重要的旗舰物种。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捞等因素致使该物种分布区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部分种群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然而,在本项目实施以前,对秦岭细鳞鲑自然种群的监测与保护十分匮乏,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调查研究与保护行动。鉴于该物种种群衰退的严峻形势,亟需摸清其自然种群本底数据、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并探明其本身的生态与保护需求。本项目拟在我们十余年来对秦岭细鳞鲑扎实理论研究以及过去一年来在质兰支持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该物种保护的根源性问题,深入开展(1)种群动态监测、(2)繁殖特性与生态需求研究、(3)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保护与生态恢复,并基于以上调查研究推动系列学术交流与科普传播、构建科学的秦岭细鳞鲑监测与保护体系、推动实际的保护行动。项目成果将以研究报告、科学论文、保护手册或行动指南、科普传播、媒体报道等形式呈现,可为秦岭细鳞鲑自然种群长期监测及其水域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依据与行动方案,并为其它珍稀溪流鱼类监测与保护提供示范,产生重要的生态和社会影响。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基于已掌握的秦岭细鳞鲑光偏好特性和生态习性,通过开展大量扎实细致有效的野外调查工作,摸索出了可行且无损伤的秦岭细鳞鲑野生种群调查方法。通过沿河设置数十个样段和数千个样点,团队掌握了渭河和汉水流域的陇县蒲峪河、洋县酉水河、周至田峪河、佛坪半边河在海拔900-1600米范围内秦岭细鳞鲑的种群密度、季节和空间的分布格局及种群年龄结构。结果发现,陇县蒲峪河的秦岭细鳞鲑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为增长型种群;洋县酉水河的种群呈中部集中式,总体呈钟形,为稳定偏衰退型种群;周至田峪河的种群因河道施工、旅游活动等的破坏,状况最差,个体数量极为稀少,种群可能处于急剧衰退过程中;佛坪半边河段也为衰退型种群,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项目团队通过设置的200个初孵仔鱼样点,初步掌握了产卵场的海拔分布范围,探究了该物种的繁殖行为与胚胎发育特点,并首次拍摄到胚胎孵化与破膜瞬间的珍贵影像视频。项目还对产卵场的环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总结出了海拔、流速、底质和石蛾等多个重要的环境特征,为下一年开展更深入的栖息地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项目团队还通过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会、开展科普公益活动及在CCTV10科普该物种的保护,极大提升了社会影响力。项目培养的两名在地基层护林员参与并掌握了野外调查方法,这也有助于提升在地的保护能力。

基于第一执行年已建立的自然种群调查与监测方法体系,项目团队拟在第二执行年针对陇县蒲峪河和洋县酉水河,继续开展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分布和威胁的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并对三类栖息地的环境因子进行本底调查,以便下一步进行栖息地适宜性的评估,从中找出关键的环境和威胁因子。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在野外对秦岭细鳞鲑继续开展繁殖生态学研究,对其繁殖与胚胎发育特性、产卵场的选择、繁殖行为、产卵场质量、繁殖成效等展开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在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上,项目团队将加强与保护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努力推动保护建议的采纳和落实,并推动更多人加入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为网络成员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提高该物种的社会关注度。

长岛群岛秋季迁徙候鸟调查与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401056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观鸟协会(负责人:于涛)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由几十个岛屿组成,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9平方公里。保护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鸟类主要迁徙路线上,是猛禽和鸣禽等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保护区共记录到迁徙鸟类19目62科32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4种。保护区在1984年就成立了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以南长山岛、大黑山岛、北隍城岛、高山岛、车由岛为主要基地,重点开展了途径长山群岛的猛禽、涉禽、游禽、雀形目鸟类的环志、普查及科学研究工作。由于保护区位于山东唯一的海岛县——长岛县上,岛屿众多、陆地面积极为分散,所以管护难度很大,仍面临盗伐、偷猎、污染、火灾等威胁。
  本项目将在保护区的指导下,协助保护区1)建立和培养志愿者团队;2)加强迁徙季鸟类的巡护和监测;3)发动志愿者参与迁徙季鸟类的巡护与监测工作,4)加强周边社区的普法和公众自然教育工作;5)联合科研机构开展长岛猛禽迁徙及停歇规律等研究工作,通过建立志愿者-公益组织-保护区-社区的联合保护机制,提升保护区对迁徙鸟类的保护与研究能力。

资助理由:
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境内,地处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由长山列岛的大小32个岛屿组成,纵贯渤海海峡,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及停歇地。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9目62科32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类有金雕、白肩雕、丹顶鹤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44种,每年迁徙过境的鸟类超200万只次。由于保护区的陆域面积较为分散,各海岛之间通勤只能依靠船只,多个海岛上仍有大量居民,因此保护区仍面临盗伐、鸟网、污染等诸多威胁。本项目拟发挥公益组织在志愿者招募、组织及培养上的优势,与保护区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逐步建立以保护区为主体,志愿者、公益组织、社区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共同保护迁徙季候鸟顺利过境。项目拟在三年时间内,逐步培养出一支以本地人为主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保护区的鸟类巡护、监测和保护中,并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和自然教育活动,推动社区形成鸟类保护的氛围、积极参与鸟类的保护。项目还将发动志愿者协助保护区和科研单位在已有鸟类环志工作的基础上,对以猛禽和鸣禽为主的候鸟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研究,掌握其迁徙数量和规律。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的设计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优势,这种培养在地保护力量、推动社区参与保护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解决了当地鸟类保护所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也使项目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加之项目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中国东南沿海水产养殖和迁徙水鸟的冲突调查和保护实践
项目编号:20240106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481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梁丹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浙江、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中国东南部沿海既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区域,也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和越冬地。申请人的前期调查表明,浙江和福建沿海的蛏苗养殖塘中架设了大面积的防鸟网。这些防鸟网在水鸟春季迁徙和越冬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代价:造成了大量水鸟的死亡,其中包括多种受胁物种,而且对个别物种的种群可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这一水产养殖和迁徙水鸟保护间的“冲突”长期受到忽视,我们目前对这一“冲突”的范围、社会经济机理、生态影响程度、可能的缓解措施的了解均十分有限。因此,本项目拟结合野外生态学调查和社会经济学等多学科调查方式,评估中国东南部沿海蛏苗养殖防鸟网的时空分布以及对越冬水鸟种群的生态影响,了解该冲突产生的关键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以期为这一被长期忽视的“冲突”的缓解提供基于科学的方案。同时,本项目通过在养殖社区开展迁徙鸟类保护宣传,尝试建立“人鸟冲突”保护联盟,和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和开展有利于缓解“冲突”的保护行动,并积极推动有利于保护养殖户生计的同时缓解迁徙鸟类死亡的政策建议。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经卫星影像识别及实地踏查,在浙江和福建两地共探明19处滩涂蛏田架有防鸟网。通过在其中12处主架网地设置66条统计样带,项目测量和统计出了架网的面积并抽样计数了挂网海鸟的数量。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春(2-3月)冬(12月)的三个月期间,共发现挂网鸟类22种、3000多只;在挂网鸟类中,鸻鹬类占88%,鸥类4%、鹭类4%、雁鸭类2%、雀形目1%、猛禽 1%。,其中不乏国家 I、II 级保护物种或IUCN 红色名录中的受威胁物种,如黑嘴鸥 (国家 I 级;易危 VU)、黑脸琵鹭(国家 I 级;濒危 EN)、大滨鹬(国家 II 级;濒危 EN)、白腰杓鹬(国家 II 级;近危 NT)、阔嘴鹬(国家 II 级)。项目还开发了一种可量化估测防鸟网面积及挂网鸻鹬类的方法,并由此估算出这12处主架网地冬春的三个月内,网的面积可超过10平方公里,总计可能造成7000多只鸻鹬类鸟类的死亡,虽然此方法仍有待完善,但架设防鸟网所造成的生态影响的确不容忽视。

项目在对架网规律及其社会经济驱因的初步调查中还发现:1)主架网地多为蛏苗养殖区,架网多用来防范水鸟取食个头偏小的蛏苗;2)蛏苗养殖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在滨海滩涂利用上会与越冬水鸟产生一定的时空交叠;3)蛏苗在当年9月到次年3-4月上市后,少数养殖场会应滩涂租赁方要求或为讨回预付的拆网押金,在规定日期前主动将防鸟网拆除。因此,冬季蛏苗上市,若能及时清除防鸟网,可大大减少其对春季候鸟的伤害。项目团队在调查期间,也对蛏苗养殖户就架设防鸟网对当地越冬候鸟的影响进行了宣传,并与当地鸟类保护机构和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一些养殖户因此主动拆除了防鸟网,有些则将防鸟网更换成了对鸟类无伤害的塑料袋链。

本项目期的亮点在于,不仅揭示了过去人们未曾关注到的迁徙鸻鹬类可能面临的一个威胁——水产养殖中架设的防鸟网,而且还在科学上量化分析了其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并提出了制定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行业标准、倡导使用非致死性防鸟措施、在养殖期结束后及时拆除网具、制定蛏苗养殖业生态补偿标准、鼓励渔业互保协会或商业保险公司将蛏苗养殖纳入保险赔偿业务范围之内等诸多有可能解决此冲突的建议。项目还通过论文的发表、自媒体的宣传及提交政策建议,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

针对养殖户对防鸟网的生态影响了解有限、以及养殖户行为背后的详细社会经济机理认识不足等问题,项目第二年拟通过进行社区鸟类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开展社会经济学调研、组织保护行动联盟、并与浙江和福建两省农、林、渔等主管部门和保护区开展座谈讨论减缓措施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冲突的减缓。

四川岷山林沙锥种群现状及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401066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71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阙品甲(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自然保护地:大熊猫国家公园雪宝顶片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岷山-横断山北段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受益于大熊猫、川金丝猴等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已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较好的保护。然而该区域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在面临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巨大威胁的同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许多受胁物种的生存现状亟需查明。林沙锥是岷山地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和全球性易危物种,关于其生活史、种群数量、分布现状及受胁因素等方面的信息极为匮乏。本项目拟通过野外调查和社区访谈掌握该地区林沙锥及其他高山鸟类的分布状态,并评估调查区域内的放牧强度,探讨该地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牲畜对野生鸟类的分布和活动的影响,制定针对性保护计划,推动当地管理部门开展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团队在项目区域内设置了27台自动录音机,共采集到110天大约7万小时的音频数据,揭示了其本年度的分布、数量、鸣叫的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项目地约有9个繁殖对,主要分布在林缘,且在项目地外仍有一定数量的林沙锥。项目设置的17台红外相机还揭示了,在林沙锥所在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同时生活着绿尾虹雉、红喉雉鹑、雪鹑、血雉等高山雉类。而且,牲畜与林沙锥的分布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但放牧是否对林沙锥的活动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项目团队还为20只林沙锥进行了环志和卫星追踪的佩戴工作,掌握了这些个体的迁徙规律,确认了位于云南、贵州、广西、越南、老挝、缅甸的7处越冬地。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对部分越冬地的栖息地的植被和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林沙锥南北迁徙的平均距离超过一千公里,在越冬期偏好草地及农田,回避林地生境,并对越冬地有较强的忠实度,而某些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如将草地大面积改为林地、茶树的种植、集中式光伏工程的建设都可能对其越冬栖息地造成威胁。

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设置自动录音机、分析卫星追踪数据、分析整理文献资料等途径,共得到林沙锥在岷山-横断山北部的历史和现存分布位点74处。通过MaxEnt模型的构建表明,林沙锥的潜在繁殖地主要位于岷山山系的高山草甸区域,邛崃山系和大雪山山系等地也有一定面积的潜在繁殖地。

下一个执行年,项目将基于前两年已探索出的研究方法和掌握的分布范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内选择一个分布点,对林沙锥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鸣叫行为和时空分布节律、伴生的高山雉类、威胁因素及与放牧的关系开展全面的调查,并与之前项目地的数据进行比对,以更全面地掌握该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信息。项目还将与各级林草部门、国家公园、鸟会等社会团体和志愿者沟通探索建立一种合作机制,以更广泛地调动各个群体在日常工作和观鸟活动中寻找林沙锥,积累该物种的历史分布记录和目击信息,并共同商议如何进一步推动该物种的研究及其所代表的中国西南山地高山草甸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项目编号:202401068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李彬彬(昆山杜克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四川

项目摘要:
鸟撞指野生鸟类在飞行中与玻璃等人造建筑相撞导致鸟类伤亡的事故,是造成也是鸟类死亡的第二大人为元凶,也是城市之中最主要的生物多样性威胁之一。

昆山杜克大学作为中国最早关注鸟撞的机构之一,在2021年发起了全国鸟撞公民科学调查,并于2022年联合国内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建设跨机构的协作网络,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从公民科学调查、意识提升、防鸟撞行动和行业政策倡导四方面入手推动鸟撞问题的解决。

经过两年的行动,行动网络已成功组织全国鸟撞调查6期,为鸟撞研究积累了重要的数据;建立起了跨机构联合推动鸟撞调查与行动的协作规则和框架,并在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招募了第一批在地的合作伙伴;初步打通了与政府、企业和建筑、规划等重点行业对接的渠道。

在本阶段,项目希望重点推进的工作如下:1)持续组织公民科学调查,增加鸟撞调查数据总体积累量,实现中国鸟撞风险因子的评估和重点城市鸟撞数量的估算;2)加强网络内在地合作伙伴的招募、组织和赋能工作,增加有在地网络成员的城市数量;3) 进一步推进与企业、重点行业和政策标准制定单位的对接,形成城市防鸟撞行动方案/建议。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2023年行动网络通过制定明确成文的管理规则,明确了由秘书处、科学委员会、区域协调伙伴、网络建设行动小组、防鸟撞行动小组、城市调查伙伴、长短期志愿者和防鸟撞行动伙伴共同组成的松散和志愿性质的工作架构,阐明了各类网络成员的权利与责任,并成功招募到武汉市观鸟协会、杭州云谷学校鸟撞调查队、沈阳青羽社这三家城市调查伙伴,新增同济大学Bio-CPU Lab、保尔森基金会、诺亚财富及腾讯公益四家防鸟撞行动伙伴。行动网络的主要工作内容也聚焦到公民科学调查、公众意识提升、防鸟撞行动及行业政策倡导这四个方向。项目还创建了包含《鸟撞公民科学调查组织手册》、《防鸟撞科普知识手册》、《防鸟撞行动指南》和《防鸟撞行动网络官方介绍》在内的工具包来为网络成员赋能。

在2023春秋两季的全国鸟撞调查中,共有1500多名志愿者完成了118个城市超700多栋建筑的调查,无论是参与人数、城市覆盖率和有效数据量都有快速增长和大幅提升。项目还对2022年秋季及2023年春季鸟撞涉及的物种、数量、与建筑物高度、周围植被及玻璃面积比例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并通过网络官微对外正式发布。不过,由于缺乏城市鸟类丰富度的本底数据以及调查的志愿性质所造成的郊区及低玻璃覆盖建筑等数据的不足,尚未能实现城市级别的鸟撞数量分析。

项目本年度在行业倡导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不仅与万科、恒隆地产等企业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还通过在上海召开的“防鸟撞研究和设计论坛” 和盐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鸟类)友好城市建设研讨会”,与建筑、设计和规划行业人士共同探讨了鸟类友好城市的建设,掌握了行业内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意愿及推动防鸟撞政策与行业标准的难点与痛点,也由此带动上海和深圳两地政府部门将防鸟撞写入了工作计划。项目还通过与诺亚财富和腾讯合作及宣传防鸟撞改造活动,让“鸟撞”话题 “破圈”走入了更多社会大众的视野,极大提升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在下一个执行年里,在行业政策倡导上,项目将推动行动网络制定未来3-5年的行动计划,并在深圳和上海两地,继续加深与区一级政府部门的合作,推动落地鸟类友好城市建设的试点项目;在公民科学调查上,行动网络项目将重点推动在地城市调查伙伴的招募与赋能,让更多在地伙伴加入到鸟撞调查和防鸟撞行动中,争取完成1-2个城市的鸟撞数量评估及鸟撞风险因子的科学论文,为政府决策提供证据;在防鸟撞行动及公众意识提升上,项目除继续通过赋能在地伙伴开展防鸟撞活动和开展各类传播活动外,将与腾讯深入合作,探索企业参与防鸟撞行动的新模式,并发挥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开发新的公民科学调查数据管理平台,解决过去由于数据平台局限导致的志愿者参与流程繁琐、数据管理困难等问题,优化项目的数据管理流程,并使调查成果能可视化呈现。

祁连山西段旱峡-石油河豺种群现状评估与保护探索
项目编号:202401069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7999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余辰星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荒漠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祁连山区

项目摘要:
豺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省区,近30年来遭遇严重的分布萎缩和种群下降,目前仅在祁连山-阿尔金山、藏东南-四川西部及云南南部等少数地区有确切记录。国内对豺的关注程度仍然不足,缺乏基础的生物和生态学信息及保护行动。甘肃盐池湾保护区和青海祁连山保护区交界的旱峡-石油河地区,近年来多次记录到豺群的集中频繁活动,但由于该区域紧邻城镇区域且未被纳入保护区管理,开采石油和放牧等人为活动长期存在,且缺乏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管策略,当地豺群的生存状况仍不明确。
通过第一年的红外相机和访谈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项目地豺种群的分布情况,在放牧强度高的夏季,豺群的分布范围较冬季缩小。访谈结果反映当地牧民对捕食动物的容忍度因为保险补偿的政策和文化背景而不同。在第二执行年我们将在持续进行红外相机监测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对豺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的收集和记录,以填补现有的知识空白。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入社区,尝试提高当地人对豺等野生动物肇事的容忍度;开展与保护管理部门的合作,与各方共同商议适合当地的豺保护管理策略,以探索保护区外豺及其栖息地多方合作的有效保护模式。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首次在项目地拍摄到了大量豺、雪豹、狼等野生动物的照片与视频,证明了该地区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项目团队所拍摄到的当地豺群进食育幼等行为学影像,为研究豺北方种群的生活史和生存现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中央电视台、玉门电视台等官媒都对此进行了报道,项目团队也通过自媒体等多种途径对此进行了宣传,提升了该地区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红外相机布设、牧民访谈、实地调查、遥感解译、林草管理部门拜访等工作,项目团队初步掌握了该地区不同季节豺的大致活动范围和牧民的放牧地点与方式,发现在放牧强度高的夏季,豺群的分布范围较冬季有所缩小,而且,传统上对豺狼的负面态度、野生动物对牛羊的捕食、野生动物肇事后难以得到补偿等因素,都使得当地牧民对参与豺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意愿较低。项目地内因此仍存在许多铁夹和猎套,红外相机也拍摄到了断腿的豺个体,显示这些报复性放置的狩猎工具极可能对豺等野生动物造成了伤害。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将继续通过在重点区域布设红外相机及对豺的繁殖群进行跟踪调查,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豺群的数量、大小、结构、家域和行为等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团队将联合当地林草部门和保护区在当地学校和企业开展科普和保护宣传,并招募和培训当地志愿者团队,在项目地开展猎套清理和野外巡护工作,以减少对豺等野生动物的直接威胁,提升当地人的保护意识。此外,项目将继续开展社区访谈,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放牧和人兽冲突的历史、现有牛羊的数量、野生动物肇事的频率、当地人对家畜保险和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的看法和诉求,以找寻能有效提高当地人对豺等野生动物容忍度的办法。项目还将为当地保护管理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提供红外相机调查和野生动物监测等培训,以提升其野外监测和巡护能力,并推动主管部门、社区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商议可行的人兽冲突减缓措施和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并形成初步的共识,为之后共同开展有效的保护行动奠定基础。

基于个体识别的公共数据平台和公民科学推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项目编号:202401070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91.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404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机构: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锐强)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广东、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汕头莱芜中华白海豚市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中华白海豚为IUCN易危物种,种群呈下降趋势,我国是全世界白海豚分布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内种群普遍面临栖息地衰减、人为活动干扰、种群隔离的威胁。然而,过去十多年针对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和保护行动并不能扭转种群下降的趋势,数据的透明度和连续性低导致保护决策者缺乏对不同种群生存状况的认识,限制了保护行动的制定。
项目旨在通过3个小种群中华白海豚的野外调查,提高小种群个体识别数据的连续性、解析度和开源水平,并期待通过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合作、数据分享协议等来推动更大规模的数据合作以实现种群全覆盖;通过建立中华白海豚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个体识别数据可视化;通过对个体识别数据和桌面调研数据的综合整理及汇总,结合不同人群需求实现种群生存现状、变化趋势、威胁因子、研究进展、保护状态的可视化,为保护决策者制定保护行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公民科学和保护拓展活动,提高当地渔业社区和公众的参与度,探索众包保护实践案例。

资助理由:
项目团队完成了本年度三娘湾海域、粤东海域、厦金海域3个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个体识别调查,共发现中华白海豚158群次、918头次,新增了6头白海豚的识别照片。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团队积累了2023年大湾区西部江门海域白海豚的相关数据、并通过与其他研究机构开展种群个体识别的数据合作共享,增加了更多小种群的历史数据,使现有的IDOLPHIN网站和小程序能呈现3187头中华白海豚个体的背鳍照片37727张以及GPS位点37727个,能呈现除厦金种群2021年以外,三个小种群从2010到2023年的种群数量及变化情况。

为了更好地呈现国内在该物种的研究与保护上已有的成果,本年度IDOLPHIN网站还新增了“保护证据”这一功能模块。项目团队参考Conservation Evidence网站的保护行动框架,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国内1410篇中英文文献,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评估对每一项工作进行了评估和内容呈现,用户还能通过网站注册上传和下载相关的保护证据。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继续开展三个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种群调查,收集个体识别等数据,并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数据置换、二手资料整理等方式,持续累积加上雷州湾和珠江口种群在内的五个种群的历史和最新的保护数据,以提升现有数据库中数据的质量、时空覆盖度和开源水平,并基于关键用户的需求分析,对已有数据做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优化IDOLPHIN网站在可视化呈现所有种群的分布、大小、结构、种群变化趋势、威胁因子及保护现状上的功能及效果,提高目标用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项目还将探索新的方法来撬动公众和渔民上传更多公民科学数据。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鲵现状调查与保护管理
项目编号:20231000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5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人:蒋万胜(吉首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湖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陵山区

项目摘要:
中国大鲵是我国濒危特有动物,是全球现生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注:或复合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但近50年来数量锐减。1988年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2004年和2021年均被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武陵山区是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其中张家界市是国内首个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最早实施人工放流的地区。历史上保护区内大鲵全域分布,但上世纪末起由于人类干扰其呈点状分布在少数区域中,而现如今其种群现状不明。此外,保护区内人工放流已开展多年,但其实际成效一直缺乏关注,公民保护意识也亟待加强。本项目目标在于通过开展保护区内大鲵野外调查,明确当前大鲵的种群现状和重点区域(第一期已基本完成);通过非损伤性取样对野外样本(包括野生和人工放流个体)的遗传组成分析,评估人工放流的遗传影响并提出管理方案(第二期已基本完成);通过进一步实地调研并结合环境DNA调查,评估人工放流的保护成效,并探索提升公民保护意识的宣教行动(第三期主要目标)。项目长远目标在于整合大鲵野外种群现状、人工放流的遗传管理、保护成效评价及宣教活动等,制定大鲵的物种保护行动计划,推动大鲵长期的、科学的可持续性保护行动和管理示范。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在已识别的4个重要栖息地的7个样点中,获得了6个样点的大鲵样本或照片实证,并在其中的3个样点连续第3年在繁殖季监测到有幼苗流出。此外,项目还在1个人工增殖放流样点观察并拿到了包括受精卵、一年生幼苗、两年生幼苗和成体在内的完整生活史证据,证明该点的人工增殖放流已在野外成功建立了自然繁殖种群。项目团队还创新探索出了利用环境DNA辅助野外种群调查的方法,筛选出了几对合适的引物,并建立了方法流程,结果也与实地调查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未来此方法不仅可用于判别野外大鲵存在的有无,而且可以进一步对其遗传支系进行分析。

项目在本执行年中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对野外8个样点获得的84尾样本的基于线粒体COI、Cytb和D-Loop三个基因开展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人工放流虽有效促进了野生种群的恢复,但已确实带来了遗传支系的混杂。项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针对不同样点的现状,撰写了《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鲵人工放流遗传管理方案》,对未来的增值放流提出了初步的保护建议。

项目拟在第三个执行年,基于之前已探索出的包括访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夜间遇见法、地笼诱捕法、环境DNA等内在的综合调查方法,对项目地内53个历史样点和人工放流样点,进行野生种群和出苗情况的补充调查和遗传支系的分析,以更深入地了解项目地野生种群的保护现状,更全面地评估增值放流等已有保护措施的实际效果,并在基础上联合各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编制《湖南张家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鲵物种保护行动计划》,以此为未来大鲵可持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指导。

云南野生绿孔雀极小种群致危因子研究及保护能力提升
项目编号:202310002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人:顾伯健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玉溪市玉白顶市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近三十年来,云南省野生绿孔雀的种群数量与分布区大范围减少。现存的种群与人类活动区交错重叠,受放牧、采集、甚至偷猎等多种人类活动影响严重。部分极小种群还从未得到任何保护措施的覆盖,缺乏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栖息地质量等基本信息。
本期项目拟在玉白顶保护区建立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在前两期对绿孔雀对于放牧等人为活动响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植被小样方,结合觅食地、水源地等特定区域布设的红外相机进一步尝试在机制上揭示放牧与绿孔雀更为详细的关系。同时,基于访谈、痕迹样线等方法完成云南省绿孔雀历史及潜在栖息地的调查,以明确各分布点绿孔雀种群减少或区域性灭绝的主要原因,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和保护建议。同时在前期查明有绿孔雀极小种群分布的禄丰县彩云镇韭菜地、楚雄市新村镇对其进行种群数量与分布范围的摸底调查,明确致危因素,形成相关保护建议。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基于过去两年101个红外相机点位的持续监测数据和本年度的社区调查,项目用占域模型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了绿孔雀对放牧、捡拾野生菌等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尚未发现目前强度的放牧活动对绿孔雀存在消极影响;可能由于拾菌季节与绿孔雀的繁殖期不重叠,也尚未发现捡拾野生菌对绿孔雀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已有的一些观察发现,由于绿孔雀会取食土黄牛粪便中的虫子、牛的踩踏可能抑制了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生长、以及村民在干旱季节为牛羊补给的饮用水也惠及了绿孔雀,因此,土黄牛的散放可能对绿孔雀有积极的影响。项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给保护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放牧管理、其它同域分布雉类的管护、扩大保护区边界等建议,这些都为保护区理解放牧与绿孔雀保护之间的关系,精细化管理绿孔雀的栖息地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是本执行年项目的亮点。此外,项目还利用声学监测设备对绿孔雀的叫声进行了收集、辨识、监测和声学研究,对未来利用声学设备和AI识别开展绿孔雀的个体识别、鸣叫规律及种群监测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保护区也在参与上述所有工作的过程中,提升了管理人员和护林员的相关调查与巡护能力,并通过联合森林公安加强执法,震慑了可能的盗猎行为。

项目还实地调查了云南省红河流域、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流域内26个县绿孔雀的历史和潜在栖息地,并对当地农民、放牧者和护林员等进行了访谈,初步掌握了绿孔雀各小种群的现存栖息地质量及受胁原因,并识别出楚雄州和普洱市内多个尚未建有自然保护地、存在较大保护空缺的绿孔雀栖息地。

项目在第三个执行年中,拟通过玉白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监测体系继续积累数据,尝试从林下植被、入侵植物、取食与饮水行为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定量研究放牧对绿孔雀的影响机制。项目还将完成云南省剩余绿孔雀历史与潜在栖息地的回访与调查,以整体掌握绿孔雀在云南各历史分布点消失的原因、现有栖息地的受威胁状况并提出保护建议。此外,项目还将通过培养当地人来完成对楚雄禄丰和新村两地小种群的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的基线调查,为后续推动社区开展绿孔雀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基于社区参与和多方协作的龙门山猛禽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310022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96.5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0025.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机构:成都高新区艾特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余欢)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成都市崇州市西山区域位于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是迁徙猛禽途径成都的主要通道。十年来,该区域猛禽盗猎频发,几乎不见改善。2023年,成都市观鸟会和艾特公益正式启动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识别出30种共12878只猛禽,并初步了解了监测点位所在农村社区的情况,开展了首届龙门山大坪观鸟赛。由于当地地广林密、执法难度大、缺乏社区参与、当地猛禽保护意识薄弱,猛禽盗猎一直得不到有效遏制。项目将通过建立成都地区猛禽监测志愿者队伍,以公民科学的形式持续开展龙门山西山区域的春秋两季迁徙猛禽监测,对该区域猛禽的迁飞路径、种类和数量、盗猎强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系统了解;通过深入社区,进一步识别猛禽盗猎的原因,同时加大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形成猛禽保护的意识和氛围;以监测成果和社区工作为基础,整合包括执法部门、行政主管单位和外部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多方机构,建立基于社区和多方协作的迁徙猛禽保护的有效机制。

资助理由:
位于成都崇州和彭州境内的龙门山,同时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和中亚两个鸟类迁飞区内,是猛禽的重要迁徙通道。2023年春秋两季,成都观鸟会和艾特公益共同组织开展的猛禽监测活动,在此共记录到猛禽30种共12870多只。然而,十多年来,由于地形复杂、执法和取证难度大、社区的支持不足,龙门山西山区域的猛禽盗猎现象屡禁不止。两家公益组织由此联合成立项目团队,拟在未来三年,基于已培养的一批观鸟爱好者,以及与当地社区、执法部门和政府部门已建立起的关系,继续以公民科学的方式,培养更多可长期参与猛禽监测的志愿者,在该区域开展每年春秋两季的猛禽监测,系统掌握该区域猛禽的迁飞路径、种类、数量及盗猎强度。与此同时,为保障猛禽每年顺利迁徙过境,项目团队拟与地方相关部门、执法部门、社区和志愿者们共同合作,在迁徙季节联合开展反盗猎行动,并通过社区访谈、观鸟赛、自然教育等一系列社区活动,了解盗猎的根源,撬动社区积极参与猛禽保护,最终建立基于社区和多方协作的迁徙猛禽保护机制。终审顾问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对正在筹建中的全国猛禽监测网络也会有重要的贡献,同意予以资助。

项目论文和成果:
1、C视觉 | 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和保护项目启动
张掖北部荒漠兔狲种群和栖息地保护
项目编号:202310030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764.4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141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机构: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科普保护中心(负责人:夏心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荒漠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项目摘要:
兔狲(Otocolobus manul)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不受关注的猫科动物之一。尽管兔狲广泛分布于亚洲,但由于缺乏调查,其分布与种群状况尚不明确。在国内,兔狲记录主要集中于高原地区,而对荒漠地区的关注较少。项目团队的调查显示,甘肃张掖北部荒漠地区可能存在多块兔狲高质量栖息地,部分地区兔狲种群密度可达18.3 ± 7.0只/100平方公里,高于已知密度较高的蒙古中部。与此同时,该区域普遍缺乏对荒漠中野生动物的影响评估。根据初步调查,部分风电建设区域的兔狲数量已明显减少,风电等新能源建设可能对兔狲栖息地及种群产生负面影响。
兔狲对生境偏好特殊,尤其偏好裸露岩石、沟壑和其他遮蔽物较多的地方,这使其更容易受到栖息地退化的影响。为降低潜在威胁对兔狲种群的影响,保护荒漠生物多样性,推动保护政策制定,项目计划在张掖北部展开兔狲种群的调查与监测,全面掌握项目地兔狲的分布与栖息地选择、种群数量、食性、威胁等基础信息,证明该地区兔狲的保护价值、确定其关键栖息地及主要威胁,基于此制定并逐步完善保护策略和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兔狲是我国拥有的12种猫科动物之一。已有的研究结果发现,兔狲对猎物和生境有特殊的需求,主要捕食鼠兔、小型啮齿动物以及小型的鸟类和两爬动物,偏好裸露岩石、沟壑和其他遮蔽物较多的地方,需要岩缝或其他动物挖的洞穴来躲避天敌和育幼,而且所需的家域面积也比较大,因此并不能只靠建自然保护地来实现保护。草地开垦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过度放牧和开矿等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猎杀和草原灭鼠等造成的直接死亡或猎物的减少使得该物种在全球的分布和种群健康持续受到威胁。种群动态信息的缺失也增加了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是兔狲的主要分布地之一,且将兔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然而,我们对其整体的分布、数量、威胁及保护现状仍缺乏全面的研究。在前期的调查中,猫盟及中科院团队在甘肃张掖北部的荒漠中,已发现了较高密度的兔狲种群,此外还记录到鹅喉羚、石貂、亚洲野猫、波斑鸨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说明该地区不仅是兔狲的重要栖息地,而且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也很高。遗憾的是,这片荒漠生态系统并未建有保护地,而且还正面临大规模的新能源开发建设。由于缺乏对这片区域野生动物的调查和长期监测,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很可能被忽视或低估,开发项目对生态的影响也亟需研究与评估。因为已有证据显示,一些区域在风电建成运营后,兔狲数量明显减少。项目团队拟在未来三年通过访谈和野外调查,掌握张掖北部荒漠地区兔狲的分布、种群密度及变化,了解其栖息地特征和食性,确定关键栖息地和主要威胁因子。尤其是项目将通过固定样地的长期监测,探究兔狲种群对风电场建设和运营的响应情况。项目还将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培养在地保护力量,提升当地人对兔狲及其保护需求的认知,并协同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可持续的合作保护机制,共同制定保护策略,开展相应的保护行动。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不仅能推动兔狲及其所代表的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而且有助于评估和了解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项目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守护江苏重要水鸟栖息地
项目编号:202310051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58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机构:勺嘴鹬(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子悠)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外来入侵种的影响、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江苏省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至关重要的水鸟迁徙中停地和越冬地。近年,虽然江苏沿海的部分湿地被纳入了保护地体系或是重点栖息地名录中,但是诸多水鸟依然面临着多重威胁。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湿地缺乏水鸟多样性相关的本底信息或是决策者无法获得已有的信息;另一方面,保护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缺乏监督和评估。本项目中,我们将对江苏沿海重要的水鸟栖息地进行识别,并在识别的地点开展年度水鸟调查和威胁监测。然后,我们将对收集的水鸟多样性和威胁信息进行分析和影响评估,并探索除编写监测报告外的其它方式来分享和传播保护信息,帮助各级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有利于水鸟保护的决策与行动。最后,我们将开展社区培训,鼓励当地摄影师和学校教师关注重要水鸟栖息地,进而参与到水鸟保护工作中。项目拟通过识别江苏沿海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并对其进行长期监测、共享与传播,来保护高度依赖这些栖息地的迁徙水鸟。

资助理由:
在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潮间带滩涂、濒危鸟种最多且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内,江苏拥有不少至关重要的水鸟迁徙中停地、换羽地和越冬地。其中一些水鸟栖息地,其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地,甚至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然而,由于缺乏本底调查和长期的监测且面临较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仍有一些具备全球重要价值的滨海湿地,其生物多样性价值尚未被确认和揭示,或其价值还未被决策者、管理者和公众充分认可,因此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也更易受到工程建设、旅游开发、滩涂养殖、互花米草入侵等的破坏或干扰。项目团队针对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小青脚鹬、大滨鹬、半蹼鹬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代表的水鸟群落和栖息地,已对一些保护空缺地开展了多年的野外调查与监测。本项目拟主要针对连云港和南通六块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开展迁徙水鸟种群、时空分布和威胁的本底调查和长期监测,掌握其年度变化趋势,确定和追踪主要威胁因子,评估威胁的影响和保护措施的成效。项目还将通过与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公益组织和公众一起探索安全有效的保护信息收集、整理、分享和传播方式,以及培养和撬动在地保护力量,将调查和分析结果转化为实际保护行为,最终贡献于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终审顾问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能为政府主导的滨海湿地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补充,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以萤火虫为指示物种的森林土壤健康评价与保护探索
项目编号:202310052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人:徐国瑞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土壤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 健康的土壤是维持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的关键。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的保护关注较少,且已有的关于土壤可持续性的保护多集中在减缓侵蚀上或者对其粮食产量的改善上。自然保护并不针对土壤,没有具体的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对于土壤生物及其功能的保护效果十分有限。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萤火虫的幼虫取食蜗牛、蚯蚓、蛞蝓等软体动物,对植物幼苗具有保护作用,是生态有益昆虫。其中,扁萤属萤火虫仅分布在亚洲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国家及东南亚国家,该属在中国共有11种,云南达到了9种。萤火虫的幼虫占其总生命周期的3/4(9个月)以上,但其栖息地的土壤健康受到的关注与保护较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本项目第一年度的实施已掌握了该地区萤火虫种群分布及栖息地现状,拟在第二年度展开栖息地土壤健康评价,结合对当地村寨可达性、结合度、自然条件和保护意愿的调研,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萤火虫种群现状知识宣传和栖息地土壤健康知识培训,最为第三年度探索以萤火虫为指示物种的土壤生态系统评价与保护模式的推广,推动当地社区对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通过细致扎实的野外工作,项目在补蚌村、曼打鸠村及版纳植物园,顺利完成了经济林、疏林开阔地、次生林及热带雨林四种类型的森林中,萤火虫成虫和幼虫种类、分布、种群密度和栖息地的年度调查,并对不同项目地、不同林型下萤火虫成体的种类、多度、丰度和种群密度进行了初步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黄宽缘萤、熠萤属和边褐端黑萤是项目地的优势种,不同林型下的萤火虫群落组成差异显著,疏林开阔地和橡胶林中以黄宽缘萤为主,而次生林和雨林中以扁萤属、棘手萤属和熠萤属为主。项目还掌握了本年度萤火虫成虫和幼虫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冠层开阔度和凋落物厚度,掌握了栖息地中萤火虫的主要食物资源(蚯蚓、蜗牛和蛞蝓)和地表的节肢动物(蚂蚁和蜘蛛)及植食性直翅目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团队还通过多个社区的访谈认识到极端干旱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萤火虫及栖息地森林土壤健康状况构成的威胁不可忽视,并初步掌握了杀虫剂及光源污染等威胁的状况。这些都为下一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项目将加强对天气情况的关注,抓住萤火虫活动的关键时间段,继续开展三个项目地四种林型下不同季节萤火虫幼虫的种类、分布、种群密度和栖息地的调查,并基于两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初步构建包括有机碳、土壤持水能力、土壤肥力、分解能力、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五类评价指标在内的森林土壤健康综合评估体系,同时结合萤火虫的食物资源调查,总结出将萤火虫作为森林土壤健康评价的指示物种的适用范围与前提条件。此外,项目还将与第一年筛选出的社区,沟通建立萤火虫保护示范区的意愿与可能性,讨论保护行动并争取避免土地开发利用引发的生境破坏。

青岛市近海小型生计渔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编号:202310054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76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负责人:刘乐彬)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位于黄海生态区西侧的青岛近岸海域,包含着众多典型的暖温带浅海海洋生境,为许多濒危受胁保护(ETP)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庇护所,同时孕育着众多宝贵的渔业资源。海研会在以往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中了解到青岛近海小型生计渔业的常用渔具渔法对部分法定保护动物和渔业资源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如底拖网对莫氏海马和松江鲈的兼捕、流刺网和定置网对东亚江豚的误捕、多种网具对经济价值较低但生态价值极高的小型和幼体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简称幼杂鱼)的低选择性捕捞。不可持续的渔业捕捞作业威胁着海洋生物多样性,过度攫取已处于衰退状态的海洋渔业资源也不利于沿海小型生计渔业社区的长期存续。

海研会希望深入青岛典型近海小型生计渔业社区,争取与社区居民、中小学校、公益机构、科研专家、基层政府管理部门建立互相信任关系,获得在地关键利益相关方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开展社区参与式活动的方式动员社区参与生计渔业基本信息收集和推动可持续渔业改进。在对相关根源性问题长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多方合作的形式,从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扎实推动青岛近海小型生计渔业逐步实现对渔业资源利用更合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更友好、社会经济进步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通过与渔民子弟学校、渔民环保公益组织——蓝湾卫士、青岛根与芽等在地伙伴合作开展自然教育、渔业文化摄影大赛、入户访谈、实地调研等活动,项目团队已初步掌握了青岛市港东、红岛和琅琊三地小型生计渔业的基本情况、价值及特点:港东旅游资源丰富,捕捞历史悠久,有独特的海鲜制作工艺和渔业文化,但游客需求催生出了休渔期偷捕现象;红岛养殖与捕捞并重,有极具区域特色的渔盐文化,但滩涂插网和超出生态承载力的贝类增养殖活动对近海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琅琊属渔业重镇,同样历史悠久,但底拖网渔船数量多,导致近海底栖生境遭到破坏,大量使用网目过于细密的定置张网,不仅损害幼小渔业资源,也对东亚江豚等濒危物种构成兼捕威胁。项目团队在合作中已获得了在地伙伴的信任与支持,并找到了动员不同社区及回应其小型生计渔业发展问题的可能路径。

在第二个执行年,项目将进一步探索和明确在三个项目地进行社区动员和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港东通过共同收集和传播具有当地特色的渔业文化来动员商户和相关部门,倡导海洋生物多样性友好型休闲渔业与消费;在红岛通过开展海湾特色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活动,以“校”-“家”-“社”连动的方式走入渔民家庭;在琅琊则通过进一步动员和培养渔民骨干,找到提升其集体行动力的方式。项目团队还将在此过程中,开发小型生计渔业社区信息收集框架、小型生计渔业价值及可持续表现评估的标准体系,以此来进一步收集整理信息,加深对小型生计渔业资源利用、濒危受胁受保护ETP物种兼捕、可持续利用传统智慧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社区基本情况的了解,从而为下一步推动改变奠定基础。

基于社区的综合性人熊冲突缓解实践
项目编号:202310055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7282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机构: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负责人:尹杭)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草甸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近二十年来,人熊冲突愈演愈烈,成为青藏高原最普遍且亟待解决的保护冲突问题。雪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南侧的囊谦县东坝乡果永村开展人熊冲突缓解工作。本项目重点为社区共同治理决策实施人熊冲突缓解的综合解决方案,方案将包括事前防护、事后补偿社区保险基金、防熊宣传培训及牧民对棕熊容忍度提升等方面。在项目开展的第一年第二年里,雪境通过和本地环保小组的合作推动社区试点了43户的物理防护设施,并且发挥了防护的作用。在第二年的项目中也有第一年安装的防护围栏被棕熊破解的情况,这些都让机构和社区一起思考讨论“食物储存和垃圾管理”的问题。项目第三年计划通过社区基金的建立来试点事后补偿的管理方案。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项目的支持下,果永村又有16户村民安装了刺绳围栏、5户牧户联户安装了电围栏。这使得围栏安装和日常维护的试点牧户总数增加到43户。红外相机等监测结果发现,除有一户因挂有风干的羊头且墙体不牢固而导致熊破墙而入外,其他都有效避免了熊入户造成财产损失。为避免虫草采集季节牧民在野外遭遇棕熊时受到伤害,项目设计了人身防护工具包并对80户(约占总户数62%)牧民进行了防熊方法和工具包使用的培训,还更新、印制、发放了500册第三版的防熊手册。由于食物吸引是棕熊入村入户的根源之一,项目团队与阿宝协会、牧民一起不仅讨论了“食物”的定义,分析了防护围栏被破解的原因,优化了防护方案,而且还从食物储存和垃圾管理入手,进入牧民家详细观察、记录并分析垃圾的品种、数量、处理方法和季节性等信息,最终提出了可落地的垃圾管理建议。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果永村牧民的综合防熊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地的合作伙伴——阿宝协会也通过组织社区大会和培训活动、参与调查、协助牧民安装与维护物理防护设施、组建和参与监测队伍等提升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此外,为避免以邻为壑的风险并使项目能影响甚至惠及周边区域的村庄和牧民,项目还支持果永村及周边东坝乡牧民近200人对本地发生的人熊冲突事件进行监测,并通过微信群进行汇报与交流,牧民还会在群中分享和交流防熊措施的经验。从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该群体已记录到东坝乡的人熊冲突案件92起,基本覆盖了东坝乡90%的人熊冲突事件。项目也已将这些记录及项目的产出全部反馈给东坝乡政府、囊谦县政府、玉树州林草局和省林草局等相关部门,不仅建立起针对当地棕熊肇事的反馈机制,也协助政府各部门积极应对该地区的人熊冲突。青海省林草局将项目制作的防熊手册分发给青海省各保护站印制使用,项目制作的藏汉双语防熊小视频也被广泛传播。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除继续在果永村增加试点牧户的数量、改进物理防护措施、对人熊冲突开展日常监测外,将把工作重心更多放在激发社区自主性、提升社区自我管理能力上,以实现对人熊冲突更有效的预防。因此,项目将与牧民、阿宝协会一起共同制定出果永村包括垃圾管理、人身防护及食品管理等在内的、可有效监督执行的“防熊制度”,并通过共同学习、讨论和探索社区基金的建立与可持续运行来提升社区的整体参与度及应对人熊冲突的能力。项目还将通过与保险公司沟通,尝试1-2个赔付案例的落实,使果永村村民有能力从政府已有的补偿政策中受益。项目还将总结过去三个执行年的实践经验并评估其成效,通过案例撰写和公众传播来惠益东坝乡及周边区域的牧民。

山东省南四湖以青头潜鸭为代表的水鸟群落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310056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8.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4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人:朱丹(曲阜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湖泊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青头潜鸭是极度濒危(CR)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其重要栖息地,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枢纽和国际重要湿地,强烈依赖健康淡水湿地生存的青头潜鸭亟需开展监测与威胁评估,并可作为南四湖水鸟集团的指示物种和明星物种。第1执行年,已初步掌握青头潜鸭的分布现状和主要受胁因素,初步建立了监测保护网络,并联合保护区开展了有效的监测和保护行动,协助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推动青头潜鸭成为当地明星物种。第2执行年,首次找到繁殖巢,明确了繁殖特征和受威胁因素,优化了湿地生态修复方案,为青头潜鸭与水鸟种群和栖息地保护建立了区域性示范。联合保护区、森林公安等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志愿者群体,发展建设监测保护网络,开展联合保护和宣传工作,并以项目为依托助力申请其他监测科研项目,提升了团队、保护区和青头潜鸭的社会影响力。第3个执行年,全面汇总、分析南四湖青头潜鸭与水鸟集团的分布规律和面临威胁。继续联合养殖户、志愿者与主管部门开展针对性的保护行动,维护青头潜鸭重要繁殖地,巩固湿地修复成果,建立青头潜鸭保护示范小。协助主管部门制定《南四湖青头潜鸭监测与保护行动计划》,依托志愿者网络助力长期监测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共开展了13次繁殖期和1次越冬期的水鸟同步调查。在2022年夏共记录到水鸟5目6科18种,2023年夏5目6科20种,2023年冬6目7科26种。其中,青头潜鸭2023年的越冬种群为210多只,主要分布于独山湖;2022及2023年夏的繁殖种群约为150-200只,主要分布于南阳湖,数量显著多于2021年的近50只。项目还首次在野外发现青头潜鸭6个成功繁育及2个繁殖失败的巢。以上结果确认了南四湖不仅是青头潜鸭重要的越冬地,而且有稳定的繁殖种群,也是青头潜鸭重要的繁殖地。这是本期项目的最大亮点之一。

此外,项目对青头潜鸭繁殖行为和巢址的研究也发现:在繁殖期内,渔民在渔业活动中布设的地笼、刺网等渔具可能会导致个体的死亡;渔民在藕塘种植中清理田埂的杂草、散养的狗以及渔业活动等可能造成巢的破坏或弃巢;天敌黄鼬的捕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以上发现及已掌握的栖息地特征,项目团队协助保护区加强了管理,优化了大周湿地青头潜鸭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使该重要栖息地在一期修复结束后,人为干扰强度明显减少,水鸟种类恢复到18种,灰翅浮鸥和青头潜鸭的繁殖巢数量也显著增加。

项目联合本地摄影家协会、观鸟会、读书协会等5个团体共同组建的保护志愿者网络,发展的志愿者数量在本项目期达到了170余人。项目通过技术培训、野外调查和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显著提升了志愿者在青头潜鸭辨识和红外相机使用、鸟类分类系统和现场记录规范方面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了水鸟调查与监测、科普宣传和政策倡导等工作,帮助保护区培养出至少2位能独立开展水鸟监测工作的人员,并协助森林公安开展了相关执法工作。项目团队还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在繁殖期发现的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之间的杂交行为,开展进一步的基因渗透对演化影响的研究。以上这些工作显著提升了青头潜鸭、保护区和项目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为持续开展青头潜鸭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项目拟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除继续开展南四湖越冬期的水鸟监测、青头潜鸭繁殖期的调查及繁殖生态学的研究外,还将基于三年整体的研究成果,总结南四湖青头潜鸭种群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初步量化分析栖息地特征、种群结构特征、渔业活动的威胁等,并基于科学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依据,协助保护区制定青头潜鸭的保护行动计划,以指导下一步的保护工作。项目还将以保护区和森林公安等主管部门的实际保护管理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现有保护志愿者网络的活动策划及实施能力,协助保护区和相关部门开展重要栖息地的保护、社区参与、示范推广和保护宣传等工作,持续提升青头潜鸭和保护区的影响力。

北京东部原生农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项目编号:202310057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7976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4-01 至 2024-12
项目执行人:郝建国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湿地、河流、森林、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北京

项目摘要:
嘉会湖地区是一块难得的原生城市自然景观:一个由农田、半天然林灌草丛、河流构成的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该地区共记录到鸟类273种,是北京市目前唯一已知的大鸨越冬栖息地,自2017年至今已连续8年记录大鸨在此越冬。需针对该项目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提出更为合理的保护对策,维持这一拥有典型华北平原农田生境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项目第一年,项目地已建立了政府部门与民间志愿者共同保护的巡护模式,消除了不文明拍鸟等多种威胁。建立了保护委员会并通过会议形成了保护共识。项目第二年,项目组将继续开展巡护、科普宣传、公众活动等工作,扩大受众人群,争取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委员会干预规划方案,促使建设方案向保留原生态景观的方向发展。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通过组织开展50余场社区宣传和青少年自然教育活动、媒体及自媒体的持续报道以及志愿巡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对项目地的广泛关注,也由此获得了通州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区园林绿化局、台湖镇镇政府、森林公安等政府部门与民间志愿者建立了合作巡护的模式,基本消除了项目地内不文明拍鸟、流浪动物、建设施工、塑料垃圾、盗猎、种植方式改变等威胁。在2022-2023冬季,1只大鸨在项目地顺利越冬,栖息时长共计174天。在此期间,共有57人参与现场守护和监测,累计参与464人次,志愿者人数达到182人,其中新增志愿者26人且有17人通过培训和考评成为巡护骨干。监测结果也发现:玉米收割后在冬季种植小麦会直接导致大鸨放弃此越冬地离开,大鸨喜欢在玉米收割后与其羽色接近的背景地块活动,栖息地内食物的多寡会影响其活动范围的大小;越冬大鸨受到的干扰较往年大幅减少,尤其进入大鸨栖息地捡拾玉米、遛弯等现象减少,放羊人也会有意识的驱赶羊群绕路避让大鸨。

项目团队通过调查完善了项目地的生物多样性本底信息,编写了项目地的鸟类名录(包括大鸨、长耳鸮等鸟类273种)和植物名录(共有植物144种,其中野生种86种,栽培种40种,外来入侵种19种),并与十多位有社会影响力并支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业人士共同组建了志愿性质的项目地保护委员会。委员会总结了项目地所具有的重要生态、社会、人文和政治价值,尤其是这里作为北京现有的唯一一块稳定的大鸨越冬地、唯一的长耳鸮繁殖种群所在地、华北平原上典型的原生性农田-河流-湿地-疏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缩影,有望成为多方参与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委员会还制定了具体的保护策略和年度行动方案,递交给了区园林绿化局。项目团队也基于多年的调查经验与监测结果,对项目地的鸟类栖息地现状进行了分析,规划和设计了保护和恢复方案,以《城市副中心大鸨等鸟类栖息地保护建议》的形式提交给了北京市园林局。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项目拟通过影响属地政府,将项目地鸟类栖息地的守护主体由志愿者队伍逐渐转变为属地政府相关单位,建立多方参与、可持续、可推广的栖息地巡护模式,继续依法保护现有的鸟类栖息地。项目还将通过观鸟、科普、现场直播、展览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公众宣传活动,继续扩大项目地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公众对其核心价值的认可及对保护的支持度,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并通过委员会进行政策倡导,对嘉会湖湿地公园设计与施工方案提出保护建议。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斑喙凤蝶的观测、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307001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2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6698.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10 至 2024-09
项目执行人:何桂强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岭区

项目摘要:
背景:本次申请是在第一轮三年项目基础上的深入性 ,因为第一轮三年项目:较好地完成了三年的持续观测、撬动保护区在人力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归纳了三年的总结报告和经验方法与行动计划、进行了本土人员的培训、促进科研技术的提升、引发了媒体的宣传和自然教育的起步等等。
要解决的问题:对金斑喙凤蝶生物学生态学还没有完全掌握,濒危的根源还未知,导致难以扩大金斑喙凤蝶种群。
三年目标:解决该物种的濒危机制,初步掌握各虫态对应的寄主、蜜源、水源和化蛹的生态需求及受威胁因子;通过保育技术,期望在成虫羽化、在大棚交尾、在大棚产卵等方面有所突破;总结出更具体、更完善、能被外部专家和同行认可的研究方法与行动计划。
主要方法:持续开展标准化的野外虫态观测、栖息地生境观测及保育实验;成虫期的蜜源植物调查;化蛹场所的灌木调查;借助招募志愿者、科考营、自然教育等活动,加大调查范围和观测数量;建立同行交流群、请进来或走出去交流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期待的项目成果:了解清楚金斑喙凤蝶的濒危机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濒危方案;保育技术有新的突破。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从2019年至今,本项目通过在井冈山保护区内建立3条固定观测样线,每年定期沿样线开展金斑喙凤蝶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标准化观察;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两条主要样线上的寄主植物群落的自然更新和健康状况,在三个执行年内积累了该物种丰富的生物学、生态学数据,也对这种蝴蝶在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繁殖行为、生活史及寄主植物群落的健康状况有了初步的掌握。项目于2022-2023年在全国首次观察到该物种的滞育现象、野外的蛹态及成虫的汲水行为。项目还撬动保护区投入资金建立仿生态大棚,于2020年成功保育羽化出2只雄蝶后在原生境进行了放飞;2022年又成功保育羽化出1只雌蝶及2只雄蝶后进行了繁育试验和原生境的放飞。本项目还创新性地探索出了树冠观测法、过筛寻虫法和盆景保育法等观测和保育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了《井冈山金斑喙凤蝶研究方法》与同行分享,带动了浙江乌岩岭、广东车八岭、江西武夷山和九连山等保护区也开展了对该物种的监测和研究。项目还基于三个执行年的扎实工作,编制出了《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研究行动计划》,该计划获得了保护区的认可,已将其中部分内容列入了保护区的年度工作方案中。此外,基于项目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研究成果,项目还通过科考营和专家研讨会等活动成功吸引了多个外部机构到保护区来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并推动保护区更加重视与蝴蝶保护相关的自然教育及科普工作,提升了保护区在金斑喙凤蝶研究和保护工作上的社会影响力。

在下一轮的资助周期内,项目拟继续聚焦金斑喙凤蝶的保护,深入研究井冈山保护区内该物种的分布、种群数量和变化趋势,进一步掌握其繁殖行为和繁育状况,探究其濒危机制。项目还将与其他有该物种分布的保护区及研究者建立日常的沟通交流渠道,定期分享和传授各自的观测、研究和保护经验,相互学习与借鉴,并通过相互走访和参与对方的研究工作来更全面地掌握该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最终制定出《金斑喙凤蝶保护行动计划》。项目还将利用自然教育营、科考营、志愿者和交流拜访等活动以及项目的研究成果,推动保护区提升科研和保护水平以及在蝴蝶研究及自然教育上的社会影响力。

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恢复
项目编号:202307017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452.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642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10 至 2024-09
项目执行机构:上海根与芽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陈汉龙)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西邦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桂西南山地区

项目摘要:
东黑冠长臂猿是地球上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在中国仅有5群35只,现有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且不足以支持现有种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持续开展栖息地恢复工作、增加长臂猿可利用栖息地的面积迫在眉睫。自2012年以来,广西邦亮国家级保护区为恢复长臂猿栖息地已造林约691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已造林地仍需持续多年进行抚育才能实现预期成效,但已造林地缺乏后期抚育、恢复效果不佳,且仍有大量待恢复为长臂猿栖息地的灌草地;(2)栖息地恢复成效缺乏科学的监测和评价体系;(3)在栖息地恢复工作中社区参与严重不足,因此难以获得社区支持,恢复工作易受放羊等人为活动影响。因此本项目将对已造林地进行调查,并邀请各方专家和利益相关方,讨论确定能有效监测和评估恢复点恢复成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项目将与保护区和当地社区一起制定和实施新的恢复点恢复计划,并通过与社区共建苗圃、聘用社区成员参与造林、后期维护及监测、与社区共同开展相关的自然教育活动等方式,让社区真正参与和支持恢复点的恢复工作。

资助理由:
东黑冠长臂猿是全球极危(EN)物种,一度曾被认为已经灭绝。2002年重新被发现后,科学家们的研究揭示,该物种现仅分布在中越边境上总面积不超过25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山地季雨林中,而且在中国境内长臂猿的栖息地严重退化,亟需开展栖息地恢复工作。自2012年以来,广西邦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各方的支持下陆续开展栖息地的恢复工作,至今已累计造林约691亩,但与保护需求相比,仍存在后续抚育和监测工作缺乏、社区参与不足等诸多难题。

本项目拟发挥团队过去十多年在调动公众参与保护及植树造林上的优势,对已造林的恢复点进行调查与评估,然后邀请专家和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讨论制定出能有效监测和评估栖息地恢复成效的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验证和不断优化。在此基础之上,项目将与保护区和当地社区一起制定和实施新的栖息地恢复计划,并通过与社区共建苗圃、聘用社区成员参与造林、后期维护及监测、与社区共同开展相关的自然教育活动等方式,让社区真正参与和支持栖息地的恢复工作。

本项目对推动东黑冠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基于公民科学的福建三种特色濒危两栖动物调查、监测和保护
项目编号:202307020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56794.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10 至 2024-09
项目执行机构:厦门市雎鸠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负责人:赵仪)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森林、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
涉及自然保护地:福建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夷山区

项目摘要:
两栖类是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指标物种,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受胁物种占比高。其中福建省的代表物种有福鼎蝾螈、潮汕蝾螈和小腺蛙。2个受胁物种的分布和种群数量信息仍停留在上个世纪,3个物种的栖息地均没有被自然保护区覆盖。且两栖类的分布依赖小微湿地,呈现分散和变化快速的特点。集中的专业调查难以覆盖物种分布区,栖息地分散决定了难以靠建保护区保护。因此,本项目期望建立基于公民科学的调查、监测、保护网络,解决两栖类受胁物种分布信息滞后、散点分布栖息地脆弱变化大的痛点。以小腺蛙为示范,通过培训和完善科普工具,吸引社区爱好者参与调查和监测、参与栖息地恢复、督促政府部门采取保护和恢复措施,探索公众全过程参与的受胁两栖类监测与保护新模式。组织各地两栖类公民科学家,全面普查福鼎蝾螈、潮汕蝾螈以及历史上的东方蝾螈分布地,掌握两种蝾螈最新分布信息、种群数量和面临的威胁,解决本底不清、保护缺乏数据支持的问题。利用两栖类的生物学特性,探索低成本的小微湿地就地重建和物种迁移,降低物种保护与社区生产的矛盾冲突。推而广之,通过提高公众对两栖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并区分出适合公民科学参与保护的物种,解决受胁两栖类难以保护的问题。

资助理由:
两栖类赖以生存的小微湿地,往往分布不集中、变化很快且极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两栖动物的受胁物种占比高,许多都分布在保护区外且本底信息不明。

针对濒危两栖动物的调查与监测及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需求,本项目拟用公民科学和公众参与的手法去探索适用且有效的两栖类保护模式,并选择了福鼎蝾螈、潮汕蝾螈和小腺蛙这三种从保护价值、保护需求和受胁风险控制的角度考量可能适合公众参与保护的物种作为示范。其中两种蝾螈自从东方蝾螈中独立出来后,福鼎蝾螈被评估为全球极危(CR)种,潮汕蝾螈为全球濒危(EN)种。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信息,两种蝾螈现在都主要面临旅游开发、工程建设等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威胁,而且在福建整体的分布、数量和具体威胁等信息缺失,亟需开展相关的调查及保护行动。小腺蛙则为全球濒危(EN)种,虽然在质兰往期项目的资助下,三年来已发现分布点23个,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其栖息地的特征,但仍有潜在的分布地有待调查,已掌握的分布点也仍需要开展持续的监测、保护或恢复。本项目拟以科学谨慎的态度,通过逐步开发和完善线上的科普工具,吸引和培训本地符合要求的爱好者或志愿者参与三种两栖动物和栖息地的调查和监测,掌握其分布、数量和威胁,提升公众的认知和对两栖动物保护的支持力度,并连同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等共同采取保护和恢复措施,探索出适合公众全过程参与的两栖动物监测和保护的新模式。

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创新性,有望总结出适合以公民科学和公众参与方式来开展监测与保护的两栖动物保护新路径,对两爬动物及小微湿地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广东万山群岛白腹海雕繁殖地与繁殖种群调查及保护
项目编号:202307030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3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10 至 2024-09
项目执行人:王宁(北京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白腹海雕是分布于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的一种大型猛禽,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沿海及岛屿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和生态安全的指示物种。白腹海雕在我国仅分布于华南沿海,曾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以往的调查研究很少,保护也未得到重视。随着华南沿海及岛屿的开发,白腹海雕在国内的繁殖地已所剩无几。2021年,白腹海雕被提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进一步提升,但基础信息和保护措施仍然缺乏。除香港地区有约10对的稳定繁殖种群外,目前仅知广东珠海万山群岛有确定的白腹海雕繁殖地,但当地白腹海雕的种群数量、繁殖行为、栖息地状况等重要的生物学、生态学信息尚未进行过调查,并且当地正面临着海岛开发的趋势,尚无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本项目预期通过对万山群岛的白腹海雕繁殖地进行野外调查,掌握白腹海雕的种群数量、繁殖周期、营巢栖息地环境特征等关键信息,了解威胁白腹海雕繁殖的干扰因素,会同当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及观鸟志愿者,形成多方参与的保护措施,保证白腹海雕繁殖种群的延续。

资助理由:
白腹海雕是一种分布于印度至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及岛屿上的大型猛禽。在我国除香港地区记录到约10对繁殖个体外,广东、澳门、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的沿海地区和岛屿都鲜有繁殖群体的记录。与其他大型猛禽一样,白腹海雕在繁殖期对人为活动极其敏感,即使不直接伤害,巢穴附近的道路工程建设、海面频繁密集的船只来往、无人机的趋近、旅游开发等都可能造成亲鸟弃巢而繁殖失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及岛屿的逐步开发,大部分适于白腹海雕繁殖的栖息地都已丧失,而对该物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却还远远落后于保护的需求。白腹海雕也在2021年被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本项目拟在三年内,联动当地观鸟组织、保护区及社区,通过开展繁殖期的野外调查,全面掌握广东万山群岛白腹海雕繁殖种群的分布、数量及变化趋势,评估其繁殖状况及威胁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培养在地保护力量以及共同制定与实施白腹海雕的保护行动计划,来有效推动万山群岛的白腹海雕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同意予以资助。

人类活动对青海祁连山浅山带荒漠猫种群的威胁评估及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30704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8.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7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10 至 2024-09
项目执行人:李晟(北京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森林、农田、灌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祁连山区

项目摘要:
荒漠猫Felis bieti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是唯一的中国特有猫科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和中国红色名录分别评估为易危(VU)和极危(CR)。目前对于荒漠猫的调查和研究十分有限,缺少实地展开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本项目团队前期调查发现,青海门源县分布有稳定的野生荒漠猫种群,对人类改造后的环境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对人工造林地及农田有较高利用率,然而也因此面临着多种人类活动的威胁。前期调查结果显示,该荒漠猫种群所受的关键威胁包括:1)交通运输导致的路杀,2)毒杀啮齿类和鼠兔引起的二次中毒,3)与家猫的杂交。本项目计划结合项目团队正在开展的荒漠猫生态学野外研究,在已有的红外相机调查、栖息地调查、荒漠猫个体卫星定位颈圈追踪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入户访谈、红外相机与追踪数据分析、高风险区识别等方式,了解荒漠猫在空间分布上对人类干扰的反应,评估各因素对荒漠猫造成威胁的程度,并研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推动在地的保护行动以缓解或消除关键的威胁。此外,还计划与国家公园管护站合作,通过培训、科普宣传等方式,提升当地对荒漠猫的保护管理能力,提高当地居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通过布设红外相机,调查了野生荒漠猫对农田、草地、原生灌丛及退耕还林后恢复的次生灌丛这四类生境的时空利用情况。结果显示荒漠猫偏好遮蔽度更高的生境,尤其偏好利用次生灌丛;在植物生长季,荒漠猫主要利用次生灌丛,也利用农田、原生灌丛和草地;在非生长季,则对农田和草地的利用率降低,对次生和原生灌丛的利用率增加;荒漠猫对农田、草地的利用主要在夜晚人类活动强度较低时;而对隐蔽性较高、人类活动强度较低的次生或原生灌丛的利用则主要在白天。项目还通过开展社区问卷调查、佩戴卫星定位颈圈以及与其他遗传学研究团队合作的方式,对投毒灭鼠导致的二次中毒、路杀及与家猫的杂交这三类威胁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协助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开展了相应的保护行动:在识别出的荒漠猫路杀高风险路段安装了5个道路提示牌,以提醒司机减速慢行,注意避让动物;由当地管护站向当地居民发放荒漠猫的科普宣传册,以减少当地的灭鼠行为;并在管护站等宣传科普基地放置荒漠猫保护知识展板,普及荒漠猫的保护知识。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里不仅初步掌握了荒漠猫全年的栖息地利用模式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填补了该物种相关信息的空白,而且还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了切实的保护行动,推动了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将结合红外相机调查、粪便DNA分析及猎物资源调查的方法,从时间、空间、食性等多个维度来进一步分析荒漠猫的栖息地偏好,以此评估人类各种活动对荒漠猫栖息地的积极及负面影响,为之后提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项目还将继续与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当地林场和管护站合作,加强荒漠猫相关的宣传与管护工作。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宣传】什么猫啊!看不见撸不着,我却要天天铲猫屎
2、【项目宣传】高科技揭开荒漠猫神秘面纱
半蹼鹬和连云港重要滨海湿地的保护和环境教育
项目编号:202307050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2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67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10 至 2024-09
项目执行人:李静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连云港是半蹼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众多长距离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在每年的春秋迁徙高峰期,连云港为这些水鸟的迁徙提供了觅食的潮间带栖息地和休息的人工湿地等。在质兰第四年的资助下,我们会持续进行水鸟监测,支持正在进行中的公益诉讼,确保连云港的重要水鸟栖息地,即潮间带湿地不再继续减少,并积极和省以及中央政府配合修复已经丧失的部分栖息地。在过去三年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将主要开展政策倡导,通过诉讼和科学论文等手段获得主管部门的认可并采取科学的修复方案,同时继续坚持多个河口的全鸟种监测,和半蹼鹬迁飞路线上的科学家开展科研合作,并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欢迎候鸟回家”系列宣传活动,和更多社区伙伴宣传连云港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从2019年春季到2023年春季,项目团队通过在连云港临洪河口、青口河口、兴庄河口的滩涂湿地持续开展全年水鸟及其栖息地的调查与监测,掌握了半蹼鹬、大滨鹬、小青脚鹬、斑尾塍鹬、黑尾塍鹬、白腰杓鹬等濒危水鸟的种群数量、迁飞规律及栖息地面临的主要威胁。项目用扎实的工作、科学的数据证明了连云港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鸻鹬类水鸟不可或缺的关键栖息地,其中28种在连云港重要河口记录到的数量超过了全球种群数量的1%。尤其显著的是半蹼鹬,因为连续四年全球90%以上的种群在春季都迁飞到连云港停歇以补充能量。基于以上结果,项目团队通过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发布水鸟调查报告以及在当地和国内开展大量的科普宣教工作,推动半蹼鹬成为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使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保护部门及利益相关方开始逐渐认识到连云港滨海湿地在全球的重要性。项目的调查成果,改变了当地一直以来缺乏系统连续的水鸟和栖息地数据的现状。而且,在当地的“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因把濒危鸻鹬类水鸟的重要觅食地改造为人工沙滩而引发公益诉讼时,本项目还为法庭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在下一轮的资助周期里,项目拟继续在连云港的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及周边湿地开展全年水鸟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的监测,掌握以半蹼鹬为代表的重点水鸟的种群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迁徙规律、栖息地面临的威胁及变化情况,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调查结果、提升国内外对连云港栖息地全球重要性的认可度、与半蹼鹬迁飞路线上的同行合作开展保护行动、在连云港本地开展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以及参与栖息地管理和恢复工作,确保连云港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不再进一步恶化或面积缩减。

云南西双版纳无刺蜂分布、保护现状调查及可持续保护
项目编号:202307051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10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汪正威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无刺蜂在我国仅分布在少数热带地区,是全球热带、亚热带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然而,我国对于无刺蜂栖息地选择、种群数量以及传粉功能方面的研究仍缺乏基础数据,因此很难针对性制定保护性策略和政策。本项目拟以无刺蜂中-印-澳分布区的北缘西双版纳为例,通过展开野外调查、物种分布模型分析、花粉谱分析来初步了解我国无刺蜂在野外的生存现状、受威胁情况以及其传粉功能等;同时,拟通过科普宣传来提升当地村民对当地无刺蜂资源、传粉功能等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对无刺蜂繁养与保护的兴趣与意识。推进“以诱代伐”、“以养促保”方式减少无刺蜂蜂群破坏情况,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模式来促进当地社区人员对无刺蜂的认识与就地保护意识,为我国无刺蜂研究与保护提供更多基础数据与参考。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在曼打鸠村(傣族)和章朗村(布朗族)的原始林内一共调查到了22群野生无刺蜂,在经济林及与原始林的过渡区内则均未发现无刺蜂活动及筑巢。其中,曼打鸠的海拔低,分布有黄纹无刺蜂、顶无刺蜂和暗翅无刺蜂,而章朗村的海拔相对偏高,分布有黄纹无刺蜂、暗翅无刺蜂和戈氏无刺蜂。项目团队在两个村寨不仅通过培训让30多个村民掌握了无刺蜂的基础知识和诱桶技术,还与村民一起尝试了不同诱桶的制作和布置试验,并以此增进了村民对无刺蜂保护项目的了解及参与无刺蜂养殖与保护的兴趣。项目还通过对关键人物的访谈,获知了村民对佛教相关树种的内源性崇拜以及传统信仰对栖息在榕树、菩提树内的无刺蜂和其他热带蜂种的积极保护作用。

在第三个执行年里,项目将邀请两个村寨的社区骨干实地走访中科院版纳植物园的无刺蜂养殖基地进行交流学习,并引入外部专家到村寨实地指导。通过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项目将进一步提升社区成员对无刺蜂的了解和兴趣,并与两个村寨共建无刺蜂研究和保护基地。项目还将撬动村民参与无刺蜂访花植物的观察记录及花粉谱的测定,以此初步掌握无刺蜂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传粉服务功能。

朝阳村“访花伴侣”图像智能识别系统构建
项目编号:2023040593B
项目类型:定向资助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31044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40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7 至 2024-06
项目执行人:谢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传粉网络的稳定,关系到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生存发展。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振兴政策驱动,近年来我国中华蜜蜂养殖得到大力发展。然而,养殖的中蜂是否会对其他取食花蜜的动物造成食物竞争?以维持区域传粉网络结构稳定和生态系统安全为前提,多大的蜂蜜产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项目拟以朝阳村为试点,构建图像识别APP,开展区域内中蜂访花植物及相关花粉的智能识别工作,以期实现中蜂访问植物种类和频率的高效调查。拟构建的APP将包括三个模块:
1. 中蜂访花模块:建立中蜂访花植物图像识别模型,识别访花的种类,借助蜂农拍摄中蜂访花照片,构建区域内中蜂传粉网络;
2. 花粉识别模块:建立中蜂花粉的图像识别体系,以估测区域内中蜂访花的类群和相对频率,服务于区域内中蜂传粉网络构建等;
3. 植物调查模块:尝试为社区保护地搭建平台,以借助公民科学,通过拍摄、智能识别植物的方式进行多样性调查。
项目成果不仅能服务于区域内中蜂传粉网络构建、环境承载能力推测、和传粉网络稳定性、传粉昆虫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保护和维护,而且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植物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

资助理由:
传粉网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如今地球上约87.5%的开花植物和四分之三的粮食作物都依赖传粉网络授粉。每年与传粉直接相关的市场价值约为2350-5770亿,其中90%都由昆虫传粉创造。近年来,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我国的中蜂养殖业发展迅猛。然而,考虑到中蜂与其他传粉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目前迫切需要研究中蜂养殖的规模应维持在什么水平才能维持自然传粉网络结构的稳定和生态安全。

本项目拟用三年时间在紧邻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洋县茅坪镇朝阳村,基于团队在开发花伴侣等工具时积累的大量植物和花粉图像智能识别技术与经验,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开发出包含中蜂访花、花粉识别和植物调查三大模块的访花伴侣APP——“花秘”。蜂农和公民科学家可利用“花秘”进行本地植物种类和分布的调查;通过现场拍摄中蜂访花照片,构建当地的中蜂传粉网络;通过收集、处理和显微拍摄中蜂身上、巢穴及其蜂蜜中的混合花粉,完成花粉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并估测出中蜂访花的植物种类和相对频率,服务于中蜂传粉网络的构建、蜂产品质量的监控以及中蜂环境承载能力的推测。

质兰第一届理事会第12次会议审议认为:该项目策划目标明确、选题新颖、逻辑清晰,提出了重要的亟待解决的中蜂传粉网络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申请团队不仅自身拥有扎实的植物分类学、孢粉学和传粉生态学基础、成熟的植物及花粉AI识别技术,而且还能与质兰已有的两个中蜂食性与传粉网络项目、在地的公益机构、社会企业、社区及自然保护区携手合作,使得项目可行性较高;项目本身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社会价值,所构建的智能识别系统也有望在社区和自然保护地进行推广,因此符合质兰定向资助项目的定义与要求,同意予以资助。

云南野生黑大蜜蜂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实践
项目编号:202304006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813.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12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7 至 2024-06
项目执行人:郭军(昆明理工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省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省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黑大蜜蜂又称崖蜂,是蜜蜂属九大蜂种中个体最大的种。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与缅甸和越南交界的西部和南部地区,是高海拔山区及热带雨林的主要传粉者,它们在维持高山地区自然生态平衡和植物多样性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蜂常将蜂巢建造在垂直岩壁的悬崖上,所产蜂蜜即媒体报道的“崖蜜”,由于产量低,无添加、无药残,价格高昂,供不应求,因此人为猎取猖獗,造成黑大蜜蜂蜂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在利益驱使下,很多商贩常采取烟熏、喷洒农药等方式驱赶蜂群,毁巢割蜜,已对崖蜂造成严重破坏并严重侵扰了崖蜂种群的正常繁衍,若遇到恶劣天气等将会造成种群的大量死亡。为减少人为不当猎取对这一野生蜂种资源的持续破坏,本项目联合高校、自然保护区及猎蜜人等多方机构展开调查,开展人为猎取对黑大蜜蜂巢穴的破坏程度及种群现状调查,重点调查崖蜂的野外分布、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崖蜜不可持续采集及买卖现状。并通过技术培训、媒体报道及科普宣传等方式,推广只割取蜜脾而不驱蜂、毁巢的这种生态友好型猎取方法,减少人为猎取对黑大蜜蜂蜂巢及栖息地的破坏,从而推动对野生黑大蜜蜂资源的保护。

资助理由:
黑大蜜蜂是蜜蜂属九大蜂种中个体最大、生态学研究最少的物种。我国的西藏和云南位于该种群全球分布区的北缘。该物种高度适应山地环境,具有随蜜粉源植物的变化而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夏季迁至高山凉爽地带,冬季则飞至低海拔温暖地带过冬,在维持植物多样性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物种尚未被人类驯化,繁殖期会将蜂巢建造在垂直岩壁的悬崖上,所产蜂蜜因此也被称为“崖蜜”。

由于崖蜜纯天然、产量低、价格高,许多采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用烟熏、喷洒农药等方式驱赶蜂群,毁巢割蜜。这种涸泽而渔的采集行为会造成种群的大量死亡。已有证据表明一些黑大蜜蜂的分布区已经消失,云南每年崖蜜的产量也在减少。

本项目拟在三年内联合高校、自然保护区及崖蜜采集人,在三个云南已知的分布点及周边区域开展黑大蜜蜂种群数量及变化趋势、生态习性和生存现状的研究,跟踪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崖蜜不可持续采集及买卖的现状与趋势,基于传统智慧和生态学研究结果来开发可持续崖蜜采集规范或标准,并通过访谈和培训采集人、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联合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和推广可持续采集-监督评估-品牌建设-知名企业采购的模式,减少不可持续采集对黑大蜜蜂蜂巢、种群及栖息地的破坏,从而推动对野生黑大蜜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创新性地探索利用市场力量来推动黑大蜜蜂的保护及崖蜜的可持续采集,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七星河流域濒危植物貉藻的自然种群调查、评估与保护研究
项目编号:202304036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834.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4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7 至 2024-12
项目执行人:潘应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黑龙江
涉及自然保护地: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平原区

项目摘要:
貉藻(Aldrovanda vesiculosa L.)是一种第三纪(古近纪)的孑遗珍稀濒危食肉植物,通常生长在水甸子或沼泽中。由于其种群规模的迅速下降,已经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报道灭绝,并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近年来,貉藻种群在我国黑龙江省的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和记录,为貉藻的研究、保护以及种群恢复提供了极佳的场所。本项目将通过野外调查和生态模型模拟研究等方法,对七星河流域貉藻种群的地理分布、伴生植物群落组成特征及其生境的环境条件特征进行调查。摸清貉藻在该区域的分布范围,并划定貉藻保护的核心区域与重点区域;模拟和预测貉藻的易危脆弱区及未来潜在分布区,并评估貉藻未来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情况。同时加强与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沟通和合作,开展公益讲座活动,提升公众对貉藻的关注度。本研究项目旨在为貉藻种群的生态研究与相关保护工作提供数据积累和科学基础,并加深保护区基层人员、社会、政府部门等各界对于貉藻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进而推动建立貉藻的保护示范区建设。本项目相关成果将以调查报告、科学论文、专家咨询报告和数据公开等形式呈现并服务社会。

资助理由:
貉藻是第三纪幸存至今的孑遗植物。由于在全球面临开发建设、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改造和污染等诸多威胁,这种通常生长于水甸子或沼泽中的水生捕虫植物,在其分布范围内大面积减少甚至灭绝,因而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全球濒危(EN),也被国家列入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貉藻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是湿地生态系统和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貉藻在我国的分布只限于黑龙江省的局部区域。近年来在七星河流域有被发现与记录的报道,但尚缺乏基础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本项目拟在三年执行期内与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合作,携手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开展七星河流域内貉藻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与结构、伴生植物与捕食物种、生境特征和威胁因子等方面的研究,掌握该物种的保护现状和生存需求,模拟和预测其潜在分布区,评估其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与保护区一起科学划定貉藻保护的核心区域,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以此加强貉藻及其生境的保护。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有望填补该濒危物种在基础生态学研究和保护实践方面的空白,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与保护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硇洲岛西埠村可持续渔业社区发展项目
项目编号:202304056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7 至 2024-06
项目执行人:邓剑媚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

项目摘要:
位于雷州湾东部海面的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这里不仅有悠久丰富的人文历史,周围的滩涂和海域内还生活着中华鲎、圆尾鲎、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等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本项目团队由出生于本岛传统渔业社区的返乡青年牵头成立,从2020年就开始通过策划组织渔村儿童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当地海岛和海洋面临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净滩、解救渔网中的中华鲎等活动参与保护行动。本项目在三年内拟通过民间渔业传统知识的挖掘和展览、渔民环境口述史的调查、社区儿童的环境教育、渔民渔业行为的改变、负责任海岛生态旅游方式的推广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和培养社区内生的保护力量,促进当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当地居民和旅行者对濒危物种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从根源上去应对鲎、鲸豚等濒危海洋生物的兼捕、非法食用或买卖等问题。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作为一群思想活跃、年轻多元的在地青年,项目团队通过帮渔民解渔网、跟船出海收网等方式,将调查与社区的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不仅从整体上对西埠村渔业资源和生计的历史变迁与现状、渔民的传统文化等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文本梳理,还在访谈中了解到:硇洲岛周边海域近十年内还有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海龟、鲎等珍稀濒危物种生存;几十年前甚至还有海龟上岸产卵;这些海洋生物仍面临流刺网和拖网的误捕、非法贸易/食用以及栖息地破坏等的威胁。团队基于已有的工作基础在社区推动成立了儿童社,并以此作为社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主题课程、放映会、科普等各种活动形式,增强了社区儿童的环保意识、文化自信,并撬动他们积极参与到解救鲎的行动中,累计放归被渔网缠住的鲎529只。此外,项目成员还通过外出参访学习及参加田野营培训,提升了团队的调查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内,通过入户访谈、码头和市场调查、相关部门的走访,进一步了解西埠村的社会结构、治理机制及自然资源状况,初步识别出社区现有渔业活动对环境的威胁。除了继续协助儿童社开展活动,提升儿童群体参与的自主性外,项目还将通过组织青年人对话营、老人理发日、《西埠人的生计和文化》共读座谈会、初步打造乡土海洋博物空间、举办“西埠海洋文化市集”小展览等活动,撬动更多村庄内的不同群体关注并参与可持续渔业的发展中来。

连云港水鸟食物资源和活动区域监测研究
项目编号:202304057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7 至 2024-06
项目执行人:蔡志扬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江苏连云港市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候鸟的一个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往年的调查共记录到鸻鹬类43种,其中22种超过了其迁飞区种群总数量的 1%,当中包括近三年春季调查统计到个体数达到其全球种群数量95%以上的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然而这座城市的滨海湿地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蓝色海湾工程项目修建的大堤不单破坏了原有潮间带湿地并可能会使整个区域的湿地质量下降、受污染和丧失原有功能。本项目针对由于缺乏本底数据导致未能有效监测和评估工程的生态影响的问题,科学收集底栖动物和鸟类活动的数据,填补相关空缺。本项目的三个目标包括,1)明确工程实施对周边潮间带湿地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和生物量的变化;2)掌握工程实施对当地水鸟的活动范围变化;3)监测和评估工程对当地底栖动物以及迁徙水鸟的影响。这一系列工作不单为目前保护连云港滨海湿地的诉讼提供鸟类数量以外更多的数据支持,还会为未来评估工程的环境影响以及设计潜在的补偿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让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更有效的保护湿地和候鸟。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江苏连云港的临洪河口、青口河口和兴庄河口以南的潮间带,本项目掌握了2022年鸻鹬类水鸟春季迁徙季节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种类、群落特征和生物量,连同上一年紧急项目实施期间获得的秋季鸻鹬类水鸟迁徙季底栖生物的数据,填补了这三个河口底栖生物本底数据的空缺。这不仅有助于找寻半蹼鹬等鸻鹬类水鸟在迁徙途中大量在这三个河口聚集停歇的可能原因,也为科学评估蓝色海湾项目围堰工程的建设对鸻鹬类水鸟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一手数据。项目团队虽在本年度未能给半蹼鹬成功佩戴上追踪器,但与蒙古鸟类保护中心的科研和保护工作者建立了合作关系,还探索出了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底栖动物采样方法和调查方案,这些都为团队今后长期在此开展底栖生物的监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拟在项目地开展第二次春季底栖动物的采样与调查,继续争取为可能停歇项目点且具有代表性的鸻鹬类水鸟佩戴追踪器,并通过与其他研究者合作获取数据,来对比分析围堰工程建设后底栖动物以及水鸟活动范围的变化趋势。此外,团队还将招募和培训新的团队成员并培养更多的当地渔民来参与采样和监测,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

冠头岭迁徙猛禽保护
项目编号:202304058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79995.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7 至 2024-06
项目执行人:郭潇滢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冠头岭位于广西北海市,为三面环海的山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猛禽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但是,当地非法盗猎猛禽、吃野味等陋习给每年秋季从这里过境的上万猛禽造成了严重威胁。自 2011年起,FFI中国和美境自然先后尝试探索推动多方参与的方式,联合当地执法部门、NGO、观鸟人以及公众长期在冠头岭上开展迁徙季猛禽监测、巡护、观鸟赛和宣传教育等活动,使得执法部门的执法效率、NGO、观鸟人以及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日间盗猎现象明显减少。然而,冠头岭上的盗猎现象还未杜绝,当地社区参与保护的意愿仍有待提高,各管理部门之间还未能就猛禽保护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使得迁徙猛禽保护成效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本项目计划与美境自然合作,以公众参与的方式逐步提高冠头岭猛禽种群及威胁因子的监测与分析并据此提升威胁应对效率,重点打造本地监测巡护的公民科学家团队,尝试结合当地社区的特点打造猛禽保护旅游文化品牌,建立联合行动的有效模式,制定猛禽保护行动计划,从而提高对冠头岭迁徙猛禽的整体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在过去十多年保护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在2022年进一步提升与当地森林公安、林业、文旅等部门的协作成效,继续招募、培养和组织志愿者开展日间和夜间的巡护与监测,首次实现了日间盗猎枪声的清零目标。这是冠头岭长期实施“占领打鸟点”这一保护策略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迁徙季。团队和众多合作伙伴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国内其它猛禽迁徙点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此外,项目还首次培养了六名在地的公民科学家,与文旅局达成了将冠头岭打造成猛禽保护与自然教育基地的合作意向,并与周边三个社区都建立了联系。这些都为团队下一步巩固已有保护成果、探索将盗猎者向保护者转变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拟通过标准化监测方法、优化分工协作和加强数据分析来完成2023年秋季迁徙猛禽的监测并提升数据质量;继续招募和培养志愿者和公民科学家,并依据实际情况来组织巡护、监测、自然导赏和公众科普宣讲等活动;通过继续协助森林公安提前制定巡护计划并在迁徙季实时分享信息来保持迁徙季日间零枪声的记录。此外,项目还将继续通过培养在地的公民科学家,进一步加深与当地文旅局在将迁徙猛禽打造成当地旅游品牌上的合作以及在冠头岭周边的三个村庄找到社区工作的切入点,来撬动更多当地人参与猛禽保护。项目团队还将初步梳理和总结过去十多年的保护经验,发布2022-2023年的猛禽监测报告,并邀请国内其他猛禽监测队伍、相关部门、媒体、公益组织和资深鸟友在冠头岭共同举办猛禽网络监测研讨会,来扩大猛禽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搭建全国迁徙猛禽监测网络之难
2、冠头岭猛禽监测第14年:愿每一个被盗猎干扰的地方,都有人行动起来
甘松资源调查、评估及社区保护
项目编号:20230100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74.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144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9
项目执行人:魏培(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草甸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为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是我国传统藏药原料。主要依据该物种在印度地区严重的种群下降趋势,IUCN(2015)将甘松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极度濒危”。《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甘松评估等级为“无危”,但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同时由于甘松根状茎及其副产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需求量和国际贸易量逐年增长,但缺乏系统的保护与管理,甘松资源或面临着潜在的威胁。在我国,甘松采集关乎地方生计,采挖行为普遍,保护与管理体系亟待完善。本项目选取青藏高原牧区为研究区,深入调查当地甘松自然种群的分布,种群、群落及生境特征,模拟预测其适生区和潜在资源量;同时调查地方生计和社区传统知识,结合甘松生活史分析种群动态特征,验证采挖对其资源量的影响。项目为甘松在中国受威胁现状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结合栖息地生境和人为活动从生活史角度明确甘松自然种群可持续的限制因子,综合地方生计和传统文化,推动构建以社区为主体,政府、企业、科研共同参与的甘松可持续利用、管理和保护示范。项目成果将以数据集、科学论文及甘松社区保护与管理示范的形式呈现。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完成了对四川阿坝州红原县52个甘松分布点和12个代表性样地的初步调查,获得了甘松生境条件、典型群落特征等数据;结合生物气候模型,对甘松的适宜生境和主导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筛选,模拟出甘松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潜在适生区;结合群落调查数据,建立了甘松资源量与关键环境因子的相关模型,对甘松资源量进行了初步模拟。此外,项目还对红原县10个乡镇共计219户代表性牧民进行了生计调查及传统知识访谈,调查了受访者的家庭结构、药材资源认知、采挖行为、生态保护意识及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决定等信息,分析了决定居民采挖行为的主要因素,初步获得了威胁甘松可持续采集的因子。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将扩大调查范围至松潘县、阿坝县和若尔盖县,进一步补充野生甘松群落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甘松资源评估模型的精度,以期获得相对可靠的国内潜在甘松资源量的估计值。此外,项目还将通过调查不同采挖强度下甘松种群的动态情况、补充调查与评估与甘松利用相关的当地传统文化知识,初步构建出一个甘松野生资源的可持续采集、利用和管理框架。

自然保护地中的中蜂养殖对自然传粉网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301002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87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76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9
项目执行人:顾垒(首都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四川八月林公益保护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横断山南段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近年来,中蜂养殖作为一种自然友好的产业,在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地得到推广,成为社区参与保护的重要助力。然而,我们对中蜂在自然界的传粉网络中的作用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大量养殖的中蜂可能和野生的传粉昆虫竞争蜜源和粉源,从而影响到当地自然传粉系统的稳定性。由于当地植被能生产的花蜜和花粉是有限的,能承载的蜂群也就是有限的,盲目扩大蜂群会导致收益下降。基于上述问题,本项目拟对多个保护地的传粉网络开展调查,了解其主要蜜源、粉源植物和传粉昆虫的物种构成,基于访问记录和访花频率构建定量的传粉网络,评估传粉网络的特化程度和稳定性,重点关注中蜂在网络中的权重、以及中蜂增加对传粉网络结构的影响。此外,还将通过群落花蜜产量测算蜂群规模上限,并选择适合用于补植的乡土蜜源植物。第一个执行年,我们在朝阳村验证了定量传粉网络的构建方法,调查了八月林的蜜源植物多样性和分布。第二年度将按计划建立基于不少于15个主要蜜源植物物种的定量传粉网络,初步阐明有无养殖中蜂对网络结构的影响;调查花蜜产量的月际动态,分析不同月份开花植物种类和产蜜量对蜂群的限制程度;培训和组织八月林社区居民参与蜜源植物和传粉昆虫调查,增强社区工作的参与度。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在朝阳村已初步构建起一个涵盖3种主要蜜源植物和32种传粉昆虫的定量传粉网络,而且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自然环境,在养殖中蜂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传粉网络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远离蜂场的样方中,其他传粉昆虫的物种数、连接数和访花频率都高于蜂场附近的样方。项目还测量了朝阳村30种植物的平均单花花蜜量和17种植物的花蜜糖浓度,据此估算了7-9月花蜜的月度产量,并初步挑选出了10种适合补植的乡土蜜源植物。在八月林保护地项目则识别了143种蜜源植物,并初步调查了其分布和数量。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内,继续在朝阳村构建一个涵盖至少15种主要蜜源植物及伴生种的定量传粉网络,分析传粉网络的结构,评估大量养殖中蜂对其他野生传粉昆虫及传粉网络稳定性的影响;补充4-10月的花蜜产量测算,从而掌握朝阳村全年逐月的花蜜产量。在八月林,项目则将初步建立基于物种名录的定性传粉网络,阐明中蜂在其中的权重;通过培训和社区监测活动,使至少10名八月林工作人员或居民具备基本的蜜源植物调查和监测技能。

丹东宽甸三道湾村亚洲黑熊等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
项目编号:20230100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7
项目执行人:白清泉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辽宁

项目摘要:
丹东宽甸三道湾村位于辽东腹地,上世纪曾有东北虎豹的记录,目前栖息的野生动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与邻近的白石砬子国家级保护区相似,甚至黑熊、豹猫、獐和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对多度指数更高。
目前,兽套或者兽夹是辽东地区亚洲黑熊等野生动物主要的威胁因素之一。我们拟招募和培训关键村民,组建一支以当地村民为主的巡护队伍,组织开展清套工作,确保减少对黑熊等野生动物的威胁。同时,网格法开展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调查工作,量化项目区野生动物及人类活动数据,增加社区对生物多样性的自豪感。用调查信息促进项目地划建某种形式的保护地,或者建成社区管理的民间保护地。更长远的目标是促进辽东山区野生动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天然林)的恢复,以及探索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策略。

资助理由:
丹东宽甸三道湾村紧邻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现在仍生活着亚洲黑熊、豹猫、黄喉貂、獐和貉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然而,项目地内存在许多新旧兽套或兽夹,不仅对野生动物造成潜在危害,还不时会伤及牛羊等家畜。此外,由于黑熊数量较多,熊伤人的事件也偶有发生。项目拟在三年内,招募和培训有意愿的村民,组建一支以当地村民为主的保护队伍,根据猎套的数量、分布和布设规律,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清套工作,以减少猎套或兽夹对野生动物和家畜的伤害。项目还将培训村民,通过网格法布设红外相机,长期获取项目地大中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及相对密度等数据,以此掌握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威胁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评估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行动的成效。此外,项目还将通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逐步提升村民对家乡生物多样性的自豪感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并通过收集当地有益于保护的传统文化和故事,培训村民防范人熊冲突,开展基于传统可持续狩猎文化的自然教育活动等,促进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能推动以社区为主体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并有望将社区纳入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或建立社区自己管理和治理的自然保护地,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保护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人类干扰下金顶齿突蟾种群调查、栖息地评估及保护
项目编号:202301029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3
项目执行人:胡军华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在金顶齿突蟾现有分布区内,其种群主要受旅游开发等因素的影响。然而,除谢锋等于1995年对瓦屋山种群开展了种群状况调查与基础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外(谢锋等,2000),并无其它研究,更无人为干扰下种群、栖息地变化及保护研究。本项目预计在实施过程中于四川盆地西缘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掌握金顶齿突蟾现有种群的现状,系统收集金顶齿突蟾的微生境信息并评估人类活动干扰对栖息地的影响;通过培训等提高当地保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保护行动。基于此,项目团队将在潜在分布区通过样线法开展种群调查,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栖息地调查方法以运用于金顶齿突蟾不同种群微生境调查,探明不同种群的现状及栖息地受胁状况,掌握不同生活史阶段的个体特征,从生活史角度提出相应的保护行动及生境管理措施建议。通过详实的野外调查、初步建立项目团队与保护管理部门合力的合作模式,共同制定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计划,为后续深入开展保护行动等奠定基础;通过科普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提升学术界、保护管理部门和公众对金顶齿突蟾的认识与关注度。本项目的成果将以野外调查技术规程、调查数据集、科学论文、保护手册与行动建议、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呈现。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2年项目团队在峨眉山、瓦屋山、卧龙共完成了53条样线(样点)的调查,结果在峨眉山发现了新的分布点并在大相岭发现了新的种群。团队在对峨眉山和瓦屋山的现有栖息地开展全面的微生境调查中发现,部分区域内清洗水池、步道建设等旅游活动侵占或破坏了栖息地。项目通过培训基层管理人员野外调查方法并让他们参与野外实地调查、与景区、林场和保护区管理部门召开交流和总结会、提出栖息地保护策略及优化建议等方式,推动瓦屋山景区加强了对生活污水和建筑污水的净化处理,并推动洪雅林场野保科工作人员关注三条主沟及其周边区域的栖息地环境,且在日常巡护中将金顶齿突蟾的保护列为重要内容。项目团队还通过发表论文、开展科普活动以及在新媒体平台发表科普文章等方式,分享了项目成果并扩大了项目在科研领域及公众中的影响力。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拟对大相岭和卧龙种群及其栖息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并选择瓦屋山或峨眉山的重点种群开展金顶齿突蟾生活史的补充调查,解析栖息地环境变化对生活史特征及动态的影响。项目将在此基础之上,结合2020年以来的调查结果,对金顶齿突蟾现有种群的分布、密度、生活史特征、生境特征、受威胁状况及保护需求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分析与总结。项目团队还将在该物种的分布区内,选择一个合适的相关管理部门开展深度合作,根据管理部门的需求,编制调查手册,协助其培养基层调查与监测队伍,共同制定和实施该物种的保护行动计划,探索科研团队与管理部门合作保护金顶齿突蟾种群和栖息地的有效机制。

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保护与社区共建共管
项目编号:20230103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69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5
项目执行人:张廷梅(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项目摘要:
黑颈鹤是中国9种鹤中近年来保护成效最明显、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的一种。在东部种群重要越冬地的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黑颈鹤为伞护物种的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其数量已从2019年的近千只增至2023年的1300余只,大火烈鸟、紫水鸡、赤狐、黄喉貂等保护动物也在不断打破保护区新记录。虽然保护成效明显,但人类活动对黑颈鹤等越冬候鸟及其栖息的湿地生境的影响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希望通过三年项目实施,以社区共建共管为抓手,组建项目组和社区共建共管委员会,确保项目落实;组织相关人员到社区共建共管做得好的保护地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社区调查,了解业态和访客、黑颈鹤、湿地等资源分布情况,与群众共同商讨形成各方认可的黑颈鹤保护与社区共建共管行动计划,撬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实现监督管理无死角,减少人类活动对黑颈鹤的干扰和对湿地的破坏。

资助理由:
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黑颈鹤在全球的重要越冬地之一,也是灰鹤、黑鹳、中华秋沙鸭等一百多种水鸟的重要栖息地。保护区拥有以念湖和长海子水库为主的湿地662公顷,2023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在过去的几年里,保护区通过推行“两个转变”的管护模式,已极大提升了对外来访客及其行为的管控程度,极大减少了访客对黑颈鹤可能产生的干扰,真正实现了访客向护鹤科考志愿者的转变以及无序的观拍行为向有序的护鹤科考行为的转变。为了撬动当地社区积极参与保护区对外来访客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志愿者的行为,并让当地居民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充分考虑鸟类和湿地保护的需求,促进人鸟和谐共存,项目拟在三年内,推动保护区与黑颈鹤保护密切相关的四个村委会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社区共建共管机制,让村庄内的各个群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区对志愿者的管理中,并在长海子片区探索建立社区参与的、以保护成效为指标的湿地生态补偿办法,引导长海子片区的原住居民在农业生产中充分考虑黑颈鹤等鸟类和湿地的保护需求,生产湿地友好型的有机农产品,在为黑颈鹤等鸟类提供一定食源的同时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有望探索出一套保护区开展社区共建共管的有效模式及更有效的湿地生态补偿办法出来,所积累的经验也将值得向其他自然保护地推广,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和推广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中蜂在原生生境的食性组成的调研及可持续保护
项目编号:202301050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33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3
项目执行人:罗诗琦(中国农业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蜜蜂提供了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的传粉功能以及蜂蜜等重要农产品。我国广泛分布且特有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不可替代的本地传粉昆虫。中蜂养殖是国内绿色扶贫的重要手段,各地在增加中蜂保有量的同时,对于当地蜜粉源植物的本底保有量、种类组成、人工种植是否可以保证中蜂发展这些问题均认知不足。对中蜂食性的了解是保护中蜂特有种群、理解其相关的传粉过程、发展环境友好型中蜂养殖的基础和关键。本项目在首年度完成阿坝中蜂和青海中蜂的食性组成分析,第二年初步分析了陕西省茅坪镇朝阳村中蜂主要采集的开花植物种类,并发现秋季的晚花蜜粉源对中蜂维持基本群势起重要作用。本年度联合首都师范大学顾垒主持的质兰项目《自然保护地中的中蜂养殖对自然传粉网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在朝阳村共同开展调查。项目计划在主要的开花季节,调查中蜂主要采集的植物种类的花蜜量、中蜂的食物组成与比例、以及蜜蜂的数量和生长周期。结合以上数据,提出中蜂在原生生境中的承载量的初步估算方法,并对项目地的养蜂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建议。项目也将构建中蜂的传粉网络及食性组成的调查流程,促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中蜂养殖,保护中蜂养殖地区的传粉网络和生态系统。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完成了陕西朝阳村31种开花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分析了2022年7月底所收集的蜂蜜样品和9月的蜂巢混合花粉样品中的花粉组成和比例。结果显示在项目地,中蜂全年主要采集的食物为大宗木本开花植物,主要包括栎、栗、中华猕猴桃、五加科植物、漆树科植物等,且村内不同地点养殖的中蜂主要采集的食物组成也不完全相同;中蜂在9月缺乏大宗开花植物时食性变得多样化,主要采集菊科、五加科和葎草等植物,秋季的蜜粉源植物可能对维持蜂群的数量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项目还探索了通过智能蜂箱监测蜜蜂数量和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通过无人机、样方调查法、单花的花粉花蜜量的测定来摸索开花植物总蜜量的估算方法,为进一步探索中蜂承载量的估算方法积累了经验并搭建好了流程。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将新增20种当地开花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继续研究当地中蜂在不同季节的食性组成,估算朝阳村中蜂在不同季节主要取食的开花植物可提供的花蜜量,构建出中蜂在原生生境中的传粉网络及食性组成的标准调查流程,提出估算中蜂在原生生境中的承载量的初步方法,对项目地的养蜂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的建议。

青岛长门岩岛海鸟及其栖息地的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301051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7505.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5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观鸟协会(负责人:于涛)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青岛市长门岩属于无人海岛,由于长门岩岛地理位置重要,常年来由部队驻守,所以未划分为任何级别的保护区。长门岩岛是青岛市最大的鸟类繁殖岛,每年有超过1.5万只鸟类在此繁殖,而该岛也长期受到非法盗猎、捡拾鸟蛋等众多威胁。本项目自2019年开始本项目已经进行了2期。在前两期的工作中,通过相关监测活动,已经基本掌握长门岩岛及周边海域的繁殖鸟、迁徙过境鸟、越冬鸟的分布现状、栖息地保护现状、种群数量及变动趋势、及其栖息地受威胁因素,同时对于长门岩岛的繁殖鸟进行系统调查,了解其迁徙路线、觅食地、越冬地等信息。在鸟类保护工作中,积极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密切联络,推动各方面力量加入到长门岩岛鸟类保护行列中来,现阶段已经初步实现协会提供调查数据保护策略、政府进行政策支持和执法工作、驻军进行常态化巡护的多方合力可持续保护机制。第三期工作中将继续深化可持续保护机制建设,加强周边社区普法工作,拓宽与政府的沟通渠道,通过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周边社区公众倡导从根源彻底杜绝盗猎、捡蛋等威胁,实现长门岩岛鸟类保护的可持续性。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通过协助崂山检察院、法院等执法部门处理2021年4月长门岩岛发生的一起非法捡鸟蛋案件,以及与驻岛部队开展持续的拥军、鸟类科普宣讲、树立警示牌等活动,在海鸟繁殖期建立起了驻岛官兵报告可疑登岛船只和喊话驱离的常态化反盗猎机制,并建立起了政府部门-青岛鸟会-驻军多方合作的保护模式,基本杜绝了长门岩岛上的网鸟和捡拾鸟蛋等违法行为。团队还通过组织清理岛上的垃圾及破旧渔网,改善了鸟类的生存环境;通过协助政府在渔村开展普法宣传,提升了渔民的保护意识。

项目团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开展的6次繁殖鸟的日间和夜间监测结果发现:黄嘴白鹭的成鸟和巢均比去年增加40-50%;在长门岩岛繁殖的黑叉尾海燕估计至少有1000对、白额鹱10对。此外,团队还开展了4次迁徙季和越冬水鸟的监测,为8只黄嘴白鹭佩戴GPS跟踪器,获得了8条完整的迁徙数据。团队对啮齿类外来入侵种的初步调查发现长门岩北岛有褐家鼠活动。对黑叉尾海燕大量死亡原因的调查虽未能通过红外相机确认元凶,但已初步推测为猛禽天敌所致。以上工作使团队进一步掌握了长门岩岛上几种关键繁殖鸟类的数量、繁殖行为、所受威胁、迁徙路线和越冬地的情况。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将通过社区走访、自然保护课程进校园、与执法部门合作设立警示标志、开展对周边社区的公众倡导活动等,争取将渔民社区也逐步拉入到海鸟保护的多方合作框架中,并通过进一步明确各方的分工、在驻军中建立护鸟志愿者队伍,来增强多方合作机制的可持续性。此外,项目还将继续开展长门岩岛上繁殖海鸟、迁徙和越冬水鸟的监测,并重点加强对北岛黑叉尾海燕栖息地和威胁的调查。最终,项目将整合多年调查到的数据,总结长门岩岛海鸟保护的价值,分析该岛上重点鸟类及数量的时空变化趋势,评估三年来的保护成效,制定出未来三年的海鸟保护与监测计划,并对外发布《2019-2023长门岩岛鸟类监测报告》。

项目论文和成果:
1、七月鸣鵙,炙热载绩——质兰·海岛行·长门岩调查
绥芬河下游(东宁段)大马哈鱼综合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301052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346.4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9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4 至 2024-06
项目执行机构: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负责人:高瑞睿)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黑龙江
涉及自然保护地: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东宁县绥芬河大马哈、滩头鱼县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大马哈鱼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珍稀的冷水性鱼类,是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和伞护种,现仅在绥芬河东宁段水域、图们江支流密江河发现有大马哈鱼洄游产卵。2021年初,马苏大马哈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1年洄游型不足10尾,2021年新发现陆封型马苏,种群数量不明,普通大马哈鱼洄游数量在1500-2000尾左右,均处于亟待保护状态。绥芬河东宁段已建有国家级大麻哈鱼、滩头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但两个保护地均没有管理团队。目标:为提升绥芬河下游水域大马哈鱼保护管理力度,提高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团队计划在三年内,推动设立大马哈鱼禁渔期(2022年已实现)、增强执法力度、提升保护成效。方法:通过生态环境监测为禁渔期设置、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志愿者团队,监督举报,普法宣传等为禁渔期执法落地提供支持;通过发掘和动员,鼓励渔民参与巡护、监测、增殖放流、宣传等保护工作中,发展本土保护力量。期待成果:公众知法能够自觉参与监督举报;举报均能得到执法部门回应,执法部门定期执法;禁渔期渔民参与巡护,绥芬河下游7公里河道内无非法捕鱼网和船只存在;大马哈鱼分布和数量稳中有增。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过去多年提交提案、保护建议和开展利益相关方工作的基础之上,借助国家大的环境政策的支持,项目团队成功参与推动了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2022年发布了长期有效的绥芬河十月禁渔期的通告,并在当年的禁渔期内,通过在河边多处布置条幅、发放禁渔海报、公示举报电话、组织志愿者巡河、举报非法捕鱼设网及非法买卖,协助当地渔政、公安部门和边防部队加强了执法,推动了禁渔期政策的落地。此外,团队还抓住了本地渔民期望持续开展大马哈鱼增值放流的需求,获得了渔民的信任与支持,培养了至少7位核心志愿者,并从渔民那里获得了许多与大马哈鱼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相关的本土知识与信息。团队还通过开展2021和2022年秋季及2022年春夏季的鱼类资源调查、2022年的水位和水质持续监测,进一步掌握了绥芬河在不同时间段和河流段的水质和渔业资源状况,确定了主要的威胁因子,并根据团队的自身情况制定了初步的全年河流监测方案。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将进一步优化对鱼类资源及威胁因子的监测方法,并撬动当地渔民参与其中,从而制定出一个能对突发性威胁进行预警、对鱼类资源及威胁变化趋势进行长期跟踪的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方案出来。团队还将组建一个以渔民为主体的巡护队,在禁渔期协助执法,并宣传动员更多当地居民参与,从而实现下游核心区7公里内河段内无非法捕鱼及7公里外至一道坝的河段内无拦河捕鱼的目标。团队还将尝试推动建立一个由民间组织牵头、多方参与的绥芬河大马哈鱼增殖放流合作机制,让增殖放流活动能持续进行下去。最终,项目还将通过召开保护研讨会,总结过去三个执行年的工作成果,与各方共同制定出未来三年的绥芬河大马哈鱼保护行动计划。

云南盈江天行长臂猿社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项目编号:202210077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97.6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2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4-06
项目执行机构: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负责人:阎璐)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项目摘要:
目前中国野外不足150只的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分布在云南保山、德宏盈江等地,其中盈江县苏典和支那乡的非保护区森林分布有一半的种群,这些靠近社区的低海拔栖息地对长臂猿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在前两期项目中,云山保护已与傈僳族社区共同商讨出有助于增加恢复长臂猿低海拔栖息地的保护行动。本期项目将以傈僳族本土生态知识的运用为基础,针对天行长臂猿栖息地展开绳桥等栖息地连通性提升的尝试,并辅之以红外相机监测,评估项目实践的有效性。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在梨树和拉马河,以社区自然资源图、生产生活路线调查为手段,通过与社区成员平等、细致和充分的沟通,从社区的视角观察并记录了两个社区在自然资源使用和管理上的日常与历史,深入了解了村民对天行长臂猿保护的看法。在动员社区开展长臂猿保护行动上,项目团队在梨树社区获得了突破。梨树社区成员在项目团队的协助下,集体讨论商定未来将通过种植本土树种来恢复集体光山上的植被并开展绳桥的试点来增加长臂猿栖息地的面积和连通性。先期开展的野葡萄与八月瓜等长臂猿食源树种(藤本)的培育也获得了成功。梨树的妇女组还建立了“生态公共事务发展资金”来支持妇女进行可持续生计的探索。

在第三个执行年里,项目团队将基于自身在长臂猿保护方面的优势,引入生态学家与梨树村民一起合作,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绳桥搭建上的经验,结合卫星影像和实地调查,将傈僳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共同商定和实施栖息地内绳桥布设的具体方案,并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其成效。项目将通过此活动以及组织外出参访、举办长臂猿日庆祝活动等,进一步辨识和激发社区集体的保护意愿和内生动力、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协助社区讨论和制定出《天行长臂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26)》,为下一步推动其建立社区保护地奠定基础。

云南省巨䴓的种群分布及栖息地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210008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3860.38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4-03
项目执行人:段玉宝(西南林业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横断山南段区

项目摘要:
巨䴓(Sitta magna)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䴓科(Sittidae)鸟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少数邻近国家,IUC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均将其列为濒危(EN)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有关巨䴓在我国的种群分布及栖息地利用等生物学信息十分匮乏,限制该物种科学保护和精准管理工作的开展。本项目通过实地调查明确巨䴓在云南的分布位点和分布范围,同时利用样方法找出巨䴓生境利用和受胁的关键因子,构建模型预测巨䴓在云南省的适宜分布区。在巨䴓的主要分布区针对其栖息地特征和受胁关键因子,结合当地林草和公园管理部门、社区以及林业经营部门管理需求,将物种打造为“明星鸟种”,将栖息地保护和森林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挖掘在地保护合作者,推动多方参与保护,激发当地社区全面参与物种保护的积极性。最终推动巨䴓分布区域的管理部门将该物种的保护纳入日常管理中,使该物种的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资助理由:
巨䴓是一种生活在海拔1000-2500米的成熟针叶林和开阔的针阔混交林中的鸟类,主要分布于缅甸东部、泰国西北部及我国的西南地区。国际鸟盟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巨䴓的全球种群仅约1500-3800只。IUCN红色名录将之评估为全球濒危(EN)物种,我国也将之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云南是巨䴓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但其整体的分布情况、栖息地的选择、保护现状等基础信息却极度缺乏。项目拟在三年内对云南已知的巨䴓分布点开展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调查,分析栖息地利用的特征并通过模型预测该物种在云南的适宜栖息地,再通过开展潜在分布点的实地调查来系统掌握该物种在云南的整体分布情况、种群密度、面临的威胁及保护现状。项目还将通过了解云南巨䴓种群与分布的历史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其生存的关键因子,并与该物种各分布地的管理主体(如风景名胜区、保护区、林场等的管理部门、社区等)和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共同讨论和探索合适可行的栖息地管理措施,将该物种及栖息地的保护纳入当地的人工林改造、林业经营管理、森林保护及公园管理中。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南岭地区油茶地蜂自然种群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编号:20221000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9.99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4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99.99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8483.9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2-21
项目执行人:黄敦元(重庆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岭区

项目摘要:
油茶地蜂是我国特有野生蜜蜂,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西等油茶主产区。该蜂在我国南方地区一年1代,是油茶的优势传粉昆虫。南岭山区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我国油茶主要产区之一,现有1350万亩的种植面积。油茶地蜂等野生蜜蜂资源是解除油茶花粉资源限制,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油茶大面积的单一林份的种植,过度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过度垦覆等活动严重破坏该蜂的适宜栖息地环境,导致油茶地蜂种群的严重下降。本项目计划开展南岭地区油茶地蜂野外现状调查和栖息地环境调查,形成《南岭地区油茶地蜂种群现状调查报告》,并根据不同基地油茶地蜂的威胁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保护建议和措施。另外,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保护技术规程的制定、技术培训和相关科普宣教活动的开展提高公众对保护油茶地蜂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规范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类活动,保护油茶地蜂的栖息地环境,稳定该蜂的种群数量,实现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资助理由:
油茶地蜂是我国特有的土壤筑巢型野生蜜蜂,其野生种群主要栖息在老的油茶种植区及周边林区。已有研究发现油茶地蜂的种群数量目前呈骤降趋势,威胁可能主要来自于单一林分油茶的大面积种植(尤其是全垦方式整地)、过度垦抚、杀虫剂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等造成的适宜栖息地的破坏。由于油茶地蜂是重要粮油作物油茶的专食性优势传粉昆虫,因此,其种群数量的减少可能会打击中国的油茶产业。

本项目拟在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同时还是油茶主产区的南岭地区,选择8-1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油茶的盛花期系统、科学地调查油茶地蜂的种群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并通过在油茶地蜂巢穴密集区统计巢穴数量及开展栖息地的调查,系统掌握该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栖息地特征,分析油茶地蜂种群数量是否能满足油茶传粉的需要,评估不同地点油茶地蜂所面临的具体威胁,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编制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南岭地区油茶地蜂保护技术规程》。项目还将在未来的三年内,联合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林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社区等合作伙伴,通过建立5-6个油茶地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基地,探索与示范传统割草模式取代除草剂的使用、油茶地蜂适宜栖息地的人工营造、新造油茶基地整地之前油茶地蜂适宜栖息地的保护等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使有利于油茶地蜂保护和恢复的油茶种植和经营模式在南岭地区的种植户及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从而减缓该物种的种群下降趋势,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推动油茶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终审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类似在农林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的野生传粉昆虫的保护有借鉴意义,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阶段性成果:

2023年10月至12月,项目选择了南岭地区的17个油茶基地,用色盘诱集、人工扫网和野外观察三种方法相结合,记录了油茶地蜂的种群数量,调查结果显示:湖南浏阳好韵味油茶公司基地、江西赣州银坑镇油茶基地、湖南益阳赫山区油茶基地的油茶地蜂种群数量相对较大;江西吉安安福县枫田镇基地、湖南郴州栖凤渡镇基地不同程度使用除草剂,油茶地蜂数量相对较少;江西赣州银坑镇油茶基地自2018年禁用除草剂后,油茶地蜂种群数量连续第7年增长,且油茶鲜果的产量也逐年增加;影响油茶地蜂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包括:除草剂的使用、油茶基地建园时的整地方式、油茶基地周边(尤其是山脚阴面)植被的保存情况、油茶基地周边景观格局等。此外,项目还对其中12个基地油茶地蜂筑巢区的坡度、植被覆盖度、光照强度及土壤类型、酸碱度、紧实度、湿度、巢穴分布区、巢穴分布区等参数进行了记录,观察分析发现:油茶地蜂喜欢选择在砂质红壤或者砂质黄壤中筑巢;可在油茶林中或者油茶基地周边的杉木林、松树林中筑巢;该蜂对坡度没有特殊偏爱,可在平地上或坡面的基部筑巢;该蜂一般选择有一定遮阴度、相对比较潮湿的地方筑巢。此外,项目在江西吉安浬田镇基地,首次用铲除表土的方式吸引到大量油茶地蜂前来筑巢。项目在本年度收集的野外数据,为之后进一步量化分析不同油茶种植和管理方式对油茶地蜂生存的影响、找到影响油茶地蜂栖息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打下了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科普】油茶传粉昆虫(野生蜜蜂)的保护与利用
祁连山西段旱峡-石油河豺种群现状评估与保护探索
项目编号:20221001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953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7674.6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6651.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2-22
项目执行人:余辰星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767.47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荒漠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祁连山区

项目摘要:
豺(Cuon alpinus)属于中型犬科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IUCN红色名录中受胁等级为濒危。豺全球种群数量估算不足一万只,并仍在下降。在中国境内,历史上豺曾广泛分布于大部分省区,但过去30年间经历了严重的分布萎缩和剧烈的种群下降,如今仅在祁连山-阿尔金山、藏东南-四川西部及云南南部有少量的确切记录。目前国内对豺的关注严重不足,对豺的分布状况和种群数量尚未有系统的调查研究。
祁连山是中国豺的重要分布区之一。祁连山西部的旱峡-石油河地区位于甘肃盐池湾保护区和青海祁连山保护区交界处北部,这三个地区所在的甘肃-青海交接地带近年来多次记录到较为集中、频繁的豺群活动。然而旱峡-石油河地区由于未在保护区的管辖范围内,同时也存在采油采矿及放牧活动等人为干扰,豺种群的生存状况尚不明确。本项目拟通过在该区域开展红外相机调查,掌握当地豺的分布状况、种群规模及威胁因素,评估人类活动对豺群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管理策略。并积极探索可行的保护地周边区域保护模式,推进与实施在保护区主导下,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在地保护行动,最终推动保护区对当地豺种群的有效管理,为祁连山地区的豺种群保护树立模范。

资助理由:
历史上豺曾广泛分布于中亚、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但如今却已从75%的历史分布区消失,现仅在印度、泰国、缅甸、中国、印尼等11个国家尚有确切的记录。而且,绝大部分现存的栖息地都呈现出严重的破碎化。从有限的调查和目击数据来看,其全球分布范围仍呈现下降趋势,IUCN红色名录将该物种评估为全球濒危(EN)种。豺在我国虽也曾分布广泛,但在过去的30年里,该物种经历了分布区的大幅缩减及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现在只有西部六个省区还有分布记录,而且国内有关豺的分布、种群数量与保护现状的信息也极度缺乏。

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的祁连山地区是我国已知的豺的重要分布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域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酒泉分局盐池湾片区和青海片区已开展了一些与豺相关的野外调查工作,记录到了较为集中频繁的豺群活动。位于祁连山西段的旱峡-石油河区域,近两年来当地牧民也多次目击到豺群活动。考虑到该区域的豺群位于盐池湾片区的东北部,不在国家公园的管辖范围内,但却可能与国家公园内的豺群同属一个种群。因此,本项目拟在未来三年内通过开展社区访谈和红外相机调查,掌握该区域内豺的分布、种群规模及生存状况,分析该区域豺群与国家公园豺群之间的关系,了解当地社区对豺的态度,评估放牧、开矿等人类活动对豺群生存的影响,推动国家公园与社区、开矿企业、当地林草主管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并制定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与行动。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不仅对豺的研究与保护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自然保护地外如何有效推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首次在项目地拍摄到了大量豺、雪豹、狼等野生动物的照片与视频,证明了该地区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项目团队所拍摄到的当地豺群进食育幼等行为学影像,为研究豺北方种群的生活史和生存现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中央电视台、玉门电视台等官媒都对此进行了报道,项目团队也通过自媒体等多种途径对此进行了宣传,提升了该地区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红外相机布设、牧民访谈、实地调查、遥感解译、林草管理部门拜访等工作,项目团队初步掌握了该地区不同季节豺的大致活动范围和牧民的放牧地点与方式,发现在放牧强度高的夏季,豺群的分布范围较冬季有所缩小,而且,传统上对豺狼的负面态度、野生动物对牛羊的捕食、野生动物肇事后难以得到补偿等因素,都使得当地牧民对参与豺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意愿较低。项目地内因此仍存在许多铁夹和猎套,红外相机也拍摄到了断腿的豺个体,显示这些报复性放置的狩猎工具极可能对豺等野生动物造成了伤害。

中国东南沿海水产养殖和迁徙水鸟的冲突调查和保护实践
项目编号:20221001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48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48945.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2-07
项目执行人:梁丹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5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浙江、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中国东南部沿海既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区域,也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停歇和越冬地。申请人的前期调查表明,浙江和福建沿海的乐清湾和兴化湾的水产养殖塘中架设了大面积的防鸟网。这些防鸟网在水鸟春季迁徙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代价:造成了大量水鸟的死亡,其中包括多种受胁物种,而且对个别物种的种群可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这一水产养殖和迁徙水鸟保护间的“冲突”长期受到忽视,我们目前对这一“冲突”的范围、影响程度和缓解措施的了解均十分有限。因此,本项目拟结合野外生态学调查和社会经济学等多学科调查方式,评估中国东南部沿海水产养殖防鸟网的时空分布以及对越冬水鸟种群的生态影响,以期为这一被长期忽视的“冲突”的缓解提供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同时,项目将与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和开展有利于缓解“冲突”的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区的中国东南部滨海湿地,为众多鸻鹬类、鸥类、鹭类等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然而,最新的调查研究却发现,为防水鸟取食而在水产养殖区中架设的大面积防鸟网,已造成大量春季迁徙水鸟的死亡,这其中不乏大滨鹬、黑脸琵鹭、黑嘴鸥、大杓鹬等全球受威胁物种和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基于2021年在浙江乐清湾和福建兴化湾已开展的工作,本项目团队将在未来的三年内对浙江和福建沿海滩涂水产养殖中鸟网架设的时空分布、面积、社会经济背景和原因等进行系统地调查,科学评估其对迁徙水鸟尤其是越冬水鸟的生态影响,并撬动当地的鸟会、环保NGO、志愿者团队、养殖户、主管部门及执法部门共同商议、探讨和实施可行的在地保护策略与行动,以缓解水产养殖与水鸟保护之间的冲突,推动东南沿海滨海湿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及迁徙鸟类的有效保护。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经卫星影像识别及实地踏查,在浙江和福建两地共探明19处滩涂蛏田架有防鸟网。通过在其中12处主架网地设置66条统计样带,项目测量和统计出了架网的面积并抽样计数了挂网海鸟的数量。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春(2-3月)冬(12月)的三个月期间,共发现挂网鸟类22种、3000多只;在挂网鸟类中,鸻鹬类占88%,鸥类4%、鹭类4%、雁鸭类2%、雀形目1%、猛禽 1%。,其中不乏国家 I、II 级保护物种或IUCN 红色名录中的受威胁物种,如黑嘴鸥 (国家 I 级;易危 VU)、黑脸琵鹭(国家 I 级;濒危 EN)、大滨鹬(国家 II 级;濒危 EN)、白腰杓鹬(国家 II 级;近危 NT)、阔嘴鹬(国家 II 级)。项目还开发了一种可量化估测防鸟网面积及挂网鸻鹬类的方法,并由此估算出这12处主架网地冬春的三个月内,网的面积可超过10平方公里,总计可能造成7000多只鸻鹬类鸟类的死亡,虽然此方法仍有待完善,但架设防鸟网所造成的生态影响的确不容忽视。

项目在对架网规律及其社会经济驱因的初步调查中还发现:1)主架网地多为蛏苗养殖区,架网多用来防范水鸟取食个头偏小的蛏苗;2)蛏苗养殖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在滨海滩涂利用上会与越冬水鸟产生一定的时空交叠;3)蛏苗在当年9月到次年3-4月上市后,少数养殖场会应滩涂租赁方要求或为讨回预付的拆网押金,在规定日期前主动将防鸟网拆除。因此,冬季蛏苗上市,若能及时清除防鸟网,可大大减少其对春季候鸟的伤害。项目团队在调查期间,也对蛏苗养殖户就架设防鸟网对当地越冬候鸟的影响进行了宣传,并与当地鸟类保护机构和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一些养殖户因此主动拆除了防鸟网,有些则将防鸟网更换成了对鸟类无伤害的塑料袋链。

本项目期的亮点在于,不仅揭示了过去人们未曾关注到的迁徙鸻鹬类可能面临的一个威胁——水产养殖中架设的防鸟网,而且还在科学上量化分析了其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并提出了制定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行业标准、倡导使用非致死性防鸟措施、在养殖期结束后及时拆除网具、制定蛏苗养殖业生态补偿标准、鼓励渔业互保协会或商业保险公司将蛏苗养殖纳入保险赔偿业务范围之内等诸多有可能解决此冲突的建议。项目还通过论文的发表、自媒体的宣传及提交政策建议,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China Daily】Shorebirds struggling in coastal areas
2、【媒体报道-China Daily】Efforts to determine snares
3、【项目论文-Conservation Biology】Assessing shorebird mortalities due to razor clam aquaculture at key migratory stopover s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4、【项目产出】美味蛏子的养殖为何会成为迁徙候鸟的生态陷阱?
5、【新闻报道】违规的清滩养蛏:边滑“泥橇”边下农药
秦岭细鳞鲑种群动态监测、繁殖生态及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21002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2.2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12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92.2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0495.64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1-28
项目执行人:夏继刚(重庆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秦岭细鳞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第四纪冰期自北南移的孑遗物种。该物种为典型的陆封型冷水性山麓鱼类,地域分布范围狭窄、生境特殊,是秦岭溪流生态系统重要的旗舰物种、伞护种。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捞等因素致使该物种分布区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部分种群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然而,长期以来,对秦岭细鳞鲑自然种群的监测与保护十分匮乏,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调查研究与保护行动。鉴于该物种种群衰退的严峻形势,亟需摸清其自然种群本底数据、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探明物种本身的生态与保护需求。本项目拟在我们近十年来对秦岭细鳞鲑扎实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该物种保护的根源性问题,深入开展(1)种群动态监测、(2)繁殖特性与生态需求研究、(3)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保护与生态恢复,并基于以上调查研究推动系列学术交流与科普传播、构建科学的秦岭细鳞鲑监测与保护体系、推动实际的保护行动。项目成果将以数据集、科学论文、保护手册或行动指南、科普传播、自然教育等形式呈现,可为秦岭细鳞鲑自然种群长期监测以及秦岭溪流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依据与行动方案,并为其它珍稀溪流鱼类监测与保护提供示范,产生重要的生态和社会影响。

资助理由:
秦岭细鳞鲑是典型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秦岭山系海拔1000m以上的山涧溪流及深潭中。长期以来,国内都缺乏该物种野生种群的分布、数量、威胁及保护现状的调查、监测与评估。项目团队通过前期文献资料整理及已开展的社区访谈和野外调查工作,发现秦岭细鳞鲑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且不同种群间受威胁状况差异较大,亟需对该物种的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开展科学系统的调查与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相应的保护行动。因此,本项目团队拟在该物种的分布区内,分别选取能代表秦岭南坡和北坡种群总体状况的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出适合基层保护工作者使用的秦岭细鳞鲑种群野外调查和监测方法,在两个保护区建立起自然种群的动态监测体系,从而初步掌握两个区域种群的分布、数量、年龄结构与动态变化。项目还将通过产卵场的调查和繁殖特性的研究,掌握秦岭细鳞鲑的繁殖需求及产卵场的环境特征,评估水利筑坝、栖息地破碎化等因素对该物种生殖洄游的影响,从而推动两个保护区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卵场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此外,项目还将与保护区及甘陕秦岭细鳞鲑野生种群保护网络合作,通过培训、交流、科普宣传等方式将技术与成果在其他分布区内进行运用与推广。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基于已掌握的秦岭细鳞鲑光偏好特性和生态习性,通过开展大量扎实细致有效的野外调查工作,摸索出了可行且无损伤的秦岭细鳞鲑野生种群调查方法。通过沿河设置数十个样段和数千个样点,团队掌握了渭河和汉水流域的陇县蒲峪河、洋县酉水河、周至田峪河、佛坪半边河在海拔900-1600米范围内秦岭细鳞鲑的种群密度、季节和空间的分布格局及种群年龄结构。结果发现,陇县蒲峪河的秦岭细鳞鲑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为增长型种群;洋县酉水河的种群呈中部集中式,总体呈钟形,为稳定偏衰退型种群;周至田峪河的种群因河道施工、旅游活动等的破坏,状况最差,个体数量极为稀少,种群可能处于急剧衰退过程中;佛坪半边河段也为衰退型种群,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项目团队通过设置的200个初孵仔鱼样点,初步掌握了产卵场的海拔分布范围,探究了该物种的繁殖行为与胚胎发育特点,并首次拍摄到胚胎孵化与破膜瞬间的珍贵影像视频。项目还对产卵场的环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总结出了海拔、流速、底质和石蛾等多个重要的环境特征,为下一年开展更深入的栖息地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项目团队还通过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会、开展科普公益活动及在CCTV10科普该物种的保护,极大提升了社会影响力。项目培养的两名在地基层护林员参与并掌握了野外调查方法,这也有助于提升在地的保护能力。

乌尔旗汉野生动物保护行动
项目编号:202210028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4-04
项目执行人:吴海波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森林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内蒙古
涉及自然保护地:内蒙古兴安里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大兴安岭区

项目摘要:
“乌尔旗汉野生动物保护行动”项目已经实施两年了,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支来自于民间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团队,调查网围栏在林区分布现状,培养团队野外调查和保护能力,扩大项目活动影响力,减小林间围栏对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影响。通过项目组成员和志愿者两年多的努力,基本查清当地林间围栏存量和状态,对林间围栏影响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结论,对怎样减小围栏影响程度也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本期研究主要是了解乌尔旗汉森工公司有蹄类动物(尤其是驼鹿等珍稀动物)的分布情况及与林间围栏的关系,记录围栏区域的海拔、坡向、周边植被和围栏内植被的情况;提出进一步科学管理围栏的措施,选取重点区域废弃围栏进行拆除以消除部分围栏影响,通过痕迹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活动效果,;继续招募志愿者,增加志愿者参与项目活动的次数和深度;探索使用围栏隔离动物对幼苗幼树的啃食之外的、保护造林地幼苗幼树的其他方法,组织些有趣的、有创意的、有媒体参与报道的拆除重点区域围栏的志愿者活动来增强团队的荣誉感、自豪感,通过志愿者团队内心根植的理念,使项目活动可持续。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在对乌尔旗汗林业局十五个林场的围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后发现,近6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现有围栏共22.6万米(其中近年新建在用的16.5万米,陈旧在用的2万米,陈旧废弃的4.1万米)。项目通过红外相机及动物足迹链调查来了解林区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地的中型有蹄类动物(如西伯利亚狍和野猪)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项目团队还尝试了为陈旧围栏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的试验(500米间隔开口,口宽5-10米)并监测成效。此外,项目还对废弃围栏的拆除成本进行了测算。在大兴安岭林区,为放牧和保护所抚育的幼苗而设置林间围栏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上的调查和探索为减少林区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和实践经验。

在本执行年中,项目团队还编写了《乌尔旗汗野生动物保护团队准则和管理细则》和《乌尔旗汗野生动物保护行动-志愿者培训手册》,为规范地发展志愿者团队、提高志愿者的调查能力有很大帮助。团队的核心志愿者现已能熟练掌握红外相机的安装和使用、野生动物野外痕迹的识别等专业技能,并通过开展林间围栏调查、拆除废弃围栏、清除陈旧猎套、与兴安里保护区合作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在当地社区和中小学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以及通过当地媒体宣传保护成果而成为了当地一支重要的自然保护力量,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在第三个执行年,项目团队将进一步了解林区内有蹄类动物(尤其是驼鹿等珍稀动物)的分布及其与林间围栏的空间关系,记录围栏区域的海拔、坡向、内外植被类型等数据,评估围栏的影响,从而制定出《乌尔旗汉林间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图》。项目还将选取重点区域的废弃围栏进行拆除以消除其对有蹄类动物的影响,并通过痕迹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其效果。此外,项目还将探索保护造林地幼苗幼树的非围栏方法,并在以上所有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进一步科学建设或管理围栏的措施。在志愿者团队的能力建设上,项目还将继续招募新的志愿者,并通过组织各种野生动物保护和宣传活动来提升志愿者的野外调查能力与团队凝聚力。

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项目编号:202210032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5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45439.31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4-01
结项通过时间:2024-02-21
项目执行人:李彬彬(昆山杜克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城镇
保护议题: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四川

项目摘要:
“鸟撞”指鸟类因为白天玻璃反光和夜晚灯光干扰撞击人造建筑,从而发生伤亡的事件,是每年人为造成鸟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报道的鸟撞事件逐渐增多,但关于鸟撞的研究数据和相关行业标准、政策措施则相对缺乏。

本项目团队自2019年起采取公民科学的方法,联合多家自然保护和研究机构发动志愿者参与全国范围的鸟撞调查。在质兰的支持下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的1.0版。现有的6家核心成员机构建立了明确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标准的公民科学调查组织、数据收集流程,在2022年组织了超过800名志愿者参与鸟撞公民科学调查,积累下了覆盖全国77个城市19000余天*栋的巡护数据。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团队将在未来3年里继续完善网络的组织架构与功能,优先在3个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发展更多在地合作伙伴(鸟会、志愿者社团等)加入网络,以提升鸟撞数据的覆盖面、代表性和持续性,实现至少1个城市的鸟撞数量评估。同时,项目计划识别和吸纳至少2家重点行业企业和1家媒体伙伴加入网络,从而提升网络的行业影响力和政策推动力,为鸟撞的减少和预防提出具体、科学和可行的行业行动指南和政策建议。

资助理由:
鸟类与飞行器、玻璃窗、玻璃幕墙、灯塔等人造物体相撞而死亡,是鸟类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鸟撞建筑物主要与城市化导致的建筑物玻璃和夜间灯光相关。白天鸟类与玻璃相撞是因为鸟类以为反光玻璃上映照出的植被等环境是真实的,或认为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另一侧。而在夜间,人造光线会对鸟类产生吸引作用并使其失去方向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报道的鸟撞事件逐渐增多,但鸟撞建筑的研究却相对缺乏,而且在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设计等相关行业中也未有相应的防鸟撞措施、标准及实施细则。由于鸟撞建筑物通常难以被发现,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建筑物的分布与类型、鸟类的分布情况等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想了解国内鸟撞的整体状况并减少鸟撞事件,不仅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更需要各地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和公众提升对鸟撞现象的认知并积极参与防鸟撞的行动。

本项目团队从2019年起就采用公民科学的手段,联合多家NGO、博物馆和研究团队,发动各地志愿者开展全国鸟撞调查工作,并在2022年建立起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现有网络不仅有相对固定的6家核心机构成员、明确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统一的数据收集流程与标准,而且目前已积累了覆盖全国77个城市4个鸟类迁徙季的鸟撞数据,在2022年更是动员了全国超8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鸟撞调查与建筑物改造行动,积累巡护和调查数据近20000天*栋。本项目将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之上,在接下来的三年内继续完善该行动网络的组织架构与功能,以包容、公平和科学的合作精神,发展更多在地合作伙伴加入网络,优先在3个大城市提升鸟撞数据的覆盖面、代表性和持续性,争取在三年后完成至少1个重点城市的鸟撞现状评估。项目还拟在三年内通过吸纳至少2家相关行业的企业和至少1家媒体伙伴加入行动网络,提出科学、可行和具体的防鸟撞行业行动指南与政策建议,并通过建筑物改造等示范活动,推动相关行业的改变。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社会和生态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2023年行动网络通过制定明确成文的管理规则,明确了由秘书处、科学委员会、区域协调伙伴、网络建设行动小组、防鸟撞行动小组、城市调查伙伴、长短期志愿者和防鸟撞行动伙伴共同组成的松散和志愿性质的工作架构,阐明了各类网络成员的权利与责任,并成功招募到武汉市观鸟协会、杭州云谷学校鸟撞调查队、沈阳青羽社这三家城市调查伙伴,新增同济大学Bio-CPU Lab、保尔森基金会、诺亚财富及腾讯公益四家防鸟撞行动伙伴。行动网络的主要工作内容也聚焦到公民科学调查、公众意识提升、防鸟撞行动及行业政策倡导这四个方向。项目还创建了包含《鸟撞公民科学调查组织手册》、《防鸟撞科普知识手册》、《防鸟撞行动指南》和《防鸟撞行动网络官方介绍》在内的工具包来为网络成员赋能。

在2023春秋两季的全国鸟撞调查中,共有1500多名志愿者完成了118个城市超700多栋建筑的调查,无论是参与人数、城市覆盖率和有效数据量都有快速增长和大幅提升。项目还对2022年秋季及2023年春季鸟撞涉及的物种、数量、与建筑物高度、周围植被及玻璃面积比例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并通过网络官微对外正式发布。不过,由于缺乏城市鸟类丰富度的本底数据以及调查的志愿性质所造成的郊区及低玻璃覆盖建筑等数据的不足,尚未能实现城市级别的鸟撞数量分析。

项目本年度在行业倡导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不仅与万科、恒隆地产等企业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还通过在上海召开的“防鸟撞研究和设计论坛” 和盐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鸟类)友好城市建设研讨会”,与建筑、设计和规划行业人士共同探讨了鸟类友好城市的建设,掌握了行业内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意愿及推动防鸟撞政策与行业标准的难点与痛点,也由此带动上海和深圳两地政府部门将防鸟撞写入了工作计划。项目还通过与诺亚财富和腾讯合作及宣传防鸟撞改造活动,让“鸟撞”话题 “破圈”走入了更多社会大众的视野,极大提升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论文】Citizen science to address the global issue of bird–window collisions
2、【项目活动】漫画 | 飞鸟之殇——什么成了它们回家的阻碍
3、【项目活动】防鸟撞宣传 | 昆山杜克大学“鸟撞”主题展览
4、【媒体报道】每年几千万只鸟撞死在玻璃上,很简单就可以救它们一命
5、【媒体报道】国际爱鸟日丨造成大量飞鸟殒命的元凶竟是它
6、【媒体报道】城市玻璃墙,防“鸟撞”在行动
7、【抖音】 每年因撞击玻璃而S的鸟类数量多达数十亿,或许我们需要关注一下
8、【项目成果】不要让鸟撞成为城市伤疤|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3年度报告
9、【媒体报道】近千只候鸟撞上建筑物死亡,如何防止“鸟撞”发生?
10、【媒体报道】防鸟撞,救鸟一命并不难
11、【媒体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一扇窗开始
峨眉山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生境偏好和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210054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4-01
项目执行人:蔡波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项目摘要:
整体的背景:脆蛇蜥因栖息地破坏和药用捕猎压力等,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濒危,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峨眉山区域是脆蛇蜥分布集中区域之一,也是脆蛇蜥药材主要产地之一。我们前期调查发现该区域尚存脆蛇蜥野生种群,近几年来道路和康养农家乐等建设发展迅速,对该脆蛇蜥种群和栖息地可能造成较大影响。但脆蛇蜥生境偏好尚不明确,面临的威胁因子还需调查,当地行政管理也缺乏针对脆蛇蜥保护规划,导致脆蛇蜥缺乏有效保护。解决的问题和目标:本项目拟解决峨眉山区域脆蛇蜥生境等调查不充分、威胁因子不明确、尚缺乏保护策略的问题。总目标是调查和评估脆蛇蜥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和威胁因子,根据调查结果,与农户和社区共同商议,制定恢复和保护脆蛇蜥栖息地的管理措施,并进行实施和推广。主要方法:和荷叶村合作,开展脆蛇蜥生境等调查,分析相关数据,找到脆蛇蜥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和生存威胁因子,进而制定可行的保护策略。在社区内开展自然研学等活动,将脆蛇蜥的栖息地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并争取在三年后推动社区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期待的结果:找到影响脆蛇蜥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和威胁因子;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建立脆蛇蜥保护小区。

资助理由:
脆蛇蜥为有鳞目蛇蜥科脆蛇蜥属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华东和台湾地区。过去几十年里,由于被大量捕捉用作中药,脆蛇蜥的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由于缺乏相关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脆蛇蜥现有的分布、种群数量、生境需求等尚不清楚。四川峨眉山区域的脆蛇蜥种群是该物种在国内的三个遗传显著单元之一。该地区已掌握的野外分布点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区域高度重叠,虽已无非法捕捉现象,但仍面临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农药化肥、公路建设等威胁。本项目拟在三年内与一个已确定有脆蛇蜥分布的村庄合作,调查和研究该村庄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的分布、种群数量、密度、生境特征及面临的主要威胁,与村民一起为有效保护和恢复脆蛇蜥的栖息地而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的农田、茶园及林地的管理措施,并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开展长期监测。项目还将在村庄内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和游学等活动,将脆蛇蜥栖息地保护与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联合当地林业部门、峨眉山景区共同支持村庄以建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小区的形式来更好地保护脆蛇蜥及其栖息地。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有望探索出一种有效恢复和保护爬行动物栖息地的模式出来,积累的经验也将有助于解决国内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两爬物种保护覆盖不足的问题,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峨眉山:加大区域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力度 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及群众
基于个体识别的公共数据平台和公民科学推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项目编号:202210071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91.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332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99788.3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4-01
结项通过时间:2024-03-02
项目执行机构: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锐强)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广东、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莱芜中华白海豚市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中华白海豚的数字应用(iDOLPHIN),通过将照片识别、桌面调研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针对不同种群的保护证据进行分类,结合物种数据进行可视化, 从而提高不同保护主体对于种群灭绝风险的了解,提升公共数据源的开放水平。通过更新科学数据和保护证据,以提高保护效率、社区利益以及物种增量为核心,协助不同保护主体进行优先性设置,并制定适应性管理框架。
(1)优先开发数字应用并配套公民科学工具, 实现种群监测、 数据可视化和公民科学相结合。
(2)通过数据协议以及研究合作等方式重点针对小种群进行照片识别,并逐步完善所有种群监测数据,同时分析不同种群在栖息地使用、 种群结构以及人为活动干扰上的差异。
(3)针对不同保护主体在数字管理上的需求,进行数字应用的合作推广和优化升级;并结合当地生态知识和海洋搁浅网络,提高公共数据源质量。同时,通过数字应用拓展出互联网公益产品等周边,并联合其他伙伴关系,实现个体识别-种群保护-公益保护地的精准保护模式。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通过历史数据整理、数据共享、在钦州和汕头开展野外调查等方式,重点收集整理了2010至今国内中华白海豚的个体识别及位置、种群数量及分布、威胁因子及保护现状等信息,并基于此开发上线了iDOLPHIN网站(https://www.idolphin.org.cn/)及配套的iDOLPHIN微信小程序,初步实现了该物种三娘湾、粤东、厦金海域三个小种群和珠江口、雷州湾海域两个大种群数据的可视化。公众不仅可通过这两个数据平台,学习中华白海豚及其保护的相关科普知识,了解该物种已识别个体的背鳍特征及时空位置、不同种群的数量、分布、变化趋势及面临的威胁,下载实用性的个体识别、科学观鲸和搁浅鲸豚救助等技术手册,还可通过众包的方式上传自己所观察、拍摄和记录到的个体信息。项目团队由此在中华白海豚公共信息数据平台的搭建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使得与该物种相关的历史各阶段和各研究保护团体的数据通过此平台上实现了初步的整合,从而为这些数据在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研究、保护、管理、科普、教育等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将把重点放在厦金海域、粤东海域、北部湾海域这三个数量较小、依旧处于衰退之中的种群上。除继续通过开展种群监测、数据共享等方式来增加和更新平台数据外,项目还将通过重点分析研究机构及政府管理机构的数据应用需求,增加和优化平台的功能,提升平台的实用性、用户数量、种类和满意度。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完成了本年度三娘湾海域、粤东海域、厦金海域3个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个体识别调查,共发现中华白海豚158群次、918头次,新增了6头白海豚的识别照片。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团队积累了2023年大湾区西部江门海域白海豚的相关数据、并通过与其他研究机构开展种群个体识别的数据合作共享,增加了更多小种群的历史数据,使现有的IDOLPHIN网站和小程序能呈现3187头中华白海豚个体的背鳍照片37727张以及GPS位点37727个,能呈现除厦金种群2021年以外,三个小种群从2010到2023年的种群数量及变化情况。

为了更好地呈现国内在该物种的研究与保护上已有的成果,本年度IDOLPHIN网站还新增了“保护证据”这一功能模块。项目团队参考Conservation Evidence网站的保护行动框架,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国内1410篇中英文文献,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评估对每一项工作进行了评估和内容呈现,用户还能通过网站注册上传和下载相关的保护证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白云机场活动回顾丨与九元一起“云”守护,粤东12头白海豚
2、【项目活动】科普进社区,白海豚又见巴斯夫!
3、【项目宣传】《它的海》,获奖!
4、【项目活动】看见小种群,守护大生态|中华白海豚小种群保护月收官
5、【论文】Low Survivals and Rapid Demographic Decline of a Threatened Estuarine Delphinid
6、【一席】在野外,母海豚会组成“雌性联盟”,来抵御性骚扰
7、【中外对话】中华白海豚:如果注定灭绝,为什么还要保护?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研究与保护实践
项目编号:202210078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8161.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35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3-01 至 2024-06
项目执行人:杨霁琴(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祁连山区

项目摘要: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记录有19属36种兰科植物,是祁连山东段林区兰科植物的一处集中分布区,根据野外调查与社区调查的结果,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及其生境仍面临着人为活动的干扰,包括放牧、林下采挖等干扰因素,项目将通过在兰科植物优先保护区域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建立和完善以兰科植物为指示物种的林下生境监测及放牧对林下生境的影响监测体系,对保护区放牧管理提供对策支持;通过与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社区共管试点,尝试人工种植食用菌等方式,提高基层保护工作人员开展社区工作的能力,争取政府及当地社区发展部门的外部资源支持社区经济提升,进而推动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开展保护管理工作,使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根据之前兰科植物调查结果,建立了4个50mX100m的固定监测样地,对样地内24个监测样方中的15种兰科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全年的监测,掌握了2021-2022年兰科植物花果期的生长情况。同时,项目通过布设禁牧对照样方及16台红外相机,就放牧等人为活动对兰科植物的影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兰科植物受损情况也随之增加。项目还在竹林沟来家庄社首次开展了社区共管试点,探索羊肚菌的人工种植,以减少保护区的放牧和林下采集活动。保护区与该社区在本执行年里形成了初步的社区共管协议框架,编制了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手册,建成了64平米的羊肚菌人工种植大棚,并初步积累了羊肚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项目还开展了山西杓兰种子萌发的野外及室内实验,野外埋设种子袋110个,室内光照培养箱制作种子盒70盒,最后共培养出2个共生原球茎,还与本地的大学合作申请到了省上的自然基金,未来将继续开展山西杓兰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的研究。在第二个执行年中,保护区两个基层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在兰科植物监测、社区共管等方面的意识和专业能力提升显著,这为下一步推动保护区加强兰科植物的研究监测、科学管理放牧活动和促进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掌握放牧与保护区林下植被之间的复杂关系,项目团队将在第三个执行年中建立和完善以兰科植物为指示物种的林下生境及放牧对林下植被影响的监测体系,以期为保护区在不同分区内科学管理放牧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此外,项目还将在社区共管试点村,进一步推动社区开展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提高基层保护工作人员开展社区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发展部门的外部资源来支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社区理解并支持保护区的管护工作,使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基于社区的综合性人熊冲突缓解实践
项目编号:202207003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3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1658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99936.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06
项目执行机构: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负责人:尹杭)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草甸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近二十年来,人熊冲突愈演愈烈,成为青藏高原最普遍且亟待解决的保护冲突问题。雪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南侧的囊谦县东坝乡开展人熊冲突缓解工作。本项目重点为社区共同治理决策实施人熊冲突缓解的综合解决方案,方案将包括事前防护、事后补偿社区保险基金、防熊宣传培训及牧民对棕熊容忍度提升等方面。缓解方案并非简单的物理性防护干预,因人兽冲突问题的根源在于野生动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价值判断与资源利用上的差异。因此缓解方案的实施关键是如何让各方建立连结与合作,并共同设计、决策、实施解决问题。项目第一年开展了当地人熊冲突的状况调查,并在果永村五条山沟遭受熊害较重的25户牧户中的21户与社区、本地环保小组和当地政府共同决策设立了“刺绳围栏”为主的物理防护设施,并且发挥了防护的作用。第二年的项目中,雪境在巩固防熊效果的同时,可以和社区一起更加紧密的合作监测防护成效。另,在第一年的调查中发现本地人会堆积垃圾在一些房屋里也导致棕熊频繁造访,因此,第二年的项目中将着重在本地垃圾的调查,和社区共同设计执行垃圾管理方案,也将针对人身防护设计工具包并开展社区培训。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入户及关键利益相关方的访谈,初步掌握了囊谦县东坝乡果永村的人兽冲突现状、当地传统的熊文化及现有牧户的防熊方案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与东坝乡政府、果永村两委、牧民代表以及东坝乡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阿宝协会)、等一起充分沟通与协商,借鉴了国内外防熊研究领域的经验与教训,根据项目实施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果永村缓解人熊冲突的初步方案,内容不仅包括了房屋防护围栏、人身防护包、防熊知识手册、防熊宣讲及视频制作等物理和非物理措施,而且对各参与方的分工与职责也做了清晰的界定,明确了社区在人熊冲突治理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此方案,在2021年7月召开的社区扩大会议上,牧民们商议并挑选出了21户熊害最严重的牧户进行先行试点,由项目提供材料和技术,阿宝协会协助,试点户自己投工投劳在门窗上安装刺网围栏、进行后续的管理并承诺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采取合理处理垃圾等预防措施。后续牧民的监测结果显示在2021-2022年间试点户都未再有熊接近或入户的情况发生。项目还与当地牧民一起探索了防熊报警器、便携式灭火器、太阳能声光报警器、动物驱赶器、太阳能报警灯等个人防护设备的适用性,总结了刺网围栏的优缺点,分析了红外感应喷淋装置和电围栏等其他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编制了防熊手册。第一年试点的成功以及建立起的社区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不仅极大提升了在缓解人熊冲突上果永村牧民的能力、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使得试点工作得到了果永村牧民、青海省林草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的认可,为之后在果永村进一步深入探索综合性的人熊冲突解决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由于果永村未参加试点的牧户与寺庙仍有严重的棕熊入室破坏的情况,牧民在虫草采集季节也容易在野外遭遇棕熊,而房屋的物理防护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所有问题,还容易出现以邻为壑的情况,因此,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除按原有的方案继续增加刺网围栏对最易受伤害的牧户的覆盖外,将把重点放在提升牧民个人的防熊意识与能力上,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项目将设计实用的人身防护工具包,培训牧民后发放使用。项目还将开展社区垃圾及管理现状的调查,与阿宝协会一起协助社区制定并实施个人和公共垃圾管理方案,以减少村内垃圾对棕熊的吸引,提升村子整体的垃圾管理能力和预防棕熊的能力。由于棕熊的活动范围很大,项目还将动员更多的牧户加入到棕熊的监测活动中,以更好预防潜在的冲突并评估治理的成效。最后,项目还将及时梳理、记录和总结果永村在减缓人熊冲突上的经验与教训,形成案例的初稿。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项目的支持下,果永村又有16户村民安装了刺绳围栏、5户牧户联户安装了电围栏。这使得围栏安装和日常维护的试点牧户总数增加到43户。红外相机等监测结果发现,除有一户因挂有风干的羊头且墙体不牢固而导致熊破墙而入外,其他都有效避免了熊入户造成财产损失。为避免虫草采集季节牧民在野外遭遇棕熊时受到伤害,项目设计了人身防护工具包并对80户(约占总户数62%)牧民进行了防熊方法和工具包使用的培训,还更新、印制、发放了500册第三版的防熊手册。由于食物吸引是棕熊入村入户的根源之一,项目团队与阿宝协会、牧民一起不仅讨论了“食物”的定义,分析了防护围栏被破解的原因,优化了防护方案,而且还从食物储存和垃圾管理入手,进入牧民家详细观察、记录并分析垃圾的品种、数量、处理方法和季节性等信息,最终提出了可落地的垃圾管理建议。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果永村牧民的综合防熊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地的合作伙伴——阿宝协会也通过组织社区大会和培训活动、参与调查、协助牧民安装与维护物理防护设施、组建和参与监测队伍等提升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此外,为避免以邻为壑的风险并使项目能影响甚至惠及周边区域的村庄和牧民,项目还支持果永村及周边东坝乡牧民近200人对本地发生的人熊冲突事件进行监测,并通过微信群进行汇报与交流,牧民还会在群中分享和交流防熊措施的经验。从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该群体已记录到东坝乡的人熊冲突案件92起,基本覆盖了东坝乡90%的人熊冲突事件。项目也已将这些记录及项目的产出全部反馈给东坝乡政府、囊谦县政府、玉树州林草局和省林草局等相关部门,不仅建立起针对当地棕熊肇事的反馈机制,也协助政府各部门积极应对该地区的人熊冲突。青海省林草局将项目制作的防熊手册分发给青海省各保护站印制使用,项目制作的藏汉双语防熊小视频也被广泛传播。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缓解人兽冲突的检察公益诉讼方案
2、【项目宣传】当棕熊走进牧民家,人类如何与熊和平共处?
甘加草原生态保护的日常化探索
项目编号:202207004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3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1645.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1-30
项目执行人:桑杰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9164.5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草甸、湿地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项目摘要:
整体上,项目预期挖掘、培育和提高甘加地区牧人管理和保护草原生态的能动性和基本技能,使更多当地牧人能够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参与其中。基于已有的猛禽调查和保护,草原适应性治理探索和实践及已经形成了小范围核心志愿者团队,本项目第三年着眼于探索和实践吸纳更普遍行动者的方案。过去两年实践发现,普通的宣传和行动或许可以改变牧人的想法,但很难产生大范围行动的改变。团队也很难以“人带人”的方式扩大。对大部分普通牧人来说,践行生态保护好像仍是一件奢侈、多余且高门槛的事。本年度项目尝试解决 “普通牧人没时间和能力参与保护”这一问题。与提高保护意识不同,本年度团队希望通过将自身平台化,潜移默化地引导普通牧人在日常生活中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即探究如何让牧人在没有保护意识或意愿的情况下仍能够助力保护工作。项目将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以20-30户牧户为单位成立1-2个实验组,鼓励其在日常放牧行为中作出特定行为改变,并通过微信发布、记录、观察草原生态变化,与专业志愿者交流协作。项目预期完成对本团队自身的平台化转变,实验出让普通牧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简单、有效参与的保护模式,产出“每个人日常做一点保护”的新社区参与模式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通过与当地牧民不少于30次的深度访谈以及多名汉藏志愿者的参与式观察,项目团队完成了共104页、超4万字并配有大量牧民拍摄照片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这本手册以草场、家畜、野生动物为切入点,详尽梳理了甘加草原上牧民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看到,牧民们如何基于对草、家畜、野生动物、气候、土壤、光照、水源等的认知和自身的信仰,精心照料自己的家畜;如何进行草场的分配、四季轮牧、禁牧、巡护、确定配额等管理和治理活动;如何团结互助对待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努力去追求美好的生活。项目与外地机构开展的2次有关草原治理的访学交流活动以及在甘加草原组织的8次部落草场治理讨论会,不仅提升了参与牧民自身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重新认识并反思自己日常的生产生活,增强了对草场治理能力和文化的自信心。项目团队还通过视频征集、草地治理摄影展、读书会、制作的《转场》、《补饲》、《牛羊粪》、《守护草原》和《野生动物》等纪录片以及自媒体的传播,影响了当地的牧民,让更多人认识到了牧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及本土知识的重要价值。

在过去的两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发现人与草原的疏离,原因不仅仅在于牧人对自身草场治理方式和本土知识缺乏自信,还在于当前的保护概念、方法和技术难以在牧人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落地转化为行动。因此,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通过调动20-30户牧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简单的野生动物、草场变化等的观察与记录、推动并支持有兴趣和意愿的牧户,针对自身发现的环境问题去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来探索让普通牧人把保护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主动去改变环境不友好行为、参与草原生态保护的有效方法。此外,团队还将与一户牧户合作,对一整年的放牧生活进行跟踪记录,记录其放牧中的细节故事和各生产活动的量化数据,并基于此对《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进行进一步的勘校、丰富及再细化,完成中藏双语版。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对大鵟等草原猛禽的种类、分布、繁殖和面临的威胁开展了调查,确认了甘加草原是大鵟的繁殖地,与政府部门和牧民形成了猛禽保护行动上的共识,并通过与当地牧民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系统收集整理了与本地生物多样性、草原管理与治理相关的传统知识,编写了双语版的猛禽文化手册和四万多言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两本手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全面展现了甘加草原上牧民日常生活、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追求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宛如一幅多彩画卷,生动描绘了甘加的牧民与草原上各种生命之间相互依存、休戚共生的复杂关系。项目团队还入驻到牧民家中,全程观察和记录牧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具体的放牧知识与技术、牧民与自然的关系到牧民的身份认同等内容,最终完成了《牧民游牧生活调查记录》这篇生态人类学视角的报告。项目还发动近30户牧户加入了线上驻村微信工作群,鼓励这些牧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自然、了解生态知识、上传拍摄的野生动植物照片、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以此识别出了牧民最关心、最愿意参与的生态保护行动,并成功动员了20多名当地牧民,通过竖鹰架和种草活动,参与了黑土滩的治理。

以本地牧民为主的项目团队,在第一轮的项目执行中,最初只是围绕大鵟等猛禽开展保护实践。然而,当意识到草场的保护需要一个更加整体、系统的视角后,他们转而围绕传统游牧知识的收集、提振牧民管理自身草场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团队自身的保护能力来开展活动,从而逐渐理解了牧民对家乡生态的关注点,并发现当前的保护概念、方法和技术难以在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落地转化为行动。于是他们又深入观察牧民的日常生活,初步探索出了能让保护行动融入牧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发动更多当地牧民产生集体保护行动的方式方法。

项目团队从环保行动-收集本土知识-本土知识的运用-撬动牧民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基于问题不断寻找和探索保护行动的路径,这个自我成长和行动的过程,以及在发动牧民认识草场保护的重要性、看到传统草场治理的智慧、愿意采取行动去应对自身草场的问题上积累的经验都是极有价值的,也是项目最大的亮点。项目也通过制作手册、发表文章、视频征集、组织摄影展和读书会、拍摄纪录片及自媒体的传播,在甘加草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大部分牧民的认可,主动参与志愿保护行动的牧民也从数十人增长到四百多人。

中国岛屿特有珍稀物种油叶柯的综合调查与种群恢复研究
项目编号:202207005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60.12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4-03
项目执行人:施诗(华南农业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岛中南部区

项目摘要:
油叶柯(Lithocarpus konishii)隶属于壳斗科柯属,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台湾、海南、香港及珠海担杆岛,呈典型的岛屿间断分布,其种群数量稀少,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版)收录为易危物种(VU)。油叶柯生长于海岸岩石山地,耐盐碱、耐干旱瘠薄,抗风性强,在岛屿生态系统中起着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为生境破坏及自然灾害,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其分布地破碎化且偏远,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该物种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因此调查清楚油叶柯的种群现状、发展趋势,并开展种群恢复研究及保护宣传工作刻不容缓。
本项目拟综合运用种群生态学、保护遗传学等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开展油叶柯自然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特征、致危因素、就地与近地保护、繁殖技术等方面研究。通过油叶柯种群生态学特性和数量特征研究,分析其种群结构和动态规律及演化趋势,揭示其濒危机制并提出科学保护对策;通过实生苗繁育等试验,建立一套良好的繁殖体系,开展就地与近地保护工作;制定一套保护宣传策略,开展科普教育,为该物种乃至岛屿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做出实际贡献与科学的实践经验。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在海南文昌和广东担杆岛上共设立了16个固定监测样地,对群落中油叶柯的数量、径级结构、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系统发育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对比,并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对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多度、幼苗更新特征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工作为深入了解影响其种子繁殖的限制因子、评估其种群动态变化提供了生物和生态学的基础数据。油叶柯非保护物种,在海南文昌受到林木种植、耕地和道路建设而导致的砍伐、种子大量被采集食用等人为干扰,项目团队与项目地的保护区、当地林业站工作人员和社区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油叶柯科普与保护宣传活动,并在海南和担杆岛上共设立了3个种质资源苗圃,将团队探索出的育种技巧教授给了当地的护林员,为下一步开展就地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物种的濒危机制,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通过建立起油叶柯种群的长期监测体系,对种群数量、年龄结构、土壤种子库、幼苗更新、取食种子的动物等开展长期的监测,研究油叶柯群落的植物多样性与土壤之间的关系,通过开花习性的研究,评估其是否有传粉限制,并通过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遗传单元进行划分,评估油叶柯现有各居群分布和种群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探究其亲缘关系与演化历史,并通过建立油叶柯气候生态位模型以分析油叶柯的气候适应性和未来分布动态。项目还将在海南文昌调查当地人历史上与现在利用油叶柯的情况,收集相关的传统知识,深入了解当地人与该物种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让中小学生参与油叶柯的野外播种、育苗、种植、自然观察和就地保护等活动,探索可行的社区保护路径。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犀鸟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207006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485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5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8339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42558.6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3-12-26
项目执行人:张利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国内唯一能稳定观察记录3种犀鸟的区域。但犀鸟种群数量、分布、致危因素、保护管理建议等调查研究不足;德宏地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对濒危物种和森林的认识及保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第一期项目调查了德宏区域犀鸟物种分布、种群数量及巢穴分布情况。以此数据为基础,本期项目重点围绕3种犀鸟集中分布的盈江洪崩河,通过组建社区犀鸟巡护队,制定繁殖期犀鸟监测记录表及工作要求,对其中2种犀鸟的繁殖期繁情况开展监测,初步讨论此2种犀鸟繁殖规律、营巢条件等,指导人工巢穴安装达到促进犀鸟繁殖的目标。同时对犀鸟分布样线和栖息地加强巡护,完善犀鸟栖息地植被监测,减少人为干扰和不良观鸟行为,建立犀鸟栖息地植被特征的认识。另外,以黑名单方式推进社区有序进入保护区观犀鸟,引导和督促社区完善管理制度,并给与周边社区产业扶持,开展宣传教育,落实保护措施,建立社区共管工作机制。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德宏州是国内唯一记录有5种犀鸟分布的区域,但犀鸟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基础数据的缺乏影响了保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铜壁关保护区通过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与历史数据,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组建并培训了调查队伍,克服了疫情期间的各种困难,在2021年3月前对全州有热带季雨林分布的芒市、瑞丽、陇川及盈江四个县市的21个乡镇41个村庄开展了社区访问调查,共调查到过去三年内5种犀鸟的目击位点共83个。之后基于访谈结果,确定了盈江、瑞丽和芒市三个重点区域的36条样线,实地调查记录了犀鸟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境植被、巢穴、营巢树种、行为等数据,从而系统掌握了整个德宏州五种犀鸟的分布、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巢穴数量、栖息地特征等信息,有效填补了犀鸟种群和保护现状上的关键信息空白。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项目还在保护区内外共建立了8条犀鸟野外巡护和监测样线,协调护林员定期开展巡护工作,并制作了繁殖期犀鸟活动时间记录表,在每年3-8月的繁殖季重点对个体繁殖交配、入巢、食物投喂时间及出巢时间等重要信息进行记录。此外,保护区还在云南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国大会期间,对有犀鸟分布的太平乡石梯村、苏典乡、支那乡等区域开展了2次大型的犀鸟保护宣传活动并发放了宣传材料。以上成果都使得保护区在犀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上,研究和管护能力显著提升。

针对在第一执行年中认识到的犀鸟种群面临的栖息地狭窄、营巢树不足、巢穴不够等问题,在第二个执行年中,保护区拟在犀鸟分布的核心区域——盈江洪崩河片区选取双角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的巢穴,在繁殖期进行跟踪观察,进一步研究其繁殖规律、周期、巢穴选择等,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改进和设置人工巢箱;在已有的5条巡护和监测样线上,除继续开展巡护和监测外,还将增加栖息地植被的样方调查。此外,为了有效管理来自社区的人为干扰,保护区还拟与盈江的石梯村民小组合作,建立社区犀鸟巡护队,共同开展巡护与监测,引导其完善观鸟管理制度和观鸟行为评价体系,建立社区共管机制。

项目成果:
保护区重点围绕盈江洪崩河范围内的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开展了繁殖期种群和巢穴监测、繁殖行为观测、栖息地植被调查以及人工巢箱试验,并通过一系列社区共管和科普宣传工作更严格地管理了观鸟行为。本期的工作亮点是,首次与雪梨村建立了社区共管机制,签订了共管协议,支持社区成立了观鸟合作社,与社区一起招募并培训了4名社区巡护队员,在进入保护区的关键入口设置了2个卡点,然后由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协助保护区对观鸟人群及其行为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实现了90%进入保护区观鸟的人员都能按要求进行实名登记,且实现了犀鸟栖息地的零破坏。此外,保护区在本执行年度所掌握的三种犀鸟的繁殖成功率、繁殖对数量、繁殖期行为与节律、巢穴的数量、分布与树种选择、鼯鼠与犀鸟及犀鸟之间对巢穴的竞争行为等扎实的基础生物学信息,为保护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管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滇东南懒猴种群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207018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715.12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6554.66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11
结项通过时间:2024-01-08
项目执行人:倪庆永(四川农业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懒猴(slow loris)是懒猴科(Lorisidae)蜂猴属(Nycticebus)灵长类的总称,在国内仅存两种,即蜂猴(N. bengalensis)和倭蜂猴(N. pygmaeus),均被IUCN评估为濒危(EN),并列入CITES附录I。云南东南部是历史资料及访查记录中确认的懒猴重点分布区域,但数十年中其种群分布及数量始终处于模糊状态。受长期的捕猎及人类活动影响,本区域内懒猴种群数量不断下降,栖息地范围急剧缩减,原生种群可能已处于局部灭绝的边缘。同时,长期的非法贸易导致境外个体不断流入,阻碍了对本地种群的评估及针对性保护。本项目将通过系统的实地调查,确定本区域内懒猴科灵长类的种群规模及威胁因素,并通过社区访谈及宣传教育、保护区能力建设等方式,探索可行的社区共管保护模式。另外,历史研究及记载显示滇东南所处的红河中下游可能是长臂猿科、懒猴科等类群内近缘物种分布的分界区域,本项目将进一步明确其在灵长类扩散及分布中的特殊地位,并以懒猴为典型范例,提升本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资助理由:
蜂猴和倭蜂猴为小型树栖的夜行性懒猴科灵长类动物,其全球受威胁程度都是濒危(EN)级别,也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还被“十四五”规划列为拟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之一。由于历史上这两个物种都受到捕猎、非法贸易和森林破坏等的严重影响,现有两种蜂猴的栖息地范围已急剧缩小,尤其是倭蜂猴,现在甚至还无法确定其野外种群的具体分布及数量。长期的非法贸易导致境外个体流入国内,逃逸或放到野外的懒猴个体也阻碍了对本地种群的调查与评估。加之作为夜行性动物的懒猴行为隐秘、调查和监测难度很大,其种群分布、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现状等基础数据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其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历史文献及过去几年项目团队的访谈记录表明,滇东南红河下游地区可能是蜂猴与倭蜂猴的同域分布范围,也是目前唯一可确认的倭蜂猴原生种群分布区域,项目地作为懒猴的典型栖息地,在滇东南乃至全国范围内,均极具代表性。

基于过去几年已开展的相关工作,本项目拟在项目地联合当地林业部门与保护区,培训当地护林员,共同开展社区访谈和野外样线调查,以掌握该地区两种蜂猴尤其是倭蜂猴的分布、种群数量和受威胁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各方制定可行的物种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提升保护区的调查和管护能力。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有助于填补这两个物种的保护信息空白,提升对懒猴的整体保护力度,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通过在云南红河和文山两州七个乡镇24个行政村53个小组开展访谈,掌握了村民最近两年目击到的蜂猴及倭蜂猴数据,然后结合已有资料,确定了重点调查区域,并最终通过样线调查,获得了多个倭蜂猴的确切影像或目击记录,掌握了两种懒猴的种群密度及重点分布区。这不仅填补了科学上的相关信息空白,也证明了本项目探索出的蜂猴野外种群调查方法的可行性,成为本期项目实施的最大亮点。调查结果还发现,懒猴主要分布在原始林边缘、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栖息地被公路、农田和村庄分隔成大量破碎化斑块,这使得懒猴在冒险穿越公路或村庄以获得食物或配偶时容易被高压线电击或车辆撞击死亡。懒猴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的高度重叠也使得偷猎、非法饲养和贸易时有发生。

为提升当地管理部门的懒猴监测及管护能力,项目团队对26名基层保护区和林草工作人员,开展了懒猴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及调查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包括了物种鉴定、生物和生态学特性、保护现状、法律法规、调查监测等相关内容,并通过实地参与调查,使12名护林员掌握了懒猴的野外调查方法。这为之后该地区开展长期的懒猴种群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项目团队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懒猴守护者”,通过发布科普文章对公众开展宣传工作。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远方的家】古林箐:滇南雨林邂逅新朋友 分泌毒液:倭蜂猴的防御方式
2、【科普文章】倭蜂猴分类进展
3、【科普文章】关于懒猴种群数量与分布的几个问题
海南羊山小微湿地保护实践与可持续利用探索
项目编号:202207035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49984.56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4-01
项目执行机构:海口火山田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负责人:周缘)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农田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减少外来入侵种的影响、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

项目摘要:
在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羊山湿地)内小微湿地星罗棋布,其中以溪流、泉塘、水稻田小微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在这3类小微湿地中分布的水菜花、邢氏水蕨、龙舌草、普通野生稻、水角5种濒危水生植物是羊山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种,本项目拟在前期8处重要小微湿地已开展的濒危水生植物长期监测和保护工作基础之上,在羊山地区选择1处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田-溪流小微湿地,联合利益相关方开展减少湿地破坏行为和遏制外来入侵物种等保护实践,并以惠益物种作为指示物种对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同时探索水稻-水菜花(龙舌草)的稻花共生和轮作、水芹-沼菊-刺种荇菜等水生经济作物培育及多样化种植模式,合作开发水菜花蜂蜜生态产品,合作创建小微湿地+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多种可持续利用方式,通过在羊山地区探索湿地友好型利用的综合发展模式并进行推广,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参与羊山小微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此从根源上减少人为扰动和长期弃耕导致的水稻田湿地退化威胁,进而推动羊山湿地的长期保护。

资助理由:
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俗称为羊山湿地,富有泉、塘、溪、沟渠、水稻田等多种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小微湿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作物种类和耕作方式的变化、电鱼、脚踏船、畜禽养殖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等,已使这些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明显的退化,大薸、凤眼莲、福寿螺、罗非鱼等外来入侵物种因此泛滥,水菜花、龙舌草、水蕨、普通野生稻、水角等湿地指示物种濒临灭绝,这些湿地能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也明显衰退。

本项目拟在前期已开展的羊山湿地濒危水生植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基础之上,从中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田-溪流小微湿地,与村庄合作,挖掘传统农耕生态智慧,通过在当地的学校持续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和自然体验营,逐步提升村民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愿。项目将与村民一起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监督举报电鱼等违法行为,控制外来入侵种,从而减少湿地所面临的威胁。此外,项目团队还将与村民一起,基于传统生态知识,共同尝试探索水稻-水菜花/龙舌草等的共生模式,以减缓雨季洪水对稻田耕作层的冲刷,探索水菜花-旱季水稻的轮作,培育和种植多种水生经济作物,开发以水菜花-水角为主要蜜源植物的蜂蜜产品,把村庄打造成自然教育和乡村生态体验基地,通过以上多种方式来探索湿地友好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式。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有望探索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可持续保护和利用羊山湿地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海口:“稻花共生”生态美 一田多用收益丰
2、【媒体报道】“新农人”玩出种田新花样 ——“水菜花-水稻”共生型湿地农业首次开割
北京东部原生农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项目编号:202207044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993.7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22
项目执行人:郝建国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99.38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湿地、河流、森林、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北京

项目摘要:
城市生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目前焦点多为经过人为改造的城市景观,城市的原生生态群落罕见且珍贵。在近两年的通州区越冬大鸨守护活动中,我们发现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大鸨越冬栖息地是一块难得的原生城市自然景观:一个由农田、半天然林灌草丛、河流构成的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该地区给迁徙、越冬的鸟类提供了理想栖息地,除大鸨外,还发现有长耳鸮、鸳鸯、黄胸鹀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以种群的形式在此越冬、繁殖、停歇。然而今天这个栖息地正受到城市开发的威胁,我们希望通过多种保护方式,使得这一北京罕见的原始生态系统能够得到保护。

资助理由:
位于北京亦庄经开区内的通明湖-水南村区域,面积约 9.3 平方公里,为农田-河流湿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鸟类多样性非常丰富。从2015年起,这里已记录到鸟类264种,其中有大鸨、黑鹳、黄胸鹀、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长耳鸮等二级重点保护物种44种。当地政府已在此规划建立嘉会湖湿地公园。不过,如何在该区域的各项规划、建设和后续的管理中,既满足城市排水、基本农田保护和市民休闲、游憩和自然教育的需求,又能充分考虑鸟类生存的需要,为丰富多样的鸟类保留足够面积和质量的栖息地,恢复和提升现有栖息地的完整性与质量,是摆在城市决策者、管理者、自然保护机构、志愿者和公众面前的一个不小的挑战。

本项目团队拟在过去两年的鸟类调查和保护工作基础之上,在三年内通过开展基础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志愿者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和管理体系,开展鸟类科普、自然教育和保护宣传活动,联合科研人员、公益保护机构和志愿者等,继续与园林绿化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当地社区等合作,就现有该区域内的建筑用地、待建设用地、复耕农田、林草混合用地、自然草地和河流湿地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充分研讨,推动各关键利益相关方就嘉会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后续的有效管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共识,在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中,为大鸨等鸟类保留一块栖息之地,恢复一片华北平原上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农田-湿地生态系统。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通过组织开展50余场社区宣传和青少年自然教育活动、媒体及自媒体的持续报道以及志愿巡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对项目地的广泛关注,也由此获得了通州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区园林绿化局、台湖镇镇政府、森林公安等政府部门与民间志愿者建立了合作巡护的模式,基本消除了项目地内不文明拍鸟、流浪动物、建设施工、塑料垃圾、盗猎、种植方式改变等威胁。在2022-2023冬季,1只大鸨在项目地顺利越冬,栖息时长共计174天。在此期间,共有57人参与现场守护和监测,累计参与464人次,志愿者人数达到182人,其中新增志愿者26人且有17人通过培训和考评成为巡护骨干。监测结果也发现:玉米收割后在冬季种植小麦会直接导致大鸨放弃此越冬地离开,大鸨喜欢在玉米收割后与其羽色接近的背景地块活动,栖息地内食物的多寡会影响其活动范围的大小;越冬大鸨受到的干扰较往年大幅减少,尤其进入大鸨栖息地捡拾玉米、遛弯等现象减少,放羊人也会有意识的驱赶羊群绕路避让大鸨。

项目团队通过调查完善了项目地的生物多样性本底信息,编写了项目地的鸟类名录(包括大鸨、长耳鸮等鸟类273种)和植物名录(共有植物144种,其中野生种86种,栽培种40种,外来入侵种19种),并与十多位有社会影响力并支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业人士共同组建了志愿性质的项目地保护委员会。委员会总结了项目地所具有的重要生态、社会、人文和政治价值,尤其是这里作为北京现有的唯一一块稳定的大鸨越冬地、唯一的长耳鸮繁殖种群所在地、华北平原上典型的原生性农田-河流-湿地-疏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缩影,有望成为多方参与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委员会还制定了具体的保护策略和年度行动方案,递交给了区园林绿化局。项目团队也基于多年的调查经验与监测结果,对项目地的鸟类栖息地现状进行了分析,规划和设计了保护和恢复方案,以《城市副中心大鸨等鸟类栖息地保护建议》的形式提交给了北京市园林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新闻调查丨独木不成林 城市与自然相互融合
陕西子午岭林区华北豹保护
项目编号:202207046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6001.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0245.92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3061.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4-01
结项通过时间:2024-03-20
项目执行人:窦海龙(曲阜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六盘山—子午岭区

项目摘要:
作为我国华北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和标志性物种,华北豹的命运与整个生态系统休戚相关。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华北豹种群数量锐减,已被列入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同时IUCN也将其列为近危物种。陕西子午岭林区是华北豹在我国重要的分布区,拥有目前国内最大和密度最高的华北豹野生种群。然而,该区华北豹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保护区外围相对较少。相关工作的缺失,导致保护区外围华北豹种群面临本底不清、管理粗放、保护工作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项目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前期通过对子午岭保护区内华北豹种群进行调查,明确豹源种群现状及发展趋势,预估扩散方向及区域,为保护区外围种群调查保护积累基础。未来通过扩展陕西子午岭地区华北豹及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网络,开展华北豹基础生态学研究,揭示保护区外围华北豹生存状态;开展生境及人兽冲突现状调查,确定华北豹受威胁的关键因素及复壮条件,为当地的华北豹种群保护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开展本地和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保护区周边区域的保护管理能力;最终制定保护区外华北豹保护行动计划,推动华北豹长期的、科学的、可执行的可持续性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的项目地(包括子午岭国家级保护区、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外围东南部栖息地最为完整、华北豹最有可能扩散定居的 150 平方公里)内,项目总共布设了52个相机位点104台相机,监测结果用最大似然分析估测出,在2021-2022年期间,以项目地为中心外扩30公里的子午岭林区整个4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华北豹的种群数量达到 了98 只,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 2.2 只 ,与之前北师大团队在2018 年-2019 年期间调查和预测出的 84 只和每百平方公里 1.9 只的数据相比有明显增长。其中,保护区外的监测位点在 2018-2019 年间共拍摄到 4 只华北豹个体,而 2021-2022 年则拍摄到 9 只个体,表明该保护区外围区域的华北豹活动频率有明显的增长,且有向保护外东南部区域扩散的趋势。此外,项目团队通过对收集到的52份华北豹粪便样品进行DNA分析,发现狍、家犬和野猪是该地区华北豹的主要食物来源。经过项目的培训,当地共有8位护林员或管理人员掌握了系统科学的野生动物巡护能力,能进行红外相机布设及维护、华北豹及其猎物踪迹、粪便样品采集、生境因子记录、猎套收缴等工作。他们组成了4支巡护队,在2021年10-11月和2022年1-2月期间开展了项目地的巡护工作并提交了巡护报告。项目还对保护区周边的27个村庄和保护区6个管护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初步掌握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状况、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经济收入、对保护区的认知与态度、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以及保护区的管理现状等信息,为下一步评估野生动物对当地村民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华北豹及其它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项目拟将保护区外东南部区域的华北豹种群监测范围扩展到350平方公里,获得该区域内华北豹个体的数量、性别、繁殖家庭构成等基础数据,分析华北豹及猎物的分布、种群密度及人类活动类型与强度,再通过与保护区内北师大团队开展的同类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保护区外围华北豹种群的生存状态和主要威胁因子。项目还拟通过开展保护区内外的栖息地调查,比较保护区内外华北豹的生境选择差异,利用占域模型,预测保护区内外的华北豹适宜生境面积,继而分析整个子午岭区域内华北豹的环境容纳量。此外,项目还将继续通过社区和保护区的访谈,了解华北豹及其他野生动物与周边村民的关系,最终形成子午岭保护区外围区域的人兽冲突报告。项目团队仍将继续通过培训、组织交流研讨会和支持科普宣传活动等形式来提升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管护和宣传能力。

冠头岭迁徙猛禽保护
项目编号:202207067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98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06-03
项目执行人:郭潇滢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98.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冠头岭位于广西北海市,为三面环海的山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猛禽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但是,当地非法盗猎猛禽、吃野味等陋习给每年秋季从这里过境的上万猛禽造成了严重威胁。自 2010年起,FFI中国和美境自然先后尝试探索推动多方参与的方式,联合当地执法部门、NGO、观鸟人以及公众长期在冠头岭上开展迁徙季猛禽监测、巡护、观鸟赛和宣传教育等活动,使得执法部门的执法效率、NGO、观鸟人以及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日间盗猎现象明显减少。然而,冠头岭上的盗猎现象还未杜绝,当地社区参与保护的意愿仍有待提高, 各管理部门之间还未能就猛禽保护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使得迁徙猛禽保护成效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本项目计划与美境自然合作,以公众参与的方式逐步提高冠头岭猛禽种群及威胁因子的监测与分析并据此提升威胁应对效率,重点打造本地监测巡护的公民科学家团队,尝试结合当地社区的特点打造猛禽保护旅游文化品牌,建立联合行动的有效模式,制定猛禽保护行动计划,从而提高对冠头岭迁徙猛禽的整体保护。

资助理由:
位于广西北海市内的冠头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猛禽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通道,每年秋季记录到的过境日行性猛禽达上万只,种类多达31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10年起,每年秋季由当地公益组织牵头,发动护鸟志愿者、观鸟和拍鸟爱好者,联合执法部门和旅游部门,在冠头岭持续开展的迁徙猛禽监测、巡护、鸟赛和公众宣传教育等活动使这里的盗猎行为逐年减少,也成为了国内猛禽监测和反盗猎领域内旗舰性的保护行动,产生了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近几年,随着猛禽监测力度及当地政府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盗猎行为出现从监测区向外围地带、从日间向夜间转移的趋势。为此,当地公益保护机构及志愿者们已在2021年增设了一个监测点,还尝试开展了迁徙高峰期的夜间巡护。并且,为了增加当地社区参与反盗猎的积极性,彻底杜绝盗猎行为,推动观鸟旅游,在海城区文旅局的支持下,已与当地的商户合作,尝试通过明信片打卡、自然观察等活动,将一部分旅游人群引流参与了观鸟活动中。

本项目团队拟在三年内与美境自然等在地保护机构一起,通过降低参与的技术门槛,建立当地公民科学家的培养机制,为保护培养更多在地的巡护和监测志愿者,以应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人力资源青黄不接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完成每年两个监测点的秋季猛禽监测活动,发布年度的《冠头岭迁徙猛禽监测报告》,一方面向所有参与者、合作伙伴、观鸟爱好者和公众报告监测及保护工作成果,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吸引更多观鸟和护鸟爱好者来冠头岭观察、拍摄猛禽并参与保护工作。项目还将通过加强夜间巡护,联动当地执法部门、旅游部门、周边社区和旅游商户等建立多方协同的正向激励机制,巩固过去十多年的保护成效,并从根本上杜绝盗猎事件,促进观猛旅游。终审委员会认为这些活动非常有针对性,有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当地长期存在的盗猎问题,积累的经验对国内其他地方的猛禽监测与保护也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在过去十多年保护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在2022年进一步提升与当地森林公安、林业、文旅等部门的协作成效,继续招募、培养和组织志愿者开展日间和夜间的巡护与监测,首次实现了日间盗猎枪声的清零目标。这是冠头岭长期实施“占领打鸟点”这一保护策略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迁徙季。团队和众多合作伙伴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国内其它猛禽迁徙点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此外,项目还首次培养了六名在地的公民科学家,与文旅局达成了将冠头岭打造成猛禽保护与自然教育基地的合作意向,并与周边三个社区都建立了联系。这些都为团队下一步巩固已有保护成果、探索将盗猎者向保护者转变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14339”和“0”:第13年的冠头岭迁徙猛禽监测
2、【项目活动】冠头岭猛禽监测第一周,「运气真好!」|监测通报01
3、【项目活动】奇迹,蒙娜丽莎和蛇雕|监测通报02
4、【项目活动】天灵灵地灵灵 啥也不显灵|监测通报03
5、【项目活动】冠头岭上如何活泼泼地看猛?|监测通报04
6、【项目活动】冠头岭的鹰击长空、社交牛Bee和荒山芒萁|监测通报05
7、【项目活动】观鸟的外延|监测通报06
8、【项目活动】灰脸鵟鹰的自白|监测通报07
9、【项目活动】监测员们平时聊点啥?|监测通报08
10、【项目活动】@北海人 @北海游客 来这里,欣赏不一样的北海
11、【项目活动】玄学观鸟|监测通报09
12、【项目活动】拍不出大美图的高空猛禽,为什么也要被记录?|监测通报10
13、【项目活动】最后一期监测员,记录了什么?|监测通报11
14、【项目活动】冠头岭,明年见|监测通报12
15、【人物报道】与盗猎者对峙,暗访销售灰色利益链……候鸟迁徙路上有他们守护
16、【项目产出】“流下盛宴·山海相约” 第三届流下村文化艺术节开幕
17、【项目成果】《2022冠头岭迁徙猛禽监测报告》发布,今秋我们一起从“0”开始
金钱松自然种群调查、评估与社区保护
项目编号:20220707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756.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0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4-03
项目执行人:杨永川(重庆大学)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陵山区、黄山—怀玉山区

项目摘要:
金钱松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亦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孑遗植物之一。IUCN(2013)将金钱松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但同时也提及金钱松自然种群的数据(包含分布和遗传数据)十分缺乏,需全面调查。此外,IUCN对金钱松自然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评定为“降低”,且目前金钱松的保护十分有限,亟待建立完善的保护与管理体系。同时,考虑到金钱松自然种群分布区小而分散,金钱松就地保护需要强调的不是对个体的保护,而是对遗传管理单元的保护。综上,本项目将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的方法,对金钱松自然群落的地理分布、种群结构、群落特征以及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调查,对其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在其核心分布地建立长期监测体系,探究金钱松更新的限制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基因测序,划分遗传管理单元。目的在于为IUCN金钱松受威胁等级的科学评定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厘清金钱松自然更新的限制因素;并且推动建立与自然保护地协作以及社区参与的金钱松管理和保护示范,加深学术界、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金钱松的关注,增强对其的保护意识。本项目的成果将以数据集、科学论文、保护手册和行动计划的形式呈现。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家塘村和茅镬村的金钱松核心分布点内共建立了11个长期的种群动态监测样地,在这些样地中建立了34个幼苗监测样方,并在林家塘的长期监测样地外设置了5个幼苗监测样方。项目完成了本执行年内对以上样地和样方内金钱松母株和幼苗的生长和存活状况、环境因子、种子产量、性状、活力和扩散情况等的种群动态和种子生产动态的监测。项目团队还在林家塘金钱松古树林下建立了实验样方,对不同人为干扰类型和强度下金钱松幼苗的更新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项目组还进行了金钱松种子室内萌发试验,探明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对金钱松种子萌发的影响。项目由此在金钱松核心分布地初步建立起了金钱松生活史动态长期监测体系,并在林家塘初步建立起了金钱松幼苗更新的人工抚育技术体系,为团队之后开展长期监测从而找出影响该物种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团队还对林家塘金钱松种群的基因进行了测序,确定了该自然种群的遗传聚类和管理单元,为之后团队从遗传管理单元的角度,提出金钱松自然种群的保护方案迈出了第一步。在项目团队的推动下,林家塘村建立了金钱松保护和管理小组并开始参与到金钱松监测和保护的日常活动中。在管理小组成员的协助下,项目团队还与社区正式签署了《林家塘金钱松保护小区林下环境管理维护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推动了林家塘金钱松的社区保护工作。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除继续开展11个长期监测样地的金钱松生活史动态监测外,项目还将在林家塘研究海拔对金钱松种子生产的影响以及不同径级母树的种子生产的差异,并增加种子原位添加实验。团队将基于三年的调查和监测数据,初步总结出影响金钱松种群更新的限制因子。由于项目团队在之前两个执行年的工作成果得到了IUCN评审专家组的认可,已被邀请参与金钱松全球濒危等级的重新评估,为补充遗传学的数据,并从遗传角度提出科学的保护建议,项目拟对天目山、茅镬、黄潭庄以及清塘铺的金钱松个体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结合林家塘金钱松的测序结果,分析其种群遗传参数,明确不同金钱松自然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划分出遗传类群,形成金钱松自然种群遗传管理单元建设方案,撰写金钱松IUCN濒危等级评估报告并递交给IUCN。此外,为提高社区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在林家塘探索建立以金钱松为旗舰物种的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团队还将继续提升林家塘金钱松保护和管理小组的能力,协助其制作金钱松的科普宣传海报及保护和管理的科普视频,引入自然教育专家与社区共同探讨建设基地的可行性。

玛柯河林区野生动物癞病专业巡护与可持续生计探索
项目编号:20220707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7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87991.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3-28
项目执行人:周巴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8799.1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森林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柯河乡地处玛柯河流域茂密的原始森林,林区约15万公顷, 其余为高山草甸和高寒湿地 。柯河乡境内有雪豹、棕熊、狼、白唇鹿、马鹿、水鹿、岩羊、鬣羚、斑羚、金雕、白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一千多种高寒植物。自2004年起,柯河乡出现前所未见的动物癞病(癣病),鬣羚和斑羚受到感染,至今每年有照片记录的因癞病或癞病促成的死亡大约20起。计划3年内,增加玛柯河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韧性,了解癞病增减的基本原理,在社区内外提高玛柯河原始森林的生态和人文价值。本项目旨在在上两期的基础上,开发手工艺产品和玛柯河生物多样性知识产品,推动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生态产品收入,发展社区成员参与对柯河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模式,细致化社区监测与团队巡护相结的癞病和反盗猎机制。计划在第三年度,通过开发和制作手工艺品、制作生物多样性图册以辅助生态旅游,建立一个在本土社区内部的保护和生计平衡的系统。通过举行玛柯河森林生态摄影比赛、组织社区参与手工制作、制作新型环保的供神山的工具等活动,在社区内扩大社区环保参与、带来可持续收益。同时继续并深入对于癞病与盗猎的巡护与记录,综合数据制定生态警戒线。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在项目团队的感召与动员下,更多当地的村民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来。加入玛柯河林区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向团队汇报日常所见野生动物、癞病情况和非法盗猎盗伐等线索的社区成员由近50人增加到了100多人,超过了项目地总人口的10%,还有14位村民报名参加了首次成立的社区反盗猎和反盗林巡护小组。项目团队与这些村民志愿者一起,共计完成了20余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巡护工作,在巡护中记录了野生动物及其患病的情况、清理了猎套,还向当地森林公安举报了马麝被盗猎的案件,协助当地执法部门开展了调查、取证、侦查等工作,获得了当地乡政府的认可。此外,项目团队在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记录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开展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团队完成了玛柯河原始森林中60余种树木的辨识和标本制作,记录了其拉丁名、汉藏语名称、历史用途和相关的传说故事,团队常年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也记录到了34种野生动物,并首次拍到了雪豹与金钱豹出现在同一个位点,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项目团队还通过制作《癞病调查》的纪录片、制作和展览富有创意的生态唐卡以及进行自媒体宣传,有效传递了本土的生态知识,在当地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影响力。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继续开展日常的野生动物监测、癞病监测、反盗猎和反盗林巡护工作。为进一步提升监测和巡护的成效,团队将总结之前的经验和教训,从人员选拔、行前准备、记录内容、季节频率、上报过程、野生动物尸体处理、数据整理、分析和呈现等多个方面,优化流程与结果,并制作解说视频用于人员培训。为了进一步调动社区成员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少宗教仪式用品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村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并探索可持续的生计来源,项目还将编制《玛柯河生物多样性图册》、开展野生动物生态环保摄影比赛、制作传统的经幡和青稞酒、制作有传统文化特色和野生动物主题的木工和黑陶制品并设计生态旅游方案。

黄河源马麝种群分布调查与社区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207074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82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508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4-02
项目执行机构: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久美)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灌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自然保护地:青海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阿尼玛卿雪山是黄河主要的水源之一,主要分布在果洛州境内的玛多县和玛沁县。该地区为黄河流域1.07亿人提供着水生态服务功能,也是区域内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雪豹、黑颈鹤、马麝等。虽然该区域已被划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缺乏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和监测数据缺失,尤其是外来开发者不了解区域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该区域内时常发生违法盗矿等各类破坏环境的工程建设,对当地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造成威胁。除此之外,该区域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因人类长期猎杀制作药材和香料,种群数量下降非常明显。目前该物种的生存现状没有受到关注,也缺乏物种本底数据。因此,此项目的目的是在阿尼玛卿区域内通过地方生态知识 (TEK )的调查方法来了解马麝物种的种群分布和过去十年内的变化,并在核心区域内采取社区参与的红外相机调查的方式,确定该物种的分布和数量。基于此调查项目分析了该物种面临的威胁和提出保护措施,并通过提升社区保护团队能力合作开展可持续的社区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黄河源的同德县河北乡,项目团队通过陪伴、协助和支持来自当地社区的牧民保护团队——青海自然山水动植物资源保护所(以下简称自然山水)和玛登社区保护团队(以下简称玛登),动员乡政府、林场、县教育部门及本地的学校一起共同开展了基于社区的马麝保护行动。自然山水团队与社区代表在共同讨论了马麝的保护现状与需求后,确定了保护行动方案,联动河北乡林场的护林员一起开展红外相机监测、交叉巡护和反盗猎活动,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定期巡山22次,拆除盗猎铁丝套子71个,实现了每月至少一次的巡护,完成了年度的马麝巡护报告。在项目的支持下,自然山水还针对本地的学生和牧民开展了至少三次以马麝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让450多名当地社区青少年了解了马麝及其在当地文化和本土智慧中的意义。这些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也获得了当地学校和县教育部门的信任与认可,更多内外的教育机构开始联系他们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玛登团队则参与纪录片的策划,采访当地牧人,独立执行拍摄工作,与项目团队一起制作了纪录片《从麝香之路到濒危物种》,从历史文化的视角介绍了麝香的药用、经济和文化价值,挖掘了马麝被盗猎的根源,阐述了马麝从古至今存在的生存威胁。当地的牧民保护团队通过开展以上各种活动,以及参加项目定期组织的线上交流与学习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保护行动策划、组织和执行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保护意愿,还与当地政府部门、学校、外部的自然教育机构等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都为项目进一步深入探索社区为主体的马麝保护模式奠定了基础。

在第三个执行年,根据上一年的巡护记录以及在地保护团队的需求,项目将编制马麝监测和反盗猎手册,培训巡护队员,设计反盗猎巡护样线和计划,将红外相机监测的范围从河北乡扩展到秀麻乡,探索出适合当地保护团队长期开展下去的马麝种群数量的监测方法和巡护方法。项目还将和在地保护团队一起,通过访谈社区里的老人,收集与马麝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结合第一和第二执行年中已掌握的信息,汇编一本介绍马麝的濒危现状及其生态和文化价值的绘本,开发相关的自然教育课程,协助自然山水继续开展针对当地青少年的马麝保护自然教育活动,传承有利于保护的传统文化。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保护马麝任重道远
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水生生物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207075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9.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5935.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8599.6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42167.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2-29
项目执行人:农志文(广西科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布氏鲸作为我国唯一近岸海域稳定栖息的大型须鲸,其活动和生存环境受到大型渔船捕捞、渔民兼捕、不文明观鲸等多种威胁,缺乏长期稳定的调查和监测对种群进行保护。本项目采用截线调查、行为观察、环境要素调查、渔民访谈等方式,对广西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项目分析环境要素对布氏鲸迁徙和栖息的影响关系,了解兼捕、不文明观鲸等对鲸豚类海洋生物造成影响的情况,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维度上分析布氏鲸的种群动态变化、栖息地选择和利用、行为节律、健康状况评估、人为活动影响,为物种和栖息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填补该海域布氏鲸在种群数量、社群机构、迁徙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空缺。最终与利益相关方形成保护共识,推动其为保护鲸豚类水生生物制定相关保护规定和实施保护行动。同时对该海域有目击记录的大村鲸、印太江豚、瓶鼻海豚等其他鲸豚类动物的数量、行为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项目团队在涠洲岛海域共开展了22个航次、总时长超过116小时、总里程超过2141公里的野外调查,在41个位点共观察到布氏鲸89头次,9个位点观察到印太江豚31头次,共识别出布氏鲸个体26头,其中6头是本调查周期中新发现的个体,加上之前已识别记录的个体,项目团队建立了含有52头布氏鲸个体识别信息的数据库。这为进一步揭示该海域布氏鲸种群数量、年龄结构、种群动态并基于个体识别开展行为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观察并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在空中对布氏鲸的行为进行拍摄,项目还总结和记录了包含有6类17种个体行为和4类11种群体行为的布氏鲸行为谱。这为未来进一步分析人为干扰对布氏鲸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团队还收集了所调查海域的海表面温度、叶绿素a浓度、布氏鲸位点的海水深度等环境因子的信息,为未来预测北部湾海域布氏鲸的适宜栖息地、分析其迁徙和集群规律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积累了科学数据。项目团队还整理了往年北部湾海域内海洋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数量变化和渔业兼捕的二手资料,设计了访谈提纲,对广西沿海的近40位渔民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显示项目地海域的海洋哺乳动物种类除布氏鲸外,主要还有短肢领航鲸、中华白海豚、糙齿海豚、瓶鼻海豚等,兼捕到的鲸豚类主要为印太江豚和瓶鼻海豚,网具主要为拖网和流刺网。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涠洲岛海域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类、多样性和主要活动范围,所收集的兼捕数量、地点、频次以及兼捕后是否放生等信息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分析兼捕的原因、评估其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鲸豚类保护措施。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将野外调查的范围从3100平方公里增加至4000平方公里左右,继续开展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截线调查,监测海洋环境因子,记录布氏鲸的个体信息和行为,并尝试使用声学调查设备辅助调查,建立布氏鲸行为与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为了解观鲸、兼捕、航运等人类活动对布氏鲸行为和健康的影响,项目除继续开展相关的行为观察和记录外,还拟评估涠洲岛海域布氏鲸个体的健康状况,分析渔网、大型船只及观鲸船只对布氏鲸行为改变、个体伤害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推动环境友好型的观鲸旅游业的发展,项目还将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之上,制作观鲸规范宣传手册,并与涠洲岛上开展观鲸活动的企业、岛民以及驻岛的管理部门一起开展交流与座谈等活动,提升岛上利益相关方的布氏鲸保护意识,并探讨可行的观鲸旅游管理措施。

项目成果:
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项目往涠洲岛西南方向扩大了调查范围,通过34航次2700多公里的截线调查,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涠洲岛海域内,共记录到布氏鲸出现位点40个,目击布氏鲸63头次;目击印太江豚16头次,数量8头;另有渔民提供的布氏鲸目击记录19头次、位点16个。本年度野外调查识别出的布氏鲸个体数量增加至58头,比去年新增6头。此外,项目团队基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分析了布氏鲸的身体参数和身体面积指数,以此评估出该海域的布氏鲸种群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有至少10头的背鳍、背部或其他部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最明显的是背鳍被螺旋桨打到的伤口以及疑似渔网撕扯背鳍过后留下的伤口。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布氏鲸活动区域的环境水温在20摄氏度左右,叶绿素a浓度维持在2.5mg/m3以上,平均水深约21m。项目团队还使用被动声学研究方法,初步获取了布氏鲸的声学谱信息。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之后旅游业的恢复,乘游艇观鲸的游客人数也有快速的增长,为减少不文明观鲸行为对布氏鲸有可能造成的干扰,项目对之前的《涠洲岛观鲸指南》进行了内容调整后印制了400份,发放给了观鲸游艇的船主及民宿客栈的从业人员,并分别在2023年3月和8月对48名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了2次培训活动,宣传文明观鲸。项目团队成员还针对涠洲岛上存在的不文明观鲸行为,与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合作,对北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青年干部做了布氏鲸种群和海洋环保专题的培训,介绍了无序观鲸的危害,为生态法庭开展司法监督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项目团队的建议和指导下,2023年8月15日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向涠洲岛管委发出了保护布氏鲸的司法建议书,这为保护布氏鲸提供法律保障。

基于公民科学的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行动
项目编号:202207076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99.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99999.8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10
结项通过时间:2024-01-31
项目执行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负责人:陶镜如)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多样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同时一直面临复杂的威胁问题,相应地也需要综合应用多条路径进行适应性处理。美境自然一直致力于探索以公民科学的方式动员和培养在地公民科学家参与监测底栖生物多样性、水鸟、鲎类种群、环境威胁,识别北部湾地区重要的滨海湿地,并据此通过培养本土内生保护力量和联合外部力量采取适应性的保护行动,影响地方的政策和执法,以期达成保护目的。
面对该现状我们计划:1)与科研机构合作持续通过公民科学的方式开展该地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调查和监测,确保本底数据的持续有效记录和公民科学家的基础调研能力的提升;2)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把需要在地直接应对的问题,通过推动社区参与、管理部门沟通等在地工作进行应对;3)尝试搭建多方参与的威胁响应网络以加深现有合作伙伴的合作深度和效率,各展所长,协同应对北部湾区域性的威胁问题。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为使监测数据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在持续多年对广西北部湾7块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威胁进行公民科学监测中,项目首次将其中一块重要湿地纳入了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使其年度的幼鲎种群及栖息地监测结果能与国内外其他栖息地的数据进行整合、比较与分析。项目还尝试通过口述史调查的方法,记录了下村这个传统渔业社区的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现状,挖掘了社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联合北海滨海湿地公园共动员7家赶海户一起制定了《北海下村友好赶海规范》并制作了一套赶海工具包在赶海户中推广。这份规范包括了赶海经营者自身行为规范、游客友好赶海行为引导、不文明行为劝导和参与巡护与监测的内容,由渔民自愿遵守。以上活动使得该社区群众开始对友好赶海和社区保护地等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之后进一步动员社区保护滨海湿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还通过联合北海市场监督局、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北海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和北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了海洋友好消费倡导,完成了超过180家海鲜餐厅的《海洋友好消费倡导》宣传牌的挂牌,所有商家承诺不买卖鲎、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效规范了市场和消费行为。这次倡导活动第一次覆盖了北海市所有1县5区,不仅在后续的监督中发现所有餐厅都实现了承诺,而且还获得了当地4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这也使得项目在探索如何推动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公众消费者和保护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减少违法买卖与消费行为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整合过去3年持续监测获得的数据,对外发布《2021-2023年北部湾7个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行动报告》,并通过为现有和新的公民科学家建立成长档案、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开展滨海湿地科考行以及录制视频教学课程等方式,建立起公民科学家的培养和成长体系,整体提升以公民科学手段开展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参与性、科学性和持久性。项目还将继续通过口述史调查、与下村合作举办赶海文化节、成立社区行动小组、讨论社区保护地等活动,进一步动员社区,增强社区保护行动的信心,从而探索出在下村推动社区为主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滨海湿地的可行路径。

项目成果:
2019-2020年,项目通过每年招募和培养区内外大学生建立公民科学调查队伍,开展了8块滨海湿地每年夏季的幼鲎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和多样性、威胁的野外调查及底栖生物资源利用的社区入户访谈,并在2019年冬和2020年春对12块滨海湿地开展了迁徙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威胁调查。基于这些调查监测的结果,项目联动北部湾海南和广东地区开展类似工作的南海水产研究所和公益伙伴,对北部湾12块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面临的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自媒体和北部湾滨海湿地研讨会等方式共同发布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与保护建议(2019-2020)》,以此推动公众监督和政策倡导,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然而,滨海湿地面临的威胁错综复杂,虽然项目收集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弥补了当地相关保护信息的空白,但这种公民科学队伍培养方式及人员组成无法承担起长期连续的监测任务,监测本身也无法直接推动各类威胁的解决。因此,从2021年起,项目逐步开始探索培养更多本地非大学生的公民科学家,调整监测策略,并开展更多行动直面和应对威胁。

截止2023年底,项目已初步构建起包括培训计划、系列教程、管理办法和讲师库在内的公民科学家培养与成长体系。除每年继续通过招募大学生建立科考行志愿者团队外,还培养了近50多名本地可参与监测和保护工作的公民科学家。基于公民科学,项目通过每年在不同地块开展不同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内容,掌握了2021-2023年内,坡尾底、竹林盐场、榕根山、螃蟹档、渔洲坪、山心沙岛和西场这七个重要滨海湿地的鲎、水鸟、底栖生物及威胁的变化趋势。

项目在2021年还联合3个市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的行业协会在北海市内180多家海鲜餐厅/大排档发起了海洋友好消费倡导活动,通过不吃鲎消费承诺,有效杜绝了当地针对海洋保护生物的消费和买卖行为,当地主流媒体的后续报道也提升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市民和游客的海洋友好消费意识。

此外,针对项目地新出现的大量游客无序赶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幼鲎及其栖息地的破坏,项目从2022年开始在动员社区应对此威胁上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通过在北海湿地国家公园的下村进行村民和公民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口述史记录和人类学田野调查、下村影像志社区艺术摄影活动等,有效发动村民讨论和思考政策、市场、生计、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环境面临的调整,挖掘出了丰富的传统赶海文化与智慧,还有4户人家自愿加入生态赶海学习小组,参加了生态赶海导赏的培训,并积极参与到项目联合北海市林业局和其他部门共同举办的2023年全民观鸟暨生态赶海节中,与公民科学家一起对游客进行宣传,鼓励将捕捉采挖行为转向自然观察和放生,直接影响了下村、银滩和冠头岭的游客和公众8000余人次。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2023科考行:以万变应万变,守鲎北部湾
2、【项目活动】活动回顾 | 这个长假,我们在北海不只做了“观鸟节”
3、【项目活动】2023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同舟共济,拥抱“泰利”
4、【项目活动】多方联动!这份生态赶海倡议,我们一起宣读
5、【相关报道】北部湾的水鸟们过得怎么样?公民科学数据告诉你
福建省中国鲎现状调查及保护
项目编号:202207077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63.76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5501.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63.76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7875.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10 至 2023-11
结项通过时间:2023-12-29
项目执行人:翁朝红(集美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福建省滨海湿地及海域曾是中国鲎最重要的分布区和栖息地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促进大面积填海造地、港口码头及旅游用地等建设活动,鲎产卵场和育幼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此外,不可持续鲎试剂利用和食用等活动促使过度捕捞使该物种种群资源濒临灭绝。开展福建省鲎资源保护行动急需其栖息地分布、大小、幼鲎种群现状、鲎资源非法捕捞和消费情况等本底数据。 本项目拟对福建沿海中国鲎展开调查,评估福建沿岸中国鲎及其栖息地的生存与保护现状及变化趋势,拟将现存重要育幼栖息地纳入IUCN亚太区鲎观测站网络计划,并开展长期监测。识别沿岸各县市中国鲎核心育幼栖息地,并为各地渔业管理部门鲎增殖放流提供放流地点建议和技术指导,同时开展鲎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和放流示范,推动各地科学放流。对非法贸易、不可持续消费行为开展调查,并加强与各地执法部门(包括海警)互动,推动违法捕捞执法力度。对已识别的幼鲎栖息地的重要性和威胁进行评估,找出优先需要保护的地块,提出保护建议,并对外公布。并通过与相关单位、NGO及在地民众等沟通、合力,推动各方达到保护共识和保护行动。继续组织和发动各方参与推动全省公众鲎科普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从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项目团队完成了福建闽南沿岸中国鲎及育幼栖息地的实地调查,在所调查的36个滨海湿地中,确认了12个现存的幼鲎栖息地,掌握了每片栖息地的面积、幼体种群结构及栖息地特点,评估了幼鲎种群的生存现状、栖息地现状、威胁因素及变化趋势,并将识别出的9块核心栖息地中的6块纳入了IUCN亚太鲎观测网络计划来开展长期持续的监测。这次调查所获得的全面、系统且详实的数据,填补了近十年以来的信息空白,也为下一步推动各方共同开展中国鲎及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对闽南地区的9个农贸或海鲜市场、26家海鲜酒楼或饭店进行了暗访,对非法贸易进行了现场举报,还访谈了数十位当地的渔民。调查结果发现,渔民捕捞到的中国鲎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自从该物种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执法部门对非法买卖、食用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后,这些威胁虽仍存在,但已变得更加隐蔽。项目团队还成功推动地方政府在泉州晋江金井塘东建立起福建第一个鲎科普教育基地,并通过两会提案等方式,与相关政府部门就在厦门鳄鱼岛、集美鳌园建立野外鲎科普教育基地达成了初步共识。项目还利用6月8日的“国际海洋日”、6月20日的“国际鲎保育日”、农历七夕等各种节日和活动,开展了6次大型的中国鲎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触达上万线上和线下公众。在第一个执行年里,项目团队通过以上活动有效撬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与高校、研究机构、各级人大代表、NGO、公检法、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建立起广泛且深度的合作,从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里开展福建闽北沿岸中国鲎及育幼栖息地的实地调查,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福建沿海幼鲎种群及栖息地的生存与保护现状。为进一步促进调查结果在保护中的实际应用,项目团队除将识别出的闽北沿岸的核心栖息地纳入IUCN亚太鲎观测网络计划外,还将对外公布闽南沿海的调查结果。项目还将在第一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地的合作网络,推动其开展各类保护行动。例如,针对非法捕捞和使用的问题,为海警在内的地方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以推动其加强执法,进一步打击非法捕捞和食用行为;针对增值放流中出现的问题,编制中国鲎增殖放流技术规程,为当地渔业管理部门提供现场培训和放流示范;继续利用各种节日与活动,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的认知和项目的影响力。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完成了福建省北部沿岸中国鲎育幼场的调查及闽南沿岸的补充调查,掌握了福建沿海中国鲎育幼场的分布、面积、幼鲎种群大小、年龄结构、栖息地现状、威胁因素及变化趋势。调查发现,北部沿海鲎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是滩涂泥化及围填海,北部沿海中国鲎栖息地数量、面积和种群数量均少于闽南沿海。新发现平潭象鼻湾、莆田南日岛官澳和湄洲岛西亭澳三个幼鲎核心栖息地,使未来可用于增值放流的鲎核心栖息地达到了16块。与十多年前相比,有6块鲎育幼栖息地已丧失,这说明福建中国鲎栖息地减少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迫切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项目团队将6块鲎育幼栖息地纳入了IUCN亚太观测站网络,提交了本年度的监测数据,为制定区域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项目团队编写了鲎增值放流技术手册,手册对放流季节和时间、鲎苗规格和质量、放流海域条件、生境条件、鲎苗运输、投放方法、标记方法、栖息地保护、放流效果与评价等内容做出了详细说明。技术手册分发给了各地渔业管理部门和放流相关的事业单位,推动了鲎的科学放流,提高了保护成效。

项目逐步构建了一个成员多样的鲎保护网络,调动了包括高校、科研单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公益组织、企业、社区居民和媒体共同参与其中,并通过专题会议、讲座、科普宣传等各类活动,提升了公众的鲎保护意识。尤其是项目团队与海洋渔业部门、公检法单位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了执法部门对鲎的关注度和执法力度,也为推进福建省中国鲎的科学保护、依法保护奠定了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一一集美大学“守鲎团队
2、【项目活动】【智美·德育】“童”心守“鲎”,为海行动——罗源二附小开展2023年国际鲎保育日科普宣传活动
3、【项目活动】七夕邂“鲎” 塘东村民与中华鲎的不解情缘
阿尔泰山南麓黄胸鹀繁殖栖息地的监测和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20401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99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3-12-26
项目执行人:苟军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99.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新疆
涉及自然保护地: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阿尔泰山区

项目摘要:
黄胸鹀是典型的因人类过度利用而极度濒危的物种。除减少盗猎的直接威胁外,保护其繁殖地也尤为重要,但国内对其繁殖地知之甚少。阿尔泰山南麓位于三条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是黄胸鹀指名亚种在我国最重要的繁殖地,也是近200种候鸟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过去几年的监测表明,每年5~6月黄胸鹀指名亚种会迁飞至阿尔泰山南麓,在小青河、查干郭勒河流域内传统漫灌方式种植的大面积麦田里繁衍生息;这里的黄胸鹀虽无被捕猎的威胁,但近年来由于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和集约化种植高价值的向日葵等经济作物,黄胸鹀高度适应和依赖的沟渠灌溉、传统种植的麦田繁殖生境已大面积消亡。
为了解繁殖地内农业种植种类和方式的改变对黄胸鹀的影响,本项目计划在未来的三年里持续采用样点法监测阿尔泰山南麓青河县小青河流域及查干郭勒乡两村(江布塔斯村和加勒特尔塔斯村)的黄胸鹀繁殖状况;联合当地林草部门、乡村政府、农户与华夏航空等企业共同合作,在小青河流域探索开发小麦生态友好产品、推动自然生态旅游等鼓励农户以传统方式种植小麦,保留黄胸鹀繁殖地;并积极探索适应黄胸鹀繁殖的节水种植和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黄胸鹀。

资助理由:
黄胸鹀俗称禾花雀,是一个典型的因人类过度利用而濒危的物种,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也是IUCN极度濒危(CR)物种。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南麓的青河县境内,每年5-6月黄胸鹀指名亚种会迁飞到小青河流域、大青河流域及查干郭勒河流域内,在以传统漫灌方式种植的大面积的麦田内繁育生息。这里的黄胸鹀虽不面临捕猎的威胁,但近年来由于推行节水灌溉和集约化种植高价值的向日葵等经济作物,黄胸鹀高度适应与依赖的麦田生境快速且大面积地减少。项目团队在过去几年的监测中发现,由于改用滴灌方式种植小麦或向日葵,大青河流域内已难觅黄胸鹀的踪迹;查干郭勒河流域在2020年繁殖季共监测到189对黄胸鹀,2021年却由于改种向日葵,农田内已无黄胸鹀繁殖,只在水库边的高草灌丛中观察到4对,2022年该流域虽又种植回小麦,但已全部改为滴灌种植;小青河流域内今年虽在河谷地带仍保留有小部分传统种植的麦田,但整体趋势是更多的麦田将要改为滴灌种植。本项目拟在三年内持续监测青河县境内黄胸鹀的繁殖和栖息地状况,以了解繁殖地内农业种植种类和方式的改变对该物种的影响。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在小青河流域内与当地林草局、地方政府、社区、农户、NGO与企业共同合作,探索有机小麦农产品和观鸟旅游的开发,以市场手段来鼓励农户保持传统的小麦种植方式,为黄胸鹀保留部分繁殖地,并探索可能的既节水又能为黄胸鹀提供繁殖地的农业种植和管理模式。终审委员会因此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基于2020-2021年繁殖期黄胸鹀调查的结果,2022年及2023年的6月至9月,项目团队对有黄胸鹀繁殖的小青河流域全域共8乡镇开展了野外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繁殖期内各主要生境类型:大面积苜蓿地、大面积漫灌麦田、河谷低洼湿地、草地、新垦碎石荒地、陡坡地和农田边角地。项目发现黄胸鹀在繁殖期间偏好具有一定植被高度(如小麦或水库边湿岸高草)且视野开阔(如大面积漫灌麦田)的生境。传统沟渠灌溉的麦田是其首选的繁殖地,因为这类麦田内的食物来源与营巢条件颇佳。相比之下,具备此类似特点但面积有限的,如人工草场、河边低洼湿地、新垦碎石荒地和农田边角地等,则是其繁殖的次选生境。

调查还发现:自2021年青河县开始推广滴灌、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种植小麦后,黄胸鹀失去了绝大多数沟渠灌溉、采用传统方式种植的麦田生境。这种农田耕作种类和模式发生的巨大改变,彻底影响了黄胸鹀繁殖栖息地的选择。其中,集约化滴灌种植的小麦田不再适合黄胸鹀的栖息繁衍,估计主要原因是这种种植模式需要打除草剂和农药,还会造成土地干燥,这可能直接导致麦田里缺乏黄胸鹀所需的昆虫食物。流转种植的大面积向日葵也不适合黄胸鹀繁殖。不过,经过2021-2022年的适应期,青河县的黄胸鹀繁殖种群在2023年已经较好地适应新的种植模式,开始选择苜蓿地、人工草场、河谷湿地草场以及苜蓿地周边的零星麦田和油菜地作为新的繁殖地,种群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恢复。

在野外调查的八个乡镇中,2023年项目团队仅在阿热勒镇的呼尔森村、库尔迭宁村、乔夏村及塔拉特村四村记录到黄胸鹀52只,44雄8雌。其种群数量,自2020年的120对繁殖对,锐降至2021年的10对,并在2022年触底至10只后,种群在2023年开始呈现出止跌而恢复的态势。其繁殖生境的选择,则从2021年以前钟爱的漫灌麦田,转向2021年水库边天然高草地,从2022年几乎消失、有些开始使用苜蓿地,到2023年开始大量适应苜蓿地筑巢繁殖。
黄胸鹀虽然在繁殖栖息地的选择上展现出了顽强和极高的适应性,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在苜蓿地中,黄胸鹀只能在地面筑巢,而苜蓿是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的冬季畜牧主饲草,一年收割两茬,头茬集中在6月25日至7月初,收割时段正好与黄胸鹀繁殖产卵、育幼期产生时空交集,鸟卵或幼雏极易在牧草收割过程中无意遭损,影响其繁殖成功率;末茬多赶在当年首次霜降之前,一般在9月10日之前,以便及时晾晒成牲畜冬季用干草。若头茬收割过晚,末茬苜蓿易生长期短、产量下降、草质欠佳。

据此,项目依黄胸鹀的选择偏好,将繁殖生境分为三类,按类按需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具体做法如下:(1)对黄胸鹀繁殖最为集中的沟渠灌溉的大面积苜蓿地,项目联合青河县林草局及阿热勒镇库尔迭宁村和乔夏村的有关农牧民,以签订三方保护协议的方式,设立了300亩左右的“黄胸鹀繁殖种群保护示范地”,鼓励农户维持原有的苜蓿种植模式,但将头茬苜蓿收割时间推迟至当年7月25号黄胸鹀繁殖期结束后。而且,以每亩400-500元的补偿标准,弥补农牧民因头茬牧草收割迟而导致末茬牧草减产十包的经济损失,从而为黄胸鹀提供保底的繁殖地;(2)对示范区之外的苜蓿地,巢区周边半径5米内的苜蓿同样推迟一个月收割,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青河县林草局野保办给予相应的补偿,并对发现黄胸鹀的农户予以特别奖励;(3)对于人工草场、河谷湿地草场以及苜蓿地周边的零星麦田和油菜地,由于其收割时间多在8月10号黄胸鹀幼鸟出巢之后,故该类生境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对黄胸鹀繁殖的直接影响可暂不考虑。保护策略以发放保护宣传材料,提升农牧民保护认知度为主,对其农业生产不予过多干涉,暂不纳入生态补偿

基于自然的科尔沁东北部疏林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行动
项目编号:20220402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487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4-04-03
项目执行人:万晓白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487.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荒漠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吉林

项目摘要:
科尔沁沙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沙地,东扩边缘已伸入吉林,由于地处半干旱区,要变绿主要依靠草而不是树。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科尔沁沙地有效恢复哪种植被类型相对更有效;二是如何引导当地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沙地的植被恢复工作。我们的目标:一是将已经进行了22年的同发牧场沙地治理及主要依赖原生植被恢复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能应用到新开展植被恢复的地块上;二是筛选出新的植被恢复地块周边3-6名社区居民参与项目,形成良好的机制,使他们最终能从治理和沙地恢复中持续获利。主要方法有:进行必要的样方调查和历年资料梳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土地管理及合理利用进行总结;在新地块,能运用这些经验和有效的办法,并能通过筛洗社区居民参与、进行必要的思想和技能培训、使他们逐步成为该项目主要工作人员。期待的项目成果:一是能形成这一地区基于自然恢复为主的植被恢复操作手册,以及土地管理及合理利用的示范性案例总结;二是当地社区民众参与植被恢复的有持续吸引力的利益机制设计。

资助理由: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的西部、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东延交叉的三角地带,与内蒙古高原东部紧密衔接,其主体为西辽河下游干支流沿岸的冲积平原。这里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植被茂盛的草场。从汉以后到契丹建立辽之间的数百年间,科尔沁相继生活着匈奴、乌恒、鲜卑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辽宋时期,科尔沁出现了沙化的现象。尤其是辽代初期,大批汉民北迁,利用科尔沁肥沃的土地进行开荒垦殖。辽代晚期到金,随着开垦面积的增大,科尔沁沙化面积日益扩大。元代科尔沁基本变成蒙古人的牧场,草地因人烟稀少而逐渐恢复。清朝初期成为皇家围场后出现“长林风草”的优质牧场。清末民初,大批河北、山东、辽宁移民在此开垦落户,农牧交错带和沙化再次出现。建国以后科尔沁曾大力发展农业,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沙地治理工程,如今每年的治理面积也大于沙化面积,但这里仍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地。

本项目地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北缘的吉林通榆县,其原有的生态系统为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榆树疏林草原。项目团队从2000年起就在当地探索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恢复行动,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本项目计划在三年里,总结过去22年里在同发牧场将100公顷流动沙丘自然恢复成生长有6处野生榆树群落且有甘草、草苁蓉在内的184种野生植物的草原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评估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效益,编制植被恢复操作手册,并在此基础上,将恢复行动与经验拓展到新的项目地——包拉温都,并与周边社区、当地政府部门等各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和实施可行的、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终审委员会因此认为本项目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在包拉温都和同发两个自然恢复地块中分别设置了70和210个1mX1m的固定植物样方,招募和培训了来自4乡镇3自然村的19名志愿者,用“形色”和“花伴侣”APP,不定期识别和记录样方中的植物种类及生长情况。由于疫情、人力不足、缺乏数据统计能力、返种花生等原因,项目未能如预期的那样,对两个地点进行同步调查,并每月底汇总出野生植物生长情况表和对标图,统计出野生甘草、草苁蓉和其寄主小叶锦鸡儿的分布区域、群落情况和物种密度。

项目组和志愿者们只是得到了如下经验性的观察结果:虽然包拉温都和同发同处于科尔沁东北部稀疏草原,但从植被组成来看,生境仍有不同,包拉温都为湿地边缘的平整撂荒地,同发是流动沙丘类荒漠生境,其群落组成有差异;前者自然恢复两年时间,后者已自然恢复20多年;包拉温都的自然恢复弹性较强,即经非不可逆的生境干扰后,植被恢复的可能性和速度要远高于同发,而同发的植被盖度虽低,植被相对稀疏,但物种丰度却不低,这可能表明其植被的地下生物总量不小;这些观察总体表明,疏林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宜具体结合拟恢复地块的生境特点,“量身打造”适宜的恢复方法,避免片面追求“快速、统一、单物种成片造林的通用做法,提升自然恢复的“天然含金量”。

项目还观察到,甘草这样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两个地方的植被恢复后都有发现;包拉温都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尖头叶黎会作为先锋物种最早出现并形成绝对优势。在同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草苁蓉的分布范围较上一年有所扩大,甘草分布无明显变化,这可能说明同发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调查期间暂时处在稳步向好的演替阶段。

遗憾的是,项目虽以自述的形式,将过去22年在同发牧场进行自然恢复的工作过程梳理成文,但未能对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评估,也未能编制出可供他人借鉴学习且可实操的植被恢复手册,也未能与其他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出一个可运用到包拉温都和其他地方的自然恢复规划,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值得说明的是,本期项目在撬动村民的保护意识上仍有一些贡献,志愿参与植被调查的村民改观了自己以往对植被恢复的刻板印象,有村民感叹道:“自然恢复是‘要原来的植物呀’”!。这种通过招募村民志愿或有偿参与植被恢复、提升村民保护意识、也让恢复区域周边村民都成为自然恢复的一份子的做法,正是同发20多年植被恢复并得到村民认可和支持的经验所在。

以黄花绿绒蒿为代表的碧罗雪山高海拔濒危植物的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20402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9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8366.8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280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1-10
项目执行人:魏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甸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黄花绿绒蒿是绿绒蒿属内狭域分布的物种。自1934年发表以来,在之后的80余年里,一直没有过任何的标本和照片记录。我们团队在前期调查中在南姐洛地区再次发现了该物种。但仅发现2个种群,且个体数量稀少。南姐洛所在的碧罗雪山,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该地区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黄花绿绒蒿所分布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生境,则是高海拔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在南姐洛高海拔区域内,除了黄花绿绒蒿,还分布着其它很多珍稀濒危植物。2016年以来南姐洛开始发展高山旅游,这使得原来人迹罕至、生态极为脆弱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生态系统面临踩踏、采摘等诸多人为干扰。这些干扰因素是否是黄花绿绒蒿种群数量稀少的原因,又是否对黄花绿绒蒿以及其它珍稀物种造成潜在威胁是本项目重点关注的问题。本项目拟在三年内首先通过野外调查,进一步掌握该区域内以黄花绿绒蒿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种群数量,并评估濒危物种的生长状况和受威胁因子,之后通过社区走访调查,联合多方共同推动该地区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对濒危植物的保护,促进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资助理由:
中国的横断山脉由于其复杂的南北纵向高山峡谷地貌、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了多样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景观,从而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位于横断山脉碧罗雪山东坡的南姐洛地区,从澜沧江河谷到高山之巅有着独特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从低山的灌丛到中山区的针阔混交林,再到山地针叶林和杜鹃灌丛,直至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植被多样、景色绚丽。南姐洛的高山草甸及流石滩上生长着包括黄花绿绒蒿、滇西绿绒蒿、棉头雪兔子等在内的众多濒危植物,其中黄花绿绒蒿为我国特有种,该物种在1934被科学家发现命名后一直难觅其踪,直到2018年才被重现发现。2016年南姐洛开始发展高山旅游,这使得原来人迹罕至、极为脆弱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生态系统也面临踩踏、采摘和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的干扰。本项目拟通过野外调查和年度监测,进一步掌握项目地的高海拔区域内濒危植物的分布、数量、生长状况和受威胁状况,并联合多方共同推动该地区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对濒危植物及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发表论文】极小种群黄花绿绒蒿点格局分析
2、【项目成果】问“蒿”碧罗雪山 植物科考匮乏山脉的首份绿绒蒿报告
海南岛海草床监测、自然教育及联合保护
项目编号:202204032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849.2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72118.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849.2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68885.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11
结项通过时间:2024-02-28
项目执行人:陈石泉(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海洋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相对于周边的红树林和珊瑚礁来说,海草床受到的关注却远远不足。近些年来全球已知的海草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就海南而言,已有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海草的种类多样性和分布面积都大量减少。特别是一些对环境比较敏感的海草种类,很多地方已完全消失。基于目前海南海草资源急剧退化、保护力度不够、公民保护意识不强以及监测科研等能力完全无法满足保护需求,因此,急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首次采取科研机构与非政府保护组织合作的方式,通过公民科学监测和自然教育来共同引导公众参与。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为区域性的海草床保护和管理规划提供建议。 此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将为广西及广东等地提供海草床生态系统跨界联合保护的经验,推动区域性海草床生态资源的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里,由一家科研机构与两家NGO共同组成的项目团队,通过招募和培训公民科学家对海南会文湿地海草的种类、分布、生长现状、旱雨两季的变化及威胁开展了监测,并参与了在东寨港开展的贝克喜盐草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会文公民科学海草监测调查》和《东寨港贝克喜盐草分布现状与面临的主要威胁》两份科学报告。此外,团队成员共同走入当地中小学、以讲课、线下公众讲座、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科普、自然教育和保护宣传工作,并探索设计开发了第一版针对低幼儿童、小学和中学生的自然教育课件、教案和配套教学具。项目团队还从科学维度、公众参与维度、社会、生态和经济维度对第一年所开展的公民科学监测活动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讨论了在海南岛用公民科学的手段来监测和保护海草床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多元化志愿者队伍、制定志愿者长期维护与激励机制、促进数据在科学研究与保护决策中的应用、优化科研机构与民间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等下一步具体的行动建议。团队还把相关的经验总结纳入了即将出版的《海草床公民监测指南》中。这些探索性的工作有助于团队识别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聚焦下一步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为未来几年进一步有效推动以公民科学的手段来监测与保护海南岛的海草床生态系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聚焦同时拥有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的复合型热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会文湿地,组织和培训志愿者设计和实施适合公众参与的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项目;在第一年已识别的主要威胁——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及耙螺耙贝的基础上,与在地社区合作,以公民科学的方式进一步调查、量化和分析威胁及其根源;通过优化自然教育课程并开展社区自然教育活动,提升当地社区和公众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价值和面临威胁的认知;根据会文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变化而探索建立公众可参与的威胁预警机制。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论文】Citizen science to support coas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sights from a seagrass monitoring case study in Hainan, China
2、【新闻报道】跟着专家去种"草",体验修复海底"草原"
3、【项目科普】海草和海藻你会区分吗?
4、【项目科普】海草床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
5、【项目宣传】海底里有大草原,你相信吗?
6、【项目成果】文昌会文海草床公民监测报告||海草,愿你在浪花里舞蹈
山东省南四湖以青头潜鸭为代表的水鸟群落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20403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99999.41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30.6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2125.85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22
项目执行人:朱丹(曲阜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湖泊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青头潜鸭是极度濒危(CR)鸟类,2021年提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枢纽和国际重要湿地,南四湖已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以珍稀濒危水鸟为主要保护对象,强烈依赖健康淡水湿地生存的青头潜鸭可作为南四湖的指示物种。项目第1执行年,已初步掌握青头潜鸭在南四湖的分布现状和主要受胁因素,初步建立了监测保护网络,并联合保护区开展了有效的联合监测和保护行动,争取到了上级专项湿地修复项目,青头潜鸭已经成为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和宣传对象。第2个执行年,计划继续调查青头潜鸭重要的繁殖和越冬分布,筛选更多重要的抛荒鱼塘,分析受威胁因素,构建南四湖水鸟基准数据库,为保护管理提供全面参考。协助和推动保护区开展湿地恢复项目,并依托保护区,联合当地渔政、环保和摄影协会等志愿者群体,巩固和发展监测保护网络,开展联合保护和宣传工作,提升保护区和南四湖青头潜鸭的影响力。第3个执行年,全面掌握青头潜鸭的分布和面临威胁,协助保护区开展和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培训并推广经验到管护站和巡护员,建立南四湖青头潜鸭保护网络。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联合保护区、当地的观鸟协会、摄影协会和志愿者团体,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共开展了21次青头潜鸭繁殖期的调查、8次越冬期的调查和11次水鸟迁徙季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南四湖是青头潜鸭重要的越冬栖息地,越冬种群在500只左右,主要分布于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少量分布于微山湖和太白湖;青头潜鸭在南阳湖有繁殖种群,项目团队首次观察记录到由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组建的一个繁殖家庭群;青头潜鸭在生境选择上偏好抛荒鱼塘,保护区内有大量的抛荒鱼塘正处在自然恢复中,有可能成为青头潜鸭重要的繁殖地;在南四湖越冬的水鸟群落中,白骨顶等秧鸡类占绝对优势,数量超5万只,红嘴鸥和鸊鷉类常见,天鹅和雁类偶见,河鸭类以绿头鸭等常见种为主,总量近2万只,主要分布在太白湖、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潜鸭类主要分布在独山湖和昭阳湖,总量近4000只,普通鸬鹚分布于上级湖,近2000只。项目团队还初步掌握了青头潜鸭的繁殖栖息地特征及越冬水鸟面临的主要威胁,编制了用于志愿者培训的《青头潜鸭越冬期识别手册》和《青头潜鸭辨识指南》,协助保护区开展了清理渔网、设置隔离网和公众宣传等保护行动,并协助保护区申请到了开展青头潜鸭栖息地恢复的专项保护资金,在当地提升了公众对南四湖作为青头潜鸭重要栖息地的认知及认可度。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优化调查方法和数据质量,联合各方继续开展南四湖抛荒鱼塘越冬水鸟和南阳湖青头潜鸭繁殖种群的分布、数量和威胁的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与保护区管理部门深入合作,为保护区开展青头潜鸭栖息地恢复示范项目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加深与保护区、NGO和志愿者团体的合作,通过开展联合巡护、科普宣传、展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完善当地的保护网络,提升青头潜鸭作为南四湖旗舰物种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共开展了13次繁殖期和1次越冬期的水鸟同步调查。在2022年夏共记录到水鸟5目6科18种,2023年夏5目6科20种,2023年冬6目7科26种。其中,青头潜鸭2023年的越冬种群为210多只,主要分布于独山湖;2022及2023年夏的繁殖种群约为150-200只,主要分布于南阳湖,数量显著多于2021年的近50只。项目还首次在野外发现青头潜鸭6个成功繁育及2个繁殖失败的巢。以上结果确认了南四湖不仅是青头潜鸭重要的越冬地,而且有稳定的繁殖种群,也是青头潜鸭重要的繁殖地。这是本期项目的最大亮点之一。

此外,项目对青头潜鸭繁殖行为和巢址的研究也发现:在繁殖期内,渔民在渔业活动中布设的地笼、刺网等渔具可能会导致个体的死亡;渔民在藕塘种植中清理田埂的杂草、散养的狗以及渔业活动等可能造成巢的破坏或弃巢;天敌黄鼬的捕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以上发现及已掌握的栖息地特征,项目团队协助保护区加强了管理,优化了大周湿地青头潜鸭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使该重要栖息地在一期修复结束后,人为干扰强度明显减少,水鸟种类恢复到18种,灰翅浮鸥和青头潜鸭的繁殖巢数量也显著增加。

项目联合本地摄影家协会、观鸟会、读书协会等5个团体共同组建的保护志愿者网络,发展的志愿者数量在本项目期达到了170余人。项目通过技术培训、野外调查和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显著提升了志愿者在青头潜鸭辨识和红外相机使用、鸟类分类系统和现场记录规范方面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了水鸟调查与监测、科普宣传和政策倡导等工作,帮助保护区培养出至少2位能独立开展水鸟监测工作的人员,并协助森林公安开展了相关执法工作。项目团队还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在繁殖期发现的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之间的杂交行为,开展进一步的基因渗透对演化影响的研究。以上这些工作显著提升了青头潜鸭、保护区和项目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为持续开展青头潜鸭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西藏墨脱地区野生无刺蜂的资源调查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编号:20220405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6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1491.7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844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06
结项通过时间:2023-10-07
项目执行人:王凯(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西藏
涉及自然保护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喜马拉雅山东南区

项目摘要: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主体,地理环境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但西藏野生授粉昆虫的系统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无刺蜂是一类营群体生活的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长期以来的研究发现,我国无刺蜂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等省份。我们最近调研意外发现,西藏东南部林芝市墨脱县达木乡和背崩乡也分布着零星野生无刺蜂种群,经鉴定为中国记录新种-喜马鳞无刺蜂,但目前仍缺少对墨脱野生无刺蜂的多样性调查,限制了野生蜂资源的应用。本项目拟采用科研机构、政府行业部门、质兰基金会、墨脱社区等多方合作的创新考察模式,在项目三年资助期内,在墨脱当地开展野生无刺蜂物种、分布、种群数量进行野外系统调查,结合无刺蜂栖息地和传粉网络结构的调研,科学评估西藏无刺蜂种群和资源分布情况。项目团队同时也进一步收集当地社区养蜂情况、养蜂意愿等信息收集,了解其发展养蜂业的兴趣意愿,通过对当地村民进行无刺蜂生物学、传粉和生态价值认识、推广应用无刺蜂人工诱桶等,从社区层面推动当地社区可持续利用野生蜂资源,保护墨脱当地传粉网络,为我国高海拔地区野生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实际案例。

资助理由:
目前世界上已有记录的膜翅目蜜蜂科麦蜂族无刺蜂属的500多种无刺蜂,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授粉昆虫,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人类提供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无刺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台湾、云南、广西等地,许多树栖的无刺蜂种类依赖天然林生存,因此容易受到生境丧失、人为干扰(如破坏式毁巢取蜜)、外来种入侵、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同时也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这里有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带,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这里发现的喜马鳞无刺蜂,为我国新记录种,也是我国首次在西藏地区发现的无刺蜂。由于当地的无刺蜂种类、分布和资源量还未有过系统的调查,当地社区也有使用蜂资源的历史和养蜂的意愿,本项目计划在三年内通过实地调查掌握该地区无刺蜂的种类、分布、生存和利用现状,了解其传粉网络,并在达木乡和背崩乡开展试点工作,收集整理当地相关的传统知识,推动当地社区有效保护当地的传粉网络并可持续地利用野生蜂资源。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本执行年内,项目组从无刺蜂分布可能性较大的两大乡镇—背崩乡和达木乡入手,进行了近两周的野外调查和入户访谈,总共记录到无刺蜂27群。其中,养殖的从野外获得的无刺蜂21巢,主要分布在达木乡的达木村(主要是珞巴族),少数在背崩乡的格林村(主要是门巴族),养殖蜂箱多放置在乡镇居住范围内,以原生圆木的蜂箱养殖为主,人工的方形蜂箱为辅,两者的构成比大致为2:1。野生无刺蜂群共记录到6群,其中项目组找到4群,当地居民目睹2群,都散步在各村周围。其中,背崩乡格林村3群、德尔贡村1群、达木乡达木村和卡布村各1群。这些无刺蜂集中分布在海拔800-2,000米的热带雨林区,具体小生境以森林、灌丛和河谷景观为主,野外初步记录到的蜜粉源植物,包括美人蕉、西藏虎头兰、光叶蝴蝶草等,多达35种之多。

项目组在对采集到的无刺蜂个体进行形态和遗传基因双重分析后初步断定:项目地的无刺蜂虽为鳞无刺蜂的一种,但形态上却与之前初步鉴定的喜马拉雅鳞无刺蜂以及云南广泛分布的黄纹无刺蜂有明显的不同,且其DNA测序结果也表明该无刺蜂与我国已记录的其他无刺蜂有很大区别。因此,项目地无刺蜂的具体蜂种暂无法确定,还待进一步的研究辨析。

在与村民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交流和访谈中,项目组也了解到在墨脱地区,无刺蜂在历史上曾作为产蜜糖的贡品而备受珍视和呵护。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及经济的发展,无刺蜂的养殖逐渐没落。过去,当地人通过在葫芦底部开小口来招引无刺蜂入住并饲养。在当地的门巴语中,无刺蜂为“renbu",其巢拥有的独特喇叭口则被称为“bibi"。由于无刺蜂的养殖历史过于久远,加之现有的养殖户有限,有关该物种的传统知识因传承断代已存世不多,大多访谈者对象对这种不起眼的蜂类相当陌生。虽当地村民对可持续地养殖无刺蜂有一定的兴趣,但要对其进行保护性地扩繁和利用,时机还尚早。同时,项目组也针对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了无刺蜂养殖专用蜂箱,并指导当地农户开展了野外诱蜂活动,为促进当地野生无刺蜂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本期调查中,项目组还留意到:项目地虽地处相对偏远,人烟稀少,当地的无刺蜂却也同样面临着一些普遍的和潜在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农药使用等等。为此,项目组在野外无刺蜂分布处均设定了监测位点,以便后续持续跟踪和监测。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专家赴西藏墨脱开展野生无刺蜂资源调查工作
青岛市近海小型生计渔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编号:202204068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58787.5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06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负责人:刘乐彬)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位于黄海生态区西侧的青岛近岸海域,包含着众多典型的暖温带浅海海洋生境,为许多濒危受胁保护(ETP)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庇护所,同时孕育着众多宝贵的渔业资源。海研会在以往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中了解,青岛近海小型生计渔业的常用渔具和渔法对部分法定保护海洋动物和渔业资源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如底拖网作业对莫氏海马和松江鲈的兼捕、流刺网和定置网对东亚江豚的误捕、多种网具对经济价值较低但生态价值极高的小型和幼体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简称幼杂鱼)的低选择性捕捞。不可持续的渔业捕捞作业威胁着海洋生物多样性,过度攫取已处于衰退状态的海洋渔业资源也不利于沿海小型生计渔业社区的长期存续。

海研会希望深入青岛典型近海小型生计渔业社区,争取与社区居民、中小学校、公益机构、科研专家、基层政府管理部门建立互相信任关系,获得在地关键利益相关方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开展社区参与式活动的方式动员社区参与生计渔业基本信息收集和推动可持续渔业改进。在对相关根源性问题长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多方合作的形式,扎实推动青岛近海小型生计渔业逐步实现对渔业资源利用更合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更友好、社会经济进步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资助理由:
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市有超过800公里的海岸线,其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暖温带浅海生态系统,生活着多种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这里的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渔业发达,仍有许多渔村以小型生计渔业为生。然而,青岛近海的小型生计渔业常用的渔具和捕捞方法,对许多海洋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如底拖网作业对莫氏海马和松江鲈的兼捕、流刺网和定置网对东亚江豚的兼捕。此外,多种网具对幼杂鱼的低选择性捕捞等行为也威胁到了近海区域整体的生物多样性,过度攫取也使渔业资源已处于衰退状态。目前就青岛的近海渔业,尤其是小型生计渔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而言,仍缺乏整体和科学地了解与评估,更无推动其可持续转型的有效方案。本项目拟在三年内在青岛崂山区、黄岛区和城阳区,基于自身及当地合作伙伴已有的工作基础、通过开展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活动,动员2-3个存在濒危物种、保护物种或幼杂鱼兼捕问题且有意愿改变现有渔业生产方式的代表性社区,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合作开展现有小型生计渔业现状的调查,评估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并共同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小型生计渔业的发展路径。终审委员会因此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通过与渔民子弟学校、渔民环保公益组织——蓝湾卫士、青岛根与芽等在地伙伴合作开展自然教育、渔业文化摄影大赛、入户访谈、实地调研等活动,项目团队已初步掌握了青岛市港东、红岛和琅琊三地小型生计渔业的基本情况、价值及特点:港东旅游资源丰富,捕捞历史悠久,有独特的海鲜制作工艺和渔业文化,但游客需求催生出了休渔期偷捕现象;红岛养殖与捕捞并重,有极具区域特色的渔盐文化,但滩涂插网和超出生态承载力的贝类增养殖活动对近海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琅琊属渔业重镇,同样历史悠久,但底拖网渔船数量多,导致近海底栖生境遭到破坏,大量使用网目过于细密的定置张网,不仅损害幼小渔业资源,也对东亚江豚等濒危物种构成兼捕威胁。项目团队在合作中已获得了在地伙伴的信任与支持,并找到了动员不同社区及回应其小型生计渔业发展问题的可能路径。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海洋文化教育之——海洋知识“海研会”讲给你听
2、【项目活动】2022琅琊渔业摄影大赛还差你一票!
3、【项目活动】赶海挖的啥? 红岛gá la!——红岛街道中心小学海洋知识科普宣讲
四川岷山林沙锥种群现状及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20407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5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0997.7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4800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12
结项通过时间:2024-02-15
项目执行人:阙品甲(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甸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自然保护地: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岷山山系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受益于大熊猫、川金丝猴等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已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较好的保护。然而该区域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在面临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巨大威胁的同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许多受胁物种的生存现状亟需查明。林沙锥是岷山地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和全球性易危 物种,关于其生活史、种群数量、分布现状及受胁因素等方面的信息极为匮乏。本项目拟通过野外调查和社区访谈掌握林沙锥在繁殖期行为节律、栖息地选择等的偏好,通过环志追踪了解其迁徙规律以及迁徙和越冬期间的栖息地偏好,并进一步了解该物种在岷山地区的种群数量、分布现状和受胁因素,制定针对性保护计划,推动当地社区开展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里,通过7轮样线调查、26台自动录音机91天的鸣声计数,掌握了项目地内林沙锥分布的三个主要区域,初步估计数量为15对左右;通过在繁殖地布设34个利用样方、25个对照样方、19个觅食样方,收集了栖息地的20种环境变量及土壤动物信息,初步掌握了繁殖期内林沙锥的生境偏好、巢址选择、天敌、窝卵数和行为节律等信息;通过为7只林沙锥开展环志和卫星跟踪,首次获得了该神秘物种的秋季迁徙规律,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该物种在部分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的栖息地特征等信息。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该物种长期以来在生态学、生物学上的关键信息空白,而且项目团队已完成相关科研论文初稿及相关学术报告,这为进一步对该物种开展深入的研究及保护奠定了扎实且重要的基础。

此外,本项目还与国内外的高校、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当地社区、国内和地方的非政府组织与基金会建立了广泛且有创新性的合作关系,并与合作网络成员一起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媒体宣传和科普知识传播,显著提升了当地社区及公众对该物种的认知,还撬动了当地林业部门投入资金开展对林沙锥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第二个执行年,团队拟在雪宝顶项目地优化调查方法,对2022年度林沙锥繁殖种群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持续监测,并通过新布设的红外相机进一步研究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团队还将继续通过环志、卫星跟踪、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积累更多的林沙锥年度迁徙样本,以期掌握更多该物种在非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及迁徙规律。此外,为了解林沙锥在岷山-横断山脉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团队将联合网络成员,发动更多志愿者参与关键人物访谈和野外调查,寻找项目地外的林沙锥繁殖种群。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在项目区域内设置了27台自动录音机,共采集到110天大约7万小时的音频数据,揭示了其本年度的分布、数量、鸣叫的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项目地约有9个繁殖对,主要分布在林缘,且在项目地外仍有一定数量的林沙锥。项目设置的17台红外相机还揭示了,在林沙锥所在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同时生活着绿尾虹雉、红喉雉鹑、雪鹑、血雉等高山雉类。而且,牲畜与林沙锥的分布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但放牧是否对林沙锥的活动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项目团队还为20只林沙锥进行了环志和卫星追踪的佩戴工作,掌握了这些个体的迁徙规律,确认了位于云南、贵州、广西、越南、老挝、缅甸的7处越冬地。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对部分越冬地的栖息地的植被和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林沙锥南北迁徙的平均距离超过一千公里,在越冬期偏好草地及农田,回避林地生境,并对越冬地有较强的忠实度,而某些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如将草地大面积改为林地、茶树的种植、集中式光伏工程的建设都可能对其越冬栖息地造成威胁。

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设置自动录音机、分析卫星追踪数据、分析整理文献资料等途径,共得到林沙锥在岷山-横断山北部的历史和现存分布位点74处。通过MaxEnt模型的构建表明,林沙锥的潜在繁殖地主要位于岷山山系的高山草甸区域,邛崃山系和大雪山山系等地也有一定面积的潜在繁殖地。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寻踪!雪山怪鸟——林沙锥
2、【项目成果】Habitat selection and population status of breeding Wood Snipe Gallinago nemoricola in an alpine meadow in Sichuan, China
连云港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水鸟调查、监测和栖息地评估
项目编号:20220407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34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8012.12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7 至 2023-07
结项通过时间:2023-08-28
项目执行人:李静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10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地处黄海西岸,江苏省东北部的连云港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至关重要的水鸟迁徙中停地与越冬地。勺嘴鹬在中国机构在连云港沿岸的临洪、青口和兴庄等河口开展了月度水鸟调查及威胁监测。水鸟调查结果显示,连云港是包括半蹼鹬、小青脚鹬等多种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水鸟不可或缺的迁徙中停地和越冬地。

本项目中,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水鸟监测,了解以半蹼鹬等为重点的鸻鹬水鸟的栖息地使用情况,并评估栖息地变化对它们的影响。我们和多个决策方积极沟通,分享的水鸟监测数据和栖息地威胁状况,用科学结论推动重要河口栖息地的立法保护。

项目的三年目标为提升从事鸟类保育工作的学术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对连云港鸻鹬栖息地的威胁重视,并通过媒体宣传和科研产出推动立法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1年项目团队克服了疫情对野外工作造成的巨大挑战,完成了连云港河口湿地迁徙水鸟种类、数量、栖息地和威胁的全年监测工作,加深了对其物种组成、迁飞种群的变化趋势以及半蹼鹬、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小青脚鹬等重要鸟种的栖息地利用规律和威胁的了解。在监测结果中,最大的亮点是在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记录到了2.7万多只春季北迁的半蹼鹬,其种群数量首次超出了过去全球记录和估计的2.3万只。这不仅再一次证实了连云港的滨海湿地是该物种最为重要的北迁停歇地和能量补充站,也表明其栖息地若进一步丧失,可能也是这种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特有种的“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此外,项目还与其他科研团队与NGO共同合作,积极为法院审理自然之友对当地蓝色海湾工程建设项目的公益诉讼案件,提供所需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相关科学数据。项目还在连云港新增了一处可用于社区自然教育和保护宣传的半蹼鹬教室,首次开展了半蹼鹬绘画比赛,并利用360度监控摄像开展水鸟高潮停歇地日常威胁的观测和线上传播工作,结合线上各类自媒体的宣传工作,极大提升了公众对连云港河口湿地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的认知程度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将继续开展迁徙水鸟的月度监测工作,记录项目地内重点关注种类(半蹼鹬、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小青脚鹬和尖尾滨鹬)在高潮期的数量及其高潮停歇地的情况。团队还将重点尝试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定点拍摄、旗标记录和卫星跟踪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这些重点水鸟及栖息地所面临的各类威胁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可落地的保护建议。最后项目将综合三个执行年里所掌握的水鸟种群、栖息地和威胁数据,发布新一期的连云港水鸟调查报告,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媒体宣传、展览、教案教具的开发和举办研讨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关键利益群体加深对项目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认可与支持。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从2019年春季到2023年春季,项目团队通过在连云港临洪河口、青口河口、兴庄河口的滩涂湿地持续开展全年水鸟及其栖息地的调查与监测,掌握了半蹼鹬、大滨鹬、小青脚鹬、斑尾塍鹬、黑尾塍鹬、白腰杓鹬等濒危水鸟的种群数量、迁飞规律及栖息地面临的主要威胁。项目用扎实的工作、科学的数据证明了连云港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鸻鹬类水鸟不可或缺的关键栖息地,其中28种在连云港重要河口记录到的数量超过了全球种群数量的1%。尤其显著的是半蹼鹬,因为连续四年全球90%以上的种群在春季都迁飞到连云港停歇以补充能量。基于以上结果,项目团队通过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发布水鸟调查报告以及在当地和国内开展大量的科普宣教工作,推动半蹼鹬成为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使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保护部门及利益相关方开始逐渐认识到连云港滨海湿地在全球的重要性。项目的调查成果,改变了当地一直以来缺乏系统连续的水鸟和栖息地数据的现状。而且,在当地的“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因把濒危鸻鹬类水鸟的重要觅食地改造为人工沙滩而引发公益诉讼时,本项目还为法庭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8月快讯 | 秋季迁徙盛况空前!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鲵现状调查与保护管理
项目编号:20220100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3168.52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6
结项通过时间:2023-09-18
项目执行人:蒋万胜(吉首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湖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陵山区

项目摘要:
中国大鲵是我国濒危特有动物,是全球现生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但近50年来数量锐减。1988年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2004年和2021年均被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种。武陵山区是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其中张家界市是国内首个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最早实施人工放流的地区。历史上保护区内大鲵全域分布,但上世纪末起由于人类干扰致其呈点状分布在少数区域中,而现如今其种群现状不明。此外,保护区内人工放流已开展多年,但其实际成效一直缺乏关注,保护区居民保护意识也亟待加强。本项目目标在于全面重启张家界大鲵国家级保护区内大鲵调查,明确大鲵的种群现状和保护重点区域(第一期已对32个历史样点进行了调查并识别4大重点区域);通过对野外收集样本(包括野生和人工放流个体)的遗传组成分析,评估当前人工放流的实施效果;通过生境调查和致危因素分析给出针对性保护建议,并对重点区域开展提升居民保护意识的宣教活动。项目长远目标在于整合种群资源分布现状、人工放流效果评估及遗传管理、致危因素分析和保护宣教等活动,制定大鲵物种保护行动计划,推动大鲵长期的、科学的可持续性保护行动和管理示范。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对张家界大鲵国家级保护区内历史上有大鲵分布的32个位点进行了扎实认真的实地调查,共在野外5个地点观察记录到大鲵12尾,确认出苗点1个。通过创新性的大鲵种群存在概率估算,识别出了4个最为重要的大鲵栖息地,并对其主要受胁因素进行了分析。该结果填补了2008年以来的相关野外调查数据的空白。此外,项目还对栖息地周边社区村民进行了访谈,共收集160份有效问卷,对周边社区的保护意识进行了探究。项目团队不仅通过科学论文与专著公布了调查结果,还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了大鲵保护的现状和需求。

第二个执行年,项目拟在4个已识别的重要栖息地内开展更详细的种群现状和冬季出苗繁殖状况的调查,并首次尝试使用环境DNA取样和分析方法,对该辅助调查的可行性进行探索。与此同时,项目将通过多渠道收集的野生样本和人工放流样本的遗传组成和多样性分析,从遗传角度对大鲵人工放流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估。项目还将对前期保护区内开展的人工放流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结合评估结果,与保护区管理部门一起合作制定出合理和可行的大鲵人工放流遗传管理方案,为下一阶段制定大鲵保护行动计划打下基础。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在已识别的4个重要栖息地的7个样点中,获得了6个样点的大鲵样本或照片实证,并在其中的3个样点连续第3年在繁殖季监测到有幼苗流出。此外,项目还在1个人工增殖放流样点观察并拿到了包括受精卵、一年生幼苗、两年生幼苗和成体在内的完整生活史证据,证明该点的人工增殖放流已在野外成功建立了自然繁殖种群。项目团队还创新探索出了利用环境DNA辅助野外种群调查的方法,筛选出了几对合适的引物,并建立了方法流程,结果也与实地调查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未来此方法不仅可用于判别野外大鲵存在的有无,而且可以进一步对其遗传支系进行分析。

项目在本执行年中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对野外8个样点获得的84尾样本的基于线粒体COI、Cytb和D-Loop三个基因开展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人工放流虽有效促进了野生种群的恢复,但已确实带来了遗传支系的混杂。项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针对不同样点的现状,撰写了《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鲵人工放流遗传管理方案》,对未来的增值放流提出了初步的保护建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中国大鲵种质资源保护的困境与挑战
2、【论文】中国大鲵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3、【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大鲵保护的困境与挑战
4、【论文】中国大鲵非损害性DNA取样及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5、【论文】新冠疫情对张家界市大鲵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6、【论文】Characterization, Comparison of Two New Mitogenomes of Crocodile Newts Tylototriton (Caudata: Salamandridae),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7、【论文】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Rectoris luxiensis (Teleostei, Cyprinidae): characterisation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8、【论文】Two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Leptobrachium (Anura: Megophryidae: Leptobrachiinae):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ivergences,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9、Husbandry, Captive Breeding, and Field Survey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以萤火虫为指示物种的森林土壤健康评价与保护探索
项目编号:20220102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14
项目执行人:徐国瑞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5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土壤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 健康的土壤是维持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的关键。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的保护关注较少,且已有的关于土壤可持续性的保护多集中在减缓侵蚀上或者对其粮食产量的改善上。自然保护并不针对土壤,没有具体的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对于土壤生物及其功能的保护效果十分有限。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其种群通常分布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萤火虫的幼虫取食蜗牛、蚯蚓、蛞蝓等软体动物,对植物幼苗具有保护作用,是生态有益昆虫。其中,扁萤属萤火虫仅分布在亚洲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国家及东南亚国家,该属在中国共有11种,云南达到了9种。萤火虫的幼虫占其总生命周期的3/4(9个月)以上,但其栖息地的土壤健康受到的关注与保护较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本项目拟对该地区萤火虫种群分布及栖息地现状进行调查,并选择其典型栖息地展开土壤生态系统评价。同时,结合对当地村寨可达性、结合度、自然条件和保护意愿的调研,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萤火虫基础生物学知识宣传和栖息地土壤健康知识培训,探索以萤火虫为指示物种的土壤生态系统评价与保护模式的推广,推动当地社区对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

资助理由:
地球上约四分之一的物种都栖息于土壤中。土壤不仅起着有机物分解、营养循环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而且还调节着地上的系统多样性和功能,为人类提供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抵抗病原体、支持粮食生产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土壤健康或土壤质量是指维持动植物和人类生存的持续能力。由于缺乏关注和研究等原因,土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在自然保护中往往不被重视,而以往的土壤健康评价和修复措施,多聚焦在土壤的理化指标和提升生产力上,极少考虑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指标及其恢复。

萤火虫是昆虫纲鞘翅目萤科甲虫的俗称,也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著名的发光昆虫,依其生活环境可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其中陆栖萤火虫一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其幼虫阶段占整个生活史时间的四分之三以上(近9个月)。陆栖萤火虫的幼虫主要栖息在遮蔽度高、草木植被茂密、相对湿度高的土壤及地表腐殖质中,以捕食蜗牛、蚯蚓、蛞蝓等软体动物为主,对环境变化敏感,因此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

西双版纳州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萤火虫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半个世纪以来,版纳地区大量的热带雨林被转化为橡胶林等经济林和农业用地,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萤火虫的栖息地也因土地利用的变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人工夜间光源的增多等因素而大量丧失,其种类和数量也同样大幅减少,其中一些稀有种类如扁萤属萤火虫,其相关研究可能尚未开展就已消失了。

本项目选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及周边典型社区中的经济林、疏林开阔地、次生林及热带雨林这四类森林及土壤,探索将萤火虫的多样性和数量作为森林土壤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土壤本身的理化指标外加入相关的生态指标,建立综合性的森林土壤健康评价体系,并通过该体系进一步探索可行的土壤健康管理措施。项目拟通过与版纳植物园多年已开展的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活动相结合,在版纳植物园和试点社区内,进一步探索并推广森林保护、土壤健康恢复和萤火虫旅游相结合的综合立体保护的模式。终审委员会因此认为本项目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通过细致扎实的野外工作,项目在补蚌村、曼打鸠村及版纳植物园,顺利完成了经济林、疏林开阔地、次生林及热带雨林四种类型的森林中,萤火虫成虫和幼虫种类、分布、种群密度和栖息地的年度调查,并对不同项目地、不同林型下萤火虫成体的种类、多度、丰度和种群密度进行了初步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黄宽缘萤、熠萤属和边褐端黑萤是项目地的优势种,不同林型下的萤火虫群落组成差异显著,疏林开阔地和橡胶林中以黄宽缘萤为主,而次生林和雨林中以扁萤属、棘手萤属和熠萤属为主。项目还掌握了本年度萤火虫成虫和幼虫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冠层开阔度和凋落物厚度,掌握了栖息地中萤火虫的主要食物资源(蚯蚓、蜗牛和蛞蝓)和地表的节肢动物(蚂蚁和蜘蛛)及植食性直翅目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团队还通过多个社区的访谈认识到极端干旱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萤火虫及栖息地森林土壤健康状况构成的威胁不可忽视,并初步掌握了杀虫剂及光源污染等威胁的状况。这些都为下一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南岛鲸豚搁浅响应网络建设
项目编号:20220102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9791.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9
项目执行人:刘明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项目详情>>
实施中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我国鲸豚搁浅事件频发,但针对鲸豚搁浅的响应行动明显不足。海南位于南海腹地,历史资料显示近20种鲸豚曾搁浅于海南岛沿岸。自2012年起,项目团队利用地缘和平台优势,针对海南鲸豚搁浅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监测鲸豚搁浅情况、开展搁浅救助工作、建立海南鲸类搁浅专业数据库等。然而,仍存在许多待完善和推动的内容:(1)鲸豚搁浅属于突发事件,迫切需建立高效的响应网络,整合各参与机构/人员优势;(2)参与响应行动的一线人员,尤其在救助活体鲸豚方面,需进一步提升专业救助能力;(3)海南公众对海洋珍稀濒危动物的认识不足,公众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本项目拟在过去的工作基础上,保持监测并积极响应海南鲸豚搁浅事件,不断完善和发展多方协助及联动体系;组织专业培训,提升响应人员的专业能力。项目的目标是建立适合海南地区情况的鲸豚搁浅响应网络,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公益组织、志愿者协会、海洋馆及沿海社区等多方之间搭建桥梁,有效推动与海南鲸豚搁浅响应和救助相关的保护实践工作,为海南鲸豚保护提供重要保障。

资助理由:
鲸豚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关键类群,鲸豚搁浅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全球现象之一。尽管鲸豚搁浅的原因非常复杂、活体救助的难度很大,但快速汇报和响应、对可能存活的个体及时开展科学有效的救助、对死亡个体进行解剖以了解死亡原因、以及开展长期和系统的鲸豚搁浅及处理情况的监测,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保护管理而言都极为重要。搁浅资料如物种出没记录、相对丰度、多样性、生存威胁等可为了解这些海洋鲸豚类的生物和生态学、生存和受威胁状况提供丰富的信息。尤其是对于其中的珍稀濒危物种而言,搁浅资料和信息经常是研究它们的重要甚至唯一的可靠来源。我国沿岸鲸豚搁浅频发,但目前仅少数地区(如香港、台湾、海南)有响应行动。海南位于南海腹地,搁浅记录到近20种鲸豚,虽然自2012年起,项目团队利用地缘和平台优势,已开展了监测鲸豚搁浅情况、开展搁浅救助、建立海南鲸类搁浅专业数据库等多项工作。然而,要想对鲸豚搁浅事件进行科学、系统和高效的响应和研究,仍需整合多方力量,共建响应网络,并逐步提升网络的响应、救助和研究能力。本项目拟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之上,联合相关的民间团体、公益组织、企业、政府部门和志愿者,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初步建成一个目标明确、组成多元、分工合理、有一定应急响应能力的“海南鲸豚搁浅响应网络”,制定出网络建设的行动计划。之后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持续开展搁浅鲸豚的救助和记录工作,加深网络成员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提升网络成员的专业能力,开展公众和渔民的宣传,完善搁浅数据的收集、分析、研究和公开等活动,从而不断提升本网络的响应能力和成效。终审委员会因此认为本项目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中国环境报】救护搁浅鲸豚,知其难为而为之
2、【南海网】如何科学救护搁浅鲸豚?海南“政府+民间”联合救护体系已形成
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变化对大鸨越冬栖息地的影响评价和管护措施探索
项目编号:20220103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6.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4344.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30
项目执行人:刘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内蒙古、河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新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松嫩平原区

项目摘要: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濒危候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对于依赖农田栖息地越冬的鸟类。大鸨作为典型的农田越冬鸟类,土地利用方式及农牧管理模式的变化,可能影响其越冬种群动态及栖息地质量,甚至导致物种区域性消失的严重生态后果。然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大鸨越冬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农牧管理模式对于大鸨栖息地的影响尚缺乏科学评估。首先在越冬区分布北沿的内蒙古图牧吉,结合遥感卫片解析、野外调查、社区走访,开展大鸨dybowskii亚种越冬栖息地选择偏好调查和分析,比较近5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动态,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大鸨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针对栖息地变化较大的区域,开展精准社区调查,挖掘农牧管理模式变化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驱动因子,从而探求保护区管理为主体、社区农牧民共同参与的长效保护机制。在图牧吉追踪评估的基础上,调查范围扩展至越冬区分布南沿的河南新乡黄河湿地,进而提出保护管理行动方案以减缓或解除土地利用变化构成的威胁,最终将保护行动计划辐射并推广应用于其它重要大鸨栖息地。本项目为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实践指导,对于推动农田越冬地恢复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助理由:
大鸨是鸨形目鸨科的一种大型地栖鸟类,是世界上体型和重量最大的候鸟,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有两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的分布范围横跨欧亚大陆、种群数量较多,而dybowskii亚种分布相对狭窄,种群数量不足2000只且还处于持续下降趋势中。该亚种在蒙古、俄罗斯东南部和中国东北部繁殖,冬季则迁徙至中国的北部和中部地区越冬,主要栖息于大型河流、水库周边开阔的麦地、收获后的农田和荒地,以麦苗、花生、大豆、油菜和少量昆虫为食,是一种典型依赖农田越冬的鸟类。土地利用的变化、种植种类和管理方式的改变、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可能直接导致大鸨越冬栖息地的丧失或质量的下降。本项目拟在三个执行年内,选择越冬地北部的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部的河南新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比对过去五十年内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其对大鸨适宜栖息地的影响,并通过社区访谈,分析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项目将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与社区、保护区共同讨论制定和实施保护行动计划,从而探求保护区管理为主体、社区农牧民共同参与的大鸨越冬地的长效保护机制。项目还拟通过这两个项目地的探索与实践,将相关经验推广至整个大鸨dybowskii亚种的越冬地,从整体上推动农田的经营与管理能充分考虑大鸨的需求,从而为大鸨保留更多适宜的越冬栖息地。终审委员会因此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保护区内大鸨越冬种群的数量、分布、栖息地类型及人为干扰因子。项目团队还进入保护区内的靠山嘎查、哈达嘎查、青龙山嘎查和马鞍山开展了100多人的入户访谈,收集了1980年至今各嘎查的人口、土地、牲畜、农作物、经济收入、农田和草场管理方式及变化情况等信息。项目还选取了保护区及周边约3873平方公里的区域,利用开源的30米精度的1985-2019年中国土地覆盖年度数据集,对每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合以上各方面信息,项目团队发现: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该地区的畜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马作为交通工具和役用的功能逐渐丧失、数量大幅下降,而肉用羊的数量不断增长;该地的草场在2000-2010年间过牧较为严重,但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8年后实施的禁牧区全年禁牧、草畜平衡区定期休牧的制度以及2021年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都对草场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1985年到2019年,该地区90%的面积都是草地和耕地,然而,在34年间该地区的草地面积总体下降了28%,而耕地面积则增加了31%,并取代草地成为了现在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上世纪70年代时大鸨的数量比现在要多,1998年此地才开始有大鸨在此越冬,起初只有几只,2000年保护区成立后,越冬大鸨数量从最初的几头增长到一百多只,如今已成为了大鸨重要的繁殖地和最北的越冬地。虽然现有数据还无法就过去四十年间土地利用和农牧管理方式的改变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得出结论,但已为下一步更细致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项目还通过组织研讨会,汇报了第一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并与保护区管理人员及其他研究团队共同就该地区过去四十年草地与耕地之间流转的情况、可能影响这种流转的社会经济因素、这种流转对大鸨栖息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就可以推行的大鸨保护措施,如在秋季打草期对打草作业时间、打草方式、刈割面积和高度进行管理,实行轮刈制度等、恢复撂荒地种植越冬大鸨喜食的大豆、绿豆等高蛋白植物等形成了初步共识。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活动】百余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在图牧吉越冬
2、【项目活动】首次佩戴!图牧吉保护区管理局成功为野生大鸨佩戴卫星发射器
连云港水鸟食物资源和活动区域监测研究
项目编号:20220105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7999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71243.16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3
结项通过时间:2023-05-18
项目执行人:蔡志扬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7124.32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江苏连云港市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候鸟的一个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往年的调查共记录到鸻鹬类43种,其中22种超过了其迁飞区种群总数量的 1%,当中包括近三年春季调查统计到个体数达到其全球种群数量95%以上的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然而这座城市的滨海湿地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蓝色海湾工程项目修建的大堤不单破坏了原有潮间带湿地并可能会使整个区域的湿地质量下降、受污染和丧失原有功能,本项目针对由于缺乏本底数据导致未能有效监测和评估工程的生态影响的问题,科学收集底栖动物和鸟类活动的数据,填补相关空缺。本项目的三个目标包括,1)明确工程完成后周边潮间带湿地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和生物量的变化;2)掌握工程完成后半蹼鹬的活动范围变化;3)监测和评估工程对当地底栖动物以及迁徙水鸟的影响。这一系列工作不单为目前保护连云港滨海湿地行动提供鸟类数量以外更多的数据支持,还会为未来评估工程的环境影响以及设计潜在的补偿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让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更有效的保护湿地和候鸟。

资助理由:
江苏连云港市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鸻鹬类水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也是国际鸟盟认定的国际重要鸟区。2008-2018年的调查显示,在这里记录到的43种鸻鹬类中,22种的种群数量均超过了其迁飞区种群总数量的1%,其中许多都是全球或国内受威胁或受保护的物种,例如半蹼鹬、大滨鹬、小青脚鹬、大杓鹬等。连云港的兴庄河口、临洪河口和青口河口是鸻鹬类主要的觅食地,而河口附近的水产养殖塘则是其重要的高潮停歇地。2003至2018年间连云港已丧失了27%的潮间带湿地,如今仍在建设中的“蓝色海湾”项目则使得鸻鹬类水鸟所依赖的滨海湿地可能遭受进一步的丧失、污染等威胁。本项目团队在2021年实施的紧急项目,已在秋季迁徙季调查了临洪河口和青口河口的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为评估“蓝色海湾”项目的生态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本底信息。然而,科学评估工程建设项目对鸻鹬类水鸟的影响并制定可行的缓解或补偿方案,还需要开展长期的科学监测,尤其是鸻鹬类更集中的春季迁徙季的底栖生物种类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及水鸟重点活动区域的变化情况。本项目拟在接下来的三个执行年内,通过春季迁徙季底栖生物监测及为水鸟佩戴追踪器,就工程建设项目对当地底栖动物以及水鸟活动区域的阶段性影响进行科学评估,拿出研究成果和阶段性评估报告。本项目还将与质兰已资助的《连云港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水鸟调查、监测和栖息地评估》项目形成合力,为回答为何半蹼鹬的觅食区域集中在青口河口和临洪河口以及为何半蹼鹬在迁徙时会选择集中在连云港停歇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终审委员会因此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江苏连云港的临洪河口、青口河口和兴庄河口以南的潮间带,本项目掌握了2022年鸻鹬类水鸟春季迁徙季节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种类、群落特征和生物量,连同上一年紧急项目实施期间获得的秋季鸻鹬类水鸟迁徙季底栖生物的数据,填补了这三个河口底栖生物本底数据的空缺。这不仅有助于找寻半蹼鹬等鸻鹬类水鸟在迁徙途中大量在这三个河口聚集停歇的可能原因,也为科学评估蓝色海湾项目围堰工程的建设对鸻鹬类水鸟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一手数据。项目团队虽在本年度未能给半蹼鹬成功佩戴上追踪器,但与蒙古鸟类保护中心的科研和保护工作者建立了合作关系,还探索出了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底栖动物采样方法和调查方案,这些都为团队今后长期在此开展底栖生物的监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论文发表】Gaps in coastal wetlands World Heritage list
北黄海濒危大滨鹬数量动态、食物变化、能量积累研究及人-鸟和谐的绿色发展模式探索
项目编号:202201068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46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9
项目执行人:张守栋项目详情>>
实施中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辽宁
涉及自然保护地: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黄渤海区域广袤的滨海滩涂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这一世界上受胁鸟种数量最多的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鸟类栖息地。位于黄海区域最北部的鸭绿江河口湿地,是目前已知IUCN濒危物种大滨鹬的最重要的能量补给地,春季北迁期有近5.5万只大滨鹬在此停歇并补充能量。在该物种的迁徙路线上,由于滩涂围垦、港口建设、过度采集底栖生物、海产养殖、环境污染等原因,其栖息地已大量丧失或质量严重下降,这使得大滨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种群数量以年均5.1% 的数量急剧减少。在鸭绿江河口湿地,大滨鹬主要面临三大主要威胁:1)自然食物光滑河蓝蛤急剧减少了99.7%,食物量和食物结构改变导致大滨鹬食物匮乏;2)大滨鹬取食养殖贝类造成剧烈的人鸟冲突;3)当地渔民在潮间带和潮下带交汇区设置的丝网,每年会造成成百上千只水鸟撞网淹死。本项目拟在鸭绿江河口湿地探究大滨鹬食物、数量和食物摄入速率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探索食物减少的原因及增殖放流对食物恢复的作用、调查丝网对水鸟的危害并探究解决方案、提出渔民经济损失和鸟类保护平衡的管理方案。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2021年大滨鹬春季北迁期,本项目通过6次大滨鹬种群数量监测、3次固定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密度监测和182段取食视频的食物摄入速率监测结果发现,在鸭绿江口湿地,大滨鹬的种群数量仍显著低于2011-2012年,其可利用食物与2014-2020年的数据基本持平,与食物丰富的2011-2012年相比没有显著的恢复。依据过去对大滨鹬迁飞至繁殖地所需能量和摄入食物的科学估算,本年度大滨鹬的食物可利用性仍然较低,仍面临食物匮乏的窘境。此外,项目发现渔民为捕捉虾姑所设置的丝网,对鸻鹬类水鸟有严重的生命威胁。项目团队发现被丝网伤害甚至致死的水鸟达到了21种507只,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环志个体。可喜的是项目通过社区教育,使62名渔民主动或参与救助了36只斑尾塍鹬、33只大滨鹬及6只黑腹滨鹬。项目通过在社区投苗养殖区对渔民燃放鞭炮驱赶水鸟的行为和投苗情况的研究发现,渔民改变在滩涂上投放四角蛤蜊的大小和投苗时间的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渔民的损失、减少鞭炮的数量和对大滨鹬的能量积累速率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渔民养殖活动与水鸟保护之间的冲突,还需要寻找其他有效的能促进人鸟共存的措施。以上这些监测、研究与保护工作扎实有成效,不仅回答了许多保护中实际面临的问题,还为下一步的研究和保护行动确定了方向。

在第二个项目执行年,项目除继续在大滨鹬春季北迁期对种群数量、底栖动物及食物摄入速率进行年度监测外,还将对整个项目地丝网的数量及其对水鸟的影响进行定量的研究,以评估这种渔业行为整体上对迁徙水鸟的危害程度,并试验在丝网上悬挂标记物的方式能否有效减缓对水鸟的伤害。项目还将继续鼓励社区渔民参与水鸟的救助与保护。此外,由于项目地大滨鹬喜食的光滑河蓝蛤现有的种群密度不到2011-2012年食物丰富期的5%,因此,项目还将通过在试点区域进行光滑河蓝蛤的增殖放流实验和监测研究,试图寻找大滨鹬食物减少的原因及可能的栖息地恢复措施。所有这些活动都将对项目地滨海湿地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202201072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8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79326.51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3578.18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21
项目执行机构: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负责人:李晓鸿)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华亭市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张家川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秦岭细鳞鲑是中国特有的狭域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甘肃东南部是秦岭细鳞鲑最重要的分布区,但由于非法大量捕捞、栖息地水资源减少、河道破坏等威胁,相关保护机构的保护能力有待提升,保护行动较少,野生种群岌岌可危。面对这些问题,为使甘肃省秦岭细鳞鲑野生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得到增强,在对甘肃省秦岭细鳞鲑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与保护机构研讨,共同制定保护行动计划,同时在第三执行年再次回顾、修订,形成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计划;组建由保护区、林场、大专院校和社会组织等相关单位成员参与的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使网络发挥交流学习、分享资料、共享信息、讨论问题的功能;对网络成员提供野外保护技术培训提高其保护技能;推动网络成员共同探索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的连通性、产卵场调查及种监测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推动林场参与秦岭细鳞鲑栖息地巡护,探索林场参与秦岭细鳞鲑保护的机制;反思、总结,为以秦岭细鳞鲑保护为切入点的“林水一体化”保护积累经验。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期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在2021年4月组建了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56位来自保护区、林场、大专院校和NGO等相关单位的成员加入了网络。为了加强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项目编印发布了3期秦岭细鳞鲑保护工作通讯,还组织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动,带领成员考察了张家川、华亭、陇县、桃花沟等地的秦岭细鳞鲑栖息地和人工繁育站,并就物种的生态习性、种群监测方法、河流的连通性、产卵场等栖息地的保护管理现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与讨论,提升了网络成员对该物种及其保护需求的认识,也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意愿。此外,在项目的推动下,东岔林场桃花沟管护站开始将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的巡护纳入日常巡护工作,网络成员也探索了水下摄像、蹲守瀑布等种群监测手段。

进入第三个执行年,项目拟在“林水一体化”保护理念的指导下,继续推动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流、提升成员的保护意愿与能力、并支持成员之间联合开展保护行动。除继续发布保护工作通讯、组织和维护网络的日常交流以及开展能力建设活动外,保护网络的成员将首次以流经甘陕两地的麻庵河为例,尝试对该河流的连通性进行科学评估,尤其是评估废弃水坝对连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是否以及如何设计栖息地修复或连通工程(如鱼梯)方案。此外,项目还将推动更多网络成员开展以减少非法捕捞等威胁为目的的巡护活动,支持多个成员继续探索简易有效的种群和威胁监测方法、产卵场调查方法。随着对秦岭细鳞鲑认识的进一步深入,项目还将在总结已有各类保护行动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之上,支持网络成员对已制定的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进行更新,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保护行动。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在过去三个执行年中,基本摸清了甘肃省内秦岭细鳞鲑的分布和保护现状,确认了麦积东岔、平凉麻庵河、秦州藉河、定西榜沙河等重要的栖息地。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建立了首个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并通过网络推动成员开展水林一体化的保护实践。该网络现有成员近80名,主要都是来自于甘肃省内与秦岭细鳞鲑保护和管理相关的保护区、林场、种质资源保护地、渔业工作站等12家管理机构的一线基层工作人员。项目通过举办研讨会和保护技能培训、进行实地考察、编制秦岭细鳞鲑保护工作通讯、联合开展在地的保护行动等方式,促进了网络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也提升了成员的保护兴趣与能力。在项目团队的协助下,网络成员共同制定了《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2020-2030》,并在栖息地巡护与监测、种群数量监测、栖息地连通性评估、麻庵河鱼梯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2023年网络成员还基于已有的工作成果,更新了保护行动计划,为之后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斑喙凤蝶的观测、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201074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784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99.5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978.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4 至 2023-03
结项通过时间:2023-06-22
项目执行人:何桂强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9999.95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岭区

项目摘要:
三年项目整体的背景:本项目是在连续两年实施的基础上,继续持续野外观测和驯养研究,探索社区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能力建设,探索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绿色发展效益,既提升保护区的科研保护管理能力,又提升保护区在蝴蝶研究和自然教育工作上的社会影响力。要解决的问题:常年观测的持续性,栖息地保护的长期有效性,探索社区参与栖息地保护的意识培养和能力培训;持续开展人工驯养和繁育试验;如何提升保护区在蝴蝶研究和自然教育工作上的社会影响力。目标:保护好金斑喙凤蝶的栖息地和整个生态系统;提升保护区在蝴蝶研究和自然教育工作上的社会影响力。主要方法:野外虫态观测和栖息地健康状况的观测与保护;人工驯养繁育试验;召开专家研讨会,举办志愿者科考和自然教育营。期待的项目成果:总结出成型的研究方法和保护行动计划;人工驯养与繁育技术提升;专家研讨和志愿者营成功举办。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找到了金斑喙凤蝶的16只成虫、15枚卵和1条幼虫,积累了共计100天的生活史观察数据,绘制了保护区内寄主植物——金叶含笑的野外分布图,并通过样方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寄主植物的野外生长和自然更新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项目撬动保护区投资完成了金斑喙凤蝶研究基地的初步建设,积累了更丰富的保育繁殖经验,拍摄了野外成虫飞翔停息、野外卵状态、幼虫吃蜕皮和叶片、化蛹等生活史的影像,编制了《井冈山野外蝴蝶识别手册》、设计了蝴蝶保护宣传展板和墙面宣传牌,并确定了野外自然教育导赏路线、人员分工及内容,这些工作均为保护区下一步加强蝴蝶的保护和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连续两期的实施,不仅总结出树冠观测法、过筛寻虫法和盆景饲养法等研究方法,而且已撬动保护区从无到有、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展金斑喙凤蝶的科学研究及以蝴蝶为特色的自然教育。2022年保护区继续投入项目资金支持研究基地及相关的科研工作,还为本项目配备了新的、年轻的研究力量。

在第三个执行年,项目除继续开展金斑喙凤蝶的野外观测和提升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外,还拟在全国招募蝴蝶爱好者和研究者,举办金斑喙凤蝶专项志愿者科考营,对该物种进行更深入的野外观察和研究,并邀请国内蝶类和生态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对本次专项科考营进行指导。项目团队还将和科考营成员、专家和保护区一起,举办金斑喙凤蝶研究和保护研讨会,总结团队十多年来金斑喙凤蝶的观测研究方法、经验与成果,并制定出未来3-5年内保护区金斑喙凤蝶的研究和保护行动计划。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从2019年至今,本项目通过在井冈山保护区内建立3条固定观测样线,每年定期沿样线开展金斑喙凤蝶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标准化观察;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两条主要样线上的寄主植物群落的自然更新和健康状况,在三个执行年内积累了该物种丰富的生物学、生态学数据,也对这种蝴蝶在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繁殖行为、生活史及寄主植物群落的健康状况有了初步的掌握。项目于2022-2023年在全国首次观察到该物种的滞育现象、野外的蛹态及成虫的汲水行为。项目还撬动保护区投入资金建立仿生态大棚,于2020年成功保育羽化出2只雄蝶后在原生境进行了放飞;2022年又成功保育羽化出1只雌蝶及2只雄蝶后进行了繁育试验和原生境的放飞。本项目还创新性地探索出了树冠观测法、过筛寻虫法和盆景保育法等观测和保育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了《井冈山金斑喙凤蝶研究方法》与同行分享,带动了浙江乌岩岭、广东车八岭、江西武夷山和九连山等保护区也开展了对该物种的监测和研究。项目还基于三个执行年的扎实工作,编制出了《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研究行动计划》,该计划获得了保护区的认可,已将其中部分内容列入了保护区的年度工作方案中。此外,基于项目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研究成果,项目还通过科考营和专家研讨会等活动成功吸引了多个外部机构到保护区来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并推动保护区更加重视与蝴蝶保护相关的自然教育及科普工作,提升了保护区在金斑喙凤蝶研究和保护工作上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国内首次!成功育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雌蝶
2、【成果汇报】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科考营暨全国专家学术研讨会活动圆满收官
3、【媒体报道】国内首次!昆虫界“大熊猫”成功育出雌蝶
4、【媒体报道】全国首次!井冈山保护区成功育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5、【媒体报道】【爱问】此生追着"国蝶"飞
海南岛无刺蜂自然种群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编号:202110001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69958.9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1 至 2023-06
结项通过时间:2023-09-30
项目执行人:王释婕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6995.89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岛中南部区

项目摘要:
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麦蜂族,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资源昆虫,在授粉、药用、工业原料等方面有很好的利用价值。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致使无刺蜂的生境呈现碎片化,严重导致无刺蜂丰度和多样性锐减甚至濒危。鉴于此,开展保护和合理利用无刺蜂的工作将对促进农业、医药、生态多样性等领域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区域内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社区群众的访谈,掌握无刺蜂物种、分布、种群生存现状等情况;重点对无刺蜂物种较多或蜂群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长期监测,探究影响无刺蜂种群分布的因素以及初步掌握黄纹无刺蜂采集植物偏好等。与各利益相关方探索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无刺蜂养殖新模式,共同探讨无刺蜂保护行动计划以及推进保护示范基地建设;长期开展社区保护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无刺蜂的保护意识,有效推动无刺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9个分局的99名工作人员及周边39个自然村的191位村民开展了无刺蜂种类、分布、数量、生存状况、面临威胁以及无刺蜂利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实践的访谈,并基于访谈结果开展了无刺蜂种群数量和筑巢树种的调查。访谈结果显示“有喇叭口”的无刺蜂为黄纹无刺蜂,在9个分局的辖区内都有分布,而“无喇叭口”的为戈氏无刺蜂,主要分布在2个分局。调查则共记录到6群戈氏无刺蜂和114群黄纹无刺蜂,只有1个分局同时发现了两种无刺蜂,且总蜂群数量多于其他分局。访谈结果显示,相比于十多年前,无刺蜂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性(砍树)取蜜;黑水虻、蜂巢小甲虫等昆虫可能是无刺蜂的主要天敌。项目团队基于访谈和调查结果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递交了一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无刺蜂现状调查报告》,为未来推动国家公园内开展无刺蜂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个执行年项目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尖峰岭分局开展样线调查,初步了解野生无刺蜂的种类、空间分布和栖息环境等。项目还将与村民合作,选取特定的黄纹无刺蜂蜂群,观察工蜂的行为和蜂群的健康状况,对蜂群周围的蜜粉源植物进行初步调查,并通过采集蜂粮进行宏基因组的测定,初步掌握黄纹无刺蜂传粉植物的偏好。

项目成果:
2022年,项目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分局开展野外调查,一共发现了5群野生的黄纹鳞无刺蜂,其筑巢树种为大叶桉、山海棠、山苦楝、红椆和黧蒴锥。针对12群在尖峰岭分局内养殖的黄纹鳞无刺蜂,项目在2022年的不同季节选择了9天,每天从早上7点至下午6点每小时观察记录10分钟内工蜂出巢回巢所携带的树脂和花粉量、巢门区域工蜂数量等信息,并调查收集了蜂群附近的优势蜜粉源植物,发现无刺蜂采集的当季蜜粉源植物有海南锥、黧蒴锥、杜英、水锦、漆树、常山、毛菍、鬼针草、红锥等物种。项目还通过采集和鉴定蜂群周边的开花植物标本,并采集蜂粮样本进行了DAN测序,初步掌握了当年8个月内不同月份采集花粉的种类与比例,掌握了可鉴定到种的蜜源植物44种。此外,项目还通过与蜂农合作,在2022-2023年间对10群原木养殖的无刺蜂进行了人工蜂箱的过箱试验,最终有9群过箱成功且蜂群重量增长、生存良好,1群逃逸。

云南西双版纳无刺蜂分布、保护现状调查及可持续保护
项目编号:202110002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8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1 至 2023-06
结项通过时间:2023-08-28
项目执行人:汪正威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8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无刺蜂是一类重要的社会性昆虫,主要分布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无刺蜂的分布也由最初报道仅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普洱等地逐渐拓展到了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西藏及台湾等多地热带地区。然而,在我国热带地区无刺蜂对不同植被类型的适应及人为因素在无刺蜂保护现状中的作用等信息仍严重缺失。本项目拟在前期对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地区无刺蜂的种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无刺蜂在勐海县和勐腊县项目地的竜山、经济林以及过渡林中分布、种群密度及栖息树种选择进行调研;对村寨内关键人员进行访谈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对无刺蜂的利用历史,和保护的内源性动力。同时,通过对当地村民进行无刺蜂基础生物学知识宣传和诱桶增设推广从而推动当地社区对无刺蜂的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无刺蜂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传粉昆虫。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动物志中记录的无刺蜂的主要分布地之一。项目团队在第一年里通过在勐腊县、景洪及勐海县开展的样线调查和村民访谈,确定了戈氏无刺蜂主要分布在景洪、勐海县内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并基本确定了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无刺蜂种类主要有黄纹无刺蜂、顶无刺蜂、光足无刺蜂,暗翅无刺蜂、戈氏无刺蜂和从临沧等地引入的黑胸无刺蜂。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一新记录种Lisotrigona carpenteri。项目还发现近两年随着无刺蜂受到的关注增多,野生蜂群筑巢树被砍伐、蜂群被挖掘和买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仅2020年,无刺蜂蜂蜜在网络上的成交量就达到500kg,均为攫取的野生无刺蜂蜂蜜。若按项目调查到的每群野生蜂每年产量1-2kg蜂蜜估算,每年有近250-500群野生蜂群遭受破坏。而且,此现象仍呈现上升趋势。

项目团队的以上调查结果不仅填补了西双版纳无刺蜂种类、地域分布特点、筑巢习性和面临的威胁等研究和保护方面的空白,还针对无刺蜂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工作。

第二年项目将选择勐腊县的一个傣族村寨和勐海县的一个布朗族村寨,对两个村寨中从天然林(竜山)到经济林的不同植被类型,开展野生无刺蜂种类、分布、种群密度和栖息地特征的进一步研究。项目还将挖掘两个村寨与无刺蜂相关的传统知识,尤其是当地竜山文化与无刺蜂的关系,并与当地的村民和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可持续利用无刺蜂、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建立环境友好型无刺蜂养殖和研究基地的可行性。为未来进一步了解各种无刺蜂的生态位,掌握和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在曼打鸠村(傣族)和章朗村(布朗族)的原始林内一共调查到了22群野生无刺蜂,在经济林及与原始林的过渡区内则均未发现无刺蜂活动及筑巢。其中,曼打鸠的海拔低,分布有黄纹无刺蜂、顶无刺蜂和暗翅无刺蜂,而章朗村的海拔相对偏高,分布有黄纹无刺蜂、暗翅无刺蜂和戈氏无刺蜂。项目团队在两个村寨不仅通过培训让30多个村民掌握了无刺蜂的基础知识和诱桶技术,还与村民一起尝试了不同诱桶的制作和布置试验,并以此增进了村民对无刺蜂保护项目的了解及参与无刺蜂养殖与保护的兴趣。项目还通过对关键人物的访谈,获知了村民对佛教相关树种的内源性崇拜以及传统信仰对栖息在榕树、菩提树内的无刺蜂和其他热带蜂种的积极保护作用。

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新疆郁金香为代表的城市原生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共存发展
项目编号:20211003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71802.6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1 至 2023-06
结项通过时间:2023-09-29
项目执行人:杨宗宗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7180.27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荒漠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新疆

项目摘要:
新疆郁金香是我国特有植物,在《中国生物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种类,仅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北部乌鲁木齐市至奎屯市一带的山前带平原荒漠及石质低山的阳坡。该物种是一种重要的荒漠早春野生花卉,是培育多花郁金香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材料,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我们通过2020年的保护工作开展,进行了大量的新疆郁金香保护宣传工作与野外调查数据收集。2021年9月8日,新调整的《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名录》中将国产郁金香属所有种类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级别。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张与野生植物的乱采滥挖,新疆郁金香的原生地及种群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亟待保护。乌鲁木齐位于干旱荒漠区,拥有丰富的特色荒漠植物和早春短命植物代表类型,由于城市开发建设、植树造林等荒山绿化工作的进行,城市中的荒漠生态系统正在受到影响和改变。我们将通过以新疆郁金香、准噶尔鸢尾蒜、长距元胡荒漠植物类群进行观测、调查和保护,结合自然教育、科普等工作,让民众建立起城市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理念,完成新疆郁金香保护策略制定与实施。与相关组织、单位联合宣传、打造以新疆郁金香为代表的荒漠植物“城市名片”,达到城市物种多样性、物种栖息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共存。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团队对乌鲁木齐市内的雅玛里克山和东山两处的新疆郁金香野生种群开展了样方和样地调查,对生长在原生境、造林区及过渡区内的植株进行了形态、每株花朵数量和传粉昆虫的对比。结果发现人工造林会导致该物种的每株花朵数减少、结实率降低和访花昆虫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林下较为荫蔽、人工灌溉导致土壤水分含量高,也容易引起野生植株鳞茎的腐烂。此外,团队发起了新疆郁金香保护宣传日活动,还与媒体合作开展了大量科普宣传活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从而对推动该物种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疆郁金香是我国特有植物,仅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市至奎屯市一带的山前带平原荒漠及石质低山的阳坡,是原生的荒漠生态系统中的早春短命植物的典型代表。第二年项目将继续开展新疆郁金香野生种群数量、球茎、繁殖状况、伴生植物种类和多样性等的监测,进一步科学评估植树造林及人工灌溉措施对郁金香及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此外,项目还将基于野外调查工作,以新疆郁金香、城市荒漠生态系统及其早春和晚秋植物多样性为主题开发四套科普课程,为之后打造以新疆郁金香为代表的荒漠植物“城市名片”、建立城市中的原生植物保护小区、以及实现城市居民与荒漠生态系统的共存而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2022年4-6月,在乌鲁木齐的雅玛里克山和东山,本项目对6条样线30个样方中的郁金香及其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情况和生活史进行了观察记录,对人工造林带和原生境中荒漠早春植物的多样性、植株形态和数量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发现,样方中的早春植物除新疆郁金香和伊犁郁金香外,主要为黑鳞顶冰花、鸢尾蒜、准噶尔鸢尾蒜、长距元胡、紫堇叶唐松草、甘新念珠芥等。其中一年生的早春植物,其生活周期通常只有2个月左右,3月底或4月初开始萌发生长,4-6月份开花结果,随即完成生活史。观察还发现,人工林下的样方与荒漠原生境中的样方相比,多出了诸葛菜、早开堇菜、荠等外来种类,可能为树木种苗土壤及绿化草籽中夹带而来,但荒漠早春植物种类变少;新疆郁金香出现了植株叶片不再卷曲或卷曲程度降低的现象,还出现了叶片伸直、细长的植株,甚至出现了发育不良、花朵不发育的植株;其他早春植物如长距元胡、新疆郁金香、黑鳞顶冰花、球根老鹳草等则出现植株形态明显细弱、变高,单株开花数量减少的现象;长距元胡相比原生境还出现了密集生长的现象。由于尚缺乏更细致的定量研究数据,项目只能推测人工林下样方由于郁闭度增加和人工灌溉导致的土壤水分增加影响了这些早春植物的发育及繁衍。项目还协助新疆草原总站将已受到墓地建设破坏的97枚新疆郁金香的鳞茎从项目地迁移到了种质资源圃。

与此同时,项目开发了“自然里的金色春光”、“荒漠短命植物多样性认知与保护”、“城市荒漠植物多样性认知与保护”、“城市荒漠植物的斑斓世界”这四套科普内容,与共青团合作,在线上开展了2个月10场的全疆青少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教育实践巡疆课程。通过新疆本地的保护故事和以郁金香为代表的神奇植物,激发了青少年探索植物和保护自然的兴趣。项目还与中国国家地理无穷小亮团队共创,拍摄了新疆郁金香保护的科普抖音视频,播放量达485.5万次。项目负责人还参加了由抖音主办的中国网“4.22世界地球日中国网抖音公益直播”,向5万在线观众讲述了新疆郁金香的生存现状及保护价值,新华社、中新网、抖音热点都对此进行了专项报道。项目负责人还通过走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和伊犁植物园,介绍了新疆郁金香及其他城市原生荒漠植物的生存状况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的亮点在于虽然遭遇疫情的严重影响,但仍在公众传播与科普宣传上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提升了公众对新疆郁金香属植物基础保护信息的认知,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由于新疆郁金香在项目点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在城市绿化需求下保留新疆郁金香及其为代表的原生荒漠生态系统,而项目针对此尚未能制定出保护成效可衡量、可量化的保护策略,因此决定不予继续资助。

云南野生绿孔雀极小种群致危因子研究及保护能力提升
项目编号:20211004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76845.0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1 至 2023-06
结项通过时间:2023-09-28
项目执行人:顾伯健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7684.51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玉溪市玉白顶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保山市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尽管近三十年来中国野生绿孔雀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退化,但是一些残存的绿孔雀种群却至今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大部分残留的绿孔雀种群与保护区和栖息地周边社区各种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关系密切,很多种群的致危因素尚不明确。本项目旨在结合红外相机调查、声音监测、痕迹样线调查、社区调查等方法,对玉溪市玉白顶保护区的绿孔雀种群进行栖息地选择、种群分布等关键基础信息的调查,特别是重点研究绿孔雀对放牧、捡菌等关键人为干扰的响应,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展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此外,对存在较大保护空缺,缺乏关注的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绿孔雀极小种群进行关于分布范围、栖息地类型、受威胁情况等摸底调查。同时,我们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升绿孔雀分布区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监测与巡护水平,使得该区域绿孔雀种群得到长效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绿孔雀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两广和云南等地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14-2015年的调查显示,目前云南省野生绿孔雀的种群数量可能已不足500只,相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调查结果(800-1100只),野生种群的数量大幅减少,许多历史分布点的种群现状和受威胁状况都不明,亟需开展基础的调查和保护。

本项目首先建立了覆盖云南玉白顶省级保护区及其周边绿孔雀栖息地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除记录到绿孔雀的求偶、觅食等重要的行为影像外,还记录到了豺、林麝、黑颈长尾雉等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揭示出该区域极为丰富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项目还基于占域模型和实地调查,初步揭示出绿孔雀的活动与放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居民点和道路的明显回避。此外,本项目还培养了保护区的基层巡护员,让他们初步掌握了红外相机布设技术,并在日常的巡护中加入了针对绿孔雀等保护目标物种的巡护内容,提升了保护区的管护能力。

第二年项目拟继续在玉白顶开展红外相机监测并增加声学监测,进一步探究绿孔雀的种群密度、活动与植被类型、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开展相关社区的社会、经济、家畜饲养、环境变迁的调查,与保护区在已开展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一起制定针对放牧和采菌等人为活动的可行的管理措施。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在澜沧江及怒江流域内可能有绿孔雀小种群的1-2个关键区域,通过培训当地的基层巡护人员,对潜在栖息地内绿孔雀的分布、生存和受威胁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基于过去两年101个红外相机点位的持续监测数据和本年度的社区调查,项目用占域模型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了绿孔雀对放牧、捡拾野生菌等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内尚未发现目前强度的放牧活动对绿孔雀存在消极影响;可能由于拾菌季节与绿孔雀的繁殖期不重叠,也尚未发现捡拾野生菌对绿孔雀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已有的一些观察发现,由于绿孔雀会取食土黄牛粪便中的虫子、牛的踩踏可能抑制了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生长、以及村民在干旱季节为牛羊补给的饮用水也惠及了绿孔雀,因此,土黄牛的散放可能对绿孔雀有积极的影响。项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给保护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放牧管理、其它同域分布雉类的管护、扩大保护区边界等建议,这些都为保护区理解放牧与绿孔雀保护之间的关系,精细化管理绿孔雀的栖息地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是本执行年项目的亮点。此外,项目还利用声学监测设备对绿孔雀的叫声进行了收集、辨识、监测和声学研究,对未来利用声学设备和AI识别开展绿孔雀的个体识别、鸣叫规律及种群监测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保护区也在参与上述所有工作的过程中,提升了管理人员和护林员的相关调查与巡护能力,并通过联合森林公安加强执法,震慑了可能的盗猎行为。

项目还实地调查了云南省红河流域、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流域内26个县绿孔雀的历史和潜在栖息地,并对当地农民、放牧者和护林员等进行了访谈,初步掌握了绿孔雀各小种群的现存栖息地质量及受胁原因,并识别出楚雄州和普洱市内多个尚未建有自然保护地、存在较大保护空缺的绿孔雀栖息地。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发表论文】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2、【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绿孔雀栖息地的放牧——干扰还是共赢?
3、【项目宣传】你的好朋友是谁?绿孔雀:牛!
4、【论文】Is livestock grazing compatible with green peafowl (Pavo muticus) conservation? Potential chance of peafowl-human coexistence
硇洲岛西埠村可持续渔业社区发展项目
项目编号:202110044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837.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8467.99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1 至 2023-03
结项通过时间:2023-05-10
项目执行人:邓剑媚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846.8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

项目摘要:
位于雷州湾东部海面的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这里不仅有悠久丰富的人文历史,周围的滩涂和海域内还生活着中华鲎、圆尾鲎、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等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本项目团队由出生于本岛传统渔业社区的返乡青年牵头成立,从2020年就开始通过策划组织渔村儿童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当地海岛和海洋面临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净滩、解救渔网中的中华鲎等活动参与保护行动。本项目在三年内拟通过民间渔业传统知识的挖掘和展览、渔民环境口述史的调查、社区儿童的环境教育、渔民渔业行为的改变、负责任海岛生态旅游方式的推广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和培养社区内生的保护力量,促进当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当地居民和旅行者对濒危物种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从根源上去应对鲎、鲸豚等濒危海洋生物的兼捕、非法食用或买卖等问题。

资助理由:
位于雷州湾东部海面的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这里不仅有悠久多彩的人文历史,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岛屿四周的滩涂和海域内还生活着中华鲎、圆尾鲎、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等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本项目团队由出生于本岛传统渔业社区的返乡青年牵头成立,从2019年就开始通过策划组织渔村儿童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当地海岛和海洋面临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净滩、解救渔网中的中华鲎等开展保护行动。本项目在三年内拟通过民间渔业传统知识的挖掘和展览、渔民环境口述史的调查、社区儿童的环境教育、渔民渔业行为的改变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和培养社区内生的保护力量,促进当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从根源上去应对鲎、鲸豚等濒危海洋生物的兼补、非法食用或买卖等问题。本项目是一个鲜活生动、因地制宜、社区为主体的保护项目,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推广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作为一群思想活跃、年轻多元的在地青年,项目团队通过帮渔民解渔网、跟船出海收网等方式,将调查与社区的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不仅从整体上对西埠村渔业资源和生计的历史变迁与现状、渔民的传统文化等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文本梳理,还在访谈中了解到:硇洲岛周边海域近十年内还有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海龟、鲎等珍稀濒危物种生存;几十年前甚至还有海龟上岸产卵;这些海洋生物仍面临流刺网和拖网的误捕、非法贸易/食用以及栖息地破坏等的威胁。团队基于已有的工作基础在社区推动成立了儿童社,并以此作为社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主题课程、放映会、科普等各种活动形式,增强了社区儿童的环保意识、文化自信,并撬动他们积极参与到解救鲎的行动中,累计放归被渔网缠住的鲎529只。此外,项目成员还通过外出参访学习及参加田野营培训,提升了团队的调查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硇洲岛常见滨海生物及渔获物
2、【项目活动】黑石屿儿童社 | 海岛乡土课堂与年终PARTY
3、【项目活动】西埠村田野手记:岛屿社会的捕获
人类活动对青海祁连山浅山带荒漠猫种群的威胁评估及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110047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6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6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839.1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6973.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1 至 2023-05
结项通过时间:2023-08-01
项目执行人:李晟(北京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森林、农田、灌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祁连山区

项目摘要:
荒漠猫(Felis bieti)是唯一的中国特有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分别评估为易危和极危物种。目前国内对荒漠猫的科学研究及保护措施相对缺乏。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是该物种的关键分布区之一,本项目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片区的支持下,已通过红外相机布设、卫星定位追踪、粪便DNA分析等手段,对门源地区的荒漠猫开展一年多的生态学调查,初步掌握其在该地的分布、家域范围、活动特征、食性组成等信息。团队发现该地荒漠猫种群对人类改造后的环境表现出高度适应,对人工造林地及农田有较高利用率。然而,也面临以下人类活动的威胁:1)路杀;2)毒杀啮齿类和鼠兔引起的二次中毒;3)与家猫的杂交。本项目拟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与国家公园合作,评估上述威胁对荒漠猫生存的影响及其响应,研究可行的保护策略,推动在地的保护行动以缓解或消除关键威胁。由于许多中小型食肉动物生活在人类主导的环境中,人类活动为其生存繁衍提供特定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威胁。因此,对荒漠猫与人类共存策略的研究及保护实践,对类似中小型食肉动物的保护具有普遍和重要的价值。

资助理由:
荒漠猫(Felis bieti)是唯一中国特有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东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分别评估为全球易危(VU)和国内极危(CR)物种。目前国内对荒漠猫的保护科学研究十分有限,保护措施也相对缺乏。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是该物种的关键分布区之一,本项目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片区的支持下,已通过红外相机布设、卫星定位追踪、粪便DNA分析等手段,对门源地区的荒漠猫开展了一年多的生态学调查,初步掌握该物种在该地的分布、家域范围、活动特征、食性组成等信息。团队还发现门源地区的野生荒漠猫种群对人类改造后的环境表现出高度的适应,对人工造林地及农田有较高的利用率。然而,该种群很可能面临以下三种人类活动的威胁:1)路杀;2)毒杀啮齿类和鼠兔引起的二次中毒;3)与家猫的杂交。本项目拟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之上,继续与国家公园开展合作,分析荒漠猫在空间分布上对以上三种人类活动的响应,评估上述三类主要威胁的对荒漠猫生存的影响,研究可行的保护策略,推动在地的保护行动以缓解或消除关键威胁。由于许多中小型食肉动物都生活在人类为主导的环境中,人类的活动既为这些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特定的资源又带来了威胁。因此,对荒漠猫与人类共存策略的研究及保护实践,对类似中小型食肉动物的保护具有普遍和重要的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通过布设红外相机,调查了野生荒漠猫对农田、草地、原生灌丛及退耕还林后恢复的次生灌丛这四类生境的时空利用情况。结果显示荒漠猫偏好遮蔽度更高的生境,尤其偏好利用次生灌丛;在植物生长季,荒漠猫主要利用次生灌丛,也利用农田、原生灌丛和草地;在非生长季,则对农田和草地的利用率降低,对次生和原生灌丛的利用率增加;荒漠猫对农田、草地的利用主要在夜晚人类活动强度较低时;而对隐蔽性较高、人类活动强度较低的次生或原生灌丛的利用则主要在白天。项目还通过开展社区问卷调查、佩戴卫星定位颈圈以及与其他遗传学研究团队合作的方式,对投毒灭鼠导致的二次中毒、路杀及与家猫的杂交这三类威胁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协助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开展了相应的保护行动:在识别出的荒漠猫路杀高风险路段安装了5个道路提示牌,以提醒司机减速慢行,注意避让动物;由当地管护站向当地居民发放荒漠猫的科普宣传册,以减少当地的灭鼠行为;并在管护站等宣传科普基地放置荒漠猫保护知识展板,普及荒漠猫的保护知识。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里不仅初步掌握了荒漠猫全年的栖息地利用模式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填补了该物种相关信息的空白,而且还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了切实的保护行动,推动了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在祁连山,与“猫”相伴
2、【纪录片】《秘境之眼》 荒漠猫
3、【发表论文】评估荒漠猫的日活动节律: 基于红外相机与卫星颈圈数据的对比
4、【媒体报道】全球首次!科研团队揭开荒漠猫“生存密码”
5、【媒体报道】全球首次荒漠猫卫星颈圈跟踪研究取得新进展
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项目编号:202110050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36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3640.36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2-01 至 2023-05
结项通过时间:2023-07-23
项目执行人:姜丙坤(昆山杜克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城镇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甘肃

项目摘要:
鸟撞,通常被用于描述鸟类与建筑等人造物体相撞,造成鸟类伤亡的现象。在美国,每年因鸟撞建筑死亡的鸟类个体数量达3.65亿 (Loss et al., 2014)。事实上,鸟撞建筑在北美被认为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鸟类直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Loss, Will, et al., 2015)。国内相关研究大多聚焦在机场鸟击防范或鸟类与风机的撞击(朱永可等, 2016; 罗刚等, 2020),缺乏鸟撞建筑的研究(刘辉等, 2014)。近年来,国内昆山、成都等地方鸟撞调查逐渐展开。但中国城市化进程不一,鸟类物种分布与迁飞路线差异巨大,目前仍缺乏覆盖全国的合作平台用于评估全国鸟撞的整体情况。昆山杜克大学拟作为合作枢纽,推动和同多个保护机构合作,着力搭建全国防鸟撞合作网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际调查中,拟使用公民科学的方式,按照全国地理分区组织当地志愿者,在每年两次迁徙季中选择所在地建筑开展持续调查,记录鸟撞现象并上传平台;基于调查结果,项目拟选择适宜建筑,开展多次玻璃改造试点;项目将形成每年一次的调查报告。三年内,项目目标是形成稳定有效的全国防鸟撞合作网络,用于科研、解决措施试点与政策建议。

资助理由:
鸟类与飞行器、玻璃窗、玻璃幕墙、灯塔等人造物体相撞而死亡,是鸟类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鸟撞建筑物主要与城市化导致的建筑物玻璃和夜间灯光相关。白天鸟类与玻璃相撞是因为鸟类以为反光玻璃上映照出的植被等环境是真实的,或认为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另一侧。而在夜间,人造光线会对鸟类产生吸引作用并使其失去方向感。据研究报道,在美国每年因鸟撞建筑而死亡的个体数量高达3.65-10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报道的鸟撞事件也逐渐增多,但相关的研究却还多聚焦在机场鸟击防范或鸟类与风机的撞击事件上,鸟撞建筑的研究则相对缺乏。由于鸟撞建筑物的现象通常难以被发现,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建筑物的分布与类型、鸟类的分布情况等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想了解国内鸟撞的整体情况,不仅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更需要各地合作伙伴和公众的参与。本项目团队是国内最早关注和研究鸟撞建筑物的团队之一,从2019年起,就采用公民科学的手段,联合多家NGO、博物馆和研究团队,发动全国的志愿者开始全国鸟撞调查工作。本项目将在过去两个鸟类迁徙季的调查基础之上,继续开展每年两季的全国鸟撞调查,并在现有合作网络的基础上,推动全国鸟撞合作网络及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包容、科学和公平的合作网络与机制,鼓励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形成长期稳定的全国鸟撞调查网络,开发一套志愿者鸟撞调查的技术工具包,提高公众及相关行业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动。本项目还拟开展防止鸟撞的试点行动,支持试点团队对鸟撞频繁的建筑物进行改造以减少对鸟类的危害,并积累和撰写相关案例。因此,本项目不仅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有助于探究鸟撞建筑现象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发生模式和程度,以及哪些鸟类在哪些地区和哪类建筑更易受鸟撞影响,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保护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本项目的实施中,项目组牵头成立了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建立了专门的网络秘书处,确立了网络的长期工作目标、愿景和工作方向,并发展了数家网络核心成员机构和重要城市合作伙伴,这其中就包括了昆山杜克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然之友、守护荒野、红树林基金会、重庆乐观地球和鳖精趣味童浴等机构。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一经成立,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鸟撞调查志愿者,参与了2021年秋、2022年春的集中式、全国性鸟撞情况随机调查。除限定时段集中调查外,行动网络还通过微信小程序开展了分散式、全年性的鸟撞偶遇信息网上登记,提升调查信息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在行动网络的统一安排和技术支持下,共计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456人次的志愿者个人或团体参与了调查,合计调查楼宇建筑700余栋,单栋楼宇平均调查次数约20次左右。经汇总,两次集中式调查共记录到有效鸟撞事件123起,合并分散式调查结果,项目期间调查区域共发现鸟撞210起。就目前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在中国本土,鸟撞现象至少具有如下倾向:(1)各地均收集到一定的鸟撞记录,其中数据量位居前五的城市分别为上海(18条记录)、四川(16条)、北京(13条)、浙江(11条)和广东(10条);(2)鸟撞发现地点常见于十层以下的建筑周围,且楼宇周边环境多具有空旷、少植被且玻璃幕墙多的典型性特征;(3)鸟撞事件以雀形目鸫科鸟类最为多见,居前的物种包括白头鹎、灰背鸫和麻雀;鸽形目、佛法僧目、鹈形目/鹃形目的鸟类在鸟撞调查中偶见,占比都不高,合计占比不超过7%。从迁徙角度来看,目前调查数据暂没反映出迁徙候鸟比非迁徙鸟类更易发生鸟撞的倾向。

在开展全国鸟撞摸底调查的同时,项目组还借助CGTN,CCTV-2、新华社、中国环境报、澎湃新闻、新周刊等大众媒体以及合作伙伴的自媒体,联合开展鸟撞的科普传播,增加群众对这一现象及其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进一步携手感兴趣的合作伙伴,实地示范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提升建筑的鸟类友好度。先后在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图书馆、杭州云谷学校教学楼玻璃回廊、上海辰山植物园玻璃休息厅、上海宝山区鹿鸣学校玻璃窗户、乐观地球X香港置地(重庆公司)所辖社区与毗邻城市公园间的玻璃隔墙增贴防鸟撞贴纸,推介防鸟撞改造实践。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吸引了不少公众参与、体验和关注,社会反响良好。行动网络成员单位—昆山杜克大学开发的防鸟撞调查和研究项目还因此荣摘了浙江省科技馆和果壳自然联合设立的“菠萝科学奖”生态奖。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Grassroots Data Vital for Reducing Deadly Bird-Window Strikes
2、【项目成果】不要让鸟撞成为城市伤疤 | 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2年度报告
3、【项目活动】招募 | 资助行动!防鸟撞玻璃改造提案征集
4、【项目宣传】地球一小时 | 昆山杜克大学防鸟撞小组参与昆山公益嘉年华活动
5、【项目宣传】成为鸟类坟场的城市:玻璃幕墙,正在杀死上亿只鸟
6、【项目成果】上海鹿鸣学校鸟撞调查报告| 公民科学项目
7、【项目成果】全国首份!中国鸟撞建筑调查报告发布
8、【项目成果】为防止“鸟撞”发生,我们能做点什么?
9、【项目成果】“砰!”谁来阻止玻璃幕墙上的“悲剧”
10、【项目成果】鸟撞建筑现象概述及系统性调查案例分析
11、【项目成果】向好奇心致敬丨李彬彬教授“鸟撞”研究团队获2022菠萝科学奖生态奖
12、【项目成果】上海自然博物馆启动“鸟撞计划”公民科学项目
海龟非法贸易调查
项目编号:202107002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39400.2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23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23039.08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8508.91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2-12-18
项目执行人:林柳(海南师范大学龟鳖研究与保护中心)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海龟是著名的海洋“活化石”物种,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顶端消费者和海洋旗舰物种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至关重要。但由于长期的滥捕滥杀、非法贸易、生境破坏以及海洋污染等多种威胁影响,中国海龟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锐减,种群生存岌岌可危。南海是中国海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也是海龟非法贸易最严重的地区,一直是海龟及其制品的主要加工及批发销售点,在打击海龟非法捕捉、走私,甚至加工、运输和销售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形势,且随着电子商务发展,非法贸易呈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大了有效打击的难度。海南是海龟制品贸易非常活跃的地区,海龟制品贸易数量和种类最多,具有代表性。本项目将通过线下定期对海口、三亚、琼海、文昌的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古玩城、饰品街进行走访调查,线上对淘宝、转转、抖音、快手进行调查,记录海龟非法贸易规模、种类、数量、价格等基本信息,以分析海南地区海龟非法贸易现状,了解最新的贸易趋势以进一步指导打击海龟非法贸易执法工作。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在第一年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了190个贸易海龟组织样品,揭示出海南地区非法贸易的海龟其出生地主要来自南海地区及东南亚海域,与线下调查发现的贸易链条一致。其中非法贸易绿海龟的分析揭示出,南海地区绿海龟的主要出生地来源是西沙群岛和苏禄海,因此急需在中国南海建立一个大型的海龟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一个专门的执法小组来监测和遏制非法捕捞;同时西沙群岛产卵场的海龟种群较独特,建议作为独立保护单元加强保护(以上研究结果和保护建议已公开发表在Wildlife Research期刊上);玳瑁的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地区非法贸易的玳瑁出生地以马来西亚半岛和东马来西亚繁殖地为主,这两个出生地的玳瑁种群受非法贸易的威胁较大,未来应加强海龟保护的国际合作。此外,项目还完成了海南9个市县的海龟制品非法贸易实地调查及闲鱼、抖音、百度贴吧、淘宝、微信、QQ等13个网络平台的线上海龟贸易制品监测。项目基于调查监测结果在iScience期刊上发表论文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项目还通过质兰联合字节跳动采取了有效的行动,在抖音上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违规内容,针对项目反馈的玳瑁、海马、红珊瑚等违规视频问题,快速响应高效处理了1321条视频,处罚违规作者143个,并进行了搜索过滤。海南是海龟制品贸易非常活跃的地区,海龟制品贸易数量和种类最多,具有代表性。

第二年项目拟定期对海南4个重要城市的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古玩城、饰品街等进行线下走访调查,对国内重要的网络社交平台进行线上调查,以掌握年度海南海龟非法贸易的规模、种类、数量、价格等基本信息,与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海龟贸易的变化趋势及原因。项目还将继续与NGO、企业和执法部门合作,及时将非法贸易的相关信息提交给有关管理部门和网络平台以加强执法和公众监督。

项目成果: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9 月,项目团队对海口、三亚、琼海的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古玩城、饰品街进行了海龟制品非法贸易状况的实地调查,同时定期调查拼多多、淘宝、快手、抖音、转转、咸鱼等8个网络平台上的贸易情况,记录海龟制品的种类、数量、价格、店铺及来源地。调查结果发现:海南三个城市售卖玳瑁制品的实体商铺由2020年的82家下降到了2021年的25家,2022年仅余11家仍有售卖,非法售卖的玳瑁制品数量,也从2020年的1380件下降至2021年的562件,并在2022年进一步减少至196件;线上网络平台中YY语音和百度贴吧在2022年不再有玳瑁制品的非法交易,其他平台售卖玳瑁制品的商铺数量从2020年的308家缩减至2021年的181家,2022年进一步减少到51家,非法销售的玳瑁制品从2020年的9.8万件降至2021年的6.8万件,2022进一步降至1.2万件。以上结果均表明,在项目第二个执行年内,线上和线下玳瑁制品的非法贸易,在售卖店铺量、各类制品的交易量及总的交易量上都进一步萎缩并呈现出持续衰减的趋势。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政府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买卖加强了整治和监管,全国各地也陆续开展了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专项执法行动,海龟制品的非法贸易呈现出从线下交易更多转至线上平台交易的特点,玳瑁制品的交易网店注册地呈现出沿海地区为主(以海南、江苏为首)、全国内陆几乎所有省份都有的态势。政府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外地游客减少、非法贸易由线下转为线上等因素可能是导致2020年以来海南玳瑁非法贸易实体店数量和制品数量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电商和社交平台在野生动物网络非法贸易监管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则可能是网络交易量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项目团队在调查过程中进行的线上平台举报效果良好,6 个平台经举报后店铺数量与制品数量均很快减少,在抖音举报的账号则全部注销。此外,项目团队对海南地区非法贸易的玳瑁 105 份活体样品的线粒体分子标记分析显示,被贸易的海龟野生个体中有一半多来自首次被记录到的野外种群。所涉及的玳瑁个体最主要的觅食地来源是东南亚的苏禄海、苏拉威西海、马六甲海峡以及我国南海西沙群岛等区域。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项目团队认为当前的网络平台的自我监管力度仍有待加强,因为项目实施期间在各线上平台的举报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这主要依赖于固定人员的监测举报,可持续性不强。因此,项目建议各网络平台应加强技术应对手段(如使用深度学习进行图像分类和评估产品特征)和自我监测以进一步有效屏蔽非法贸易信息并锁定非法贸易用户,提高自我监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此外,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相关执法和科普宣传,也应同时在购物和社交平台开展。减少海龟的非法贸易将有助于保护我国和东南亚的海龟野外种群。

乌尔旗汉野生动物保护行动
项目编号:20210700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8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2-10-13
项目执行人:吴海波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8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森林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内蒙古
涉及自然保护地:内蒙古兴安里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大兴安岭区

项目摘要:
通过上一项目年度《区域林间围栏存量调查及对野生动物栖息活动影响研究》项目的实施,认为乌尔旗汉生态功能区野生动物种类丰富,但也收到来自人类活动的威胁,如林间围栏影响、少量陈旧猎套在林间分布、保护地以外野生动物种群难于扩大等。本项目年度选取部分典型林间围栏剪开缺口的方法为野生动物活动设置通道,利用红外相机、动物痕迹监测,衡量围栏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管理建议;激发当地人的保护热情和能力,继续发动社会力量联合开展“解套行动”;在兴安里湿地保护区开展以驼鹿、水獭、猞猁、雪兔、紫貂为关注对象的调查能力培训;继续争取乌森公司相关部门、森林公安、当地政府的实质性支持、利用各类媒体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以扩大项目团队影响力,通过“校园趣味小课堂”等活动在下一代心里栽植“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人有责”意识。通过本年度项目实施,达到取得“围栏影响”程度的量化成果、为乌尔旗汉生态功能区所有废弃围栏全部设置野生动物活动通道、减少林间猎套及震慑盗猎分子、争取摸清兴安里野生动物种群类别数量分布情况、提升当地社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目标。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在第一年里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小乌尔旗汉林场内新旧围栏的详细分布情况,并通过红外相机与痕迹调查,就废弃围栏对狍子、野猪等大中型野生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还提出了科学管理废弃围栏的初步措施。项目在调查过程中拍摄到了水獭和驼鹿等濒危物种的影像资料,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有了初步了解。项目团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猎套后,还开展了清除猎套的行动,在当地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项目团队为纯志愿者团队,在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行动扎实、勤奋好学、不断思考,调查和项目管理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第二年项目拟选择附近野生动物活动痕迹较多的废弃围栏,通过设置野生动物通道、开展红外相机和动物痕迹监测,进一步验证围栏的影响;选择最需要拆除围栏的地点,剪除部分围栏,估算投入的时间和成本,提出管理废弃围栏的有效措施;吸纳新的志愿者,以兴安里湿地保护区为调查地点,开展有计划的调查监测培训,进一步提升团队的红外相机使用、野生动物调查和日常数据整理分析汇报能力。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在对乌尔旗汗林业局十五个林场的围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后发现,近6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现有围栏共22.6万米(其中近年新建在用的16.5万米,陈旧在用的2万米,陈旧废弃的4.1万米)。项目通过红外相机及动物足迹链调查来了解林区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地的中型有蹄类动物(如西伯利亚狍和野猪)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项目团队还尝试了为陈旧围栏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的试验(500米间隔开口,口宽5-10米)并监测成效。此外,项目还对废弃围栏的拆除成本进行了测算。在大兴安岭林区,为放牧和保护所抚育的幼苗而设置林间围栏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上的调查和探索为减少林区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和实践经验。

在本执行年中,项目团队还编写了《乌尔旗汗野生动物保护团队准则和管理细则》和《乌尔旗汗野生动物保护行动-志愿者培训手册》,为规范地发展志愿者团队、提高志愿者的调查能力有很大帮助。团队的核心志愿者现已能熟练掌握红外相机的安装和使用、野生动物野外痕迹的识别等专业技能,并通过开展林间围栏调查、拆除废弃围栏、清除陈旧猎套、与兴安里保护区合作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在当地社区和中小学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以及通过当地媒体宣传保护成果而成为了当地一支重要的自然保护力量,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影响力】呼伦贝尔广播电视网《聚焦呼伦贝尔》栏目专题片“老吴的心愿”
绥芬河下游(东宁段)大马哈鱼综合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107004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432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05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90468.2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916.97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3-01
结项通过时间:2023-02-27
项目执行机构: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负责人:高瑞睿)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黑龙江
涉及自然保护地: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东宁县绥芬河大马哈、滩头鱼县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大马哈鱼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珍稀的冷水性鱼类,是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和伞护种,现仅在绥芬河东宁段水域、图们江支流密江河发现有大马哈鱼洄游产卵。2021年初,马苏大马哈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1年洄游不足10尾,普通大马哈鱼每年洄游数量在1500-2000尾左右,均已处于亟待保护状态。绥芬河东宁段已建有国家级大麻哈鱼、滩头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但两个保护地均没有管理团队。未有针对大马哈鱼和马苏大马哈鱼的特殊保护期或禁渔期。目标:为提升绥芬河下游水域大马哈鱼保护管理力度,恢复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团队计划在三年内,推动绥芬河下游水域洄游期禁渔,推动设立大马哈鱼禁渔期和有效管理办法。方法:通过渔业资源调查结论为禁渔期设置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组建专家组、社会调查等汇总多方信息和意见,讨论制定符合地方情况的保护管理办法;通过志愿者团队,监督举报,普法宣传等为管理条例和禁渔期执法落地提供支持。期待成果:管理条例制定并被东宁市政府采纳和落实;公众知法能够自觉参与监督举报;举报均能得到执法部门回应,执法部门定期执法;绥芬河下游7公里河道内无非法捕鱼网和船只存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中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大马哈鱼是冷水性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也是黑龙江流域山河湖海生命网络中的关键物种和重要的指示物种。在绥芬河的东宁段,每年都有大马哈鱼与马苏大马哈鱼洄游。2021年初,马苏大马哈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其在2021年洄游的数量已不足10尾,而普通大马哈鱼近几年的洄游数量也只在1500-2000尾左右,均已处于亟待保护的状态。绥芬河的东宁段虽已建有国家级大麻哈鱼、滩头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但两个自然保护地均没有管理团队,也未有专门针对大马哈鱼和马苏大马哈鱼的特殊保护期或禁渔期。

团队通过春夏秋三季的鱼类资源调查,对绥芬河东宁段大马哈鱼的捕捞量、洄游量、面临的保护问题有了整体的把握,并通过渔民访谈、沿河关键社区的入户访谈以及与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初步确定了大马哈鱼保护的核心关键点,并提出了推动各方实现大马哈鱼洄游期有效禁渔的保护策略,为下一步的保护行动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项目拟探索制定绥芬河下游水域大马哈鱼保护的综合监测方案,评估捕鱼对大马哈鱼种群的威胁,找到渔民行为转变的突破口,推动当地政府批示同意大马哈鱼洄游期禁渔,联合本地公众辅助执法部门加大对洄游期非法捕鱼的执法力度。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过去多年提交提案、保护建议和开展利益相关方工作的基础之上,借助国家大的环境政策的支持,项目团队成功参与推动了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2022年发布了长期有效的绥芬河十月禁渔期的通告,并在当年的禁渔期内,通过在河边多处布置条幅、发放禁渔海报、公示举报电话、组织志愿者巡河、举报非法捕鱼设网及非法买卖,协助当地渔政、公安部门和边防部队加强了执法,推动了禁渔期政策的落地。此外,团队还抓住了本地渔民期望持续开展大马哈鱼增值放流的需求,获得了渔民的信任与支持,培养了至少7位核心志愿者,并从渔民那里获得了许多与大马哈鱼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相关的本土知识与信息。团队还通过开展2021和2022年秋季及2022年春夏季的鱼类资源调查、2022年的水位和水质持续监测,进一步掌握了绥芬河在不同时间段和河流段的水质和渔业资源状况,确定了主要的威胁因子,并根据团队的自身情况制定了初步的全年河流监测方案。

阿夏自然保护区旺藏管护片区林麝保护现状评估和能力提升
项目编号:202107007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376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3-03
结项通过时间:2023-11-13
项目执行人:杜凯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376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林麝曾经广布于华中和华南地区,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林麝分布高度破碎化,且种群密度较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仅有少数保护区开展过林麝的种群数量调查。近二十年来,林麝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均有增长,但其恢复过程尚未得到研究,保护现状也尚未得到评估。

岷山地区位于林麝分布区的边缘,该区域的甘肃阿夏自然保护区是探索林麝恢复与放牧和森林组成关系、并试验管理措施的理想区域。该区域拥有四十多年的森林砍伐历史,也有三十来年的造林和保护实践。在保护区的尺度上协调管理野生有蹄类、家畜和人工林,将有利于提高生态保护工程的生物多样性效益。

本项目拟了解阿夏自然保护区旺藏管护片区林麝种群1998年以来的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变化,掌握该种群的种群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估家畜放牧和森林组成对林麝空间利用的影响,制定阿夏自然保护区林麝及其栖息地管理计划并纳入保护区总体管理计划。本项目拟采取关键信息人访谈、痕迹样线和红外相机等调查方法,期望清晰描述旺藏管护片区林麝种群的恢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保护和管理该种群奠定基础。

资助理由: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岷山山系北麓,白龙江上中游南岸。保护区成立于2004年,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本项目所在的旺藏管护片区总面积约200km2,除拥有大熊猫、黑熊、狼、赤狐、黄喉貂和豹猫等丰富的食肉动物外,还有林麝、马麝、毛冠鹿、狍、四川羚牛、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等丰富多样的野生有蹄类。本项目拟了解项目地内林麝种群自1998年以来的时空分布和相对多度的变化,掌握该物种的种群和威胁现状及变化趋势,评估林麝的保护现状,制定阿夏自然保护区林麝及其栖息地管理计划并纳入保护区总体管理计划,提升保护区的管护能力。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中对阿夏自然保护区旺藏片区的林麝进行了初步调查。旺藏片区总面积高达200平方公里,地广人稀,调查范围全覆盖难度较大。为此,项目组采用了“当地居民访谈+样线走查+红外相机定点记录”三结合的方式,先是访谈了当地20名村民和老林业工人,初步摸清了目击林麝较频繁的区域,并据此布设了冬、夏调查样线共20条,确保样线覆盖总面积不低于项目区面积的五分之一。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又根据既往的红外相机记录,在项目区林麝的潜在分布区架设红外相机45台,记录项目区林麝野外出没情况,并在项目期末实际回收有效相机36台。

经调查,项目组发现:项目区在1998年天保工程启动之前,林麝野外目击次数甚少,难以判定项目区是否有林麝分布;1998–2010期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深入和打猎这一历史威胁的退出,林麝开始在项目区支沟冰泉沟内被目击到;2010年之后,项目区内多条支沟出现林麝的目击记录,其中以冰泉沟居多,但整体数量仍不多。此调查访谈结论与项目组野外样线调查结果相符:项目组在冰泉沟3条样线上和老八连左手沟1条样线上,发现了林麝的活动痕迹—粪便,证明项目区确确实实有林麝分布。即便如此,这一结果在本项目年度尚未取得红外影像的直接佐证。在调查期间,项目组记录到有3台相机拍摄到了林麝,但红外影像数据经最终整理,却未能获取到高清晰度、可成形的林麝红外影像实帧。这一结果也抱憾地说明:在用红外相机捕捉林麝影像方面,红外探测率不甚理想可能与现有红外相机布设方法、架设地点选定、闪频时间设定等未特别虑及到林麝自身的生物生态特点有关,从而提示日后开展此方面工作需在这些方面作相应的改进、提升和完善。

通过此次调查,项目组还注意到:项目区林麝出没区域,伴生动物种类丰富。其中:经样线活动痕迹可识别和确定的物种有8种,包括鬣羚、毛冠鹿、梅花鹿、豹猫、羚牛、旱獭、黑熊、野猪;经红外相机辨识出的物种有近30种,含羚牛、梅花鹿、绿尾虹雉、毛冠鹿、黑熊、野猪、勺鸡、红腹角雉、豹猫、蓝马鸡、黄喉貂等。这说明:在林麝生存的旺藏保护片区,野生动物丰度较高,这也间接反映出其生态系统现有状况较适合野生动物生存和栖息。

基于个体识别的公共数据平台和公民科学推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项目编号:202107008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214.4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07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86165.7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2-10-31
项目执行机构: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锐强)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莱芜中华白海豚市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项目旨在建立中华白海豚的物种数据云平台(iDOLPHIN),通过将桌面调研数据与照片识别数据进行合并,利用已建立的个体识别模块,并进一步开发物种数据的数据统计面板、可视化模块,针对不同种群的分布、大小、种群趋势、威胁因子以及保护现状等进行可视化,以提高公众以及管理机构对于中华白海豚种群的了解,并协助制定保护优先计划。同时,开发WebGIS可视化网页并配套公民科学工具,将当地生态知识、搁浅信息与科学调查数据相融合,实现种群监测、数据共享和公民科学的有机结合。另外,重点针对小种群中华白海豚进行照片识别调查,完善国内中华白海豚物种数据的种群监测,并比对分析小种群在栖息地使用、种群结构以及人为活动干扰上的差异。

资助理由:
中华白海豚为IUCN全球易危(VU)物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以及温带的近岸海域、咸淡水河口、红树林及岛屿周边海域。虽然该物种的分布范围较广,但面临渔业活动、港口建设、近岸养殖、陆源/海洋污染、观豚旅游、海洋交通等诸多威胁,其整体数量据IUCN推测仍在持续减少中,许多小种群因数量稀少,潜在灭绝风险很高。我国是全世界白海豚分布数量最多的国家,除珠江口和湛江雷州湾的种群数量较大外,其余分布在厦门湾海域、粤东海域以及广西三娘湾、沙田海域以及海南等海域的种群数量均较小,而且中国境内中华白海豚的生存也同样面临着栖息地丧失、栖息地质量下降以及种群衰减等严峻挑战。尽管过去十多年该物种的研究已有显著增加,但由于不同种群的研究程度差异悬殊,科研与公众认知之间还存在信息壁垒,因此,公众与管理决策者对该物种整体的生存现状及面临的威胁仍缺乏了解。

本项目拟综合各类已发表的中华白海豚研究数据,以文献资料为主,辅以野外调查数据,通过面向公众的数据平台持续跟踪并呈现国内中华白海豚整体的种群变化趋势、面临的威胁及保护现状,并通过照片识别数据云平台鼓励公众、管理者、研究者、渔民、观豚爱好者等参与种群数量和威胁的监测,在科研、物种保护和公众参与之间搭建桥梁。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通过历史数据整理、数据共享、在钦州和汕头开展野外调查等方式,重点收集整理了2010至今国内中华白海豚的个体识别及位置、种群数量及分布、威胁因子及保护现状等信息,并基于此开发上线了iDOLPHIN网站及配套的iDOLPHIN微信小程序,初步实现了该物种三娘湾、粤东、厦金海域三个小种群和珠江口、雷州湾海域两个大种群数据的可视化。公众不仅可通过这两个数据平台,学习中华白海豚及其保护的相关科普知识,了解该物种已识别个体的背鳍特征及时空位置、不同种群的数量、分布、变化趋势及面临的威胁,下载实用性的个体识别、科学观鲸和搁浅鲸豚救助等技术手册,还可通过众包的方式上传自己所观察、拍摄和记录到的个体信息。项目团队由此在中华白海豚公共信息数据平台的搭建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使得与该物种相关的历史各阶段和各研究保护团体的数据通过此平台上实现了初步的整合,从而为这些数据在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研究、保护、管理、科普、教育等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爱海豚公益计划官网
2、【项目成果】IDOLPHIN小程序
3、【影像】中国海岸最美精灵——中华白海豚
4、【媒体报道】“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现身广州内河
5、【媒体报道】世界上只有一种粉红海豚
冠头岭迁徙猛禽保护
项目编号:202107036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9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8944.09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2-11-22
项目执行人:肖晓波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894.41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冠头岭位于广西北海市,为三面环海的山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猛禽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但是,当地非法盗猎猛禽、吃野味等陋习给每年秋季从这里过境的上万猛禽造成了严重威胁。自2011年起,FFI中国和美境自然先后尝试探索推动多方参与的方式,联合当地执法部门、NGO、观鸟人以及公众长期在冠头岭上开展迁徙季猛禽监测、巡护、观鸟赛和宣传教育等活动,使得执法部门的执法效率、NGO、观鸟人以及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日间盗猎现象明显减少。然而,冠头岭上的盗猎现象还远未杜绝,当地社区参与保护的意愿仍有待提高,各管理部门之间还未能就猛禽保护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使得迁徙猛禽保护成效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本项目计划与美境自然合作,以公众参与的方式逐步提高冠头岭猛禽种群及威胁因子的监测与分析并据此提升威胁应对效率,尝试结合当地社区的特点打造猛禽保护旅游文化品牌推动社区参与保护,探索推动多部门联合行动的有效模式,制定猛禽保护行动计划,从而提高对冠头岭迁徙猛禽的整体保护。在此过程中,还将结合志愿者的培养,向有意开展猛禽监测的团队或个人分享经验,为推动国内迁徙猛禽监测数据共享和保护合作奠定基础。

资助理由:
冠头岭位于广西北海市,为三面环海的山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猛禽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通道。每年秋季记录到的过境日行性猛禽上万只,种类多达31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11年起,当地的公益组织就动员护鸟志愿者、观鸟和拍鸟爱好者,联合执法部门和旅游部门等,每年秋季在冠头岭开展迁徙猛禽的巡护、监测、鸟赛和公众宣传教育活动,使日间打鸟枪声和盗猎行为显著减少。

为了从根源上有效杜绝对猛禽的盗猎,本项目除开展日间常规性的监测和巡护外,还拟通过增加日间监测点,来应对盗猎点向外围转移的新情况;通过新增夜间巡护来应对过去由于人力不足而无法兼顾的夜间盗猎停歇猛禽的行为。项目还计划进入到冠头岭周边的两个社区,探索”堵“与”疏“的结合方式,与村民、商铺、旅游部门等一起寻找将迁徙猛禽发展为冠头岭的生态旅游名片、将盗猎者转化成护鸟者的有效方式,使迁徙猛禽保护成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项目由在地团队设计,建立在过去十多年扎实有效的工作基础之上,提出的新保护策略直接针对根源性问题、切实可行,有望突破现有瓶颈,进一步提升保护成效和社会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本执行年中,项目在秋季迁徙期开展了连续47天的猛禽监测。作为冠头岭猛禽监测员和公众监测志愿者最多的一年,2021年一共有21位监测员轮番上岗,183 位公众监测志愿者上岭支持,最终在冠头岭共记录到猛禽 ( 鹰形目和隼形目)26 种 17863 只次。其中,红脚隼(占42%)、灰脸鵟鹰(占21%)和凤头蜂鹰(占16%)是记录只次最多的三种。这也是自2010年冠头岭有猛禽监测以来,记录到的猛禽数量最多的一年。与此同时,项目在E点的监测时段内(早8点至晚5点)共记录到盗猎枪声4次,这些枪声均出现在下午3点之后,但没有目击到猛禽受伤。本执行年基于之前一年掌握的盗猎情况,于10月18-30日的猛禽迁徙高峰期,新增一长期监测点(A点),并在此点记录到了盗猎枪声 10 次,受伤的凤头蜂鹰 1 只。尽管增加了监测点的数据,整体上看,2021年依然是冠头岭自2017年开展枪声监测以来,枪声最少的一年。新的监测点,不仅加深了项目团队对冠头岭迁徙猛禽飞行路线的认识,扩大了监测范围,还进一步挤压了潜在的盗猎空间。项目已基于以上监测结果及与历年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外公布了《2021年猛禽监测报告》。

此外,项目团队还与北海市森林公安局共同组织了秋季候鸟保护工作警民座谈会,对19名本地志愿者组成的巡护队伍进行了集体培训,并结合天气状况、猛禽监测反馈的信息及威胁监测的情况,在盗猎可能的高发时段,组织志愿者在有可能发生盗猎的区域共开展了7次日间巡护、8次夜间巡护及夜栖猛禽调查,覆盖面积超过200公顷。2021年度新增的夜间巡护及调查,虽然由于技术方法的局限性、人力的不足及覆盖区域的有限性,对夜栖猛禽的种类、夜栖地的选择偏好、夜间盗猎行为的特点等了解得尚不充分,但调查初步证明了有一定数量的猛禽迁徙至冠头岭后会夜栖在此,还记录到夜间疑似捕鸟人使用的手电光数量 15 次,且猛禽记录较多的日子里夜间调查记录到的手电光数量也较多。因此,夜间的巡护与调查仍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可能的盗猎行为。

项目团队在本执行年中还总结了监测员培养的模式,更新了《迁徙猛禽监测志愿者手册》,往实现猛禽监测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上又前进了一步。本年度所开展的以“猛禽来了”为主题的吸引公众及周边社区商户参与猛禽保护的系列活动,也为下一年进一步探索如何与本地的文旅部门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吸引社区商户参与观猛品牌的打造,从而有效推动冠头岭周边社区参与猛禽保护奠定了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发表论文】Raptor migration at Guantouling, south-west China: phenology, weather influence and persecution pressure
2、【项目成果】2021北海冠头岭迁徙猛禽监测报告
3、【项目成果】47天,5个千猛日,我们在冠头岭数了17913只猛禽
人类干扰下金顶齿突蟾种群调查、栖息地评估及保护
项目编号:20210704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5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7996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6667.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2-11
结项通过时间:2023-01-16
项目执行人:胡军华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7996.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自然保护地:四川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四川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在当前人类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不断加剧,如何维持濒危物种在人类干扰影响下的可持续生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两栖动物扩散能力弱,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本项目以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金顶齿突蟾为指示物种,整合野外生态调查、社区访问调查、3S技术、栖息地质量评估等研究手段,从种群、分布和栖息地变化等角度探讨人类干扰的影响。本项目立足于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为物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全球变化下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资助理由:
金顶齿突蟾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仅分布于四川的高海拔山地溪流中。该物种由于现有分布区狭窄、栖息地面积急剧减少、种群数量稀少等原因,被IUCN列为濒危(EN)物种。由于金顶齿突蟾的生境较为特殊,对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十分敏感,因此,其受威胁状况亟待更新与评估。2020-2021年在质兰的资助下,团队已在瓦屋山保护区和峨眉山景区找到了该物种,并对其分布、数量、种群变化趋势、栖息地微生境和人为干扰因子等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项目还培训了当地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并开展了科普活动来提升保护区的能力与公众的保护意识。本次重新申请的项目,除在瓦屋山和峨眉山对现有种群、栖息地和威胁因子开展持续监测外,还拟重点在汶川地区找寻该物种,调查和分析其栖息地的现状和威胁,以全面掌握该物种在历史分布区内的种群、威胁与保护现状。项目还将与保护区合作,通过培训、科普、监测、威胁减缓等活动,提升相关保护地管理部门对该物种的保护管理能力。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2年项目团队在峨眉山、瓦屋山、卧龙共完成了53条样线(样点)的调查,结果在峨眉山发现了新的分布点并在大相岭发现了新的种群。团队在对峨眉山和瓦屋山的现有栖息地开展全面的微生境调查中发现,部分区域内清洗水池、步道建设等旅游活动侵占或破坏了栖息地。项目通过培训基层管理人员野外调查方法并让他们参与野外实地调查、与景区、林场和保护区管理部门召开交流和总结会、提出栖息地保护策略及优化建议等方式,推动瓦屋山景区加强了对生活污水和建筑污水的净化处理,并推动洪雅林场野保科工作人员关注三条主沟及其周边区域的栖息地环境,且在日常巡护中将金顶齿突蟾的保护列为重要内容。项目团队还通过发表论文、开展科普活动以及在新媒体平台发表科普文章等方式,分享了项目成果并扩大了项目在科研领域及公众中的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产出】金顶齿突蟾科普海报
2、【科普宣传】瓦屋蟾影——金顶齿突蟾
3、【项目成果】金顶齿突蟾种群和栖息地调查野外手册
中蜂在原生生境的食性组成的调研及可持续保护
项目编号:20210706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0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0691.5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2-12
结项通过时间:2023-02-06
项目执行人:罗诗琦(中国农业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蜜蜂提供了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的传粉功能以及蜂蜜等重要农产品。我国广泛分布且特有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不可替代的本地传粉昆虫。中蜂养殖是国内绿色扶贫的重要手段,各地在增加中蜂保有量的同时,对于当地蜜粉源植物的本底保有量、种类组成、人工种植是否可以保证中蜂发展,单一物种的大规模养殖是否会破坏本地的自然传粉网络这些问题均认知不足。对中蜂食性的了解是保护中蜂特有种群、理解其相关的传粉过程、发展环境友好型中蜂养殖的基础和关键。本项目在首年度已完成阿坝中蜂和青海中蜂的食性组成分析,本年度将进一步研究开花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对中蜂食性和健康的影响。项目将联合首都师范大学顾垒主持的质兰项目《自然保护地中的中蜂养殖对自然传粉网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茅坪镇朝阳村开展调查。项目计划利用混合花粉定量技术分析当地中蜂在不同季节的食物组成与比例。同时建立开花植物的蜜粉量调查和智能蜂箱这两个新的方法流程,初步探索本地开花植物的中蜂承载量的评估方法,为下一年进一步优化本地开花植物的中蜂承载量的评估方法打下基础。项目将促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中蜂养殖,对保护中蜂养殖地区的传粉网络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在四川阿坝和青海贵德两个中蜂亚种的原生地,探索了花粉样品采集、食性分析、开花植物取样和无人机调查等方法,确定了混合花粉定量分析中蜂食性组成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初步掌握了两地中蜂在不同月份的食性组成和比例,构建了中蜂蜜粉源植物叶绿体DAN数据库,为下一步继续分析中蜂的传粉网络、进一步探索中蜂承载量的科学评估方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年项目拟联合质兰资助的《自然保护地中的中蜂养殖对自然传粉网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项目,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茅坪镇朝阳村进一步研究开花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对中蜂食性和健康的影响。项目将利用混合花粉定量技术,分析当地中蜂在不同季节的食物组成与比例,结合不同季节智能蜂箱获得的蜜蜂生物学数据、开花植物的蜜粉量和丰度变化数据,初步探索当地植物的中蜂承载量的估算方法。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完成了陕西朝阳村31种开花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分析了2022年7月底所收集的蜂蜜样品和9月的蜂巢混合花粉样品中的花粉组成和比例。结果显示在项目地,中蜂全年主要采集的食物为大宗木本开花植物,主要包括栎、栗、中华猕猴桃、五加科植物、漆树科植物等,且村内不同地点养殖的中蜂主要采集的食物组成也不完全相同;中蜂在9月缺乏大宗开花植物时食性变得多样化,主要采集菊科、五加科和葎草等植物,秋季的蜜粉源植物可能对维持蜂群的数量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项目还探索了通过智能蜂箱监测蜜蜂数量和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通过无人机、样方调查法、单花的花粉花蜜量的测定来摸索开花植物总蜜量的估算方法,为进一步探索中蜂承载量的估算方法积累了经验并搭建好了流程。

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海马及其栖息地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107070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69.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69932.21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10 至 2023-03
结项通过时间:2023-10-31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负责人:刘乐彬)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广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项目申请方在执行福建省东山县拥剑梭子蟹渔业可持续管理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东山县的底拖网渔船渔获物中不乏海马属的物种,包括三斑海马、库达海马、克氏海马鱼等多个物种,以三斑海马捕获量为最大。在2021年2月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中国野生的海马属物种全部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的野生海马种群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栖息地破坏、渔业兼捕甚至非法捕捞等威胁。由于东山县底拖网渔船作业海域主要集中在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由此推测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应为海马的重要栖息地,而频繁的拖网作业很可能会对海马的栖息地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海马种群的衰退。因此,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综合性调查,评估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海马的捕捞现状,并通过利益相关方访谈了解渔民意识、执法状况、贸易流通等多方面基础信息,以此撬动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推进海马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并期望在有效促成海马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海洋多样性保护起到推动作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本项目组建了在地的志愿者团队对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拖网渔船的海马捕捞、贸易和管理情况开展了前期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当地野生海马的捕捞区域和年上岸量、福建东山和广东南澳的海马贸易现状、海马捕捞及贸易的执法管理现状等基础和关键信息,为接下来拟开展的关键栖息地的识别奠定了良好基础。团队也明确了未来的保护策略,即推动政府决策部门将海马关键栖息划定为“底拖网禁止作业区“,甚至进一步建立海马保护区。

第二个执行年项目拟继续开展海马捕捞、贸易和管理情况的调查,以进一步明确海马的关键栖息地,同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来评估该海域整体的生物多样性价值。项目还将通过与在地志愿者和环保机构合作,培养在地核心志愿者团队,赋能本地公益力量,扩大在地海马保护力量;与中央和地方渔业管理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互动关系,通过直接沟通、递交报告等方式,引起有关部门的持续关注,获得相关反馈,摸清管理空缺与有关部门的意愿和需求。

项目成果: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项目通过渔港码头调研和市场走访发现:调查区域的捕捞渔船主要有底拖网船、笼壶船(也称蟹笼船)和灯光围网船三大类。除灯光围网船对底栖性的海马几乎无实质性不良影响外,其它两种渔船在海上作业时,都会兼捕到海马。项目分析的7艘底拖网渔船在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记录的2,400多网次的渔捞日志中,共600多网次的渔获物中含有海马,基本每四网就有一网捕有海马,最大单网兼捕海马数为50多尾,兼捕上岸的海马共计4,200多尾。海马兼捕的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底。笼壶船的兼捕数量也很可观,项目跟踪的三艘蟹笼船单在2022年的捕捞季就兼捕了海马50多斤(共3,300多尾)。照此推算,东山县百艘蟹笼船年均海马兼捕总量可达0.89吨。由于底拖网船单船单次的海马兼捕量平均可达14斤,远高于蟹笼船的2斤多,加之底拖网船在登记渔船中占绝大多数,故而可能是海马兼捕的主力。兼捕的海马,就种类而言,以三斑海马较为常见,近岸浅海还可兼捕到棘海马,远海则会兼捕到克氏海马。项目团队还据此推测出了三斑海马被兼捕的主要海域的经纬度,并掌握了其关键栖息地的水深和基质等基本特征。在本期实施中项目还发现海马捕捞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除捕捞期底拖网船和蟹笼船的兼捕外,休渔期间 “出小海”专捕现象也同样威胁海马种群;海马栖息生境除面临底拖网的破坏外,采砂船是更大的威胁。

项目掌握的2021年的海马交易,既有岸上零星分散的顺手交易,单次交易量0.5–2斤不等,亦有转运船参与的海上对接交易,以及收购商预定收购的模式。2022年,鲜海马的收购价在1,200元/斤的价格区间内浮动,干海马则在4,000-6,000元/斤的范围内摆动,但均较2021年的价格有所上扬。项目区东山和南澳两地的海货商铺,线下调查未见到明面上的海马交易活动,但网络平台海马售卖商品链接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出了海马贸易线下执法的力度,另一方面也暗示交易可能转向更隐蔽的形式,海马的实际交易量可能更难估测。项目还通过国内外海马保护和贸易案例的收集,发现针对海马属物种的保护行动仍存在空缺,立法和公众引导是主流措施。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和案例分析,项目组为海马的日后保护提出了三大方向:一是加强对项目海域海马种群数量及其关键栖息地的持续监测;二是设立项目海域野生海马及其生境保护的具体保护目标和专项保护行动;三是通过公众自然教育,积极引导渔业社区加强对海马及其生境的保护。项目的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论文和报告等形式与厦门大学、福建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了分享,保护建议则通过提交《闽南、台浅渔场渔业资源管理和海马栖息地识别与保护政策建议》递交给了当地的渔业主管部门。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台湾浅滩海域的渔业资源和海马种群保护面临的挑战
2、【项目产出】海马管理与保护及贸易情况概述
3、【项目产出】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海马及其栖息地调查与保护项目调研报告(2021-2022)
4、【论文】封面文章:中国海域海马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特征及保护建议
连云港半蹼鹬觅食区域滩涂食物情况基底调查
项目编号:2021070012A
项目类型:紧急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8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2512.6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8 至 2022-01
结项通过时间:2022-07-05
项目执行人:蔡志扬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251.27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江苏连云港市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候鸟的一个重要中途停歇地,往年的调查共记录到鸻鹬类43种,其中22种超过了其迁飞区种群总数量的 1%,当中包括迁飞区的特有种 – 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每年的南迁和北迁,它们都会在连云港大规模聚集。在过去两年的连云港春季水鸟调查中分别记录到22432只和27000多只半蹼鹬,占其全球种群数量97.5%和118%。这些令人激动的数字后面隐藏着一个隐忧和两个问题:1连云港滨海湿地丧失、质量下降或出现意外事件(如水体污染等),很可能会为半蹼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导致物种灭绝;2为什么半蹼鹬在迁徙时会选择集中在连云港停歇;3为什么半蹼鹬的觅食区域集中在青口河口和临洪河口。为探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计划在今年8月和明年5月份半蹼鹬在连云港停歇期间,对其觅食所在的滩涂开展其潜在食物的调查,明确滩涂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并与周边的滩涂情况进行比较。尝试从半蹼鹬的觅食地的质量回答其分布的现象,填补连云港漫长海岸线的滨海湿地底栖数据的空白。预计发表一至两篇报告或论文,为连云港的候鸟保护事业以及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资助理由:
江苏连云港市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候鸟最为重要的中途停歇地之一。这里共记录到43种鸻鹬类,其中有22种超过了其迁飞区种群总数量的 1%,而该迁飞区特有的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无论北迁还是南迁,都会在连云港大规模聚集。在过去两年连云港的春季水鸟调查中,分别记录到22400和27000多只半蹼鹬,占其全球已知种群数量的97.5%和118%。

半蹼鹬在迁徙过程中高度依赖连云港的临洪河口和青口河口滩涂来觅食补充能量,但近期“蓝色海湾”工程已开始在临洪河口附近施工,其施工区域与半蹼鹬的觅食区域高度重合。此工程不仅会破坏施工区内的栖息地,且极可能会对施工区周边的滩涂及底栖生物也产生极大影响,从而威胁到半蹼鹬整体的食物供应和生存。

由于连云港缺乏滨海湿地底栖生物的基础数据,尚不清楚半蹼鹬在迁徙季节为何会选择集中在连云港停歇,也不清楚为何其觅食区域会集中在青口河口和临洪河口。因此,在工程建设刚开始之际,在候鸟停歇期对半蹼鹬觅食滩涂开展其潜在食物的调查,明确滩涂底栖生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并通过与周边的滩涂情况进行比较以掌握半蹼鹬的分布特征,就显得尤为关键且迫在眉睫。

由于本项目能真实地反应鸻鹬类利用的底栖生物的情况,填补青口-临洪河口底栖数据的空白,为解答半蹼鹬迁徙停歇的分布特征带来重要启示,为日后评估工程开发对潮间带和候鸟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也为连云港的候鸟保护事业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项目符合质兰紧急项目资助的定义,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生态价值。质兰第一届理事会第7次会议因此同意资助此紧急项目。

项目成果:
针对《连云港市连云新城蓝色海湾基础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补充报告》未能充分剖析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和完工后对临洪河口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别是未能评估工程对滩涂的围占和工程建设本身会如何影响迁徙水鸟的停歇地和取食地这一实际情况,2021年8月,本项目在大量鸻鹬类水鸟南迁的季节,在临洪、青口和兴庄三处河口的高潮滩和低潮滩共设置了23个样方,通过随机分层取样,首次摸清了工程所涉及的临洪河口周边沿海滩涂、相邻的青口和兴庄两个河口的大型底栖无脊椎生物的秋季分布概况。项目共调查记录到多毛纲(833条)、双壳纲(1,077个)、腹足纲(1,206个)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426个,分属5大门类30多个种。调查结果表明:三处河口的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组成、密度、多度均有不同,其中底栖生物密度以临洪河口最高,青口河口居中,兴庄河口排后;在物种组成上,临洪河口和青口河口都以光滑狭口螺、日本刺沙蚕和光滑河篮蛤为优势物种,明显体现出泥质基质滩涂的特点,其中临洪河口以光滑狭口螺居多,光滑河篮蛤和日本刺沙蚕比肩并列,紧随其后,而青口河口上述三类生物的密度基本持平;兴庄河口的底栖动物中,光滑河篮蛤占绝对优势,体现出其沙质基质的特性。这一底栖生物的分布状况表明,三个河口的近岸余流和滩涂底质有着内在特征上的差异,围海工程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范围外的河口近岸余流搬运细颗粒泥沙的能力,从而改变整个河口滩涂的底质构成,进而改变滩涂底栖生物优势种的物种组成,并沿食物链双向影响包括半蹼鹬、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小青脚鹬、大滨鹬等濒危水鸟在内的其他生物。项目调查的数据,不仅可丰富对现有工程建设环评结论的质证信息,而且还获得了临洪河口潮间带受工程影响前的底栖生物本底数据,这也为以后进一步与迁徙水鸟的监测数据对照,找寻这三个河口为何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鸻鹬类最为重要的迁徙停歇地之一,尤其是半蹼鹬南北迁最集中的停歇地奠定了扎实的科学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第16届鸟类学大会-连云港半蹼鹬觅食区域食物情况基底调查结果墙报展示】
云南盈江天行长臂猿社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项目编号:202104001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07.5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2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07.5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200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7 至 2022-07
结项通过时间:2022-09-30
项目执行机构: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负责人:邓高寒)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项目摘要:
目前中国野外不足150只的天行长臂猿分布在云南保山、德宏盈江等地,其中盈江县苏典和支那乡的非保护区森林分布有一半的种群。这些靠近社区的低海拔栖息地对长臂猿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自然资源利用有较高重叠。为了实现增加低海拔栖息地连通性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PRA调查搞清楚长臂猿栖息地面临的人为干扰和潜在的威胁,跟专家一起实地确认需要实施廊道建设的区域,并跟社区共同商讨出有助于增加恢复长臂猿低海拔栖息地的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在第一年的探索期内,对云南盈江县有天行长臂猿分布的17个村寨的271户村民进行了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掌握了这些社区在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组织治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选择了苏典乡的梨树村,在分析了其生存、发展和精神交流的需求基础之上,开展了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和孩子的英语教育活动。

由于长臂猿种群面临栖息地破碎化的严重威胁,从种群恢复的需求来看,盈江的梨树-拉马河片区的廊道设计与恢复非常重要。因此,第二年项目将聚焦于两个社区,通过社区PRA调查和社区活动,联合科学家、社区共同制定出一个以社区为主体、科学可行的长臂猿栖息地保护计划。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在梨树和拉马河,以社区自然资源图、生产生活路线调查为手段,通过与社区成员平等、细致和充分的沟通,从社区的视角观察并记录了两个社区在自然资源使用和管理上的日常与历史,深入了解了村民对天行长臂猿保护的看法。在动员社区开展长臂猿保护行动上,项目团队在梨树社区获得了突破。梨树社区成员在项目团队的协助下,集体讨论商定未来将通过种植本土树种来恢复集体光山上的植被并开展绳桥的试点来增加长臂猿栖息地的面积和连通性。先期开展的野葡萄与八月瓜等长臂猿食源树种(藤本)的培育也获得了成功。梨树的妇女组还建立了“生态公共事务发展资金”来支持妇女进行可持续生计的探索。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外部认可】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项目活动】盈江片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保护交流会
3、【媒体报道】「一条」云山的故事:年轻人纷纷跑向野外
4、【媒体报道】Alex 绝对是个妞儿:做保护,乐观有什么用?
5、【项目产出】视频|没有火的火把节
6、【项目产出】视频|又见青山——送给它们的 520 礼物
基于公民科学的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行动
项目编号:202104002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99.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1112.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76488.7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88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7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2-09-01
项目执行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负责人:陶镜如)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我国北部湾沿海地区有着多样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为许多珍稀濒危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重要栖息地,是中国渔业资源的摇篮,也是华南沿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然而旅游开发、非法及不可持续的渔业渔法等对滨海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利用,使面临多种威胁的滨海湿地情况更为恶化。滨海湿地的保护难以仅凭某个单位或NGO之力实现的。因此,本项目将以推动公众参与和多方参与为主的策略来应对该区域滨海与海洋环境面临的栖息地丧失与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一期项目中,美境自然联合海南、广东两地伙伴推动公众参与收集北部湾滨海湿地本底数据,并基于此发布报告、组织多方座谈,提高更多利益相关群体和公众对保护的重视;同时开展入户调研,初步了解周边社区利用滨海资源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将借助质兰的平台和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与海南、福建等地的伙伴合作,对北部湾滨海湿地的关键物种和栖息地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估;初步探索社区赋能的路径,并以海洋友好消费倡导行动等方式促进北部湾多地政府、企业等多方合作,以期联合推动整个北部湾滨海湿地的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通过搭建的iSEA自然保护行动者平台,在北部湾区域的11个滨海湿地开展了公民科学的调查和监测活动,收集了底栖生物、鲎和水鸟的多样性和威胁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与2019年的数据汇总与分析,与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的合作伙伴共同撰写并发布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与保护建议(2019-2020)》,与超25家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了未来的保护行动,形成了较好的区域联动,有力地推动了北部湾的滨海湿地保护。项目团队长期扎根北海,开展了诸多成功且富有成效的保护行动,长期的监测数据积累、公民科学活动的坚持、以及与外部各方的积极的互动与合作,对于北部湾滨海湿地的保护至关重要。

第二年项目将优化监测方案,继续以公民科学的方式开展广西七个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威胁监测,通过将部分湿地的鲎监测工作纳入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计划,而贡献于整个亚太区的鲎保护工作,并联动网络中其他合作伙伴继续开展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北部湾滨海湿地的保护。此外,为了应对滨海湿地普遍存在的过度捕捞、过度采集和执法困难等问题,项目还将首次选择一个滨海社区开展试点工作,以当地渔民社区为主体,挖掘传统文化与智慧,协助社区对滨海湿地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管理,未来推动社区发展自下而上的生态友好型赶海活动。项目还将基于过去在北海开展的“不吃鲎”消费倡导的经验,联合当地的主管部门、私营部门和公众志愿者将倡导内容升级至海洋友好型消费,并将相关经验与北部湾区域内的其他行动者分享,尝试探讨北部湾的海洋友好消费行动倡导模式。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为使监测数据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在持续多年对广西北部湾7块重要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威胁进行公民科学监测中,项目首次将其中一块重要湿地纳入了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使其年度的幼鲎种群及栖息地监测结果能与国内外其他栖息地的数据进行整合、比较与分析。项目还尝试通过口述史调查的方法,记录了下村这个传统渔业社区的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现状,挖掘了社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联合北海滨海湿地公园共动员7家赶海户一起制定了《北海下村友好赶海规范》并制作了一套赶海工具包在赶海户中推广。这份规范包括了赶海经营者自身行为规范、游客友好赶海行为引导、不文明行为劝导和参与巡护与监测的内容,由渔民自愿遵守。以上活动使得该社区群众开始对友好赶海和社区保护地等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之后进一步动员社区保护滨海湿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还通过联合北海市场监督局、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北海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和北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了海洋友好消费倡导,完成了超过180家海鲜餐厅的《海洋友好消费倡导》宣传牌的挂牌,所有商家承诺不买卖鲎、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效规范了市场和消费行为。这次倡导活动第一次覆盖了北海市所有1县5区,不仅在后续的监督中发现所有餐厅都实现了承诺,而且还获得了当地4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这也使得项目在探索如何推动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公众消费者和保护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减少违法买卖与消费行为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口述史调查报告
2、【项目成果】海洋友好消费广告
青岛长门岩岛海鸟及其栖息地的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104003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7534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58341.38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7 至 2022-11
结项通过时间:2023-02-16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观鸟协会(负责人:于涛)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青岛市长门岩属于无人海岛,由于长门岩岛地理位置,常年来由部队驻守,所以未划分为任何级别的保护区。岛屿整体都由北部战区驻军看管。北岛有史氏蝗莺、黑叉尾海燕、白额鹱、白腰雨燕、游隼繁殖,而南岛则有黄嘴白鹭、黑尾鸥等繁殖。冬季有红胸秋沙鸭、鸬鹚和潜鸟在岛屿周边越冬。春、秋迁徙季节有大量候鸟过境停留。由于长门岩南岛无人驻守,造成渔民登岛捡蛋,网鸟行为屡禁不止。项目计划对整个海岛的生态体系进行全面普查。在繁殖季登岛对于黄嘴白鹭、白额鹱、黑叉尾海燕、扁嘴海雀、史氏蝗莺为代表的 重点鸟类种群数量、繁殖情况、威胁等进行重点调查,把《长门岩野生鸟类资源本底调查报告》的成果,递交相关部门。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强与驻军的沟通,进行培训、宣讲鸟类知识、发展会员,共同协作,军民携手保护海鸟。由于长门岩岛位于战略要地,此区域成为保护区的可能性较小,通过本项目三年的执行,打造驻军及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潮连岛繁殖鸟和迁徙鸟进行多方位综合保护,将驻岛官兵的保育意识提高,使其能够自发的进行海岛鸟类保护工作,实现长门岩岛鸟类保护的可持续性。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长门岩岛是青岛市唯一的鸟类繁殖岛,也是国内黑叉尾海燕、白额鹱、东亚蝗莺仅有的几个繁殖地之一。本项目通过十次登岛调查,系统掌握了长门岩岛的繁殖鸟及越冬鸟的种类、分布、数量和威胁因子,并对岛上的主要繁殖鸟类:黑尾鸥、黄嘴白鹭和黑叉尾海燕的繁殖行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观察与记录,填补了海岛鸟类的基础信息和保护空缺。尤其是项目对黄嘴白鹭开展的GPS跟踪研究,更是揭示了该濒危物种的迁徙路线和越冬地。此外,项目还推动了海监、林业部门和驻军对该岛鸟类保护的重视,通过捕羊、清理鸟网、有害动物和非法捕鱼地笼、推动执法部门禁止船舶在鸟类繁殖期靠岸上岛等方式,减少了对海岛鸟类的直接威胁。

第二年项目将继续对本岛的繁殖鸟和越冬鸟开展监测,在上一年度的调查基础之上,增加对白额鹱和东亚蝗莺的数量及繁殖行为的监测,并重点对海岛有害动物如鼠类进行排查,加大红外相机的安装密度,安装捕鼠设备,争取在本期项目执行中,将大量黑叉尾海燕死亡原因调查清楚。项目还将加深与驻岛部队的合作,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并联合执法部门杜绝长门岩岛上的网鸟和捡拾鸟蛋等违法行为。此外,项目还将与鸟类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加强对于海岛繁殖鸟的繁殖行为、迁徙路线、越冬地的相关研究。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通过协助崂山检察院、法院等执法部门处理2021年4月长门岩岛发生的一起非法捡鸟蛋案件,以及与驻岛部队开展持续的拥军、鸟类科普宣讲、树立警示牌等活动,在海鸟繁殖期建立起了驻岛官兵报告可疑登岛船只和喊话驱离的常态化反盗猎机制,并建立起了政府部门-青岛鸟会-驻军多方合作的保护模式,基本杜绝了长门岩岛上的网鸟和捡拾鸟蛋等违法行为。团队还通过组织清理岛上的垃圾及破旧渔网,改善了鸟类的生存环境;通过协助政府在渔村开展普法宣传,提升了渔民的保护意识。

项目团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开展的6次繁殖鸟的日间和夜间监测结果发现:黄嘴白鹭的成鸟和巢均比去年增加40-50%;在长门岩岛繁殖的黑叉尾海燕估计至少有1000对、白额鹱10对。此外,团队还开展了4次迁徙季和越冬水鸟的监测,为8只黄嘴白鹭佩戴GPS跟踪器,获得了8条完整的迁徙数据。团队对啮齿类外来入侵种的初步调查发现长门岩北岛有褐家鼠活动。对黑叉尾海燕大量死亡原因的调查虽未能通过红外相机确认元凶,但已初步推测为猛禽天敌所致。以上工作使团队进一步掌握了长门岩岛上几种关键繁殖鸟类的数量、繁殖行为、所受威胁、迁徙路线和越冬地的情况。

项目论文和成果:
1、【五月调查进展】
福建省中国鲎现状调查及保护
项目编号:202104012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348.8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4513.6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2789.86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7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2-09-03
项目执行人:翁朝红(集美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福建省滨海湿地及海域曾是中国鲎最重要的分布区和栖息地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促进大面积填海造地、港口码头及旅游用地等建设活动,鲎产卵场和育幼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此外,过度捕捞、不可持续消费和商业利用、非法贸易和放生等活动也使该物种的生存雪上加霜。目前福建省鲎及其栖息地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与其他几个产鲎省份相比,最为薄弱。目前福建沿海尚无任何鲎保护区。本项目拟在2012年之后,重启福建沿海中国鲎的调查工作,评估福建省中国鲎及其栖息地的生存与保护现状及变化趋势,拟将现存的重要育幼栖息地纳入IUCN亚太区鲎观测站网络计划,并开展长期的监测。项目还将对非法贸易、不可持续消费行为开展调查,并开展“拒绝食用鲎”倡导活动以减少对该物种的直接威胁。继续通过人大代表、NGO、相关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沟通,推动各方达到保护共识和保护行动。提高公众对珍稀动物鲎的认知并发动更多人来保护鲎,是鲎保护的重要举措。继续组织和发动各方参与推动全省公众鲎科普教育。

资助理由:
福建的滨海湿地及海域曾是中国鲎最重要的分布地与栖息地之一。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填海造地、港口码头建设、旅游开发等建设活动使得滨海湿地大量丧失,中国鲎的产卵和育幼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此外,过度捕捞、不可持续的消费与商业利用、非法贸易和放生等活动也使该物种的生存雪上加霜。去年,中国鲎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全球濒危(EN)种,今年又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名录。本项目拟重启福建沿海中国鲎的调查工作,评估福建省中国鲎及其栖息地的生存与保护现状及变化趋势,撬动关键利益相关者对现存的重要育幼栖息地开展长期的监测。项目还拟对鲎的非法贸易等活动开展调查,并开展可持续消费倡导活动以减少对该物种的直接威胁。因此,本项目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从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项目团队完成了福建闽南沿岸中国鲎及育幼栖息地的实地调查,在所调查的36个滨海湿地中,确认了12个现存的幼鲎栖息地,掌握了每片栖息地的面积、幼体种群结构及栖息地特点,评估了幼鲎种群的生存现状、栖息地现状、威胁因素及变化趋势,并将识别出的9块核心栖息地中的6块纳入了IUCN亚太鲎观测网络计划来开展长期持续的监测。这次调查所获得的全面、系统且详实的数据,填补了近十年以来的信息空白,也为下一步推动各方共同开展中国鲎及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对闽南地区的9个农贸或海鲜市场、26家海鲜酒楼或饭店进行了暗访,对非法贸易进行了现场举报,还访谈了数十位当地的渔民。调查结果发现,渔民捕捞到的中国鲎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自从该物种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执法部门对非法买卖、食用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后,这些威胁虽仍存在,但已变得更加隐蔽。项目团队还成功推动地方政府在泉州晋江金井塘东建立起福建第一个鲎科普教育基地,并通过两会提案等方式,与相关政府部门就在厦门鳄鱼岛、集美鳌园建立野外鲎科普教育基地达成了初步共识。项目还利用6月8日的“国际海洋日”、6月20日的“国际鲎保育日”、农历七夕等各种节日和活动,开展了6次大型的中国鲎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触达上万线上和线下公众。在第一个执行年里,项目团队通过以上活动有效撬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与高校、研究机构、各级人大代表、NGO、公检法、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建立起广泛且深度的合作,从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两个多小时发现5只幼体,中国鲎在这里能否生存下去......】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族社区自然圣境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104051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84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89945.51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7 至 2022-08
结项通过时间:2022-11-10
项目执行机构: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付云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据我们对章朗村的自然圣境调查发现共有维管植物区系124科,463属,650种(包含亚种和变种),其中种子植物629种,占西双版纳种子植物区系(3856种)的16.3%,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7种,其它未列入法定名单的珍稀濒危植物5种,CITIS禁止贸易的全部兰科植物96种。传统布朗族村寨都有自然圣境,但因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经济利益影响,自然圣境受保护力度正在减弱。项目希望通过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勐海县布朗社区自然圣境保护网络,提升项目社区及布朗族居民的文化自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三年的年度目标依次为递进关系:1)对章朗村自然圣境进行参与式评估,加强勐冈社区自然圣境保护力度、恢复曼佤社区自然圣境传统,影响超过10个布朗社区,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自然圣境保护对于文化和生态保护,以及乡村振兴的意义;
2)整理布朗生态文化和自然圣境保护案例,推动3~5个社区恢复和发展自然圣境保护,并探索恰当且有效的市场化激励和外部支持机制;3)再推动3~5个社区恢复和发展自然圣境保护,建立有超过10个布朗社区参与的自然圣境保护网络,在市场化激励和行政认可方面获得切实进展。

资助理由:
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都有竜山、勐神林、寨神林等各类自然圣境,这些由传统文化信仰而受到崇拜、禁忌和保护的特殊自然——人文景观单元,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影响甚至逐渐消失,西双版纳的自然圣境也急剧减少,绝大部分山林自然圣境都被转变成了橡胶林。而且近年来随着茶叶价格的飙升,又面临茶树种植的威胁。本项目拟以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三个布朗族社区为主,围绕其自然圣境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的挖掘、恢复与创新,在地社区协作者的培养,集体治理能力的提升,争取外部的适当认可等方式,以社区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圣境,并影响周围的其他社区,建立自然圣境的保护网络,因此本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本项目在章朗、勐冈和曼佤老寨三个布朗社区的自然圣境内开展了植物多样性的调查,补充或填补了相关本底信息的空白,掌握了自然圣境内维管束植物的科、属、种及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项目还通过关键人物访谈和社区参与式评估,对自然圣境的村民保护意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社区管理机制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发现了传统文化对某些植物资源(尤其是石斛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作用;梳理出了有利于圣境保护的传统文化仪式(如:立寨门、围寨、祭寨心、祭水神、拴线等);了解到村规民约、国家政策、传统习俗、信仰都在自然圣境的保护中发挥着作用,但不同的村落程度各不相同;生态古茶树经济也对自然圣境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项目也在调查中发现了文化传承存在断层和逐渐形式化的风险、生态茶经济有可能造成茶园对森林的侵蚀、乡村旅游带来的垃圾等环境问题、外来入侵植物侵蚀自然圣境等问题。项目团队在此基础上,根据三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通过支持勐冈村祭茶王来建立保护行为与茶产业的关联、支持曼佤老寨组织围寨仪式来清晰自然圣境的边界以及在自然圣境内清理垃圾和放置垃圾收集箩、建立苏铁蕨保护小区、召开勐冈村民会议讨论自然圣境的保护行动规划与村规民约、组织外出参与和学习等推动了三个社区自然圣境的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开展了大量扎实的调查和社区保护工作,但由于本项目下一年的设计未能对自然圣境保护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在如何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也未能阐释清晰具体的变革路径,因此决定不予继续资助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产出】专栏|竜山圣境——西双版纳勐冈布朗寨考察记
2、【项目产出】视频|传统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布朗寨祭水神
3、【项目产出】西双版纳布朗族传统生态观保护热带山地森林
4、【项目产出】保护自然的“回馈”——自然圣境的文明教化功能
5、【项目产出】视频|拴线
6、【项目产出】视频|曼佤老寨可持续发展之路——取经景迈山芒景村
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水生生物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10405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6.6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8782.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15.2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8441.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7 至 2022-08
结项通过时间:2022-08-29
项目执行人:农志文(广西科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广西科学院从2016年开始关注北海涠洲岛附近大型须鲸的动态,并于中科院水生所、北部湾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组建联合研究组开展北海涠洲岛附近海域大型须鲸的研究。本项目计划采用船载截线调查、无人机视频拍摄、声学设备投放、遥感卫星数据获取等方式,对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动物进行为期三年的基线调查工作,并结合现有的调查研究结果,形成布氏鲸个体识别数据库,分子信息数据库,积累环境要素变化信息,定义布氏鲸的行为谱,收集鲸类水生生物的水下声音信息,进一步从生物学和生态学上了解布氏鲸的种群动态变化、栖息选择和利用、行为节律,以及环境要素对布氏鲸迁徙和栖息的影响关系,为物种和栖息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对该海域有目击记录的大村鲸、印太江豚、瓶鼻海豚等鲸豚类动物的数量、行为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项目计划通过社区访谈、实地监测的方式,了解兼捕、不文明观鲸、海洋污染等情况信息,评估渔业以及旅游活动对鲸豚类水生生物的影响,推动海洋管理部门、社区、保护地等利益相关方为保护鲸豚类水生生物制定相关保护规定和实施保护行动,对保护地进行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推动广西北部湾海域鲸豚类水生生物的保护。

资助理由:
布氏鲸是鲸目须鲸属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近岸海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我国大型鲸类研究和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对大型须鲸也缺乏长期系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近年的研究发现,广西涠洲岛附近海域是布氏鲸的重要栖息地,同时也发现有大村鲸、印太江豚、鲸鲨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海洋动物,这些物种的生存仍受到兼捕、非法观鲸、海洋污染等威胁的影响。本项目拟在广西涠洲岛附近海域长期开展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动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掌握布氏鲸的种群动态、栖息地利用、行为节律和生态学等特征,并通过社区访谈、实地监测等工作,了解和评估渔业和旅游活动对布氏鲸等鲸豚类动物的影响。项目还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推动海洋管理部门、社区、保护地等关键利益相关方为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的保护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因此本项目对于填补科研和保护信息空白,推动广西北部湾海洋哺乳动物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项目团队在涠洲岛海域共开展了22个航次、总时长超过116小时、总里程超过2141公里的野外调查,在41个位点共观察到布氏鲸89头次,9个位点观察到印太江豚31头次,共识别出布氏鲸个体26头,其中6头是本调查周期中新发现的个体,加上之前已识别记录的个体,项目团队建立了含有52头布氏鲸个体识别信息的数据库。这为进一步揭示该海域布氏鲸种群数量、年龄结构、种群动态并基于个体识别开展行为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观察并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在空中对布氏鲸的行为进行拍摄,项目还总结和记录了包含有6类17种个体行为和4类11种群体行为的布氏鲸行为谱。这为未来进一步分析人为干扰对布氏鲸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团队还收集了所调查海域的海表面温度、叶绿素a浓度、布氏鲸位点的海水深度等环境因子的信息,为未来预测北部湾海域布氏鲸的适宜栖息地、分析其迁徙和集群规律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积累了科学数据。项目团队还整理了往年北部湾海域内海洋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数量变化和渔业兼捕的二手资料,设计了访谈提纲,对广西沿海的近40位渔民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显示项目地海域的海洋哺乳动物种类除布氏鲸外,主要还有短肢领航鲸、中华白海豚、糙齿海豚、瓶鼻海豚等,兼捕到的鲸豚类主要为印太江豚和瓶鼻海豚,网具主要为拖网和流刺网。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涠洲岛海域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类、多样性和主要活动范围,所收集的兼捕数量、地点、频次以及兼捕后是否放生等信息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分析兼捕的原因、评估其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鲸豚类保护措施。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广西新闻频道
2、【媒体报道】央视网 《蓝海中国》第六集北海篇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研究与保护实践
项目编号:20210100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84.95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68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85034.7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204515.04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2-11-07
项目执行人:杨霁琴(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祁连山区

项目摘要: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记录有19属36种兰科植物,是祁连山东段林区兰科植物的一处集中分布区,根据野外调查与社区调查的结果,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及其生境仍面临着人为活动的干扰,包括放牧、林下采挖等干扰因素,项目将通过在兰科植物优先保护区域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建立和完善兰科植物的监测、科研、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并实施有效监测和精细化管理;通过与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社区共管试点,尝试人工种植食用菌等方式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区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使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掌握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种类、分布与主要威胁,调研详实,结果可靠;识别出了兰花保护的优先区,培养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制定出了《2021-2023年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保护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保护区的兰花保护和管理实践;项目还获得了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用于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

第二年项目将完成4-5处兰科植物固定样地的建设,并对样地内所有兰科植物进行长期定株跟踪监测,以掌握兰科植物种群动态、物候、微生境气候等,并监测不同程度的放牧、林下采集活动对兰科植物生长关键期的影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区兰科生境及林下资源管理计划;与对林下资源依赖较大的社区合作,达成社区共管协议,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并与保护区合作开展羊肚菌人工种植试点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科研高校合作,对观赏性较高的山西杓兰开展种子共生萌发实验,获得共生萌发体系,掌握共生真菌种类。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根据之前兰科植物调查结果,建立了4个50mX100m的固定监测样地,对样地内24个监测样方中的15种兰科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全年的监测,掌握了2021-2022年兰科植物花果期的生长情况。同时,项目通过布设禁牧对照样方及16台红外相机,就放牧等人为活动对兰科植物的影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兰科植物受损情况也随之增加。项目还在竹林沟来家庄社首次开展了社区共管试点,探索羊肚菌的人工种植,以减少保护区的放牧和林下采集活动。保护区与该社区在本执行年里形成了初步的社区共管协议框架,编制了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手册,建成了64平米的羊肚菌人工种植大棚,并初步积累了羊肚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项目还开展了山西杓兰种子萌发的野外及室内实验,野外埋设种子袋110个,室内光照培养箱制作种子盒70盒,最后共培养出2个共生原球茎,还与本地的大学合作申请到了省上的自然基金,未来将继续开展山西杓兰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的研究。在第二个执行年中,保护区两个基层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在兰科植物监测、社区共管等方面的意识和专业能力提升显著,这为下一步推动保护区加强兰科植物的研究监测、科学管理放牧活动和促进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产出】连城保护区-植物保护宣传折页-2022
连云港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水鸟调查、监测和栖息地评估
项目编号:202101002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3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69268.13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8039.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6-05
项目执行人:李静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6926.81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北部,黄海中部,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EAAF)上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勺嘴鹬在中国从2019年开始进行以半蹼鹬为重点物种的水鸟监测,结果显示,包括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在内的河口滩涂和周边的鱼塘等栖息地是水鸟迁徙的重要觅食、休息和中转停歇地,但是仍面临包括外来物种入侵、滩涂开发和人为干扰等威胁。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鸟类监测,能够了解以半蹼鹬为代表的鸻鹬群里对栖息地的使用规律和偏好,评估栖息地变化对它们的影响,继续和有关利益决策方沟通,利用科学数据推动重要的河口栖息地的立法保护。目前连云港进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二期申请仍在博弈中,我们希望通过项目调查产生的数据,结合其他年轻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如卫星跟踪和食物分析,共同发布科学论文,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并推动中央的保护决策能落地到省或市一级。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完成春、秋季项目地的野外水鸟种类、数量及威胁的调查,证实了连云港兴庄和青口河口对迁徙鹬鸻类尤其是半蹼鹬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青口和兴庄河口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调查的部分结果已写成论文发表,为日后推动该重要湿地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二年项目将在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开展春秋两季迁徙高峰期半蹼鹬、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大勺鹬等重要迁徙水鸟的调查,并对不同物种的栖息地使用情况及面临的威胁进行评估,特别是掌握重要的高潮停歇地及其威胁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提升本地社区和利益方的保育意识,与关键的决策方沟通,利用科学数据推动这些重要湿地的立法保护。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1年项目团队克服了疫情对野外工作造成的巨大挑战,完成了连云港河口湿地迁徙水鸟种类、数量、栖息地和威胁的全年监测工作,加深了对其物种组成、迁飞种群的变化趋势以及半蹼鹬、黑尾塍鹬、斑尾塍鹬、小青脚鹬等重要鸟种的栖息地利用规律和威胁的了解。在监测结果中,最大的亮点是在兴庄、青口和临洪河口记录到了2.7万多只春季北迁的半蹼鹬,其种群数量首次超出了过去全球记录和估计的2.3万只。这不仅再一次证实了连云港的滨海湿地是该物种最为重要的北迁停歇地和能量补充站,也表明其栖息地若进一步丧失,可能也是这种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特有种的“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此外,项目还与其他科研团队与NGO共同合作,积极为法院审理自然之友对当地蓝色海湾工程建设项目的公益诉讼案件,提供所需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相关科学数据。项目还在连云港新增了一处可用于社区自然教育和保护宣传的半蹼鹬教室,首次开展了半蹼鹬绘画比赛,并利用360度监控摄像开展水鸟高潮停歇地日常威胁的观测和线上传播工作,结合线上各类自媒体的宣传工作,极大提升了公众对连云港河口湿地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的认知程度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采访】Protect This Place: Lianyungang, an Underrated Pearl in the Yellow Sea
2、【成果汇报】新鲜出炉!《2019-2020年连云港水鸟报告》
3、【媒体报道】当连云港的滨海梦遇到候鸟:鹬港相争,谁让步
4、【论文】连云港滨海湿地很可能是半蹼鹬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栖息地
5、【项目进展】连云港滨海湿地破坏公益诉讼案,自然之友向法院申请禁止令
6、【项目进展】中止审理!连云港滨海湿地公益诉讼收到法院裁定
7、【项目进展】快讯 | 连云港“蓝色是海湾”项目暂停施工 重新轮值项目的生态影响
8、【项目进展】滨海湿地铺沙滩和建围堤,是破坏湿地还是修复生态?自然之友起诉获立案
云南德宏州灵猫科动物生存现状及保护
项目编号:20210102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7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93208.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3
项目执行人:张文项目详情>>
已终止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中国共分布8种灵猫科动物,由于灵猫科动物部分种类以树栖为主,且均为夜行性,难以被发现,人们对其认知较少,关注度极低。然而人类对其威胁却从未停止。该类群动物在中国的生存现状、至危因素、生态本底资料等均处空白,故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及提高关注点迫在眉睫。从历史记录和已掌握信息分析,德宏州最少分布5种灵猫科动物,属灵猫科动物较集中区域。
项目拟对德宏州的灵猫科动物生存现状展开调查,主要通过红外相机调查,夜间聚光灯照射法、访问调查等方法收集灵猫科动物组成、数量、分布、生境现状和受胁现状等生态资料,并依据调查结果,联合主管部门对灵猫科动物实际分布区周边的社区居民开展宣传活动。并依托社区力量建立德宏州灵猫科动物的长期信息收集网络。以期填补灵猫科动物的生态资料,提高社区居民对灵猫科动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对灵猫科动物的威胁。

资助理由:
灵猫科动物是亚洲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的关键物种类群之一,不少种类是森林中重要的种子传播者,长期以来其种群状况、生境选择、行为学等在我国都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研究。一些热带种类如熊狸、大斑灵猫在我国呈边缘分布,处于全球受威胁状态,一些种类如大灵猫则在我国数量锐减。云南德宏州是我国多种灵猫科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尤其还是熊狸的仅存栖息地之一,亟需摸清此类群动物的本底与生存状况。

本项目拟通过建立当地的信息收集网络,与保护区和社区共同开展野外调查和监测,收集云南德宏州熊狸、大灵猫、小灵猫、椰子猫等几种灵猫科动物的分布、生境特征、威胁因子等基础数据,制定阶段性的灵猫科物种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因此,本项目对于填补当地灵猫科动物的关键保护信息的空白,吸引更多研究和保护力量的关注与投入、推动这些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终止理由:
因疫情管控等突发和非人为可控因素,本项目自合同签定后的1周年内未能执行项目,也未产生任何费用。经项目申请人申请,经双方协商,该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终止。

黄河源马麝种群分布调查与社区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2101055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7298.72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67283.8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8-22
项目执行机构: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久美)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森林、灌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自然保护地:青海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阿尼玛卿雪山是黄河主要的水源地之一,主要分布在果洛州境内的玛多县和玛沁县。该地区为黄河流域1.07亿人提供着水生态服务功能,也是区域内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雪豹、黑颈鹤、马麝等。虽然该区域已被划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缺乏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和监测数据缺失,尤其是外来开发者不了解区域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该区域内时常发生违法盗矿等各类破坏环境的工程建设,对当地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造成威胁。除此之外,该区域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因人类长期猎杀制作药材和香料,种群数量下降非常明显,该种群的分布大范围地变小。然而目前该物种的生存现状没有受到关注,也缺乏物种本底数据。因此,此项目的目的是在阿尼玛卿区域内通过地方生态知识 (TEK )的调查方法来了解马麝物种的种群的分布和过去十年内的变化,还在部分地区采取社区参与的红外相机调查的方式,确定该物种的分布。基于此调查,项目将会分析该物种面临的威胁和提出保护措施,还将通过社区合作开展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项目团队深入社区,通过扎实的社区访谈和红外相机调查,基本摸清了马麝在青海果洛州同德县、玛多县、玛沁县的分布、生境选择及面临的威胁,并了解到了马麝种群在过去五十年里的变化情况,填补了相关保护信息的空白;项目还带动4个在地牧民的环保志愿者团体加入到马麝的调查、保护与社区宣传中,初步建立了一个在地的马麝保护网络,为后续开展马麝的具体保护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年项目将在同德县河北乡开展具体的、基于社区的马麝保护示范工作。项目地位于黄河第二弯峡谷区域内,这里有着连片的马麝栖息地和正在恢复的种群,盗猎行为也时常发生。项目将通过考察学习、建立在线学习社群等活动来培养在地的民间环保志愿者团队的能力,支持他们开展马麝的种群监测以了解种群数量及变化情况;通过开展当地青少年自然教育夏令营和其他社区传播活动,提升在地社区对马麝的保护意识;与社区共同讨论形成在地的可持续保护行动和管理机制,由社区组织开展反盗猎巡护等工作。若示范成功,项目接下来将会把这种保护方式推广到其他的马麝分布区。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黄河源的同德县河北乡,项目团队通过陪伴、协助和支持来自当地社区的牧民保护团队——青海自然山水动植物资源保护所(以下简称自然山水)和玛登社区保护团队(以下简称玛登),动员乡政府、林场、县教育部门及本地的学校一起共同开展了基于社区的马麝保护行动。自然山水团队与社区代表在共同讨论了马麝的保护现状与需求后,确定了保护行动方案,联动河北乡林场的护林员一起开展红外相机监测、交叉巡护和反盗猎活动,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定期巡山22次,拆除盗猎铁丝套子71个,实现了每月至少一次的巡护,完成了年度的马麝巡护报告。在项目的支持下,自然山水还针对本地的学生和牧民开展了至少三次以马麝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让450多名当地社区青少年了解了马麝及其在当地文化和本土智慧中的意义。这些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也获得了当地学校和县教育部门的信任与认可,更多内外的教育机构开始联系他们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玛登团队则参与纪录片的策划,采访当地牧人,独立执行拍摄工作,与项目团队一起制作了记录片《从麝香之路到濒危物种》,从历史文化的视角介绍了麝香的药用、经济和文化价值,挖掘了马麝被盗猎的根源,阐述了马麝从古至今存在的生存威胁。当地的牧民保护团队通过开展以上各种活动,以及参加项目定期组织的线上交流与学习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保护行动策划、组织和执行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保护意愿,还与当地政府部门、学校、外部的自然教育机构等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都为项目进一步深入探索社区为主体的马麝保护模式奠定了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外部认可】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活动成果】在线学习内容 | 阿尼玛卿东科社区的水源地保护实践
3、【活动成果】在线学习内容 | 水源地保护实践—年保玉则
4、【活动成果】在线学习内容 | 黄河上游若尔盖湿地水源及草场资源的社区保护(上)
5、【活动成果】在线学习内容 | 黄河上游若尔盖湿地水源及草场资源的社区保护(下)
四川岷山林沙锥种群现状及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101029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8.99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3343.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1493.6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03506.14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3
结项通过时间:2022-04-29
项目执行人:阙品甲(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甸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自然保护地: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岷山山系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受益于大熊猫、川金丝猴等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已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较好的保护。然而该区域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在面临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巨大威胁的同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许多受胁物种的生存现状亟需查明。林沙锥是岷山地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和全球性易危物种,关于其生活史、种群数量、分布现状及受胁因素等方面的信息极为匮乏。本项目拟通过野外调查和社区访谈掌握林沙锥在繁殖期行为节律、栖息地选择等的偏好,通过环志追踪了解其迁徙规律以及迁徙和越冬期间的栖息地偏好,并进一步了解该物种在岷山地区的种群数量、分布现状和受胁因素,制定针对性保护计划,推动当地社区开展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林沙锥是IUCN红色名录中的全球易危种,也刚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这种在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繁殖的鸟类,由于其生境选择独特,到目前为止,其种群数量、生活史、迁徙规律、受胁因素等资料仍极度匮乏。岷山中部的中高海拔山地是目前全球已知的少数几个林沙锥的稳定繁殖地之一。本项目拟联合科研机构、当地社区、公益组织、保护区、国家公园共同对该物种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在地的保护工作,并制定具体的保护行动计划。这些将不仅可以填补该物种在保护上的关键信息空白,为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也将有助于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林线以上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保护。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里,通过7轮样线调查、26台自动录音机91天的鸣声计数,掌握了项目地内林沙锥分布的三个主要区域,初步估计数量为15对左右;通过在繁殖地布设34个利用样方、25个对照样方、19个觅食样方,收集了栖息地的20种环境变量及土壤动物信息,初步掌握了繁殖期内林沙锥的生境偏好、巢址选择、天敌、窝卵数和行为节律等信息;通过为7只林沙锥开展环志和卫星跟踪,首次获得了该神秘物种的秋季迁徙规律,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该物种在部分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的栖息地特征等信息。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该物种长期以来在生态学、生物学上的关键信息空白,而且项目团队已完成相关科研论文初稿及相关学术报告,这为进一步对该物种开展深入的研究及保护奠定了扎实且重要的基础。

此外,本项目还与国内外的高校、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当地社区、国内和地方的非政府组织与基金会建立了广泛且有创新性的合作关系,并与合作网络成员一起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媒体宣传和科普知识传播,显著提升了当地社区及公众对该物种的认知,还撬动了当地林业部门投入资金开展对林沙锥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林沙锥和它的亲戚们
2、【媒体报道】填补鸟类研究空白,探秘“只闻其声,难见其身”的林沙锥
3、【志愿者报道】2021,和林沙锥在一起的日子(一)
4、【志愿者报道】2021,和林沙锥在一起的日子(二)
5、【志愿者报道】2021,和林沙锥在一起的日子(三)
6、【志愿者报道】2021,和林沙锥在一起的日子(四)
基于社区的综合性人熊冲突缓解实践
项目编号:202101044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69.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8805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99969.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3
结项通过时间:2022-06-20
项目执行机构:青海省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负责人:严兴功)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西藏棕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棕熊亚种。近二十年来,人熊冲突愈演愈烈,成为青藏高原最普遍且亟待解决的保护冲突问题。棕熊破坏房屋、致人伤亡、捕食家畜,同时也遭到报复性猎杀。针对人熊冲突问题,近十年来在科学研究、防护试点及管理政策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不足。在现有研究认识和解决经验的基础上,雪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南侧的果永村开展人熊冲突缓解工作。本项目重点为社区共同治理决策实施人熊冲突缓解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将包括事前防护、事后补偿社区保险基金、防熊宣传培训及牧民对棕熊容忍度提升等方面。缓解方案并非简单的物理性防护干预,因人兽冲突问题的根源在于野生动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价值判断与资源利用上的差异。因此缓解方案的实施关键是如何让各方建立连结与合作,并共同设计、决策、实施解决问题。项目期望总结社区共治的人熊冲突综合性解决方案,为解决青藏高原人熊冲突问题提供经验和建议。

资助理由:
人熊冲突近几年来在青藏高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类冲突由于关乎当地牧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容易造成牧民对熊的容忍度降低,甚至引发对熊的报复性猎杀。这对目前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特别是大型食肉动物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熊冲突在全球熊类分布区内都比较普遍,防熊措施也已有许多实践,在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地区也有不少前期的尝试。

从技术上来说,减缓人熊冲突已有若干可选的、适于本地的有效措施,然而难点却在于,牧户与社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行为上如何进行调整、适应与自我管理,以实现物理防熊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此外,几乎所有的人兽冲突问题都很难一劳永逸地得以解决,尤其是熊这样高智商、善变通的动物,因此,除了防护措施外,还需要社区对熊开展持续的监测,了解当地熊的习性和对防熊措施的适应性,不断更新迭代适于本社区的防熊方式和方法,从而建立起与熊长期相处的智慧与信心。

本项目针对上述难点,拟在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东坝乡果永村,与社区一起,通过提升社区的集体治理能力,使用因地制宜的经济互助手段和防熊措施,开展长期的监测,探索基于社区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因此,本项目对整个三江源甚至青藏高原地区应对人熊冲突的挑战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入户及关键利益相关方的访谈,初步掌握了囊谦县东坝乡果永村的人兽冲突现状、当地传统的熊文化及现有牧户的防熊方案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与东坝乡政府、果永村两委、牧民代表以及东坝乡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阿宝协会)、等一起充分沟通与协商,借鉴了国内外防熊研究领域的经验与教训,根据项目实施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果永村缓解人熊冲突的初步方案,内容不仅包括了房屋防护围栏、人身防护包、防熊知识手册、防熊宣讲及视频制作等物理和非物理措施,而且对各参与方的分工与职责也做了清晰的界定,明确了社区在人熊冲突治理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此方案,在2021年7月召开的社区扩大会议上,牧民们商议并挑选出了21户熊害最严重的牧户进行先行试点,由项目提供材料和技术,阿宝协会协助,试点户自己投工投劳在门窗上安装刺网围栏、进行后续的管理并承诺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采取合理处理垃圾等预防措施。后续牧民的监测结果显示在2021-2022年间试点户都未再有熊接近或入户的情况发生。项目还与当地牧民一起探索了防熊报警器、便携式灭火器、太阳能声光报警器、动物驱赶器、太阳能报警灯等个人防护设备的适用性,总结了刺网围栏的优缺点,分析了红外感应喷淋装置和电围栏等其他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编制了防熊手册。第一年试点的成功以及建立起的社区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不仅极大提升了在缓解人熊冲突上果永村牧民的能力、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使得试点工作得到了果永村牧民、青海省林草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的认可,为之后在果永村进一步深入探索综合性的人熊冲突解决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共同的未来:三江源地区防熊手册
自然保护地中的中蜂养殖对自然传粉网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101050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55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19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64678.3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29572.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9-17
项目执行人:顾垒(首都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四川八月林公益保护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横断山南段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近年来,中蜂养殖作为一种自然友好的产业,在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地得到推广,成为社区参与保护的重要助力。然而,我们对中蜂在自然界的传粉网络中的作用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大量养殖的中蜂可能和野生的传粉昆虫竞争蜜源和粉源,从而影响到当地自然传粉系统的稳定性。从改善社区生计的角度来看,由于当地植被能生产的花蜜和花粉是有限的,能承载的蜂群也就是有限的,盲目扩大蜂群会导致收益下降,而合理规划养殖规模、补植蜜源植物等行动都需要科学的指导。基于上述问题,本项目拟对多个保护地的传粉网络开展调查,了解其主要蜜源、粉源植物和传粉昆虫的物种构成,基于访问记录和访花频率构建定量的传粉网络,通过嵌套度、填充度、中心度和模块化程度等参数评估传粉网络的特化程度和稳定性,重点关注中蜂在网络中的权重、以及中蜂增加对传粉网络结构的影响。项目成果将为合理规划保护地的中蜂养殖业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此外,还将通过群落花蜜产量的月度动态来测算最适蜂群规模,并选择适合用于补植的乡土蜜源植物。

资助理由:
近年来,中蜂养殖作为一种自然友好型产业,已成为全国各地大力提倡的绿色扶贫手段,在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地中推广。由于中蜂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复杂的传粉网络中的一员,因此,理论上若中蜂养殖的规模过大,反而会对其它野生的、泛化的传粉昆虫构成竞争,导致这些昆虫种群或活动范围退缩,进而可能破坏整个自然传粉网络。此项目拟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保护地中,开展蜜源植物和传粉昆虫的本底调查,基于昆虫的访花记录、访问频率和混合花粉定量法来构建当地的传粉网络,分析中蜂在其中的作用,评估不同的中蜂养殖规模对当地传粉网络稳定性的影响。此外,项目还将基于此研究的结果,与保护地管理机构一起,合理规划中蜂的养殖规模,并对中蜂养殖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在朝阳村已初步构建起一个涵盖3种主要蜜源植物和32种传粉昆虫的定量传粉网络,而且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自然环境,在养殖中蜂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传粉网络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远离蜂场的样方中,其他传粉昆虫的物种数、连接数和访花频率都高于蜂场附近的样方。项目还测量了朝阳村30种植物的平均单花花蜜量和17种植物的花蜜糖浓度,据此估算了7-9月花蜜的月度产量,并初步挑选出了10种适合补植的乡土蜜源植物。在八月林保护地项目则识别了143种蜜源植物,并初步调查了其分布和数量。

海南岛鲎育幼场调查及保护
项目编号:202101056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6064.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16737.8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2023-01-07
项目执行机构: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负责人:周志琴)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儋州新英湾市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儋州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海南澄迈花场湾市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三亚铁炉港市级自然保护区、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南文昌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以鲎(中华鲎、圆尾鲎)为纽带,协同专家、保护地、NGO、志愿者共同推进海南滨海湿地生态的摸底、保育与科普工作:1. 完成海南中华鲎、圆尾鲎育幼场的分布和保护现状调查;2. 支持并推动重要区域保护地开展幼鲎长期监测,参与省内外IUCN鲎监测网络成员的交流与合作;3. 协同省内外伙伴机构,以鲎为明星物种,推动海南滨海湿地科普传播。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项目调查了海南岛北部五个幼鲎的栖息地,初步掌握了中国鲎、圆尾鲎的幼鲎种群密度与面临的威胁;与美境自然等机构共同发布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及保护建议(2019-2020年度报告)》,并将两个最有价值的栖息地新英、新盈纳入了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项目还推动了两个保护地主管部门将鲎这个物种的监测与保护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项目基于调查结果设计的公众宣传稿“一张图了解海南岛的鲎”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让更多公众了解了海南岛上鲎的保护状况与需求。

第二年项目将扩大两种鲎的调查范围,完成《海南岛幼鲎分布、种群密度及威胁现状报告》;联合科研单位及保护地,在4个重点分布地开展威胁因子调查及评估,提出保护行动建议;推动重要分布地的保护地将鲎纳入长期监测体系,并支持IUCN亚太区鲎监测方法在至少2个保护地落地;加强保护地及相关主管部门对鲎保护的关注度,形成保护共识。

项目成果:
继上一执行年发现海口东寨港、澄迈花场湾、儋州后水湾、儋州新英湾和文昌会文为中华鲎(中国鲎)和/或圆尾鲎的育幼场后,在本执行期项目将调查范围扩延至全岛其他沿海区域,共调查了沿海8县市17处理论上符合幼鲎栖息地特征的泥沙质潮间带,生境类型涵盖了红树林海岸、港湾海岸、河流入海口三大亚类。经夏冬两轮分组调查,最后仅在东方四必湾发现有中华鲎(中国鲎)和圆尾鲎幼鲎的实体。陵水新村港、儋州盐丁港、乐东莺歌海、三亚沿海港湾,虽未见鲎的踪迹,但渔民在近海海域作业时仍会偶尔兼捕到成鲎。东方昌化江入海口也有渔民曾在2019年捕获过小鲎一只。以上信息表明上述五个地点的周边海(水)域仍可能有鲎生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记忆中鲎的主要产卵场和育幼场——陵水新村港、三亚铁炉港、儋州鱼骨港,现如今实地调查均已鲎迹不见,这可能反映了这几个地方鲎种群的明显衰退。除此之外,其他十处调查地点,含琼海(万泉河、沙美内海)、万宁(老爷海瀉湖)、陵水(黎安港)、三亚(榆林港)、临高(金牌港、黄龙港)、儋州(上下浦村瀉湖、黄沙港)、东方(罗带河老入海口),实地调查或当地访谈均未发现鲎。既有调查结果综合表明:海南岛周边海域有鲎分布,但滨海潮间带鲎种群密度整体较低;中华鲎(中国鲎)主要育幼场是儋州新英湾和后水湾,圆尾鲎主要育幼场为澄迈花场湾和文昌会文;海口东寨港、东方四必湾均有中国鲎、圆尾鲎的育幼记录,但种群密度较低。项目还归纳总结了三种幼鲎栖息地的野外调查方法,认为“全域扫描法”适合前期找寻育幼栖息地及开展重复调查时使用,“500mX500m样方法”适合在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潮间带进行幼鲎种群密度调查使用,而IUCN亚太区观测网络计划中使用的样线法,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更适用于开展幼鲎栖息地的长期监测,且能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

此外,项目还推动新英湾市级自然保护区、花场湾县级自然保护区、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加入了IUCN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并通过培训及监测过程中提供的技术支持,使三个自然保护地都已能独立持续地开展监测工作,并已开展了2个自然年度的监测。据此,项目提议:(1)进一步推动文昌会文湿地建立鲎观测点;(2)对陵水(新村港、黎安港)、三亚铁炉港、儋州鱼骨港、昌化江入海口,开展后续调查,探明鲎是否利用这些地点产卵或育幼;(3)伺机推动鲎保护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日程。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海南岛鲎育幼场调查报告-2022
2、【项目成果】海南岛鲎调查项目实施总结
玛柯河林区植物生物多样性人文调查、癞病易感动物巡护与自然教育
项目编号:202101057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788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71738.83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5
结项通过时间:2022-08-07
项目执行人:周巴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7173.88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森林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本年度的项目旨在通过建立日常巡护反盗猎的机制、进行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植物调查、制作标本,然后通过这些标本和记录的产出,结合上一期的癞病调查媒体资料,发动社区、鼓励社会保护柯河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价值。以此,保护森林,减少癞病,恢复鬣羚、斑羚、白唇鹿、马鹿和水鹿的数量和健康,恢复赤芍、紫果云杉、岷江冷杉、岷江柏木、和绿绒蒿数量。第一年,我们建立了柯河周边的癞病监测网络,举办专家讨论会,做了初步的社区和校园倡导。第二年,我们计划通过建立日常巡护反盗猎的机制,通过植物调查收集森林物种多样性和传统生态知识的图文资料,发动社区爱护和保育原始森林。本年度的活动分为三大部分(1)在野生动物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日常巡护反盗猎、反盗林的机制;(2)进行树木和灌木种类的森林调查,搜集和树木相关的传统生态知识,完成图文手册的初步编辑,以供后期制作图片文集;(3)通过反盗猎、反盗林的社区动员,纪录片社区放映,以及针对森林物种多样性的环境教育,发动社区爱护和保育原始森林。总体上,项目计划通过往年的癞病和今年的植物调查,在社区和社会范围内提高柯河原始森林的生态和人文价值,协助原始森林的保育。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项目对当地及周边两省三州野生动物疾病的广泛调查与记录,较好地收集了与青藏高原草食性动物常见疫病有关的本土知识,从而为通过外部现代科学知识和当地传统知识的有机融合来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动物癞病问题的解决,还可为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示范。项目团队还通过与当地小学和寺院合作,很好撬动了社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在社区内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正在剪辑中的有关野生动物癞病的视频,未来播放后应能影响当地社区,让当地人更好的去了解森林、野生动物、家畜与人的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有意愿去应对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二年项目将对野生动物的癞病继续开展监测,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日常巡护反盗猎、反盗林的机制,以减少盗猎、保护森林植被;搜集与紫果云杉、岷江冷杉、岷江柏木、绿绒蒿和赤芍等重要植物的利用和保护相关的传统智慧与知识;以玛柯河森林河谷和人文文化为背景,将项目团队多年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的成果,以唐卡的形式呈现,并在当地的博物馆和小学开展相关的自然教育活动;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及日常的保护实践,提高项目团队在数据收集、总结分析、自媒体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第二个执行年里,在项目团队的感召与动员下,更多当地的村民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来。加入玛柯河林区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向团队汇报日常所见野生动物、癞病情况和非法盗猎盗伐等线索的社区成员由近50人增加到了100多人,超过了项目地总人口的10%,还有14位村民报名参加了首次成立的社区反盗猎和反盗林巡护小组。项目团队与这些村民志愿者一起,共计完成了20余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巡护工作,在巡护中记录了野生动物及其患病的情况、清理了猎套,还向当地森林公安举报了马麝被盗猎的案件,协助当地执法部门开展了调查、取证、侦查等工作,获得了当地乡政府的认可。此外,项目团队在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记录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开展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团队完成了玛柯河原始森林中60余种树木的辨识和标本制作,记录了其拉丁名、汉藏语名称、历史用途和相关的传说故事,团队常年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也记录到了34种野生动物,并首次拍到了雪豹与金钱豹出现在同一个位点,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项目团队还通过制作《癞病调查》的纪录片、制作和展览富有创意的生态唐卡以及进行自媒体宣传,有效传递了本土的生态知识,在当地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自然教育】神山之旅&峒格之美 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旅程(上)
2、【自然教育】神山之旅&峒格之美 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旅程(下)
金钱松自然种群调查、评估与社区保护
项目编号:202101058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02.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7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02.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3218.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8-04
项目执行人:杨永川(重庆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陵山区、黄山—怀玉山区

项目摘要:
金钱松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亦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古老孑遗植物之一。IUCN(2013)将金钱松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vulnerable, VU)”,但同时也提及金钱松自然种群的数据十分缺乏,需全面调查。此外,IUCN对金钱松自然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评定为“降低”,亟待建立完善保护与管理体系。目前金钱松的保护十分有限,主要为建立保护区,并且保护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地的金钱松多以当地居民自发保护为主,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系统保护。本项目将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对金钱松自然群落的地理分布、种群结构、群落特征以及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调查,对其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并对保护区和人类聚居地的金钱松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目的在于为金钱松受威胁等级的科学评定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且推动建立与自然保护地协作以及社区参与的金钱松管理和保护示范,加深学术界、政府部分和社会公众对金钱松的关注,增强对其的保护意识。本项目的成果将以数据集、科学论文、保护手册和行动计划的形式呈现。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探明了所有现存金钱松自然种群的地理分布、种群结构、群落和生境特征,对每个自然种群的保护和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还用模型预测了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威胁,这些工作成果都填补了该物种在保护上的关键信息空白,为金钱松全球濒危等级的评估及就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项目所研究的气候变化对濒危植物保护的影响和传统文化在濒危物种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都为其他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了可示范的宝贵经验。

第二年项目将建立一个长期的监测体系,对现存金钱松自然种群的生存现状、种子生产、幼苗更新等进行长期监测,以寻找影响该物种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不同人为干扰类型和强度对金钱松幼苗更新动态的影响研究及种子添加试验,来初步建立金钱松幼苗更新的人工抚育技术体系;在浙江林家塘,通过建立社区金钱松保护与管理小组,及开展金钱松保护相关的自然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金钱松社区保护试点的建立。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家塘村和茅镬村的金钱松核心分布点内共建立了11个长期的种群动态监测样地,在这些样地中建立了34个幼苗监测样方,并在林家塘的长期监测样地外设置了5个幼苗监测样方。项目完成了本执行年内对以上样地和样方内金钱松母株和幼苗的生长和存活状况、环境因子、种子产量、性状、活力和扩散情况等的种群动态和种子生产动态的监测。项目团队还在林家塘金钱松古树林下建立了实验样方,对不同人为干扰类型和强度下金钱松幼苗的更新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项目组还进行了金钱松种子室内萌发试验,探明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对金钱松种子萌发的影响。项目由此在金钱松核心分布地初步建立起了金钱松生活史动态长期监测体系,并在林家塘初步建立起了金钱松幼苗更新的人工抚育技术体系,为团队之后开展长期监测从而找出影响该物种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项目团队还对林家塘金钱松种群的基因进行了测序,确定了该自然种群的遗传聚类和管理单元,为之后团队从遗传管理单元的角度,提出金钱松自然种群的保护方案迈出了第一步。在项目团队的推动下,林家塘村建立了金钱松保护和管理小组并开始参与到金钱松监测和保护的日常活动中。在管理小组成员的协助下,项目团队还与社区正式签署了《林家塘金钱松保护小区林下环境管理维护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推动了林家塘金钱松的社区保护工作。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杨永川教授团队在FEM上发表孑遗植物金钱松保护范式的研究论文
2、【发表论文】Fengshui Forests as a Conservation Paradigm of the Golden Larch in China
基于自然和社区的甘加草原适应性治理
项目编号:202101059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79949.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78689.6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4 至 2022-04
结项通过时间:2022-06-21
项目执行人:桑杰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7868.96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草甸、湿地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项目摘要:
甘加草原的治理方式对草原生态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当地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基于自然规律和本土生态知识逐步建立起了人、家畜、草场、野生动物共生的耦合系统,并在气候变化、草场退化等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体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通过质兰支持的草原猛禽项目,我们认识到野生动物生存状况与草场治理方式的联系,有必要对甘加草原的适应性治理模式进行梳理,并解决包括自主管理意愿、社区保护能力和决策参与程度不足等导致这套草场治理模式的积极影响日渐下降的问题。该项目旨在总结甘加草原基于自然和社区的适应性治理模式,为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经验参考。项目将系统收集本土生态知识和实践经验,以深度访谈、社区影像记录、访学等形式,调动当地牧人的积极性,反思和总结甘加草原治理模式,多方协作共同编写甘加草原治理案例,并在对外传播与交流中激发牧人社区参与保护的潜能和自信,提高其在草原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我们期待的项目成果包括:可作为研究案例参考的甘加草原治理手册;能有效传播甘加社区声音,促进信息整合与多方协作的跨界交流;得到政府、学者等多方认可的甘加社区自然资源管理方案。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大鵟等草原猛禽的野外调查,获得了关于鸟巢、繁殖、分布等的基础数据,改变了以往甘肃野生动物学者认为甘肃只是西伯利亚繁殖的大鵟向南迁徙途径地和部分大鵟越冬地的认识,确认了甘南草原也是大鵟的繁殖地。项目还通过入户访谈,掌握了关于猛禽的藏文化和牧民的认知现状,完成了猛禽文化手册,并与政府部门、牧民等多方就猛禽保护达成了行动上的共识。

第二年项目为了增强甘加草原人、家畜、草场、野生动物共生耦合系统的适应性和韧性,促进牧人社区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为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基于自然和社区的解决方案,将梳理甘加草原的适应性治理模式并撰写手册——《草原适应性治理:来自甘加的声音》;对草原猛禽的栖息繁殖状况、鼠兔与草场质量的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并通过短视频拍摄大赛与访学活动,提高社区的保护能力并促进社区参与草原保护;通过影像展、手册发放与读书会等传播活动,让当地社区与决策者看到甘加的案例和成效,提高社区对自身草场治理和生态保护的自信心。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通过与当地牧民不少于30次的深度访谈以及多名汉藏志愿者的参与式观察,项目团队完成了共104页、超4万字并配有大量牧民拍摄照片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这本手册以草场、家畜、野生动物为切入点,详尽梳理了甘加草原上牧民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看到,牧民们如何基于对草、家畜、野生动物、气候、土壤、光照、水源等的认知和自身的信仰,精心照料自己的家畜;如何进行草场的分配、四季轮牧、禁牧、巡护、确定配额等管理和治理活动;如何团结互助对待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努力去追求美好的生活。项目与外地机构开展的2次有关草原治理的访学交流活动以及在甘加草原组织的8次部落草场治理讨论会,不仅提升了参与牧民自身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重新认识并反思自己日常的生产生活,增强了对草场治理能力和文化的自信心。项目团队还通过视频征集、草地治理摄影展、读书会、制作的《转场》、《补饲》、《牛羊粪》、《守护草原》和《野生动物》等纪录片以及自媒体的传播,影响了当地的牧民,让更多人认识到了牧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及本土知识的重要价值。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产出】《牛羊粪》短纪录片
2、【发表论文】甘肃甘加草原:基于自然和社区的草原生态治理
3、【项目成果】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
4、【外部认可】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5、【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 祈雨活动与自然环保
6、【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 草原之宝 净化之物
7、【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 煨桑敬神 福泽众生
8、【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 泥土的力量
9、【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 甘加茶善
10、【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 一颗羊粪的七十二变
11、【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 来自高原的健康小零食
12、【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 |捣酥油的牧女
13、【项目产出】周末善视频|前往夏季牧场
14、【季度进展】甘加草原适应性治理项目季度进展
15、【项目产出】转场 | 向明天出发
16、【项目活动】跟大自然做朋友 | 认识家乡从神奇的“药草”雪兔子开始
17、【项目宣传】草原本土知识|牧羊人与小火团
18、【项目宣传】草原本土知识|夏天的雪兔子
山东省南四湖以青头潜鸭为代表的水鸟群落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10002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24.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23.08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017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2-01
结项通过时间:2022-04-18
项目执行人:朱丹(曲阜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湖泊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青头潜鸭是极度濒危(CR)鸟类,2020年全国越冬同步调查显示不足2000只,拟提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在山东省最重要的分布地位于济宁市采煤塌陷湿地,在南四湖周边也有稳定分布(约50只),但尚缺少繁殖和越冬基础资料,亟需开展深入调查。作为华北平原第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南四湖已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以水鸟为主要保护对象,但是越冬水鸟的基础数据仍存在空白,本地水鸟生态学研究也相对滞后,不利于制定科学的保护管理措施及履约要求。本项目拟以青头潜鸭为代表,利用多种研究工具,通过社区访谈、水鸟调查等方法,初步掌握青头潜鸭在南四湖的繁殖和越冬情况,并简要分析青头潜鸭的种群和栖息地利用特征等。同时开展重点区域的越冬水鸟调查,综合评价青头潜鸭和越冬水鸟的生存现状与受胁因素,协助管理部门制定保护计划。总结调查成果,制定可长期使用的监测规程,并初步构建南四湖水鸟基准数据库(2021-2023),为水鸟保护管理和疫源疫病监测提供科学参考。项目实施过程中也积极协同、推动保护区管理部门完善基础监测,联合当地渔政、环保和摄影协会等志愿者群体,收集水鸟分布与威胁信息,提交并监督有关部门加强保护等。

资助理由:
南四湖是中国内陆十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淮河以北地区面积最大、结构完整、保存较好的内陆大型淡水、草型湖泊湿地,是众多水鸟的重要越冬地与繁殖地。在这些水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头潜鸭,该物种因在过去三个世代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而从2012年起就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度濒危。2020年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季同步调查结果显示,其数量已不足2000只,而在南四湖周边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繁殖种群,该湖泊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有适合青头潜鸭繁殖的栖息地,因此,推测该区域可能有更大的种群,亟需开展深入调查。本项目拟在南四湖区域内持续开展以青头潜鸭为代表的冬季水鸟群落的种群与威胁监测,并在繁殖季调查青头潜鸭的繁殖情况,以全面掌握该区域内青头潜鸭及水鸟群落的生存和保护现状,并撬动当地保护区、政府部门和公众共同制定和实施水鸟保护行动。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联合保护区、当地的观鸟协会、摄影协会和志愿者团体,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共开展了21次青头潜鸭繁殖期的调查、8次越冬期的调查和11次水鸟迁徙季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南四湖是青头潜鸭重要的越冬栖息地,越冬种群在500只左右,主要分布于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少量分布于微山湖和太白湖;青头潜鸭在南阳湖有繁殖种群,项目团队首次观察记录到由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组建的一个繁殖家庭群;青头潜鸭在生境选择上偏好抛荒鱼塘,保护区内有大量的抛荒鱼塘正处在自然恢复中,有可能成为青头潜鸭重要的繁殖地;在南四湖越冬的水鸟群落中,白骨顶等秧鸡类占绝对优势,数量超5万只,红嘴鸥和鸊鷉类常见,天鹅和雁类偶见,河鸭类以绿头鸭等常见种为主,总量近2万只,主要分布在太白湖、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潜鸭类主要分布在独山湖和昭阳湖,总量近4000只,普通鸬鹚分布于上级湖,近2000只。项目团队还初步掌握了青头潜鸭的繁殖栖息地特征及越冬水鸟面临的主要威胁,编制了用于志愿者培训的《青头潜鸭越冬期识别手册》和《青头潜鸭辨识指南》,协助保护区开展了清理渔网、设置隔离网和公众宣传等保护行动,并协助保护区申请到了开展青头潜鸭栖息地恢复的专项保护资金,在当地提升了公众对南四湖作为青头潜鸭重要栖息地的认知及认可度。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积极做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保护工作】
2、媒体报道:【南四湖服务中心知识学习大讲堂”开讲┃山东济宁青头潜鸭种群现状与保护管理】
3、媒体报道:【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越冬鸟类和疫源疫病监测调查】
平潭海域鲸鲨和常见鲸类物种的综合调查与社区保护
项目编号:20201000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4676.8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8-13
项目执行人:曾千慧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467.69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海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社区的认知、态度与行动对当地的濒危物种保护有直接的影响。福建平潭位于台湾海峡西侧最北端,台湾海峡具有丰富的珍稀海洋动物物种多样性。然而,当前中国对平潭海域鲸鲨和鲸类动物保护现状的掌握情况基本空白。平潭沿海原住民多以捕捞业、水产养殖业为生。岛上每年均有鲸豚搁浅及渔民兼捕鲸鲨和江豚的案例发生,部分渔民会私下贩卖或食用兼捕的鲸鲨和江豚,渔民法律与生态意识水平参差不齐。本项目旨在:1. 了解和评估平潭海域鲸鲨和常见鲸类动物的保护现状;2. 设计平潭海域珍稀海洋动物保护措施计划,建立搁浅救助网络。
当地生态知识(LEK)近几十年来在珍稀海洋动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项目计划结合社区调查、野外出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评估平潭海域鲸鲨和常见鲸类动物的保护现状。通过与责任单位合作在社区进行宣传和共建的方式,有意识地提高社区整体对珍稀海洋动物的保护意识和救助知识,并落实于行动上。此外,项目希望以此为契机,在未来引导社区从单一的捕捞业生计转移至捕捞业、旅游业与电商行业等多生计共存的生存形式,以减缓平潭海域渔业资源遭受的捕捞压力。

资助理由:
   福建平潭海域位于台湾海峡西侧最北端,拥有鲸鲨、窄脊江豚、印太江豚、瘤齿喙鲸、小抹香鲸等众多珍稀濒危海洋动物。这片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虽然极为丰富,科研人员也只是对兼捕或搁浅死亡的个体样本进行过遗传学、形态学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对这些物种整体的种群现状尚不了解,鲸鲨和鲸豚类动物的受威胁现状更是一片空白。平潭沿海的原住民多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为生,岛上每年均有鲸豚搁浅,兼捕鲸鲨和鲸豚的情况也常有发生,部分渔民甚至会私下贩卖或食用。本项目拟在平潭的五个村落开展相关传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并结合出海调查的结果,初步掌握鲸鲨和常见鲸类动物在平潭海域近十年的种群和分布历史、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估其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和实施因地制宜、社区参与的鲸鲨和鲸豚的保护行动。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项目团队通过向当地渔政部门和科研合作单位获取相关信息,对线上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再对各类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2010年至2019年间,平潭海域有公开记录的搁浅或兼捕的鲸豚类动物共计11种32头,主要为东亚江豚和印太江豚、瓶鼻海豚和瘤齿喙鲸;搁浅或兼捕的鲸鲨6头;发现这些海洋动物时仅有10头为活体,其中鲸鲨多为非成体,鲸豚类则以成体居多。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又在渔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随船、码头蹲访和社区走访等形式,实地调查鲸豚和鲸鲨搁浅及兼捕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平潭共记录到23头鲸豚搁浅,其中瓜头鲸1头(后成功归海)、印太江豚2头、东亚江豚14头,无法确定到种的江豚6头。其中,除瓜头鲸发现时尚有气息外,其他个体均已死亡。另外,此期间还记录到兼捕的东亚江豚1头。

   大型海洋动物洄游常取道平潭海域这一事实在当地社区广为人知。项目组在敖东镇、澳前镇、流水镇、大练乡的五个渔村开展的渔民访谈结果就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在540名受访的当地居民中,近半数受访者(240多人)在这一海域见过鲸鲨或鲸豚类动物,其中四十多人曾多次见过活体,有的甚至还目睹过成群迁徙的种群,渔民还反映在平谭主岛周边的渔业资源丰富的牛山独岛附近遇见这些海洋动物的几率最高;27.1%的受访者(约146人)兼捕过鲸鲨或鲸豚类动物,其中21.2%的人曾多次兼捕过江豚,多数是误入定置网或拖网中而被捕的,少数个体则是陷卡在养殖排中被滞留的。综上,基本可判定:平潭外海-台湾海峡一侧可能是大型海洋生物重要的洄游路线,而在近海活动、且有一定种群数量的江豚更易在此搁浅或被兼捕。平潭的渔业资源在最近十年中已严重衰减,在近海目击到鲸鲨和鲸豚类海洋动物的频次也有显著下降,兼捕、海岸工程建设、人工声呐的影响、船运等是这些海洋生物在平潭面临的主要威胁。

   社区调查进一步揭示出,虽然有超过90%的受访者知晓,鲸鲨及鲸豚类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且半数以上的人明白贩卖它们会受到处罚,但仅有不足10%的人能在偶遇或兼捕到这类动物的尸体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针对这种情况,项目团队通过在社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建立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以及搭建初步的搁浅救助网络,加大了对这些海洋生物的前摄性保护力度。在项目实施期间,约600人次参与了项目举办的入校和定点科普讲座、展览和观影活动。经过项目团队的努力,当地社区的居民、平潭的渔政部门、省海洋与渔业局、科研单位已形成初步的搁浅救助网络,原来一些重要的漏缺环节得以补全,运营更为通畅、规范和有序,这为进一步在平潭海域开展鲸鲨和鲸豚类动物的保护、救助和保护记录工作夯实了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活动成果】平潭敖东镇中心小学“一起认识平潭的海洋生物”研学旅行系列活动之洋门山基地研学
2、【活动成果】平潭敖东镇中心小学 “一起认识平潭的海洋生物”研学旅行系列活动之知识讲座进校园
3、【活动成果】在这里,开启我们与自然的缘分!
4、【负责人采访】剖开海豚肚子,她找到了两只手套【世界海洋日】上
5、【负责人采访】剖开海豚肚子,她找到了两只手套【世界海洋日】下
6、【项目产出】平潭海域的鲸豚及搁浅救助
陕西子午岭林区华北豹保护
项目编号:20201000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776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9925.0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59841.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7-22
项目执行人:窦海龙(曲阜师范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陕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六盘山—子午岭区

项目摘要:
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是中国唯一的特有豹亚种,是目前华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最大型的食肉动物,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生态保护建设政策的大力推进之下,一些华北豹本地种群逐渐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据最新研究,陕西子午岭林区发现了华北豹最大和密度最高的野生种群。然而,目前该区华北豹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保护区外尚未开展。保护区内华北豹不断繁殖,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华北豹具有较强的环境容忍度,种群势必向保护区外周边森林扩散。本项目通过扩展陕西子午岭地区华北豹及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网络、建立和培训保护区外的巡护体系、开展华北豹基础生态学研究、调查保护区外围人兽冲突现状、确定华北豹受威胁的关键因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或建议,为当地的华北豹种群保护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开展本地和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保护区周边区域的保护管理能力,提高本地和公众的华北豹保护意识,为华北豹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有效的实践模板。

资助理由:
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起着关键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陕西子午岭地区拥有中国目前已知的密度、数量最大的华北豹种群。保护区的设立与管理、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使得这里还保存着一万多平方公里连续分布的森林,华北豹在保护区内也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种群呈现增长趋势,同域分布的中小型食肉动物也得到良好的恢复。不过,华北豹在保护区外的生存与保护现状仍有待科学的调查与评估,采油、放牧、偷猎等威胁可能依然存在。本项目拟三年内在保护区外建立覆盖800平方公里的华北豹及伴生物种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与当地四个林场共同组建和培养当地人组成的巡护队伍,开展基础性的生态学研究以了解这个区域华北豹的食性与生存需求,探索人与豹共存的模式,并推动各方为华北豹的长期保护制定和实施保护行动计划,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的项目地(包括子午岭国家级保护区、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外围东南部栖息地最为完整、华北豹最有可能扩散定居的 150 平方公里)内,项目总共布设了52个相机位点104台相机,监测结果用最大似然分析估测出,在2021-2022年期间,以项目地为中心外扩30公里的子午岭林区整个4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华北豹的种群数量达到 了98 只,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 2.2 只 ,与之前北师大团队在2018 年-2019 年期间调查和预测出的 84 只和每百平方公里 1.9 只的数据相比有明显增长。其中,保护区外的监测位点在 2018-2019 年间共拍摄到 4 只华北豹个体,而 2021-2022 年则拍摄到 9 只个体,表明该保护区外围区域的华北豹活动频率有明显的增长,且有向保护外东南部区域扩散的趋势。此外,项目团队通过对收集到的52份华北豹粪便样品进行DNA分析,发现狍、家犬和野猪是该地区华北豹的主要食物来源。经过项目的培训,当地共有8位护林员或管理人员掌握了系统科学的野生动物巡护能力,能进行红外相机布设及维护、华北豹及其猎物踪迹、粪便样品采集、生境因子记录、猎套收缴等工作。他们组成了4支巡护队,在2021年10-11月和2022年1-2月期间开展了项目地的巡护工作并提交了巡护报告。项目还对保护区周边的27个村庄和保护区6个管护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初步掌握了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状况、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经济收入、对保护区的认知与态度、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以及保护区的管理现状等信息,为下一步评估野生动物对当地村民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华北豹及其它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新闻报道:【市桥山国有林管理局开展 华北豹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2、新闻报道:【恢复关键物种 共建绿水青山】
福建小腺蛙及其生境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10012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0014.78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7-04
项目执行人:江航东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5001.48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夷山区

项目摘要:
小腺蛙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腺蛙属模式种,模式种产地为福建省福清市灵石寺,是福建特有种,IUCN评估为濒危物种(EN),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评估为极危(CR)。根据历史资料和我们上一期质兰项目的调查,小腺蛙仅分布于福清市、福州市、长乐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的个别乡镇,典型栖息地为丘陵地区的水浸田、沼泽地、水坑和溪流。小腺蛙目前面临着种群数量少、分布范围窄、栖息地丧失、气候异常干旱等威胁。本期项目计划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团队野外调查的科学性;更大范围和更加深入细致的野外调查,基本厘清小腺蛙分布范围、种群数量、栖息地特征、土地利用历史;通过对小腺蛙群体的繁殖期持续监测,完整记录其繁殖行为、蝌蚪生活方式和环境特征。通过科学系统地收集基础数据,评估小腺蛙的生存现状和栖息地关键因子,为保护工作提供保护措施建议。通过在灵石寺和鼓山建立当地志愿者参与的监测活动,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当地管理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小腺蛙在地保护工作。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福建小腺蛙是福建特有种,虽然该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等级,但尚缺乏其现有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选择、管理现状等基本信息。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本项目团队不仅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在两个历史分布点和四个新的地点找到了该物种,掌握了该物种大致的生境类型,填补了该物种相关信息的空白,还通过及时与当地保护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引起了政府部门对该物种的关注与项目支持。

根据历史资料和第一个项目执行年的调查结果,项目发现小腺蛙仅分布于福清市、福州市、长乐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的个别乡镇,典型栖息地为丘陵地区的水浸田、沼泽地、水坑和溪流。小腺蛙目前面临着种群数量少、分布范围窄、栖息地丧失、气候异常干旱等威胁。在第二个项目执行年,团队计划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团队野外调查的科学性;更大范围和更加深入细致的野外调查,基本厘清小腺蛙分布范围、种群数量、栖息地特征、土地利用历史;通过对小腺蛙群体的繁殖期持续监测,完整记录其繁殖行为、蝌蚪生活方式和环境特征。通过科学系统地收集基础数据,评估小腺蛙的生存现状和栖息地关键因子,为保护工作提供保护措施建议。通过在灵石寺和鼓山建立当地志愿者参与的监测活动,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当地管理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小腺蛙在地保护工作。

项目成果:
本期项目揭示了福建小腺蛙最新的野外分布范围、种群数量、适宜生境、生活史特点和威胁状况,弥补了该物种在这些关键保护信息上的空白,并为重新评估该物种的全球受威胁状况、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保护计划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来说,本期调查在野外共发现福建小腺蛙新分布点17处,记录到小腺蛙实体459只。这些发现标志着福建小腺蛙的分布区并不局限于60年来科学家们所掌握的以长乐区文殊院—永泰县方广岩寺---福清灵石寺为核心的闽江南岸,而是广泛分布于北至宁德市的蕉城区,南达福清市及莆田市北隅的涵江区,西到闽侯县,涉闽江、鳌江两岸多地、总面积近4,800平方公里的地理范围内。其中又以福州市下辖的福清市、闽侯县、晋安区、连江县四地的小腺蛙分布最多,约占现有记录种群数量的82%。小腺蛙体型小,喜隐匿,野外实体观察不易,但鸣声极易识别,实地单群观察统计发现约30%的个体为鸣叫的雄蛙;若据此将项目区发声雄蛙的种群占比设定为20-40%,则福建小腺蛙的野生蛙口数量大致在1,150–2,300只的量级范围内,受威胁程度并未如之前IUCN红色名录评估得那么高。

通过对野外栖息生境的综合分析和观察,项目团队发现福建小腺蛙兼具农田蛙和山溪蛙的特点,喜欢在丘陵山地水流平缓的水体,如缓水溪流、水塘、水坑、水沟和水浸田等处栖息,尤其喜欢藏匿在水浸田的浓密草丛中,特别是草丛盖度达90%以上且水草高度为30-70厘米的水草中。野外有目睹到狭蛛捕食小腺蛙。小腺蛙每年5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持续至7月结束。雌雄抱对时间可长达40分钟,所产卵为浮水型,窝卵数为150-200粒。蛙卵纯野生环境下2个月之后即可从蝌蚪到幼体的变态,7月份出生的蝌蚪越冬后次年春再完成变态。蛙卵实验条件下四天即可孵化为蝌蚪。小腺蛙野外栖息地微生境的环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小腺蛙对一定范围内的温差变动相对较不敏感,但对水源的稳定性和水流的平稳性却极为敏感,因而其生活习性更接近于农田蛙类。

综合来看,小腺蛙作为一狭域分布的两栖类,对人类的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较为敏感,但又不乏适应性。从该物种的分布区土地历史变迁来看,个别历史分布点虽因土地、水资源等利用方式的变化,而在本轮调查中未记录到,但其周边区域小腺蛙的活跃度却并不低。这表明小腺蛙原分布点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在小尺度上虽不断变化,但大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仍能满足这一物种继续自然繁衍下去。社区走访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只要有小腺蛙的分布点内水系通达,在种源有保证的情况下,小腺蛙1-2年即可扩散至同水系的其他适宜生境中去。过去2-25年内,由水稻田撂荒或废弃而自然演变形成的非林亦非农的水浸田,是小腺蛙的偏好环境,而人为改变水环境导致的这类微生境的丧失是影响小腺蛙生存的关键因素。因此,若要保护该物种及其栖息地,应在土地常规管理中适当保留和储备适宜其生存的这类小微湿地,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生态留白”,供小腺蛙这一类的两栖动物生存。

除了调查与研究,项目团队在两期项目中共培养了近10人的两栖类调查员。这些志愿者不仅已掌握了野外的小腺蛙种群和栖息地调查方法,并有望持续在当地开展相关的自然教育和科普活动。团队还基于此工作在本执行年中开发了国内首个两栖类的科普小程序——“八闽两栖类”,为今后的自然教育和科普活动提供了一个有益且实用的工具。由于水浸田等适宜栖息地还比较普遍,并不需要额外的保护措施,因此,项目团队将保护的重点放在其模式种产地——灵石森林公园上,通过福建师范大学和省林草部门,推动了公园管理方制定和实施了保护现有栖息地、建设备用水源、设置保护围栏、联合当地社区志愿者开展长期监测等措施。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汇报】揭开小腺蛙的“神秘” 面纱
海南岛海草床的监测、自然教育及联合保护
项目编号:202010033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4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3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0730.2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71025.4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2-01
结项通过时间:2022-04-25
项目执行人:陈石泉(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海洋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相对于周边的红树林和珊瑚礁来说,海草床受到的关注却远远不足。近些年来全球已知的海草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就海南而言,已有研究表明,相比2009年, 2017年海草的种类多样性和分布面积都大量减少。特别是一些对环境比较敏感的海草种类,很多地方已完全消失。基于目前海南海草资源急剧退化、保护力度不够、公民保护意识不强以及监测科研等能力完全无法满足保护需求,因此,急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首次采取科研机构与非政府保护组织合作的方式,通过公民科学监测和自然教育来共同引导公众参与。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为区域性的海草床保护和管理规划提供建议。此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将为广西及广东等地提供海草床生态系统跨界联合保护的经验,推动区域性海草床生态资源的保护。

资助理由:
在温带至热带的海岸,海草生长于咸水和半咸水域中。海草形成的大面积海草床与珊瑚礁、红树林一样,是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固碳、指示水质、缓解海水酸化、渔业育苗、防止土壤侵蚀等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还为丰富多样的底栖生物、鱼类和大型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和庇护场所。海南海域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优势,拥有中国种类最多的海草,在海岛东部还保留着大面积的海草床。不过,与其他的海草分布区一样,水产养殖、农业等陆源污染、港口建设、围海造田、采挖底栖生物、气候变化等各种威胁正使得海草群落快速退化,许多环境敏感种类如贝克喜盐草大面积消失。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却还未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在本项目中,科研院校与公益组织拟开展创新性的合作,探索用自然教育的手段来推动公众关注并参与到海草床的科研监测和保护中去,并以此撬动各方共同制定和实施《海南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行动计划》,从而从科研、公共政策、环境教育等多个维度促进海南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保护。本项目若成功实施,不仅会产出重要的保护科学研究成果,其保护模式也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示范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里,由一家科研机构与两家NGO共同组成的项目团队,通过招募和培训公民科学家对海南会文湿地海草的种类、分布、生长现状、旱雨两季的变化及威胁开展了监测,并参与了在东寨港开展的贝克喜盐草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会文公民科学海草监测调查》和《东寨港贝克喜盐草分布现状与面临的主要威胁》两份科学报告。此外,团队成员共同走入当地中小学、以讲课、线下公众讲座、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科普、自然教育和保护宣传工作,并探索设计开发了第一版针对低幼儿童、小学和中学生的自然教育课件、教案和配套教学具。项目团队还从科学维度、公众参与维度、社会、生态和经济维度对第一年所开展的公民科学监测活动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讨论了在海南岛用公民科学的手段来监测和保护海草床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多元化志愿者队伍、制定志愿者长期维护与激励机制、促进数据在科学研究与保护决策中的应用、优化科研机构与民间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等下一步具体的行动建议。团队还把相关的经验总结纳入了即将出版的《海草床公民监测指南》中。这些探索性的工作有助于团队识别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聚焦下一步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为未来几年进一步有效推动以公民科学的手段来监测与保护海南岛的海草床生态系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科普宣传】海草大草原-海草
2、【科普宣传】海草自然笔记
3、【媒体宣传】神奇的海底草原
4、【论文】Citizen science to support coas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sights from a seagrass monitoring case study in Hainan, China
北黄海濒危大滨鹬数量动态、食物变化、能量积累研究及人-鸟和谐的绿色发展模式探索
项目编号:20201003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767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1-12
结项通过时间:2022-01-27
项目执行人:张守栋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5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辽宁
涉及自然保护地: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黄渤海区域广袤的滨海滩涂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这一世界上受胁鸟种数量最多的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鸟类栖息地。位于黄海区域最北部的鸭绿江河口湿地,是目前已知IUCN濒危物种大滨鹬的最重要的能量补给地,春季北迁期有近5.5万只大滨鹬在此停歇并补充能量。在该物种的迁徙路线上,由于滩涂围垦、港口建设、过度采集底栖生物、海产养殖、环境污染等原因,其栖息地已大量丧失或质量严重下降,这使得大滨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种群数量以年均5.1%的数量急剧减少。在鸭绿江河口湿地,大滨鹬喜食的光滑河蓝蛤种群数量从2013年就开始减少,到2020年已减少了99.7%。由于大滨鹬转而部分取食人工养殖的四角蛤蜊幼苗,渔民用鞭炮驱赶已影响到其正常的取食和能量补给。此外,已有的数据也表明,当地渔民在潮间带和潮下带交汇区设置的丝网,每年会造成上千只水鸟撞网淹死,直接威胁到大滨鹬的生存。本项目拟在鸭绿江河口湿地持续开展春季迁徙季大滨鹬的种群数量、可获取食物及能量摄入情况的长期监测,与当地渔民和保护站合作,寻找人鸟和谐共处的方案,减少捕虾蛄及蟹类的丝网设置对水鸟的伤害,并评估增殖放流对栖息地恢复的可行性。

资助理由:
从鸭绿江口至长江口的中国渤海、黄海海岸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续分布泥质滩涂海岸,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这一世界上受胁鸟种数量最多的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鸟类栖息地。位于最北段起始处的鸭绿江河口湿地,是这个海岸带上最关键的迁徙候鸟栖息地之一,也是目前已知的IUCN濒危物种大滨鹬的最重要的能量补给地,春季北迁期有近5.5万只大滨鹬在此停歇并补充能量。在该物种的迁徙路线上,由于滩涂围垦、港口建设、风电开发、过度采集底栖生物、海产养殖、环境污染等原因,其栖息地已大量丧失或质量严重下降,这使得大滨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种群数量以年均5%的数量急剧减少。在鸭绿江河口湿地,大滨鹬喜食的光滑河蓝蛤种群数量从2013年就开始减少,到2020年已减少了99.7%。由于大滨鹬转而部分取食人工养殖的四角蛤蜊幼苗,渔民用鞭炮驱赶已影响到其正常的取食和能量补给。此外,已有的数据也表明,当地渔民在潮间带和潮下带交汇区设置的丝网,每年会造成上千只水鸟撞网淹死,直接威胁到大滨鹬的生存。本项目拟在鸭绿江河口湿地持续开展春季迁徙季大滨鹬的种群数量、可获取食物及能量摄入情况的监测,与当地渔民和保护站合作,寻找人鸟和谐共处的方案,减少报复性行为,减少捕虾蛄及蟹类的丝网设置对水鸟的伤害,并开展栖息地恢复试验,以恢复滨海湿地中的光滑河蓝蛤的种群数量,因此具有重要的生态和保护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2021年大滨鹬春季北迁期,本项目通过6次大滨鹬种群数量监测、3次固定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密度监测和182段取食视频的食物摄入速率监测结果发现,在鸭绿江口湿地,大滨鹬的种群数量仍显著低于2011-2012年,其可利用食物与2014-2020年的数据基本持平,与食物丰富的2011-2012年相比没有显著的恢复。依据过去对大滨鹬迁飞至繁殖地所需能量和摄入食物的科学估算,本年度大滨鹬的食物可利用性仍然较低,仍面临食物匮乏的窘境。此外,项目发现渔民为捕捉虾姑所设置的丝网,对鸻鹬类水鸟有严重的生命威胁。项目团队发现被丝网伤害甚至致死的水鸟达到了21种507只,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环志个体。可喜的是项目通过社区教育,使62名渔民主动或参与救助了36只斑尾塍鹬、33只大滨鹬及6只黑腹滨鹬。项目通过在社区投苗养殖区对渔民燃放鞭炮驱赶水鸟的行为和投苗情况的研究发现,渔民改变在滩涂上投放四角蛤蜊的大小和投苗时间的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渔民的损失、减少鞭炮的数量和对大滨鹬的能量积累速率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渔民养殖活动与水鸟保护之间的冲突,还需要寻找其他有效的能促进人鸟共存的措施。以上这些监测、研究与保护工作扎实有成效,不仅回答了许多保护中实际面临的问题,还为下一步的研究和保护行动确定了方向。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发表论文】Food supplementation as a conservation intervention: A framework and a case of helping threatened shorebirds at a refuelling site
甘松资源调查、评估及社区保护
项目编号:202010062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604.2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5939.8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0249.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2-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8-04
项目执行人:魏培(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草甸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为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是我国传统藏药原料。主要依据该物种在印度地区严重的种群下降趋势,IUCN(2015)将甘松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极度濒危”。《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甘松评估等级为“无危”,但其自然种群数据十分缺乏。同时由于甘松根状茎及其副产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需求量和国际贸易量逐年增长,但缺乏系统的保护与管理,甘松资源或面临着潜在的威胁。在我国,甘松采集关乎地方生计,采挖行为普遍,保护与管理体系亟待完善。本项目选取青藏高原牧区为研究区,深入调查当地甘松自然种群的分布,种群、群落及生境特征,模拟预测其适生区和潜在资源量;同时调查地方生计和社区传统知识,结合甘松生活史分析种群动态特征,验证采挖对其资源量的影响。项目为甘松在中国受威胁现状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结合栖息地生境和人为活动从生活史角度明确甘松自然种群可持续的限制因子,综合地方生计和传统文化,推动构建以社区为主体,政府、企业、科研共同参与的甘松可持续利用、管理和保护示范。项目成果将以数据集、科学论文及甘松社区保护与管理示范的形式呈现。

资助理由:
甘松为喜马拉雅山区的特有种,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中国西南地区,生长于海拔3300-5200m的草原、灌丛、高山草甸和沼泽草甸。甘松在我国是藏医、中医常用药,其根茎被普遍用作药和香料。在全球范围内,由于逐年增加的贸易需求,该物种被过度采集,加之放牧和栖息地丧失等间接威胁,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印度和尼泊尔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在过去10年里,印度喜马拉雅地区的甘松野外种群减少量超过80%,类似的威胁正在不丹及中国蔓延。中国的甘松自然种群和受威胁现状数据缺乏。有证据表明,一些牧民大量采挖开花前的甘松植株,破坏了其生活史,影响了该物种的有性繁殖。本项目拟在四川红原县开展试点工作,对甘松的自然种群、群落和栖息地的特征开展全面而科学的调查,评估其潜在资源量和关键干扰因子,并在厘清地方生计和传统知识与甘松利用的关系基础之上,探索构建以社区为主体,政府、企业、科研等共同参与,多方受益的甘松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框架。该项目将有利于中国全面评估甘松自然种群在国内的资源总量和保护现状,并有望为受威胁的传统药用植物开展资源和保护现状评估及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案例与社区保护范式。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完成了对四川阿坝州红原县52个甘松分布点和12个代表性样地的初步调查,获得了甘松生境条件、典型群落特征等数据;结合生物气候模型,对甘松的适宜生境和主导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筛选,模拟出甘松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潜在适生区;结合群落调查数据,建立了甘松资源量与关键环境因子的相关模型,对甘松资源量进行了初步模拟。此外,项目还对红原县10个乡镇共计219户代表性牧民进行了生计调查及传统知识访谈,调查了受访者的家庭结构、药材资源认知、采挖行为、生态保护意识及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决定等信息,分析了决定居民采挖行为的主要因素,初步获得了威胁甘松可持续采集的因子。

晋中太行山区华北豹栖息地管理对策和行动计划
项目编号:202010070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4803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02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32222.0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1-12
结项通过时间:2022-05-10
项目执行机构: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科普保护中心(负责人:刘蓓蓓)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蚂蚁森林-和顺社会公益保护地

项目摘要:
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sis)是唯一仅分布于中国的豹亚种,也是华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现存唯一的大型食肉动物。半个多世纪以来,华北豹种群急剧下降,栖息地大幅减少,目前仅在太行山等地分布有孤立小种群,受到栖息地破碎化、猎物不足及非法捕猎等威胁。确保孤立小种群的安全是华北豹保护及恢复的关键。与华北豹保护不协调的道路规划建设、封山育林及家畜散养转舍饲导致的灌草密集,可能是导致华北豹栖息地破碎化和猎物不足的重要原因。本项目选取山西省晋中市的华北豹栖息地,评估道路和放牧对华北豹及其猎物和栖息地的影响,猫盟从2008年起在当地持续监测一个约30只成年个体的华北豹种群。项目拟使用红外相机、样带调查以及社区访谈等方法,评估区域内11条道路对华北豹及其猎物空间分布和移动的影响;拟使用红外相机、植被样方调查等方法,评估散养肉牛对华北豹及其猎物的空间分布、相对多度以及植被开阔度的影响,并通过社区访谈比较舍饲和圈养的成本和收益。基于评估结果,项目拟与当地政府、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商,选取适合区域开展道路生态廊道建设和利用放牧改善栖息地试点,形成华北豹栖息地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政策建议。

资助理由:
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华北豹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急剧减少。按照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结果,该物种现存于中国的太行山、吕梁山、子午岭、六盘山等山脉中,总数可能已不足500只,而且其种群破碎化程度极为严重,许多孤立的小种群数量不足50只。IUCN建议对该物种的生存与保护现状进行整体的评估,并认为该物种的受胁程度可能已达到濒危或极度濒危的级别。申请机构从2008年起就在山西晋中市长期监测和保护一个约有30只成年华北豹的小种群,通过联合执法部门打击盗猎、实施生态补偿缓解经济损失等手段,有效抑制了针对该物种的盗猎和报复性猎杀,并通过与保护区合作、推动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的建立,加强了对其栖息地的保护。然而,长期在地的监测也发现,道路和放牧可能会对华北豹的扩散和栖息地利用产生影响,因此本项目拟在多年的红外相机监测和社区工作基础上,设计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道路和放牧的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联合当地政府、保护区和社区,讨论、制定和实施《晋中太行山区华北豹栖息地管理对策和行动计划》。本项目所要解决的是华北豹保护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且根源性的问题,若能探索出有效的评估方法和解决方案,对于华北豹其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都有重要示范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里拟在多年红外相机监测与社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与当地政府及保护区协商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对道路及放牧对华北豹及其栖息地的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估。在实施过程中,项目最后选择了通过分析历史和现有的红外相机数据、占域模型以及社区访谈调查来评估道路和放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华北豹会频繁穿越乡道和县道,偶尔穿越省道,但总体上倾向回避使用省道和国道所穿行的区域;
2)占域模型的拟合分析发现:华北豹主要喜欢在远离道路3-4公里且海拔1,600-1,700米的山区栖息活动,并与和顺县每年15万头体量的家牛(散养)牧业有较大的林地使用空间重叠现象;
3)华北豹的相对多度暂未发现与家牛放牧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与同域分布的其他伴生生物—孢、野猪、蒙古兔的相对多度也无相关性;华北豹野生猎物分布较多的区域,华北豹捕食家牛的概率更低;有家牛放牧的区域,林下视野开阔度更高、草本高度更低、林下植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4)每年平均约出现40余次华北豹伤及家牛的事件,主要发生在4-10月,在时间上与散放家牛的季节重合。这些事件虽对当地牧业的整体影响不大,但对受损农户而言是较大的经济损失。

以上结果支持现有道路网络对华北豹的栖息地选择和迁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因子是车流量、车速、道路宽度、噪音还是其他,尚需寻找合适的方法进一步开展调查与研究,才能提出优化道路设计、控制车流量、建立生物廊道、隔音设施等具体的管理措施。在和顺区域,华北豹的相对多度虽未随放牧强度的上升而显著改变,但放牧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可能也呈S型反应模式,当家牛放牧从无到有时,野生动物的变化极为显著,但随后趋于平稳,直到放牧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显著变化才可能再一次呈现,以及适度的家牛放牧也可能会对生境有一定的重塑作用,未来可进一步探究放牧作为栖息地管理手段的可能性。此外,华北豹猎食家牛事件对遭受损失的农户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应进一步探索相应的补偿政策并改进牧业管理方式。

项目给和顺县政府递交了有关华北豹核心栖息地管理方式的提案及有关核心栖息地内道路建设的意见报告,其中绘制了华北豹猎食散养家牛的风险等级图及相应的生态补偿项目实施区域分布图,并提出了放牧管理的具体建议(如建立禁牧区),以为当地政府进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后山的豹和我家的牛——人兽冲突的风险与管理
2、【项目论文】太行山华北豹袭击家畜的时空特点与管理建议: 以山西省和顺县为例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斑喙凤蝶的观测、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1007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8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8.9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79221.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57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1-01 至 2021-12
结项通过时间:2022-02-15
项目执行人:何桂强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7922.1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岭区

项目摘要:
项目背景:本项目是在第一年度结项后的继续申报,在第一年调查、研究与保护的经验基础上,本年度将在持续常规观测与研究的同时,着重探索社区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能力建设,试点以向导为主体并基于蝴蝶保护进而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蝴蝶资源优势,着手开展自然教育的前期准备工作;调查寄主植物分布状况和自然更新状况。解决问题:常年观测持续性;探索社区参与人员的培养和能力建设;自然教育的前期工作;从寄主植物的自然更新状况来判断该蝶的生存状况。目标:通过保护寄主植物来保护好其栖息地的生境;为下一步开展自然教育打好人员培训与内容展示的基础工作。主要方法:常年持续的野外观测;寄主植物的健康状况样方调查,生境的综合因子分析与研究;实验室盆景式和简易大棚仿野生人工驯养繁育;自然教育的线路和内容的设计和展示。期待的项目成果:积累详实的理论与实践数据;在现有保护栖息地的基础上,通过林相改造,扩大寄主植物林来达到扩大金斑喙凤蝶栖息地;探索人工救护与繁育经验;努力培养社区人员的参与;自然教育前期准备工作的就绪。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金斑喙凤蝶是我国重要的保护蝶种,但关于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却了解甚少。本项目团队从2012年起就深入开展金斑喙凤蝶和寄主植物的观测与研究。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不仅确定了2条有代表性的固定观测样线,观测到了该物种的各虫态,初步掌握了该物种保护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而且还成功保育、羽化并放归了两只金斑喙凤蝶。本项目实施的亮点在于,项目通过扎实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注和投资该物种的保护,并将其纳入到了保护区的科普宣传、研究和保护计划中。本项目在之后两年的项目实施中,除继续开展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调查和研究外,还将协助和推动保护区开展以蝴蝶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提升保护区对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管理能力。

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将在之前调查、研究与保护的经验基础上,在持续常规观测与研究的同时,利用当地蝴蝶资源优势,着手开展以蝴蝶为代表的自然教育的前期准备工作,并调查寄主植物分布状况和自然更新状况。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找到了金斑喙凤蝶的16只成虫、15枚卵和1条幼虫,积累了共计100天的生活史观察数据,绘制了保护区内寄主植物——金叶含笑的野外分布图,并通过样方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寄主植物的野外生长和自然更新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项目撬动保护区投资完成了金斑喙凤蝶研究基地的初步建设,积累了更丰富的保育繁殖经验,拍摄了野外成虫飞翔停息、野外卵状态、幼虫吃蜕皮和叶片、化蛹等生活史的影像,编制了《井冈山野外蝴蝶识别手册》、设计了蝴蝶保护宣传展板和墙面宣传牌,并确定了野外自然教育导赏路线、人员分工及内容,这些工作均为保护区下一步加强蝴蝶的保护和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连续两期的实施,不仅总结出树冠观测法、过筛寻虫法和盆景饲养法等研究方法,而且已撬动保护区从无到有、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展金斑喙凤蝶的科学研究及以蝴蝶为特色的自然教育。2022年保护区继续投入项目资金支持研究基地及相关的科研工作,还为本项目配备了新的、年轻的研究力量。

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探索项目
项目编号:202007014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94.4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6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37759.4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600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10 至 2022-03
结项通过时间:2022-01-30
项目执行机构: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负责人:李晓鸿)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华亭市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张家川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2019~2020年的调查发现保护区的保护强度较高但栖息地较差,林场栖息地较好但秦岭细鳞鲑的保护没有纳入林场的日常工作。产卵场所的保护对秦岭细鳞鲑至关重要,但保护区和林场都不清楚产卵场所的分布,也没有加强对产卵场所和繁殖期的保护。甘肃省保护机构的技能和理念相对落后,保护能力需要提高。本期项目将:(1)建立并维护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2)组织甘肃保护管理人员到陕西考察学习,举办培训及研讨会;(3)识别出秦州保护区和东岔林场桃花沟管护秦岭细鳞鲑的产卵场并加强保护;(4)探索产卵场识别、种群监测的技术手段;(5)编制秦州保护区栖息地恢复规划;(6)在桃花沟管护区开展将溪流水生生物保护纳入林场日常管护的工作,进行“林水一体化”尝试。产出有(1)有热度的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及保护能力的提升;(2)两个区域产卵场分布图和保护经验;(3)产卵场识别、种群监测等技术手段的探索成果;(3)秦州保护区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规划;(4)东岔林场桃花沟管护区秦岭细鳞鲑保护机制(林水一体化)试验成果。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初步摸清了秦岭细鳞鲑在甘肃的分布情况和管理现状,开展的甘肃秦岭细鳞鲑保护研讨会是该地区的首次,且有效推动了该区域的各相关保护地和管理部门就该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已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探讨,最后编制了《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

项目的不足之处是由于该地区尚未开展秦岭细鳞鲑的野生种群调查监测和栖息地评估,因此问题分析和保护行动计划还比较粗浅,仍需进一步开展调查与监测来科学地设计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将利用团队在推动各利益相关方合作上的优势,通过建立保护网络,开展能力建设,进一步促进各保护地和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意识、能力和管理措施,尤其是打破现有的林管林、河管河、鱼管鱼的方式,关注山地溪流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加强对河岸植被的保护,探索多方合作的水林一体化保护新途径。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在2021年4月组建了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保护网络,56位来自保护区、林场、大专院校和NGO等相关单位的成员加入了网络。为了加强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项目编印发布了3期秦岭细鳞鲑保护工作通讯,还组织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动,带领成员考察了张家川、华亭、陇县、桃花沟等地的秦岭细鳞鲑栖息地和人工繁育站,并就物种的生态习性、种群监测方法、河流的连通性、产卵场等栖息地的保护管理现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与讨论,提升了网络成员对该物种及其保护需求的认识,也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意愿。此外,在项目的推动下,东岔林场桃花沟管护站开始将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的巡护纳入日常巡护工作,网络成员也探索了水下摄像、蹲守瀑布等种群监测手段。

中国岛屿特有珍稀物种油叶柯的综合调查与种群恢复研究
项目编号:202007018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298.68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212.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80406.02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26792.35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10 至 2022-03
结项通过时间:2022-06-21
项目执行人:施诗(华南农业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岛、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油叶柯(Lithocarpus konishii)隶属于壳斗科柯属,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台湾、海南、香港及珠海担杆岛,呈典型的岛屿间断分布,其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版)收录为易危物种(VU)。油叶柯生长于海岸岩石山地,其耐盐碱、耐干旱瘠薄,抗风性强,在岛屿生态系统中起着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为生境破坏及自然灾害,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其分布地较为破碎化且偏远,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该物种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因此调查清楚油叶柯的种群现状、发展趋势,并开展种群恢复研究及保护宣传工作刻不容缓。
本项目拟综合运用种群生态学、保护遗传学等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地开展油叶柯自然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特征、致危因素、就地与近地保护、繁殖技术等方面研究。通过油叶柯种群生态学特性和数量特征研究,分析其种群结构和动态规律及演化趋势,揭示其濒危机制并提出科学保护对策;通过扦插、实生苗繁育等试验,建立一套良好的繁殖体系,开展就地与近地保护工作;制定一套保护宣传策略,开展科普教育,为该物种乃至岛屿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做出实际贡献与科学的实践经验。

资助理由:
壳斗科柯属的油叶柯是生长于热带海滨石岸、中国特有的一种常绿阔叶乔木,目前仅间断分布于台湾、海南、香港及珠海担杆岛。因油叶柯的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关于该物种的研究十分缺乏,其濒危程度可能被严重低估,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亟需得到更多关注。此外,该物种所在的分布区域、分布格局具有较高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价值,其生态功能、种群现状、更新能力、保护措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计划通过对海南岛和珠海担杆岛现存种群开展野外综合调查,并结合其在台湾和香港野外种群的生存现状,探讨该物种的致危因素和濒危机制,推动当地社区和政府部门对野外种群的保护管理,开展种群恢复研究。鉴于项目团队对该物种有长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且项目设计能够推动该物种的就地保护,其研究和保护工作都填补了空白。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在海南文昌和广东担杆岛上共设立了16个固定监测样地,对群落中油叶柯的数量、径级结构、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系统发育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对比,并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对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多度、幼苗更新特征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工作为深入了解影响其种子繁殖的限制因子、评估其种群动态变化提供了生物和生态学的基础数据。油叶柯非保护物种,在海南文昌受到林木种植、耕地和道路建设而导致的砍伐、种子大量被采集食用等人为干扰,项目团队与项目地的保护区、当地林业站工作人员和社区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油叶柯科普与保护宣传活动,并在海南和担杆岛上共设立了3个种质资源苗圃,将团队探索出的育种技巧教授给了当地的护林员,为下一步开展就地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岭-武夷山地熊蜂资源调查与保护——以黑足熊蜂受威胁评估为例
项目编号:20200702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9.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5811.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99.9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6907.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10 至 2021-12
结项通过时间:2022-02-07
项目执行人:安建东(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江西、湖南、广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夷山区、南岭区

项目摘要:
熊蜂属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传粉昆虫。中国已知熊蜂125种,占全球已知熊蜂物种总数的50%,是全球熊蜂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但由于过去缺乏系统调查,我国所有熊蜂物种的受威胁程度并未做评估。黑足熊蜂(Bombus atripes)是全球比较稀有的蜂种,主要分布我国秦岭以南地区,是华南地区指示物种熊蜂之一。19世纪60-80年代的调查表明,黑足熊蜂在我国南岭-武夷山地仍有分布。近10年来申请团队在华南地区调查时,在南岭-武夷山地均未发现黑足熊蜂。据预测,黑足熊蜂可能是我国受威胁的物种之一。所以,本项目计划连续3年在南岭山地(重点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武夷山地(重点在福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熊蜂属系统调查,重点记录黑足熊蜂栖息生境和传粉植物,结合本团队近10年来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境内黑足熊蜂的分布现状;对比历史记录数据,按照IUCN红色名录标准,评估黑足熊蜂受威胁程度,提交《南岭-武夷山地熊蜂资源调查及黑足熊蜂保护建议报告》;同时,撬动保护区、民间机构和公众参与熊蜂保护活动。研究结果将为评估其它熊蜂物种和制定熊蜂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资助理由:
熊蜂因个体大、浑身绒毛、耐低温等特性,是许多高山植物、高原植物及一些濒危植物的重要传粉昆虫,在相关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几十年来, 受气候变化、植被破坏、农药使用、农作物单一种植、过度放牧、外来入侵种等的影响,全球多个地区出现熊蜂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情况,许多发达国家也出台了保护传粉昆虫的国家战略规划。虽然中国是全球熊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由于数据缺乏,中国尚未能对已知125种熊蜂的受威胁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本项目拟用三年时间对最可能受威胁的黑足熊蜂开展野外调查,了解其分布、种群数量及历史变化趋势,以科学评估其受威胁程度,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和行动建议。项目团队还将撬动多方力量共同开展熊蜂的科普宣传工作,推动保护区和民间组织参与熊蜂的调查和保护。这些工作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和社会价值,并能为以后开展熊蜂属其他物种的受威胁程度评估及熊蜂的整体保护探索经验、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
项目通过检视馆藏熊蜂标本,确认近90年来(1912-2021)在中国境内采集的黑足熊蜂共计421头,其中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3头,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9头,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52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57头。项目根据其中412头有详细采集地点信息的标本进行了黑足熊蜂历史分布特性的初步分析,并利用项目团队近10年(2009-2021)的调查数据,初步预测了全国适合黑足熊蜂分布的区域。为进一步按照IUCN红色名录标准评估黑足熊蜂的受威胁程度奠定了基础。
此外,项目团队还在南岭-武夷山地区先后开展了6次(19人次)的野外调查,采集到了9种共486头熊蜂标本。其中,1头黑足熊蜂为南岭地区自1984年来的首次发现,1头仿熊蜂为武夷山地的新纪录种,红尾熊蜂为广东和湖南的新记录种。项目记录了每一种熊蜂在该地区的传粉植物并绘制了9种熊蜂在该地区的分布地图。以上结果对于调查较北方地区少、很多熊蜂物种的分布特性及其活动规律尚不清楚的南岭-武夷山地区而言,补充了许多关键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熊蜂的多样性和传粉植物特性。此外,项目还培训了10位当地志愿者、保护区工作人员和来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学生参与了野外调查。这不仅为项目的野外工作补充了人力,也为本地将来开展熊蜂相关的研究和保护培养了人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背景下海南山鹧鸪的监测技术标准、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研究
项目编号:20200703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9.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8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67366.03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2140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10 至 2022-03
结项通过时间:2022-09-16
项目执行人:饶晓东(海南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岛中南部区

项目摘要:
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雉类。它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和全球易危物种,并被建议作为物种保护的“旗舰种”和海南省省鸟。海南山鹧鸪仅分布于海南中部和南部,主要生活在中低海拔的热带常绿林中。以往研究表明,它仅分布在原生林和次生林。因受非法狩猎和生境破碎化的影响,其数量急剧减少。最新数据指出,其世界现存总数为2600~3500只。基于GAP分析显示,海南山鹧鸪分布区内有13个保护区,其中5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项目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借助多种先进设备和仪器对该物种的种群数量、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和历史分布情况等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和评估其在全岛的保护现状,旨在建立海南山鹧鸪甚至所有热带雉类的监测标准,并结合其生境的特征和功能,进一步阐明其致危因素,实现制定国家公园内该物种的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牵头成立海南濒危雉类保护联盟。通过对一线巡护人员进行培训,形成濒危物种的自然保护和监测网络,提升各保护区人员的保护、管理和协作能力。同时,联动周边社区共同参与保护,并将有效经验示范推广,从而服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资助理由:
海南山鹧鸪是海南岛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地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旗舰物种,也是海南岛的特有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种。虽然过去对该种有一定的研究工作和基础,但其在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种群和保护现状依然是个空白。

项目拟在五指山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开展海南山鹧鸪的种群数量、分布与栖息地的调查,评估其面临的威胁,了解其保护需求,推动保护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并开展以该物种为代表的雉类的长期监测与保护。项目还将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和评估海南山鹧鸪在海南岛整体的分布和保护现状,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立所有地栖性雉类的监测标准,并制定和实施国家公园内海南山鹧鸪的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因此,本项目对于濒危雉类的保护及推动保护地的有效管理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中,项目根据海南山鹧鸪体型小、生性机敏且行踪较隐蔽等特点,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周边的12个社区共回收了90份有效问卷,了解村民所目击的海南山鹧鸪的位置信息和保护意识,并利用红外相机、鸣声监听、常规样线动物痕迹、栖息地样方调查等多种野外调查手段,在该片区的加钗、罗解、水满三地开展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五指山片区,海南山鹧鸪多集中在海拔900-1200米的原生或次生的森林中,尤喜高大林冠遮蔽所形成的植被郁闭度和丰富度双高的林下生境;1100米以下的山地雨林是利用率最高的生境类型,其次是900米左右的沟谷雨林,第三是1000米以上山坡、山脊或山顶上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野外调查共获得海南山鹧鸪的2次目击记录、6次鸣叫记录、10个痕迹位点,由此估算出调查范围内原生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中海南山鹧鸪的单位种群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7.5只、4.2只和 0只。此外,项目组在加钗、罗解、水满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共记录到291次海南山鹧鸪的活动影像,发现该雉类在非繁殖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3-5只的小群通常为繁殖后形成的家庭群。在对红外相机数据整理过程中,项目组还一并统计了海南山鹧鸪的同域物种——白鹇的种群状况。相机共记录到2419只次白鹇,其中雄性709只次、雌性1666只次、幼体44只次。该物种多见于300-700米的低海拔地区及1200-1600米的高海拔地区。总而言之,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海南山鹧鸪偏好生境、种群量级以及伴生物种的了解。此外,海南山鹧鸪和白鹇种群调查数据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似乎也暗示着传统样方调查对了解海南山鹧鸪这类体型小、警惕性高、种群密度超低、活动痕迹不多的物种来说,效果并不理想,这表明日后开展此类调查时有必要对现有的调查方法做必要的改良和完善,如增加样线和人力投入以增加有效数据量,提升鸣声调查设计精度以便能发挥鸣声在追踪、锁定和识别隐秘活动类动物行踪时的作用。调查方法的实地验证效果,有望为其他同类调查剔除一些效果不佳的做法或事先“排雷”。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犀鸟物种分布和繁殖巢穴现状调查及社区宣传教育项目
项目编号:202007035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6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115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2503.88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6032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10 至 2022-03
结项通过时间:2022-06-22
项目执行人:张利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分布有我国现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纬度最北的龙脑香热带雨林,是国内唯一记录有5种犀鸟分布的区域。目前能稳定监测到双角犀鸟、冠斑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等3种犀鸟在保护区有繁殖。2015年在保护区找到4个犀鸟繁殖巢,获得犀鸟在盈江繁殖的确凿证据。2016年、2017年相继发现11个和20个繁殖巢。目前,以盈江为主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容易观察和拍摄野生犀鸟的地方。2019年保护区科学考察期间,在瑞丽片区发现目前我国境内最大的犀鸟种群,共观察记录到140余只(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目前,针对保护区内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犀鸟种群调查和保护研究还属于空白。基础数据的缺乏不利于制定针对性的科学的保护管理计划,所以紧急需要开展一次系统的犀鸟种群现状调查。项目计划通过访问调查、野外样线调查、繁殖期巢穴统计,掌握保护区3种犀鸟分布、种群数量及繁殖巢情况。调查结果进一步用于指导铜壁关保护区犀鸟的动态监测和生境巡护实施;并对犀鸟繁殖期间巢穴选择、自然增长率和保护胁迫因素等进行分析,形成物种保护计划,并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

资助理由:
犀鸟是一类高度依赖热带雨林生存和繁殖的鸟类。由于犀鸟取食大型植物果实,帮助种子传播和植物更新,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境内犀鸟最为重要的栖息地,对于维系中国境内的犀鸟种群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保护区现有分布的三种犀鸟:双角犀鸟、冠斑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在最新公布的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征求意见稿)中均已从国家二级升级为国家一级。其中双角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物种,而冠斑犀鸟则已处于近危(NT)状态。

近年来观鸟活动在该地区蓬勃开展,保护区也加强了对上述三种犀鸟的观测和研究,发现了数量可观的繁殖群体,但对于保护区内三种犀鸟的整体分布、数量和保护现状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保护区拟在三年内开展系统性的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长效的巡护和监测体系,确定该物种的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尤其是通过观鸟撬动社区积极参与犀鸟的保护,这将会为三种犀鸟及其栖息地的有效保护打下坚固的基础,并显著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德宏州是国内唯一记录有5种犀鸟分布的区域,但犀鸟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基础数据的缺乏影响了保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铜壁关保护区通过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与历史数据,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组建并培训了调查队伍,克服了疫情期间的各种困难,在2021年3月前对全州有热带季雨林分布的芒市、瑞丽、陇川及盈江四个县市的21个乡镇41个村庄开展了社区访问调查,共调查到过去三年内5种犀鸟的目击位点共83个。之后基于访谈结果,确定了盈江、瑞丽和芒市三个重点区域的36条样线,实地调查记录了犀鸟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境植被、巢穴、营巢树种、行为等数据,从而系统掌握了整个德宏州五种犀鸟的分布、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巢穴数量、栖息地特征等信息,有效填补了犀鸟种群和保护现状上的关键信息空白。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项目还在保护区内外共建立了8条犀鸟野外巡护和监测样线,协调护林员定期开展巡护工作,并制作了繁殖期犀鸟活动时间记录表,在每年3-8月的繁殖季重点对个体繁殖交配、入巢、食物投喂时间及出巢时间等重要信息进行记录。此外,保护区还在云南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国大会期间,对有犀鸟分布的太平乡石梯村、苏典乡、支那乡等区域开展了2次大型的犀鸟保护宣传活动并发放了宣传材料。以上成果都使得保护区在犀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上,研究和管护能力显著提升。

海南岛无刺蜂自然种群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编号:202004026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7495.1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7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08-18
项目执行人:王释婕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749.51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岛中南部区

项目摘要:
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麦蜂族,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资源昆虫,在授粉、药用、工业原料等方面有很好的利用价值。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致使无刺蜂的生境呈现碎片化,严重导致无刺蜂丰度和多样性锐减甚至濒危。鉴于此,开展保护和合理利用无刺蜂的工作将对促进农业、医药、生态多样性等领域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区域内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社区群众的访谈,掌握无刺蜂物种、分布、种群生存现状等情况,根据不同生境及海拔高度与功能区划类型开展样线调查,全面摸清海南岛无刺蜂自然种群的本底数据;重点对无刺蜂物种较多或群数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长期监测,了解其季节动态变化以及与植被关系。与各利益相关方探索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无刺蜂养殖新模式,共同探讨无刺蜂保护行动计划以及推进保护示范基地建设;长期开展社区保护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无刺蜂的保护意识,有效推动无刺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资助理由:
无刺蜂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极为重要的传粉昆虫,海南岛是其最重要的分布区之一,但在其各种类的分布、种群现状、面临的威胁等方面尚缺乏基础信息。相比于蜜蜂,无刺蜂飞行能力较弱,大多生活在森林、峡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区,对环境要求比较高,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由于受到传统砍树养蜂、破坏蜂巢取蜂蜜、大规模使用农药、生境破坏和破碎化等威胁因素的影响,已知七种无刺蜂的多度和丰度都呈下降趋势。本项目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摸清海南岛,尤其是拟建国家公园区域内,无刺蜂的分布、季节动态变化、种群生存现状,并尝试改变传统的破坏型养殖方式,探索和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新模式,推动无刺蜂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贡献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9个分局的99名工作人员及周边39个自然村的191位村民开展了无刺蜂种类、分布、数量、生存状况、面临威胁以及无刺蜂利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实践的访谈,并基于访谈结果开展了无刺蜂种群数量和筑巢树种的调查。访谈结果显示“有喇叭口”的无刺蜂为黄纹无刺蜂,在9个分局的辖区内都有分布,而“无喇叭口”的为戈氏无刺蜂,主要分布在2个分局。调查则共记录到6群戈氏无刺蜂和114群黄纹无刺蜂,只有1个分局同时发现了两种无刺蜂,且总蜂群数量多于其他分局。访谈结果显示,相比于十多年前,无刺蜂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性(砍树)取蜜;黑水虻、蜂巢小甲虫等昆虫可能是无刺蜂的主要天敌。项目团队基于访谈和调查结果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递交了一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无刺蜂现状调查报告》,为未来推动国家公园内开展无刺蜂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海南羊山濒危水生植物群落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04030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8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543.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7 至 2021-09
结项通过时间:2021-12-09
项目执行人:周缘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54.3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河流、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外来入侵种的影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口羊山湿地多功能用途管理区、海口市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海口那央珍稀濒危植物湿地保护小区、海口昌旺溪珍稀濒危植物湿地保护小区、海南海口响水河省级湿地公园、海口市新旧沟乡村湿地公园

项目摘要:
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富有水稻田、泉水、河流、池塘等多种湿地类型,其中四种同域伴生的濒危水生植物——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水角(Hydrocera triflora)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种和旗舰种。本项目计划在羊山最关键的8片湿地,开展以上4种水生植物的种群和受威胁现状的调查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长期的监测,推动每个点开展因地制宜的保护管理行动(如物种数量扩繁、外来物种防控、湿地生境管理等)。项目还拟通过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培养社区内生保护动力等方式来达到保护管理的可持续。

资助理由:
海南北部的羊山火山熔岩湿地,富有水稻田、泉水、河流、池塘等多种湿地类型,其中四种同域伴生的濒危水生植物——水菜花、水蕨、普通野生稻、水角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种和旗舰种。本项目计划在羊山最关键的八片湿地,开展以上四种水生植物的数量、分布和受威胁现状的调查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长期的监测,推动每个点开展因地制宜的保护管理行动(如物种数量扩繁、外来物种防控、湿地生境管理等)。项目还拟通过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培养社区内生保护动力等方式来达到保护管理的可持续效果,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保护价值。

项目成果:
项目团队通过1次濒危水生植物群落调查及21次季度性监测,基本掌握了羊山湿地8个项目点上水菜花、水蕨、水角、野生稻这四种濒危水生物种的种群数量、威胁因子及两者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未来3年的监测计划。在监测中,项目还发现了旱季稻作有利于水菜花雨季的自然恢复的关键信息,这使雨季水菜花-旱季水稻的协同保育成为可能。在保护行动上,项目通过对海口市龙桥镇玉符村的村民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实现了水稻种植前稻田内水菜花拔除面积减少20%;由于项目团队争取到了海口市龙华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的外来入侵植物清理专项工作的支持,位于海口市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项目点,清理了0.25公顷的外来入侵物种大薸,使其对保护对象的威胁大幅减少;在位于海口市新旧沟乡村湿地公园的项目点集中清理了0.62公顷的凤眼莲,并投放了青鱼来防治泉塘外来入侵动物福寿螺;由于项目团队建言定安县林业局禁止脚踏船进入保护对象栖息地,龙门镇久温塘村的项目点内的人为破坏威胁大幅减少,保护对象水菜花和水蕨的种群数量较禁止脚踏船前增长20%;团队还利用定安县龙门镇政府的清理项目,清理了该项目点的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莲。虽然项目在水菜花种子撒播、水菜花/水角-养蜂模式等探索上因为气候等各种原因失败了,但是项目团队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积累了不少外来入侵植物防治和濒危水生植物保护等经验,在此基础上编制的《海南羊山濒危水生植物现状和保护建议总结报告》也递交给了各项目点所在地的湿地主管部门,获得了海口市龙华区/琼山区湿地管理中心采纳。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鲵现状调查与保护管理
项目编号:202004037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9.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69.9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0260.2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7 至 2021-09
结项通过时间:2021-12-06
项目执行人:蒋万胜(吉首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湖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陵山区

项目摘要:
我国濒危特有动物中国大鲵是全球两栖类旗舰保护种,也是现生两栖动物体型最大的物种。历史上曾在国内广泛分布,但近50年以来种群数量锐减。1988年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2004年被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种。武陵山区是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其中张家界市是国内首个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就地保护,以及最早实施人工放流开展迁地保护的地区。然而,由于该保护区功能分区主体上按水域划分大而宽泛,与大鲵当前片段化的实际分布存在较大的脱节,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的矛盾也由来已久。此外,保护区内人工放流虽已连续开展多年,但其实际成效如何却一直缺乏科学关注。近10年来,由于一个全面的大鲵野外资源现状调查的缺席,限制了以此为基础的人工放流效果评估和保护区功能分区优化调整。本项目首期目标在于全面重启张家界大鲵国家级保护区内大鲵野外实地调查,结合访问调查,明确保护区内大鲵的种群分布与数量现状;根据调查初步评估人工放流效果,以及为保护区优化调整积累基础。项目长远目标在于整合种群资源现状、人工放流效果评估与遗传管理、保护区优化调整等阶段性实施内容,最终制定大鲵物种保护行动计划,推动大鲵长期的、科学的、可执行的可持续性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中国大鲵是现生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虽广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但由于栖息地破坏及过度捕捞等原因,野外种群数量锐减,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I物种。2004年,IUCN评估认为其80%的野外种群已经灭绝,列为极度濒危(CR)种。武陵山区为大鲵重要的野外分布中心,张家界素有“中国大鲵之乡”和“中国大鲵之城”的美誉,如何持续有效保护管理本区域的大鲵野外种群对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项目拟针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该物种保护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野外种群数量与分布等基础信息薄弱、增殖放流效果不明、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与社区发展冲突等,开展调查和研究,并据此为保护区今后有效保护好该物种提出可行的保护对策。鉴于保护区对中国大鲵野外种群保护的重要价值,及项目内容和方向能满足保护区对该物种保护管理的实际需求。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个项目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对张家界大鲵国家级保护区内历史上有大鲵分布的32个位点进行了扎实认真的实地调查,共在野外5个地点观察记录到大鲵12尾,确认出苗点1个。通过创新性的大鲵种群存在概率估算,识别出了4个最为重要的大鲵栖息地,并对其主要受胁因素进行了分析。该结果填补了2008年以来的相关野外调查数据的空白。此外,项目还对栖息地周边社区村民进行了访谈,共收集160份有效问卷,对周边社区的保护意识进行了探究。项目团队不仅通过科学论文与专著公布了调查结果,还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了大鲵保护的现状和需求。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媒体报道】大鲵去哪儿了?中国试图拯救一种古老的两栖动物
2、【媒体报道】China Tried Saving an Ancient Amphibian. Chaos Ensued
3、【Nature报道】Protector of giant salamander
以菲氏叶猴为代表的高黎贡山保护区灵长类动物的种群现状调查、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04048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7 至 2021-12
项目执行人:楚原梦冉项目详情>>
已终止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横断山南段区

项目摘要:
我国菲氏叶猴种群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山脉,然而其种群现状尚不明朗,这对该物种的保护十分不利。因此,本项目拟通过社区访问调查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片区的菲氏叶猴种群现状和干扰因素进行系统调查,同时辅以地理信息获得高黎贡山菲氏叶猴的分布、种群数量及受胁因素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在调查区域内选择1-2个猴群,就适宜生境分析、家域利用、食性等行为生态学问题,开展长期的调查研究。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菲氏叶猴,还能为高黎贡山其他灵长类动物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希望通过本项目能在保护区内培养若干名灵长类动物调查的技术人员,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对灵长类动物的科研监测能力,从而最终促进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资助理由:
高黎贡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野生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多样,尤其这里还是9种灵长类动物的家园。其中,除天行长臂猿和缅甸金丝猴受到的关注较多外,其他以菲氏叶猴为代表的多种叶猴、猕猴、蜂猴都缺乏关注与研究。本项目拟在三年时间内,以菲氏叶猴滇缅亚种为主要目标对象,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隆阳和腾冲片区及周边地区,分阶段开展灵长类的社区访谈与野外调查,掌握以菲氏叶猴为主的灵长类分布、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及面临的威胁情况,评估该区域内的灵长类保护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动保护区制定和实施灵长类研究和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对菲氏叶猴等灵长类的研究与保护。该项目还将培训护林员与管理人员,提升保护区在以菲氏叶猴为代表的灵长类研究和管理上的整体能力,因此具有非常高的保护和社会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终止理由:
项目团队未能按《质兰基金会资助项目管理制度》开展项目。经双方友好协商,申请人已退回全部已支付款项,项目于2022年2月正式终止。

中蜂在原生生境的食性组成的调研及可持续保护
项目编号:202004057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0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08885.67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7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08-05
项目执行人:罗诗琦(中国农业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
保护议题: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青海

项目摘要:
蜜蜂提供了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的传粉功能以及蜂蜜等重要农产品。我国广泛分布且特有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不可替代的本地传粉昆虫,已独立分化成若干亚种以适应不同环境,然而其分布区及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中蜂养殖是国内绿色扶贫的重要手段,各地在增加中蜂保有量的同时,对于当地蜜粉源植物的本底保有量、种类组成、人工种植是否可以保证中蜂发展,引入的外地蜂种能否适应本地环境,单一物种的大规模养殖是否会破坏本地的自然传粉网络这些问题均认知不足。对中蜂食性的了解是保护中蜂特有种群、理解其相关的传粉过程、发展环境友好型中蜂养殖的基础和关键。本项目拟对我国主要中蜂亚种逐步开展其原生生境内的食性组成的调查,利用混合花粉定量的新方法,通过将蜂巢中混合花粉的DNA序列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取中蜂食物组成和比例信息,确定其与当地蜜粉源植物之间的关系。首年度计划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阿坝中蜂和青海中蜂开展食性调查,通过混合花粉定量的新方法,解析阿坝中蜂和青海中蜂的食性偏好,并提出当地中蜂保护和科学养殖的建议。本项目将促进当地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中蜂养殖,并对保护当地的传粉网络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资助理由:
东方蜜蜂,俗称中蜂,是一种在中国广泛分布且特有的传粉昆虫,对所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起着关键作用,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中蜂养殖还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地区更是绿色扶贫的重要手段。中蜂与当地的其他传粉昆虫、本地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和独特的生态网络,演化出适应本地环境的多个生物地理分类单元(Taxon)。然而,养蜂和蜜源植物的种植是否会引入不适应本地环境的蜂种,甚至外来入侵种,单一物种的大规模养殖是否会破坏本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传粉网络,尚未有科学的答案。

本项目计划通过混合花粉定量的新方法,将蜂巢花粉DNA序列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获得中蜂六个主要分类单元的食物组成和比例信息,确定其与当地蜜源植物之间的关系。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和保护当地生态系统中的传粉过程和传粉网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蜂保护和科学养殖的建议,不仅对保护本地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也将促进当地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中蜂养殖,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方式。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在四川阿坝和青海贵德两个中蜂亚种的原生地,探索了花粉样品采集、食性分析、开花植物取样和无人机调查等方法,确定了混合花粉定量分析中蜂食性组成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初步掌握了两地中蜂在不同月份的食性组成和比例,构建了中蜂蜜粉源植物叶绿体DAN数据库,为下一步继续分析中蜂的传粉网络、进一步探索中蜂承载量的科学评估方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百年间我们的国产小蜜蜂消失了80%
2、给我一滴蜂蜜,我能给你找到一片森林
区域林间围栏存量调查及对野生动物栖息活动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202001004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4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06-29
项目执行人:吴海波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5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内蒙古
涉及自然保护地:内蒙古兴安里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大兴安岭区

项目摘要:
内蒙古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野生动物分布区和栖息地。林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养殖业,在林间围设围栏,现今林业局全面完成林场生态移居,林场养殖业不复存在,但遗弃的围栏还大量分布在林间,使野生动物栖息地碎片化,活动受阻甚至是被孤立,减少遗传交流,个体健康水平下降。本项目通过林间围栏调查,建立长期监测方案,科学评估林间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短期目标是建立一支固定的调查志愿者团队,通过培训,摸清项目区内围栏分布和现状,开展系统的红外相机和样线调查,获取科学数据,评估林间围栏对区域野生动物的综合影响。长期目标是视影响程度拆除项目区林间围栏并向林区推广,最终通过行动和宣传培养社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促使当地政府积极行动,最终达到恢复野生动物种群,维护生物多样性愿景。

资助理由:
在中国的大兴安岭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些地区的森林中还残留着许多过去家畜养殖留下的围栏。虽然在日常观察中发现,这些已被废弃的围栏会阻碍某些野生动物的迁徙,甚至导致有些个体的死亡。不过,与草原地区的围栏相比,东北落叶松林区内的围栏对当地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整体影响却还缺乏基础的研究,因此尚无科学数据可以来指导对围栏的处理工作。

本项目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两个林场内,针对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开展科学调查与评估,并在此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当地林场和林业管理部门对林区内的围栏进行科学的管理,更好保护那些受影响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本项目在保护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能直接贡献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具有良好的推广性。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在第一年里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小乌尔旗汉林场内新旧围栏的详细分布情况,并通过红外相机与痕迹调查,就废弃围栏对狍子、野猪等大中型野生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还提出了科学管理废弃围栏的初步措施。项目在调查过程中拍摄到了水獭和驼鹿等濒危物种的影像资料,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有了初步了解。项目团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猎套后,还开展了清除猎套的行动,在当地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项目团队为纯志愿者团队,在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行动扎实、勤奋好学、不断思考,调查和项目管理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影响力】呼伦贝尔广播电视网《聚焦呼伦贝尔》栏目专题片“老吴的心愿”
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海马及其栖息地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01011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5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99958.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4 至 2021-07
结项通过时间:2021-08-12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负责人:房璐)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广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1989年克氏海马鱼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2018年,CITES附录二中的海马属其他种均通过核准,成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然而,项目申请方在执行福建省东山县拥剑梭子蟹渔业可持续管理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东山县的底拖网渔船渔获物中不乏海马属的物种,物种包括三斑海马、库达海马、克氏海马鱼等多个物种,以三斑海马捕获量为最大,海马资源面临非法捕捞、过度捕捞等威胁。由于东山县底拖网渔船作业海域主要集中在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由此推测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应为海马的重要栖息地,而频繁的拖网作业很可能会对海马的栖息地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海马资源的衰退。因此,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综合性调查,评估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海马的非法捕捞现状,并通过利益相关方访谈了解渔民意识、执法状况、贸易流通等多方面基础信息,以此撬动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推进海马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并期望在有效促成海马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海洋多样性保护起到推动作用。

资助理由:
海马是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在中国,所有海马均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其中克氏海马、库达海马、三斑海马已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的全球易危(VU)种,且其种群数量仍在持续减少。长期以来,海马受到的关注度都比较少,而且仍在遭受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的威胁。本项目拟针对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开展海马种类、分布、捕捞量、捕捞方式、渔民意识、执法状况等的综合调查,并撬动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推进海马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由于项目地本身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因此,本项目不仅有望推动海马成为海洋保护的旗舰物种,有效促进海马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而且对该区域整体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本项目组建了在地的志愿者团队对闽南-台湾浅滩-粤东渔场拖网渔船的海马捕捞、贸易和管理情况开展了前期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当地野生海马的捕捞区域和年上岸量、福建东山和广东南澳的海马贸易现状、海马捕捞及贸易的执法管理现状等基础和关键信息,为接下来拟开展的关键栖息地的识别奠定了良好基础。团队也明确了未来的保护策略,即推动政府决策部门将海马关键栖息划定为“底拖网禁止作业区“,甚至进一步建立海马保护区。

以中华凤头燕鸥为代表的福建繁殖海鸟调查、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01012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773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65237.61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4 至 2021-07
结项通过时间:2021-12-06
项目执行机构:福建省观鸟协会(负责人:沈世奇)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中华凤头燕鸥是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的珍稀鸟类,其繁殖区主要在中国浙江沿海的岛屿和台湾马祖列岛,全球种群数量约为一百只。这个物种也是中国海岛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中国沿海海岛众多,是许多海鸟重要的繁殖地,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保护行动历来薄弱,亟需开展更多基础性的工作。最近几年,针对中华凤头燕鸥海岛繁殖地的保育和种群复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该物种尚未摆脱濒危状态,其海岛繁殖地也在不断变化中。福建沿海地区是中华凤头燕鸥觅食和交配的场所,虽尚未发现中华凤头燕鸥在福建沿海岛屿繁殖的证据,但依然可能是其潜在的繁殖地,同时,福建沿海的岛屿也是许多其他海鸟的繁殖地。本项目拟对福建沿海10个重要岛屿进行系统性的考察,评估海鸟栖息地的状况,掌握这些岛屿上中华凤头燕鸥等海鸟的繁殖群体规模、繁殖状况、面临的威胁,并在调查基础上与各方合作制定并实施长期的监测和保护计划。因此,本项目在岛屿众多的福建沿海开展以极度濒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为代表的海鸟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现实紧迫性。

资助理由:
中华凤头燕鸥是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的珍稀鸟类,其繁殖区主要在中国浙江沿海的岛屿和台湾马祖列岛,全球种群数量约为一百只。这个物种也是中国海岛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中国沿海海岛众多,是许多海鸟重要的繁殖地,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保护行动历来薄弱,亟需开展更多基础性的工作。

最近几年,针对中华凤头燕鸥海岛繁殖地的保育和种群复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该物种尚未摆脱濒危状态,其海岛繁殖地也在不断变化中。本项目在岛屿众多的福建沿海开展以极度濒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为代表的海鸟调查、监测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现实紧迫性。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项目团队于2020年4月-2021年7月共出海7次,完成了对东洛岛、西洛岛、大仑岛、小仑岛、东银岛、双脾岛、四母屿岛、竹排屿、白头岛、立屿、连江半岛、东鼓礁群岛、平潭岛主岛及东庠岛这14个岛屿的繁殖海鸟调查、生境评估及社区居民访谈。其中连江半岛、东鼓礁群岛、平潭岛主岛及东庠岛为后续增补的岛屿。调查期间共记录到水鸟8科24种915只,其中黄嘴白鹭、岩鹭、翻石鹬和大凤头燕鸥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项目调查到的鸟种数量最多的岛为平潭岛(21种),无水鸟记录的岛屿为大仑岛、小仑岛和立屿,有海鸟筑巢繁殖的岛屿为双脾岛,繁殖鸟类为褐翅燕鸥、粉红燕鸥和黑枕燕鸥。调查中虽未发现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但项目通过对各岛屿环境状况的评估,确定了双脾岛及四母屿岛适宜海鸟繁殖,此外东洛岛、东鼓礁群岛、平潭岛(海坛岛)、东庠岛有持续监测的必要。

项目的调查结果为之后在这些岛屿开展繁殖鸟类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本项目还至少培养出了10名有海岛调查经验的志愿者,并通过派遣2名志愿者赴浙江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地学习,掌握了海鸟环志、海鸟栖息地修复、改造等技能,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基础。

本项目在平潭岛的调查结果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此外,连江四母屿岛上植被生长茂盛,曾发现中华凤头燕鸥筑巢的区域几乎已完全被植物覆盖,调查期间岛上未发现有鸟类繁殖且有鼠害。由于2020年7月马祖中华凤头燕鸥集体弃巢繁殖失败,考虑到时间急迫性,项目执行团队已另外申请经费在该岛开始了鸟类的监测及中华凤头燕鸥的栖息地修复和招引工作,这是福建省内首次开展的海岛繁殖鸟类栖息地修复尝试,积累的宝贵经验会为今后类似的保护行动提供重要的参考。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以戈氏无刺蜂为例对云南版纳州无刺蜂分布、种群数量、栖息地、保护现状调查及可持续保护
项目编号:202001016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4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08-31
项目执行人:汪正威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5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区

项目摘要:
无刺蜂是一类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授粉昆虫,因为其个体小、前期的研究少,对于无刺蜂的分布、种群数量以及栖息地等信息严重缺失。很难为后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参考。很多本地人通过破坏式采伐无刺蜂蜂巢,获取蜂蜜,对无刺蜂蜂群以及森林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本项目拟以我国新纪录种——戈氏无刺蜂为例,在云南地区展开对无刺蜂野外调查结合已有大数据挖掘和物种分布模型模拟对无刺蜂分布、种群数量以及栖息地调查;再通过比较传统原木桶养殖和新型养殖方法来宣传和推广新型的养殖模式,通过以养促保的方式,建立1-2个100群左右规模的养殖示范基地,进而加强辐射至周边人群,让更多的本地人群认识、了解并逐渐主动参与到无刺蜂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中来。

资助理由:
无刺蜂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极为重要的传粉昆虫类群,其高效的传粉能力使其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可能达到或甚至超过了蜜蜂属昆虫。在我国,无刺峰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和台湾,其基础研究和保护工作都极为薄弱,公众和科研机构对其的关注度也不高。

本项目拟以西双版纳2019年的新纪录种——戈氏无刺蜂为重点,在云南开展无刺蜂的分布、种群数量、栖息地、保护现状、传统利用等方面的系统调查。此外,该项目还计划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无刺蜂的宣传和保育示范基地,通过培训当地社区,推广有益于保护的新型养蜂模式,促进无刺蜂资源的恢复,并提高公众对无刺蜂及其传粉功能的认识。因此如项目能顺利实施,不仅能填补无刺蜂在种群和保护现状方面的关键信息空白,还能贡献于无刺蜂种质资源的恢复并加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科研、保护及社会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无刺蜂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传粉昆虫。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动物志中记录的无刺蜂的主要分布地之一。项目团队在第一年里通过在勐腊县、景洪及勐海县开展的样线调查和村民访谈,确定了戈氏无刺蜂主要分布在景洪、勐海县内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并基本确定了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无刺蜂种类主要有黄纹无刺蜂、顶无刺蜂、光足无刺蜂,暗翅无刺蜂、戈氏无刺蜂和从临沧等地引入的黑胸无刺蜂。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一新记录种Lisotrigona carpenteri。项目还发现近两年随着无刺蜂受到的关注增多,野生蜂群筑巢树被砍伐、蜂群被挖掘和买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仅2020年,无刺蜂蜂蜜在网络上的成交量就达到500kg,均为攫取的野生无刺蜂蜂蜜。若按项目调查到的每群野生蜂每年产量1-2kg蜂蜜估算,每年有近250-500群野生蜂群遭受破坏。而且,此现象仍呈现上升趋势。

项目团队的以上调查结果不仅填补了西双版纳无刺蜂种类、地域分布特点、筑巢习性和面临的威胁等研究和保护方面的空白,还针对无刺蜂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工作。

项目论文和成果:
1、【科普宣传-不蜇人的蜜蜂就可以随便欺负啦?咬得你头秃!】
广东蕉坑野生动物调查与社区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20200102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92.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2719.92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4 至 2021-08
结项通过时间:2021-11-13
项目执行人:丁铨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271.99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

项目摘要:
广东蕉坑村及周边村落附近山林是以原始混交林为主的山地丘陵,为一些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因此处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且靠近人类生活区域,有面临开辟为茶园的风险。项目希望通过布设红外摄像机等方式进行野生动物调查,了解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开展社区走访,了解周边社区的基本社会经济、文化和治理状况,寻找社区参与保护的可能性和切实有效对策。逐步引导社区有意愿建立和管理社区保护地。

资助理由:
项目地位于粤东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内。蕉坑村及村落附近山林是以原始混交林为主的山地丘陵,为一些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因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且靠近人类生活区域,有面临开辟为茶园的风险。这片由当地社区传统保留下来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生态系统还相对完整,仍然保存有海南虎斑鳽、白鹇、蟒蛇等多种濒危和受保护物种。本项目拟开展濒危物种及其面临威胁、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等的本底调查,撬动社区参与保护,提高社区自身的保护能力和自豪感,建立社区保护地,推动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项目团队证实了穿山甲野生种群的存在和项目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及价值。团队通过调查野生动物活动痕迹、找寻穿山甲洞穴以及布设红外相机,在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共记录到25个穿山甲洞穴、拍摄到8段穿山甲视频。此外,调查还记录到植物44科58属6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记录到动物1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4种。项目还通过对两位当地茶农的访谈,初步了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状、林权归属、茶园开垦、野生动植物偷盗猎等情况。遗憾的是,本项目在穿山甲面临的威胁上,相比项目开始前,未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未能如项目最初设计的那样开展社区调查,寻找让社区参与保护的可能路径,因此在社区调查和推动当地社区参与保护上,没能实现项目预期目标。不过,项目通过邀请相关科研人员、公益组织成员走访项目地、制作相关视频、联系周边的保护区、提出保护管理建议、递交报告等方式,让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为外部更多的科研保护工作者及省市的主管部门所了解。项目还通过项目让两位村民掌握了红外相机调查方法,培养了多名当地的志愿者和自然爱好者。这些都为未来开展更深入的调查和保护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视频】寻找潮州的穿山甲
内蒙古乌拉特保护区蒙古野驴栖息地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202001040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9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62409.6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8994.99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4 至 2021-09
结项通过时间:2021-12-31
项目执行人:张瑞东(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荒漠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内蒙古
涉及自然保护地: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鄂尔多斯—贺兰山—阴山区

项目摘要:
蒙古野驴曾广泛分布在我国的荒漠及荒漠草原地区。然而,随着近些年人类活动及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分布区域急剧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蒙古野驴的生存状况仍缺乏广泛关注。为了了解乌拉特保护区内蒙古野驴种群资源和生存现状,探讨可行的保护途径,从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将通过样线法、样方法和红外相机调查法相结合,对保护区内的蒙古野驴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栖息地开展监测,调查蒙古野驴的栖息地选择及面临的威胁,分析其生存受人为活动因子及不同类型资源斑块分布的空间格局的影响,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此外,辅助社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蒙古野驴等珍稀有蹄类动物的保护宣传活动及制定相关保护策略。

资助理由:
蒙古野驴是亚洲中西部荒漠及荒漠草原的代表性物种。由于边境和牧场围栏阻隔迁徙、家畜竞争导致冬季食物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中国境内的数量已不足万只,现只分布在二连浩特以西中蒙边界的狭长地域及新疆北部盆地。目前,国内针对该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而对内蒙古中西部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研究较少。

本项目拟在内蒙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该物种的种群、栖息地及威胁现状调查与监测,填补该物种在这一重要分布区内基础保护信息的空缺。项目还将提高基层保护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参与人员的调查能力,并推动保护区制定和实施社区参与的保护策略,因此,本项目不仅在保护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可直接推动保护地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该物种和栖息地的有效保护。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项目共开展了四次调查,发现蒙古野驴59只次。项目估测在中蒙边境线的项目地内,蒙古野驴的种群数量约有4个家庭群、25只左右。调查结果还显示,蒙古野驴的分布范围狭窄,仅在国境线边缘5km以内的范围进行东西方向的迁移、寻找合适的水源点和取食地。冬季野驴种群会进入丘陵地带躲避严寒,其他季节则没有固定的栖息点,其生存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国境网围栏、牧民网围栏、公路和铁路造成的栖息地破碎化和种群隔离。国境网围栏阻碍了蒙古野驴种群的南北来回迁移路线,而牧民网围栏和道路割裂了其栖息地。项目在蒙古野驴的栖息地内布设草本样方210个、收集了大量栖息地的植被信息;布设红外相机30台,除拍摄到蒙古野驴外,还获得了大量当地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如鹅喉羚、北山羊等)的照片。所有这些调查数据都有助于保护区提升对本区内蒙古野驴的生存现状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项目根据调查的结果建议将更多蒙古野驴的栖息地纳入保护区,对保护区最终调整边界起了推动作用。项目还辅助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培训了10多位基层人员并成功推荐1名牧民成为护林员。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基本摸清了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蒙古野驴种群数量、结构和分布,也基本掌握了该地区野驴的生存现状和致危因素,为保护区东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遗憾的是,项目没有对样方数据进行及时分析,没能进一步掌握蒙古野驴的栖息地选择特征,从而进一步开展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由于蒙古野驴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现有栖息地面积不足和破碎化,因此,若要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种群的保护,则亟需开展大尺度上的栖息地适宜度分析,对围栏和铁路的阻隔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动迁徙廊道的科学设计、建设和管理,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而这些都已超出了项目团队现有的能力,因此决定不予以继续资助。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宣传】乌拉特荒漠的动物有多萌?
2、【项目成果】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又发现了它们!
3、【论文发表】内蒙古乌拉特猞猁猎杀鹅喉羚
人类干扰对金顶齿突蟾分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00104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4892.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9019.2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4 至 2021-03
结项通过时间:2021-07-16
项目执行人:胡军华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489.2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自然保护地:四川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四川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在当前人类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不断加剧,如何维持濒危物种在人类干扰影响下的可持续生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两栖动物扩散能力弱,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本项目以中国特有濒危两栖动物——金顶齿突蟾为指示物种,整合野外生态调查、社区访问调查、3S技术、生态建模、栖息地质量评估等研究手段,从分布和栖息地变化等角度来探讨人类干扰的影响。本项目立足于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为物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全球变化下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资助理由:
金顶齿突蟾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仅分布于四川的高海拔山地溪流中。该物种由于现有分布区狭窄、栖息地面积急剧减少、种群数量稀少等原因,被IUCN列为濒危(EN)物种。由于金顶齿突蟾的生境较为特殊,对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十分敏感,因此,其濒危状况亟待更新与评估。

项目如能顺利开展,不仅可掌握该物种的最新保护现状,了解其生境选择和主要干扰因子,为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提高保护地管理部门的相关科研与监测能力。此外,该物种的分布区域位于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该项目的开展也会贡献于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通过系统整理文献和GBIF数据库的物种分布数据,发现金顶齿突蟾仅分布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保护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和阿坝藏族彝族自治州汶川县。基于此,项目在已知分布区及周边区域设置了80条样线并开展了野外调查,最终仅在四川洪雅瓦屋山和峨眉山景区发现了该物种的分布。以发现个体为中心设置样方,记录了包括个体离样线中线垂直距离、水的PH值、岸边植被类型、植被盖度、水面郁闭度、岸边及溪底条件、人为活动情况、距最近深水距离、水流速度、土地覆盖/利用类型、溪水清澈程度在内的11个微生境因子以分析其栖息地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金顶齿突蟾通常栖息于海拔2677-2938米、水温7.6-10.8℃、PH6.76-8.48、水流较缓的清澈山顶小溪沟内,溪底一般为砂石或小石块、腐殖质较多,岸边植被一般为低矮灌木(箭竹、杜鹃为主),多为天然林及次生天然林,栖息环境的水面郁闭度与植被盖度较高。

此外,项目还就人类活动对瓦屋山种群及栖息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旅游设施修建等活动可能对金顶齿突蟾的现有栖息地及物种生存产生影响。瓦屋山种群现有栖息地环境与历史情况的对比发现,栖息地气温上升、降雨减少,这些可能也会对金顶齿突蟾的生存造成影响。然而,以上这些潜在威胁影响的科学评估尚需更长时间的监测、调查和研究。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瓦屋山保护区、卧龙保护区和峨眉山景区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与合作,就两栖动物的野外调查方法至少培训了两名工作人员,推动了保护区对该物种的调查和保护。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自然好声音 | 高山上的鸣唱:金顶齿突蟾】
2、【科普宣传】金顶齿突蟾的种群与保护现状
海南岛沿海鲎的调查与科普传播
项目编号:201910005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72080.7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58408.5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1 至 2020-12
结项通过时间:2021-02-01
项目执行机构: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负责人:卢刚)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新英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新盈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文昌清澜港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海南澄迈花场湾市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以鲎(中华鲎、圆尾鲎)为纽带,协同公众、志愿者、学界专家、相关NGO、保护地单位共同推进海南滨海生态的摸底、科普与保育工作:
1. 启动海南全岛各沿海生态系的中华鲎、圆尾鲎(目前数据空白)的分布现状调查;
2. 协同专家学者做鲎作为生态指标物种的调查研究,以期更为有科学依据地推动鲎作为滨海湿地生态指示及明星物种;
3.面向自然保护地,开展深度合作,并推动在地护林员参与相关监测工作;
4.以鲎作为明星物种,推动志愿者参与海南滨海湿地的监测评估,并面向公众,做更接地气、更趣味的海南滨海生态的科普传播。此外,也会协同大北部湾(广西、湛江)的伙伴机构,撰写面向公众的大北部湾区域滨海湿地多样性报告。

资助理由:
鲎是一类非常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其化石可追溯至4.75亿年前,因此被誉为海洋“活化石”。鲎曾广泛分布于从浙江到海南的南部沿海各省,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由于栖息地丧失、过度利用等原因,鲎的数量急剧减少,2019年IUCN 红色名录将中华鲎的全球受威胁程度评估为濒危(EN)等级。海南岛是中华鲎和圆尾鲎的重要分布地之一,该项目计划开展的两种鲎及其栖息地的野外调查,及与保护地管理部门共同开展的长期监测和保护行动,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本项目的亮点是,将与广西、广东已在开展鲎及滨海湿地保护的公益组织、科研单位和自然保护地共同合作,在区域尺度上开展联合保护行动。本项目若能探索出跨区域的多方合作保护模式,将对推动整个北部湾区域的滨海湿地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调查了海南岛北部五个幼鲎的栖息地,初步掌握了中国鲎、圆尾鲎的幼鲎种群密度与面临的威胁;与美境自然等机构共同发布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及保护建议(2019-2020年度报告)》,并将两个最有价值的栖息地新英、新盈纳入了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项目还推动了两个保护地主管部门将鲎这个物种的监测与保护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项目基于调查结果设计的公众宣传稿“一张图了解海南岛的鲎”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让更多公众了解了海南岛上鲎的保护状况与需求。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科普宣传】一张图了解海南的鲎
3、【科普宣传】鲎会有期
海南坡鹿野外生态适应机制与野生种群恢复研究
项目编号:201910026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99.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38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61174.47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22971.74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1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2-06-01
项目执行人:刘辉(海南大学林学院)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岛中南部区

项目摘要:
海南坡鹿属于鹿科鹿属,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20世纪 80年代, 海南坡鹿一度濒临灭绝,积极的保护措施使大田保护区种群数量高峰期恢复到1600多头。2003年至 2005年, 504头海南坡鹿在猕猴岭保护区、保梅岭保护区及赤好岭和温村保护站3个地区野放,其中最多的为猴猕岭保护区的296头。但栖息地破坏和非法盗猎对野放种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据悉目前仅猴猕岭保护区存在围栏外野生种群,但种群数量、构成及分布规律不清;尤其雨季水库涨水期,坡鹿藏匿于林中,很难发现踪迹,为科学管理带来诸多困难。近年来非法盗猎事件鲜有发生,但该种群未呈现出明显增长,具体威胁和限制因子尚不清晰。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样线调查法和红外相机调查法对猴猕岭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进行调研,主要目标为1)了解猴猕岭保护区海南坡鹿种群分布现状及季节性迁移规律;2)阐明海南坡鹿野生种群恢复限制因子及威胁因素。本项目将全面掌握海南坡鹿野外生存现状,找出种群恢复限制因子,以便更好理解该物种野放后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为后续保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资助理由:
海南坡鹿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历史上由于捕猎和栖息地减少等原因,数量最少时仅有26头,之后通过圈养等逐渐恢复。2003年至 2005年间,海南坡鹿被野放至海南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之后虽曾开展过数次种群数量调查,但近些年来并没有开展过系统调查,具体的种群数量构成、分布规律、生存状况和威胁都不清楚。该项目的开展,将有助于了解该区域内海南坡鹿的真实种群数量、分布和生存状况,掌握海南坡鹿面临的威胁及程度。在此基础上,项目若能与各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探索出可行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则对海南坡鹿的保护、种群恢复及未来的野放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国内,珍稀动物的野放和野生种群天然复壮的保护实例较鲜见。相应地,跟踪野放成效并倒推检验既往野放有效性的工作也少之又少。项目对海南坡鹿重新引入猴猕岭保护区(非原生分布范围)后的物竞天择的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根据此物种的生活习性,结合当地民众对其出没情况的了解,项目划定的野调范围,含广坝水库南侧的坝区及其周边疏林地,属海南坡鹿野外遇见率普遍反映较高的区域。项目在调查区域内海拔350以下的区域沿选定的样线共布设红外相机20台,红外监测有效覆盖面积约占猴猕岭保护区总面积的六分之一。项目共成功回收16台相机,经信息整理后发现,6台相机有效捕捉到的海南坡鹿活动影像或痕迹共计19条,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221米之下一面积约为3.5-4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红外记录同时拍摄到了海南孔雀雉、原鸡、白鹇、豹猫、猕猴、黒鸢、赤腹松鼠、野猪、倭松鼠的活动影像,但未记录到赤麂、水鹿等同域伴生动物或海南坡鹿天敌物种的出没情形。结合社区访谈信息和红外影像记录数据,项目初步推测:调查区域内海南坡鹿的种群数量约为10头左右。该结果置信度受限于研判信息的精确度,如不同海南坡鹿个体识别的准确度等。虽调查区域未涵盖猴猕岭全域,但上述调查数据还是间接反映出调查区域内海南坡鹿的数量与理论预期的存有量级之间的差异,因为2009年猴猕岭保护区海南坡鹿的数量曾高达700余头。为了解海南坡鹿种群波动的影响因素,项目还对海南坡鹿现有和有历史分布的保护区附近的21个村庄共212人次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海南坡鹿可能会受到非法捕猎、天然栖息地面积萎缩、人为经济活动引发的栖息地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但无法明确这些影响因素的实际影响情况及范围。遗憾的是,此次实际调查所获的海南坡鹿有效影像数据非常有限、数据粗放,无法准确估计该保护区野放坡鹿种群的实际分布范围、种群大小及迁移规律、无法阐明野生坡鹿种群直接及潜在的威胁因素和人为限制因子,未能实现原定目标,若要进一步推动目标的实现,宜改进现有的调查方法和努力量,找寻更好的调查思路和调查方案。

涉穿山甲案件犯罪学研究及执法能力培训
项目编号:201910029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1 至 2021-02
结项通过时间:2021-06-01
项目执行人:刘昌景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500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项目摘要:
近年来,我国穿山甲数量锐减,目前种群现状呈极危局势。穿山甲系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1,涉非法走私、猎捕、出售、收购、运输穿山甲案件多发。我国涉穿山甲犯罪的刑法起刑点低,打击力度大。然而,由于我国长期的自然保育教育不充分,导致现有执法者和司法者普遍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涉穿山甲案件的正确认知不全面。本项目拟对我国近年涉穿山甲案件卷宗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分析其犯罪学特性,面向公安提出侦查防控策略,并撰写该类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报告。据以上调查研究结果,整合出提升涉穿山甲案件执法能力课件。而后,团队利用其常年执行公安教育和与检法机关对接的渠道优势,将该成果进行公安内推广和培训。

资助理由:
世界上现存的八种穿山甲都正遭受国际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严重威胁,在亚洲分布的四种尤甚。中国是穿山甲非法贸易的热点地区,其走私方式各异,伪装方法多变,情报来源较少,侦破难度较大。物证鉴定虽然总体难度不大,但大量甲片涉案时难以确定个体数量。这些特点都对犯罪线索的发现、侦察、起诉、法庭审理、处罚尺度等造成的影响。本项目拟对我国近年涉穿山甲案件卷宗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分析其犯罪学特性,面向公安提出侦查防控策略并撰写该类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报告,其成果对各个打击环节都具有指导意义,且在海关、公安、司法系统都具有推广意义。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本项目对2015-2019年间公开的456份穿山甲类犯罪的刑事判决书或刑事裁定书进行了案例汇编,并对这类案件的犯罪人特点、作案动机、涉案物证形态等犯罪学特性及社会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项目团队基于研究成果制作了涉穿山甲案件执法能力培训课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野生动物案件技术壁垒相对高,很多执法人员对于鉴定意见的生物种属定义和法律定义常存在误解,且由于穿山甲被国家最新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很多执法人员对于保护级别的升级及其由此带来的法律法规变化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的工作使得参与课程学习及交流沟通的公安执法人员能正确理解8种穿山甲的生物分类种属情况以及在我国重点保护物种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级别,增强了他们对涉穿山甲案件的侦破防控能力,使执法人员、检察院和法院等司法人员更好地理解了破坏穿山甲资源对社会的危害性。

我国特有濒危植物新疆郁金香综合调查与保护实施
项目编号:201910030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99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1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09-30
项目执行人:杨宗宗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99.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荒漠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新疆

项目摘要:
郁金香是世界著名球根花卉,全世界约有150 种,产亚欧及北非,以地中海至中亚地区(包括新疆)为最丰富。我国的郁金香属植物共有12 种,是培育优良郁金香品种的宝贵资源。新疆郁金香是我国特有植物,在《中国生物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种类,仅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北部乌鲁木齐市至奎屯市一带的山前带平原荒漠及石质低山的阳坡。该物种是一种重要的荒漠早春野生花卉,是培育多花郁金香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材料,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张与野生植物的乱采滥挖,新疆郁金香的原生地及种群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亟待保护。我们通过对新疆郁金香及属内其它易危、渐危及濒危种类野外种群资源调查及致危因素的分析、评估,完成新疆郁金香及属内其它种的保护策略制定。其保护方法包括:在现有的保护区(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公园)基础之上明确保护目标,严格保护居群;通过新疆郁金香生物学研学教育向学生及家长普及植物及保护知识;通过广大民间力量进行已破坏及不可避免被破坏的原生地居群的迁地保护;与相关组织、单位联合宣传、打造新疆郁金香的“城市名片”,达到保护意识建立的目的与物种实地保护的目标。

资助理由:
新疆郁金香是中国特有种,而且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濒危物种。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新疆郁金香的野外种群和栖息地正面临多重威胁,而该物种在分布、数量、威胁和保护现状等方面尚缺乏基础信息,管理部门和公众也对这个物种及其保护价值所知甚少。本项目若能对新疆郁金香开展基础调查和保护现状评估,并通过自然教育等活动,提高公众和保护管理部门对该物种保护价值的认知,撬动在地和有效的保护行动,则本项目将不仅能推动一个濒危物种的保护,还将可能为如何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撬动公众参与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示范性经验。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团队对乌鲁木齐市内的雅玛里克山和东山两处的新疆郁金香野生种群开展了样方和样地调查,对生长在原生境、造林区及过渡区内的植株进行了形态、每株花朵数量和传粉昆虫的对比。结果发现人工造林会导致该物种的每株花朵数减少、结实率降低和访花昆虫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林下较为荫蔽、人工灌溉导致土壤水分含量高,也容易引起野生植株鳞茎的腐烂。此外,团队发起了新疆郁金香保护宣传日活动,还与媒体合作开展了大量科普宣传活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从而对推动该物种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做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媒体宣传】老是被挖的“老挖蒜”,原来这么美
草果种植对高黎贡山中低海拔区域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项目编号:201910031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5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7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32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7047.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1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10-12
项目执行人:潘新园(中山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横断山南段区

项目摘要:
高黎贡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其丰富的鸟类多样性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科研工作者和生态旅游者。草果(Amomum tsaoko)属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植物,其经济价值高、用途广、需求量大,因而在高黎贡山地区较多栽培。草果种植会直接影响森林群落自然演替,而这种干扰对鸟类的影响尚不明确。申请者已有的研究表明,高黎贡山中低海拔段是鸟类最丰富的区域,而该区域草果种植量亦最大。因此本项目在高黎贡山南端采取系统的野外鸟类调查,研究草果种植对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鸟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进一步的社区工作,探讨用生态旅游替代草果种植的经济模式。

资助理由:
高黎贡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低海拔带具有极为丰富的鸟类多样性,也是黑颈长尾雉等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与此同时,这里也是草果的传统种植区域。草果种植是当地社区的重要收入来源,也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本项目直接针对此根源性问题,设计了严谨可行的科学方法,研究草果种植对鸟类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与当地社区和管理部门合作,共同推动草果的科学管理、当地鸟类多样性的保护以及保护地管理的提高。本项目不仅在保护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将直接贡献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第一个执行年内,项目在高黎贡山百花岭的7个草果地和7个原始林对照点,姚家坪的6个草果地和6个原始林对照点,分别于2020年7月和2020年12月完成了鸟类繁殖季和越冬季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花岭原始林的鸟类多度和丰度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姚家坪原始林,再次是百花岭草果林,姚家坪草果林最低。在鸟类活动位置占比上,百花岭原始林与姚家坪原始林相差不大,都是以树中层活动为主,在灌丛的活动多于树冠,而百花岭草果林与姚家坪草果林有较明显的差别,前者的鸟类活动位置以树冠为主,灌丛高于树中层,而后者以灌丛为主,树中层略高于树冠。对比百花岭原始林与草果林,可以认为草果林由于清理过林下灌丛,因此改变了鸟类的活动位置。而姚家坪的原始林与草果林相似,也许是因为姚家坪的草果林打理程度不高,草果林略为荒废,对原始林的改造程度不高。
项目在社区开展的访谈发现当地在2013-2016期间观鸟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到2016年达到峰值。而自2017年以来,观鸟经济逐步下滑,鸟塘收益降低,观鸟经济的收入主要来自客栈餐饮等与观鸟经济配套的食宿产业。此外,当地成立百花岭科学爱鸟协会后,开始拆除部分鸟塘,原本四十多个鸟塘仅剩下二十多个,再开鸟塘的条件较高。由于草果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只能种在山中沟谷里,在山下难以存活,但市场价格不高,因此种植户的数量也在减少,村民已用新的经济作物如咖啡、橘子、芒果、板栗、核桃等取代草果。

本项目通过调查证明了草果种植的确会降低鸟类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的功能多样性,这为草果种植退出保护区的必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项目认为在百花岭观鸟经济处于下滑状态、草果种植已逐渐被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取代的情况下,在百花岭以观鸟经济取代草果经济的想法不太可行。

阿尔泰山南麓黄胸鹀的研究和社区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201910051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68.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9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1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12-11
项目执行人:苟军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90.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新疆
涉及自然保护地: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阿尔泰山区

项目摘要:
黄胸鹀是典型的因人类过度利用而从“无危”变成“极度濒危”的物种。随着全球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除减少盗猎的直接威胁外,保护其栖息地也变得非常重要。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南麓部分区域作为黄胸鹀指名亚种的重要繁殖地,其种群现状尚未做过系统的调查,对其受胁因素及威胁程度也知之甚少。目前已知该区域黄胸鹀主要栖息的麦田生境正在因当地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而减少,这可能会对黄胸鹀的繁殖种群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地黄胸鹀种群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等进行调查,同时评估对黄胸鹀繁殖种群开展长期监测的必要性。并基于调查结果,分析该物种面临的威胁情况及其程度,提出保护措施,激励以社区为主体积极开展保护,进而探索为黄胸鹀的保护建立长期有效的在地保护机制。

资助理由:
黄胸鹀是典型的因人类过度利用而从“无危”变成“极度濒危”的物种。随着全球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除减少盗猎的直接威胁外,保护其栖息地也变得非常重要。本项目若对该物种的繁殖种群开展长期研究,并激励社区为主体积极开展保护,将有助于为该物种的保护建立长期有效的在地保护机制。此外,该项目对理解和如何应对农业种植方式的改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通过2020年5-8月的调查,估算出当年项目地黄胸鹀繁殖种群的数量大概在189对左右。黄胸鹀最喜欢的繁殖地是以沟渠灌溉、不打农药等传统方式种植的成片麦田,间作有苜蓿、油菜等农作物。在项目地,黄胸鹀已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农田生态系统,繁育周期与小麦的生长周期高度契合。项目发现当前黄胸鹀繁殖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即以传统模式种植的麦田面积的减少。项目除完成《青河县查干郭勒乡黄胸鹀繁殖种群调查报告》外,还在项目地设立了37个固定样点,确定了黄胸鹀种群调查的方法和流程,为今后建立黄胸鹀监测体系提供了基本调查方法。项目还在当地培养了至少2名鸟类观察员,让他们初步掌握了常见鸟类的识别、拍摄和调查方法,为今后继续开展巡护及观鸟等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此外,项目组还联合青河县查干郭勒乡人民政府、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布塔斯村驻村工作队和江布塔斯村民社区共管委员会在江布塔斯村召开了物种保护及绿色发展社区讨论会,并在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与新疆山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一起共同编写了《社区参与物种保护及绿色发展项目建议书》,为探索长期有效的、社区为主的黄胸鹀栖息地保护机制献计献策。

项目积极与各级林草部门汇报和沟通项目成果。新疆林科院已将黄胸鹀的调查及保护工作列入了新疆林业十四五规划,青河县林草局野保办也将黄胸鹀保护工作列入了2022年度重点工作。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活动成果】黄胸鹀保护及绿色发展社区讨论会纪实
3、【活动成果】保护黄胸鹀,守住那片田 | 只为麦田里的歌者
4、【活动成果】新疆黄胸鹀繁殖种群研究和社区保护项目完成线上培训
云南野生绿孔雀极小种群致危因子研究及保护能力提升
项目编号:20191005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5261.8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20-01 至 2021-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09-30
项目执行人:顾伯健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526.18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云南玉溪市玉白顶省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尽管近三十年来中国野生绿孔雀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退化,但是残存的绿孔雀种群却至今未能得到自然保护区和其他管护措施的有效覆盖。让人担忧的是,大部分残留的绿孔雀种群与周边社区各种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关系密切,很多种群的致危因素尚不明确。本项目旨在结合红外相机调查、痕迹样线调查、社区调查三种方法,对已发现有绿孔雀极小种群分布的玉溪市玉白顶林场的绿孔雀进行种群数量调查,特别是重点研究绿孔雀对放牧、捡菌等关键人为干扰响应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展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同时,我们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升当地林业基层工作人员的监测与巡护水平,使得该区域绿孔雀种群得到长效保护。

资助理由:
近三十年来中国野生绿孔雀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退化,大部分残留的种群未能得到有效保护,致危因素尚不明确。本项目试图通过研究项目地内绿孔雀极小种群对放牧、捡菌等人类干扰活动的响应,推动当地林业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绿孔雀的监测和巡护,最终提高当地林业部门的保护管理能力,实现野生绿孔雀种群的有效保护。该项目不仅有助于在科学上回答绿孔雀种群的受胁原因和适宜生境,还能实际推动该濒危物种的在地保护,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本项目首先建立了覆盖云南玉白顶省级保护区及其周边绿孔雀栖息地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除记录到绿孔雀的求偶、觅食等重要的行为影像外,还记录到了豺、林麝、黑颈长尾雉等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揭示出该区域极为丰富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项目还基于占域模型和实地调查,初步揭示出绿孔雀的活动与放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居民点和道路的明显回避。此外,本项目还培养了保护区的基层巡护员,让他们初步掌握了红外相机布设技术,并在日常的巡护中加入了针对绿孔雀等保护目标物种的巡护内容,提升了保护区的管护能力。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发展
2、【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绿孔雀栖息地的放牧——干扰还是共赢?
国际宠物贸易受胁类群睑虎属3个中国特有种的核心贸易链研究
项目编号:201907013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8484.92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5024.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1-02
项目执行人:林石狮(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项目详情>>
已终止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贵州、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桂西黔南石灰岩区、南岭区

项目摘要:
(1)我国栖息着全球18种睑虎中的11种,绝大部分新发现的狭域分布种未列入动物保护名录。该属物种受国际宠物贸易威胁极大,野生种群被大量捕抓,课题组开展花地湾宠物贸易调查时发现了多个种和亚型。(2)本项目将聚焦其贸易链,集中关注3个近期新发现的种类:英德睑虎Goniurosaurus yingdeensis、蒲氏睑虎Goniurosaurus zhelongi、荔波睑虎Goniurosaurus liboensis)。(3)栖息地:在3个国家级保护区内与本地技术人员一起,对该3个中国特有种的本地社区利用、贸易情况、是否有外来收购商等开展暗访。(4)中转地:重点在广州花地湾、香港花鸟街两地开展调查,尽力摸清其贸易种类、数量级别等。(5)网络链条:开展网络贸易调查。(6)项目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照片集等形式,数据和素材可实地支持管理部门的科普活动,并联合召开成果分享会、讨论会等开展宣传。

资助理由:
脸虎为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性动物类群之一,其栖息环境特殊、迁徙扩散能力弱,外表独特美丽,是国内外异宠收集者的重要目标。最新的CITES COP18已将中国和越南分布的睑虎属动物全部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睑虎属的所有物种也有望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本项目将聚焦三种睑虎,开展实地和网络的贸易链调查,了解三个特有种的利用和贸易情况。项目还将与政府部门合作,与其共享报告、论文、照片集等研究成果,支持管理和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和宣传工作。

本项目关注和保护的三种睑虎均为典型的受市场贸易严重威胁又缺乏研究和保护投入的濒危和特有物种,开展实地和网络贸易链的调查和研究,不仅能填补这一领域内关键信息的空白,还有助于推动政府部门打击非法贸易,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市场调查上,申请团队已积累了一定的数据,也有较好的工作基础。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终止理由:
项目团队未能按要求在项目执行期内提交任何项目进展报告。经双方友好协商,项目退回全部已支付款项,于2021年3月正式终止。

青岛长门岩岛海鸟及其栖息地的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1907023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88548.2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79554.5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1-03
结项通过时间:2021-03-30
项目执行机构:青岛市观鸟协会(负责人:于涛)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山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青岛市长门岩属于无人海岛,并且未划分为任何级别的保护区。岛屿整体都由北部战区驻军看管。北岛有史氏蝗莺、黑叉尾海燕、白额鹱、白腰雨燕、游隼繁殖,而南岛则有黄嘴白鹭、黑尾鸥等繁殖。冬季有红胸秋沙鸭、鸬鹚和潜鸟在岛屿周边越冬。春、秋迁徙季节有大量候鸟过境停留。由于长门岩南岛无人驻守,造成渔民登岛捡蛋,网鸟行为屡禁不止。项目计划对至整个海岛的生态体系进行全面普查。在繁殖季登岛对于黄嘴白鹭、白额鹱、黑叉尾海燕、扁嘴海雀、史氏蝗莺为代表的 重点鸟类种群数量、繁殖情况、威胁等进行重点调查,排查是否存在黑脸琵鹭、黑嘴端凤头燕鸥繁殖的可能。加强与驻军的沟通,进行培训、宣讲鸟类知识、发展会员,共同协作,军民携手保护海鸟。初步意向,已经和驻军达成。把《长门岩野生鸟类资源本地调查报告》的成果,递交相关部门。争取政府的支持,努力将长门岩南岛打造成自然保护小区。

资助理由:
中国从北到南海岛众多,许多岛屿面积虽小,却是海岛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有关中国海岛鸟类的调查和研究较少,数据缺乏,鲜有保护行动。有许多报道认为中国海岛鸟类数量下降明显,亟需开展调查与保护。青岛长门岩岛及周边海岛是国内史氏蝗莺的唯一已知繁殖地,此岛也是黄嘴白鹭、白额鹱、黑叉尾海燕、扁嘴海雀在国内为数不多的明确繁殖地之一。项目拟对整个海岛的鸟类及其栖息地进行全面调查。在繁殖季对黄嘴白鹭、白额鹱、黑叉尾海燕、扁嘴海雀、史氏蝗莺为代表的重点鸟类种群数量、繁殖情况、威胁等进行重点调查,排查是否存在黑脸琵鹭、黑嘴端凤头燕鸥繁殖的可能。加强与驻军的沟通,开展培训、宣讲鸟类知识、发展会员,共同协作,实现军民携手共同保护海鸟。项目将完成《长门岩岛野生鸟类生存现状及保护建议》并递交相关管理部门,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将长门岩岛打造成自然保护地。因此该项目对海岛鸟类开展详细的调查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意义。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长门岩岛是青岛市唯一的鸟类繁殖岛,也是国内黑叉尾海燕、白额鹱、东亚蝗莺仅有的几个繁殖地之一。本项目通过十次登岛调查,系统掌握了长门岩岛的繁殖鸟及越冬鸟的种类、分布、数量和威胁因子,并对岛上的主要繁殖鸟类:黑尾鸥、黄嘴白鹭和黑叉尾海燕的繁殖行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观察与记录,填补了海岛鸟类的基础信息和保护空缺。尤其是项目对黄嘴白鹭开展的GPS跟踪研究,更是揭示了该濒危物种的迁徙路线和越冬地。此外,项目还推动了海监、林业部门和驻军对该岛鸟类保护的重视,通过捕羊、清理鸟网、有害动物和非法捕鱼地笼、推动执法部门禁止船舶在鸟类繁殖期靠岸上岛等方式,减少了对海岛鸟类的直接威胁。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长门岩岛的海鸟调查与保护(一)】
3、【长门岩岛的海鸟调查与保护(二)】
4、【科普宣传】中华凤头燕鸥
2020连云港青口和兴庄河口春季水鸟调查和栖息地评估
项目编号:201907027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45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0244.09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25613.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0-09
结项通过时间:2020-12-25
项目执行人:李静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024.41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勺嘴鹬在中国(个人所在机构)在2018年5月进行的春季鸟类调查中,发现连云港兴庄-青口河口承载着超过全球种群数量80%或更多的半蹼鹬。连云港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上最重要的候鸟停歇地之一,并且可能是半蹼鹬这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特有种的最关键的栖息地。过去13年的调查记录显示,这里还是包括斑尾塍鹬,黑尾塍鹬,大滨鹬,尖尾滨鹬和卷羽鹈鹕在内的20多种水鸟的重要的春秋迁徙停歇地,并且有22种水鸟的单次调查数量超过该物种迁徙路线的1%数量。在本次项目中,团队会延续2019年的野外调查方法,进行春季鸻鹬鸟类的调查,重点评估半蹼鹬在连云港的居留状态和受胁状态,并对连云港的青口河口和兴庄河口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估。此外,我们还会结合对连云港迁徙候鸟宣传产品的开发,用于支持进一步的迁徙候鸟的栖息地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连云港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上最重要的候鸟停歇地之一,并且可能是半蹼鹬这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特有种的最关键的栖息地。过去13年的调查记录显示,这里还是包括斑尾塍鹬、黑尾塍鹬、大滨鹬、尖尾滨鹬和卷羽鹈鹕在内的20多种水鸟重要的春秋迁徙停歇地,并且有22种水鸟的单次调查数量超过该物种迁徙路线的1%数量。项目将会延续团队在2019年的野外调查方法,进行2020年春季鸻鹬鸟类的调查,重点评估半蹼鹬在连云港的居留状态和受胁状态,并对连云港的青口河口和兴庄河口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栖息地评估。此外,项目还会与地方主管部门合作,进一步推动迁徙候鸟栖息地的保护。  

连云港青口河和兴庄河河口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许多珍稀濒危水鸟的关键栖息地,也是全球大型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的黄海生态区中最重要的河口湿地之一,加强此地区的水鸟种群动态的监测并推动栖息地保护工作非常重要。项目申请团队近两年在此地开展的调查,发现了迁徙通道上最大的半蹼鹬种群以及众多其他鸻鹬类的濒危物种,证明了该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项目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连云港青口河和兴庄河河口湿地的保护,因此项目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完成春、秋季项目地的野外水鸟种类、数量及威胁的调查,证实了连云港兴庄和青口河口对迁徙鹬鸻类尤其是半蹼鹬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这两个河口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调查的部分结果已写成论文发表,为日后推动该重要湿地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视频 | 一只跑偏迁飞区的半蹼鹬】
3、【在连云港记录到全球种群数量118%的半蹼鹬,意味着什么?】
4、【人鸟故事 | 从200只勺嘴鹬到20000只半蹼鹬】
5、【论文丨连云港滨海湿地很可能是半蹼鹬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栖息地】
6、【项目产出】2019-2020连云港水鸟调查报告
海龟非法贸易调查与保护宣传
项目编号:20190703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534.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6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58818.16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1945.12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1-03
结项通过时间:2021-06-29
项目执行人:林柳(海南师范大学龟鳖研究与保护中心)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海龟是著名的海洋“活化石”物种,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是海洋生态保护的“旗舰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但由于长期的滥捕滥杀、非法贸易、生境破坏以及海洋污染等多种威胁影响,中国海龟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锐减,种群生存岌岌可危。南海是中国海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也是海龟非法贸易最严重的地区,一直是海龟及其制品的主要加工及批发销售点,在打击海龟非法捕捉、走私,甚至加工、运输和销售等方面面临严峻形势,且随着电子商务发展,非法贸易呈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大了有效打击的难度。
本项目将首先通过实地结合网络调查,了解海南省及两广地区海龟非法贸易现状,为有效打击非法贸易提供信息依据和执法建议;其次,将结合分子遗传学手段,揭示非法贸易海龟的出生地来源,也为后期开展南海地区跨区域海龟保护合作提供科学支撑;此外,将通过海龟保护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龟保护的参与和支持度。

资助理由:
海龟在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中是备受关注的物种,但中国的海龟保护工作却相对滞后,一直未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有力推动。本项目将首先通过实地结合网络调查,了解海南省及两广地区海龟非法贸易现状,为有效打击非法贸易提供信息依据和执法建议;其次,将结合分子遗传学手段,揭示非法贸易海龟的出生地来源,也为后期开展南海地区跨区域海龟保护合作提供科学支撑;此外,将通过海龟保护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龟保护的参与和支持度。项目申请团队技术能力强、合作伙伴丰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高。项目设计的非法贸易调查切中海龟保护面临的最关键、最急迫的威胁,调查结果能填补关键性的知识空白。若能开展长期的监测,继而推动执法并改变公众的消费行为,则对中国南海的海龟保护将有实质性的推动。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在第一年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了190个贸易海龟组织样品,揭示出海南地区非法贸易的海龟其出生地主要来自南海地区及东南亚海域,与线下调查发现的贸易链条一致。其中非法贸易绿海龟的分析揭示出,南海地区绿海龟的主要出生地来源是西沙群岛和苏禄海,因此急需在中国南海建立一个大型的海龟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一个专门的执法小组来监测和遏制非法捕捞;同时西沙群岛产卵场的海龟种群较独特,建议作为独立保护单元加强保护(以上研究结果和保护建议已公开发表在Wildlife Research期刊上);玳瑁的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地区非法贸易的玳瑁出生地以马来西亚半岛和东马来西亚繁殖地为主,这两个出生地的玳瑁种群受非法贸易的威胁较大,未来应加强海龟保护的国际合作。

此外,项目还完成了海南9个市县的海龟制品非法贸易实地调查及闲鱼、抖音、百度贴吧、淘宝、微信、QQ等13个网络平台的线上海龟贸易制品监测。项目基于调查监测结果在iScience期刊上发表论文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项目还通过质兰联合字节跳动采取了有效的行动,在抖音上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违规内容,针对项目反馈的玳瑁、海马、红珊瑚等违规视频问题,快速响应高效处理了1321条视频,处罚违规作者143个,并进行了搜索过滤。海南是海龟制品贸易非常活跃的地区,海龟制品贸易数量和种类最多,具有代表性。

项目论文和成果:
1、严峻的非法贸易海龟形势——Sea turtle demand in China threatens the survival of wild populations
2、绿海龟的研究结果和保护建议——Lost at sea: determining geographic origins of illegally traded green sea turtles (Chelonia mydas) rescued on Hainan Island, China
福建小腺蛙及其生境调查和保护
项目编号:201907035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4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8411.8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0-09
结项通过时间:2020-11-02
项目执行人:江航东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841.19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福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夷山区

项目摘要:
两栖类动物缺乏迁徙能力且依赖水域生存,是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动物类群,但是目前投入两栖类调查的人极少,对于我国丰富的两类资源来说,现有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力度远远不够。小腺蛙是中国两栖动物特有种,单属单种,由福建师范大学丁汉波等采集并命名,十分独特,分布狭窄,数量极少,IUCN极危物种(CR),目前仅在四个分布县(市)的寺庙有记录,而且最近的调查数据是20多年前。近20年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得发展速度更快,寺庙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部分,其周围的商业开发是难以避免的。查卫星地图可知,上述四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商业开发、高速公路建设等。因此,小腺蛙的生存现状未知,且可能存在进一步减少的风险。
为了弄清小腺蛙的生存现状、适宜生境,团队成员将对上述四个县(市)的分布点及周边,于项目初期开展生境筛查,确定调查区域,在繁殖期夜间利用雄蛙独特的叫声进行分布调查,适当捕捉活体测量、拍照,检测生境水质,调查生境,以期确定小腺蛙在其历史分布点的生存现状,探寻更多的分布点和至威因素,为小腺蛙的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并向主管部门提出保护建议,联合当地居民和爱好者,共同保护这一独特物种。

资助理由:
福建小腺蛙为中国及福建的特有种、IUCN极危物种,狭域分布、数量稀少,科研和保护界的关注也较少。项目将先对小腺蛙的历史分布点进行筛查,确定调查区域,然后在繁殖期夜间利用雄蛙独特的叫声进行调查,并在找到个体后开展生境调查,以确定小腺蛙的现有分布、生存现状和致危因素。项目还将向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保护建议,并联合当地居民和爱好者共同保护这一特有物种。开展小腺蛙种群、栖息地、受威胁现状的调查和评估,无论对该物种的保护,还是对其所代表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都很有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福建小腺蛙是福建特有种,虽然该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等级,但尚缺乏其现有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选择、管理现状等基本信息。根据历史资料和第一个项目执行年的调查结果,项目发现小腺蛙仅分布于福清市、福州市、长乐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的个别乡镇,典型栖息地为丘陵地区的水浸田、沼泽地、水坑和溪流。小腺蛙目前面临着种群数量少、分布范围窄、栖息地丧失、气候异常干旱等威胁。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本项目团队不仅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在两个历史分布点和四个新的地点找到了该物种,掌握了该物种大致的生境类型,填补了该物种相关信息的空白,还通过及时与当地保护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引起了政府部门对该物种的关注与项目支持。

项目论文和成果:
1、【项目成果汇报】
海南大洲岛爪哇金丝燕种群动态监测与保护
项目编号:201907036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8168.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0-12
结项通过时间:2021-03-30
项目执行人:刘国琪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816.8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海南是我国唯一稳定有金丝燕分布的地区,大洲岛是海南唯一已知确定的金丝燕栖息地。但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大洲岛金丝燕种群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况,2016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明确将爪哇金丝燕列为中国十五种“极危”(CR)鸟类之一。大洲岛保护区自1990年成立以来长期实施巡视执法、宣传教育、生态监测等各项管理措施,但金丝燕种群数量恢复不明显。由于保护区人员编制少、几乎不具备科研能力,有关大洲岛金丝燕种群调查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极少开展,保护区也因此未能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将通过野外调查、视频监控等方法,进一步了解丝燕种群动态、活动规律和冬季居留性;分析和评估金丝燕种群的受胁致危因素,并针对核心致危因素提出解决对策;通过对周边渔民社区的深度访谈,了解社区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与金丝燕保护问题上的历史关联和冲突,并尝试探讨调解这种冲突的有效方式。

资助理由:
爪哇金丝燕是中国红皮书极危物种,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对其进行调查和保护很有必要。本项目将通过野外调查、视频监控等方法,进一步了解金丝燕种群动态、活动规律和冬季居留性;分析和评估金丝燕种群的受胁致危因素,并针对核心致危因素提出解决对策;通过对周边渔民社区的深度访谈,了解社区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与金丝燕保护问题上的历史关联和冲突,并尝试探讨调解这种冲突的有效方式。本项目设计不仅将保护区工作人员纳入项目实施团队,而且项目成果能直接被用于未来保护区规划的制定,从而提升保护区的整体管理能力,因此本项目的保护价值较高。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本项目联合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安装太阳能红外监控设备,首次拍摄到大洲岛的金丝燕种群在栖息巢址内活动的影像视频资料,记录了金丝燕的筑巢、产卵、孵化、育雏等繁殖行为,补充了生活史信息。项目通过鸣声招引法结合样线法、样点法和图像取样法,对金丝燕种群进行了跟踪监测,进一步了解到金丝燕的活动范围和规律,除在岛内栖息和活动外,主要捕食区域位于对岸的东澳镇附近的农田和湿地区域。项目还通过社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了金丝燕保护与周边渔民社区之间的历史关联和利益冲突,发现当地渔民历史上长期在大洲岛周边捕鱼,传统的生计方式一定程度也带来了盗采燕窝、盗挖草药、乱扔垃圾、破坏栖息地环境等影响金丝燕正常栖息的行为,保护区成立后这些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未能完全杜绝人为干扰。这些信息帮助项目进一步分析了金丝燕种群面临的威胁及其根源。项目通过了解各方的立场和诉求,基于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如何在协调社区发展的情况下有效保护金丝燕的一系列保护管理建议。这些建议连同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都已提交给保护区,为保护区接下来编制2020~2030年的总体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本项目还通过海南主流媒体的报道,传播了金丝燕的保护知识。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媒体报道】国内唯一金丝燕栖息地:仅存三十多只,最大种群曾有两百多个巢
3、【媒体报道】寻迹大洲岛丨大洲如昨燕归来
4、【媒体报道】大洲岛,燕归来
甘加草原大中型猛禽生存现状调查及保护
项目编号:20190705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5157.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0-11
结项通过时间:2021-02-22
项目执行人:桑杰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515.7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草甸、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项目摘要:
甘加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观测记录到雪豹、黑颈鹤、灰鹤、黑鹳等濒危物种。除了近年来政府的保护成效之外,丰饶的甘加草原还得益于当地社区保留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游牧生活方式,而这些都与生物多样性达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大鵟(Buteo hemilasius)、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金雕(Aquila chrysaetos)、黑耳鸢(Milvus migrans)等大中型猛禽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捕食者,对草原生态系统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然而科学研究与当地文化都没有给予猛禽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甘加草原上猛禽的生存状况、潜在受胁因素等信息都是空白。另一方面,猛禽在传统游牧文化中对草场的意义也很少被提及。因此本项目计划以公民科学的模式,邀请专业人员对当地牧民进行鸟类调查和结构与半结构访谈的技能培训,配合相关专业志愿者完成有关甘加草原以大鵟等大中型猛禽生存现状以及当地文化认知的本底研究。以此推动 1)牧民对大鵟等猛禽的本底信息收集,以及对它们的认知和了解,从而促使社区对整个草原猛禽的关注和保护 ;2)制定一份具体的保护行动计划。

资助理由:
甘加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观测记录到雪豹、黑颈鹤、灰鹤、黑鹳等多种濒危物种。在甘加草原,大鵟、草原雕、金雕、黑耳鸢等大中型猛禽是草原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捕食者,对草原生态系统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然而猛禽的科学研究及其在当地文化中的意义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甘加草原上猛禽的生存状况、潜在受胁因素等信息依然空白。另一方面,传统游牧文化中猛禽对草场的意义也很少被提及。本项目计划邀请专业人员对当地牧民进行鸟类调查和社区访谈的技能培训,由当地牧民完成甘加草原大中型猛禽生存现状及当地文化认知的调查。以此推动 1)对大鵟等猛禽的本底信息收集,建立对它们的认知,从而促使社区对整个草原猛禽的关注和保护 ;2)多方参与制定一份具体的保护行动计划。

猛禽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本项目以大鵟为代表的大中型猛禽为调查对象,基于传统文化来将其打造成当地的旗舰物种,从而推动社区保护猛禽和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申请团队扎根当地,有多年开展自然观察和在地保护的经验,如能长期坚持开展猛禽的调查和监测,并通过因地制宜的自然教育和文化活动等推动社区和政府部门等共同关注和保护猛禽及草原,则其生态价值和社会意义将更大。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大鵟等草原猛禽的野外调查,获得了关于鸟巢、繁殖、分布等的基础数据,改变了以往甘肃野生动物学者认为甘肃只是西伯利亚繁殖的大鵟向南迁徙途径地和部分大鵟越冬地的认识,确认了甘南草原也是大鵟的繁殖地。项目还通过入户访谈,掌握了关于猛禽的藏文化和牧民的认知现状,完成了猛禽文化手册,并与政府部门、牧民等多方就猛禽保护达成了行动上的共识。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甘加草原适应性治理项目季度进展】
3、【媒体报道-甘肃甘加草原:基于自然和社区的草原生态治理】
基于公民科学的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行动
项目编号:201907059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999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2698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9998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97524.84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1-01
结项通过时间:2021-03-22
项目执行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负责人:林吴颖)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广西、海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市遂溪中国鲎自然保护区、海南儋州市新盈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我国北部湾沿海地区有着多样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为许多珍稀濒危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重要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功能。该地区生活着中国鲎、勺嘴鹬等珍稀濒危物种,是华南沿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为应对该区域滨海与海洋环境面临的栖息地丧失与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本项目将以推动公众参与和多方参与为主策略,(1)搭建基于公民科学的滨海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平台,为公众参与的调查监测提供工具和数据管理平台;(2)支持调查监测的开展,收集北部湾滨海湿地本底数据,为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提供依据;(3)基于调查数据发布报告并组织多方座谈会,提高更多利益相关群体和公众对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的重视。

资助理由:
我国北部湾沿海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是中国鲎、勺嘴鹬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赖以生存的重要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应对该区域面临的濒危物种栖息地丧失与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本项目将推动公众参与、多方合作来(1)搭建基于公民科学的滨海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平台,为公众参与的调查、监测和监督提供工具和数据管理平台;(2)支持调查监测的开展,收集北部湾滨海湿地本底数据,为后续各方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提供依据;(3)基于调查数据发布报告并组织多方座谈会,提升更多利益相关群体和公众对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申请机构在北部湾滨海湿地的调查和保护上已积累了多年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所提出的项目目标与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合理。保护北部湾滨海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意义。项目采用的公民科学方式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实践上也有较好的创新性。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通过搭建的iSEA自然保护行动者平台,在北部湾区域的11个滨海湿地开展了公民科学的调查和监测活动,收集了底栖生物、鲎和水鸟的多样性和威胁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与2019年的数据汇总与分析,与广西、广东和海南三省的合作伙伴共同撰写并发布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与保护建议(2019-2020)》,与超25家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了未来的保护行动,形成了较好的区域联动,有力地推动了北部湾的滨海湿地保护。项目团队长期扎根北海,开展了诸多成功且富有成效的保护行动,长期的监测数据积累、公民科学活动的坚持、以及与外部各方的积极的互动与合作,对于北部湾滨海湿地的保护至关重要。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媒体报道】北部湾的痕迹
3、【美境科考 | 北部湾的鲎和守“鲎”人】
4、【项目成果】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及保护建议(2019-2020年度报告)
《绥芬河大马哈鱼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管理计划》编制
项目编号:201907067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00068.48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6154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8162.91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45714.57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10 至 2021-03
结项通过时间:2021-06-29
项目执行机构: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负责人:高瑞睿)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黑龙江
涉及自然保护地: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东宁县绥芬河大马哈、滩头鱼县级自然保护区

项目摘要:
大马哈鱼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珍稀的冷水性鱼类,曾遍布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三大流域,是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和伞护种,但是在近几年的调查中,我们仅在绥芬河东宁段水域、图们江支流密江河发现有大马哈鱼洄游产卵。而今年绥芬河马苏麻哈鱼仅发现5尾,普通大马哈鱼2018年洄游数量不足1000尾,驼背马哈鱼已无踪迹,绥芬河的大马哈鱼种群随时可能灭绝。为保护大马哈鱼黑龙江省内最后的产卵地,恢复绥芬河大马哈鱼种群,2019年初,本机构与东宁市政府签订了绥芬河大马哈鱼社会公益型保护地协议保护合同,亟待与各利益相关方共同编制《绥芬河大马哈鱼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管理规划》。本项目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深入调查了解大马哈鱼洄游通道及产卵场面临的威胁,并约见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市政府、渔政、放流站、水利、上游水电站、社区及下游俄罗斯相关部门等),寻求其认可并深入参与的机会,争取三个以上利益相关部门或机构参与制定和实施《绥芬河大马哈鱼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管理计划》。《计划》包含保护地管理目标,管理制度、明确本机构保护职责及各利益相关方合作的方式和内容等,指导团队未来三-五年的保护地管理工作开展。

资助理由:
大马哈鱼是冷水性溯河产卵的洄游鱼类,也是黑龙江流域山河湖海生命网络中的关键物种和指示物种,其保护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意义。该项目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深入调查了解大马哈鱼洄游通道及产卵场面临的威胁,并拜访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市政府、渔政、放流站、水利、上游水电站、社区及下游俄罗斯相关部门等),寻求其认可并深入合作的机会,争取三个以上利益相关部门或机构参与制定和实施《绥芬河大马哈鱼社会公益型保护地管理计划》。《计划》包含保护地管理目标,管理制度、明确本机构保护职责及各利益相关方合作的方式和内容等,指导团队未来三至五年的保护地管理工作开展。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大马哈鱼是冷水性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也是黑龙江流域山河湖海生命网络中的关键物种和重要的指示物种。在绥芬河的东宁段,每年都有大马哈鱼与马苏大马哈鱼洄游。2021年初,马苏大马哈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其在2021年洄游的数量已不足10尾,而普通大马哈鱼近几年的洄游数量也只在1500-2000尾左右,均已处于亟待保护的状态。绥芬河的东宁段虽已建有国家级大马哈鱼、滩头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但两个自然保护地均没有管理团队,也未有专门针对大马哈鱼和马苏大马哈鱼的特殊保护期或禁渔期。

团队在上一期的项目实施中,通过春夏秋三季的鱼类资源调查,对绥芬河东宁段大马哈鱼的捕捞量、洄游量、面临的保护问题有了整体的把握,并通过渔民访谈、沿河关键社区的入户访谈以及与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初步确定了大马哈鱼保护的核心关键点,并提出了推动各方实现大马哈鱼洄游期有效禁渔的保护策略,为下一步的保护行动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科普-大马哈鱼,长白山真的有吗?】
2、【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饶河县中断39年后重启大马哈鱼增殖放流】
3、【自然好声音| "走婚的"大马哈鱼】
4、【独享一方宁静—走近“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珲春项目地】
云南盈江天行长臂猿社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项目编号:201904004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6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1386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96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38988.04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08
结项通过时间:2020-11-22
项目执行机构: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负责人:阎璐)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云南

项目摘要:
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是2017年由中国科学家重新描述命名的类人猿新物种。总数不到150只,属于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度濒危(CR)”,仅分布于中缅边境的狭长地带。2017年调查显示:中国境内,天行长臂猿分布于云南保山县的高黎贡山保护区和盈江县部分区域,分隔在10多个森林斑块中。整体而言,栖息地破碎化和小种群现状导致天行长臂猿种群基因交流困难。同时,约50%的天行长臂猿分布于现有保护区外,如盈江县的长臂猿栖息地。当地社区居民的草果种植、农田开垦等活动,严重影响天行长臂猿栖息地质量。并且,偷猎现象仍未完全杜绝。本项目将基于大样本的社区调查和跨学科的交流讨论,科学辨识盈江栖息地内社区活动对天行长臂猿的威胁发展趋势和驱动机制,探讨潜在的解决路径,并加强政府、社区、学术和保护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合作,为后续开展保护方案试点打下坚实基础。

资助理由:
天行长臂猿是2017年由中国科学家重新描述命名的类人猿新物种。总数不到150只,属于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度濒危(CR)”,仅分布于中缅边境的狭长地带。2017年调查显示:中国境内,天行长臂猿分布于云南保山县的高黎贡山保护区和盈江县部分区域,分隔在10多个森林斑块中。

整体而言,栖息地破碎化和小种群现状导致天行长臂猿种群基因交流困难。同时,约50%的天行长臂猿分布于现有保护区外,如盈江县的长臂猿栖息地。当地社区居民的草果种植、农田开垦等活动,严重影响天行长臂猿栖息地质量。并且,偷猎现象仍未完全杜绝。 

本项目将基于大样本的社区调查和跨学科的交流讨论,科学辨识盈江栖息地内社区活动对天行长臂猿的威胁发展趋势和驱动机制,探讨潜在的解决路径,并加强政府、社区、学术和保护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合作,为后续开展保护方案试点打下坚实基础。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在第一年的探索期内,对云南盈江县有天行长臂猿分布的17个村寨的271户村民进行了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掌握了这些社区在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组织治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选择了苏典乡的梨树村,在分析了其生存、发展和精神交流的需求基础之上,开展了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和孩子的英语教育活动。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科普宣传】不足150只,天行长臂猿成为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
粤港澳大湾区印太江豚的种群现状评估
项目编号:201904023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46.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536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65799.8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18134.13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12
结项通过时间:2021-06-24
项目执行人:林文治(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印太江豚属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由于生活在渔业生产活动较为集中的浅海海域,误捕是造成江豚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已经严重枯竭,渔业生产活动也相应发生改变。而资源和人类活动改变对印太江豚造成的影响却一直不甚清楚。我们此前的研究通过构建生命表,发现珠江口的印太江豚种群一度以3.6%的速度逐年衰退,但近期呈现缓慢恢复趋势。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海域印太江豚的田野数据几近空白。我们无法通过观测数据直接证实该种群的动态变化,更难以深入探讨种群动态演化的内源性因素(如生存力改善、出生率提升或外部群体的个体迁入)及造成相应种群动态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
   珠江口的印太江豚我国唯一一个已知发生种群修复的鲸类群体,对这一种群的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理解种群修复的机制,并将这一经验应用于其他鲸豚类种群。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即,我们希望设定跨行政区域近海鲸类资源调查方案,并在本项目结果上制定中长期调查计划,使印太江豚成为近海岸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成为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标签。

资助理由:
印太江豚属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由于生活在渔业生产活动较为集中的浅海海域,兼捕是造成江豚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已经严重枯竭,渔业生产活动也相应发生改变。而资源和人类活动改变对印太江豚造成的影响却一直不甚清楚。团队此前的研究通过构建生命表,发现珠江口的印太江豚种群一度以3.6%的速度逐年衰退,但近期呈现缓慢恢复趋势。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海域印太江豚的田野数据几近空白。我们无法通过观测数据直接证实该种群的动态变化,更难以深入探讨种群动态演化的内源性因素(如生存力改善、出生率提升或外部群体的个体迁入)及造成相应种群动态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

珠江口的印太江豚我国唯一一个已知发生种群修复的鲸类群体,对这一种群的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理解种群修复的机制,并将这一经验应用于其他鲸豚类种群。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即,项目希望设定跨行政区域近海鲸类资源调查方案,并在本项目结果上制定中长期调查计划,使印太江豚成为近海岸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成为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标签。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项目通过获取的2011-2020年期间101头死亡印太江豚的年龄信息,用模型构建了静态生命表并进行了种群生存力分析。结果发现大湾区印太江豚的种群数量延续了2006-2014期间的稳定发展趋势,这个种群的受威胁状况为近危水平,其灭绝风险要小于该物种的全球水平。本项目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8月开展了两次野外调查,但由于双观测平台调查方法的遇见率低,调查受到台风等极端气候影响、调查人力和经验相对不足等原因,共获得了11条江豚的野外观测数据。由于数据量不足,项目没能按预期估计出大湾区江豚的种群密度和数量,但收集的组织样本的种群遗传学分析显示,大湾区的江豚种群可能为一个独立小种群,其分布的边界可能在汕头至惠州沿海。此外,项目通过生态栖位模拟重建了湾区印太江豚的潜在栖息地,并通过实地考察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本项目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数据分析,掌握了2010年以来珠江口印太江豚种群的动态演变趋势,并提出应将湾区的印太江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遗传单元进行管理和保护。此外,项目还通过讲座和媒体采访等,向公众传递了项目成果及大湾区鲸豚保护需求和管理建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论文】Prey decline leads to diet shift in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中国西部鸨类监测、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其保护
项目编号:201904024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801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727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10
结项通过时间:2021-07-22
项目执行人:丁鹏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727.0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农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新疆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天山—准葛尔盆地西南边缘区

项目摘要:
中国西部是小鸨、大鸨指名亚种的主要分布区,其上述两种鸨类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极小,已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缺乏国内种群系统研究,其中小鸨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结果中被列为数据缺乏。在保护生物学中,开展物种种群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对其生境适宜性评价是有效保护物种的前提和基础。为明确小鸨、大鸨指名亚种种群趋势和分布变化,探讨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上述物种的相对作用,以及影响生境选择的关键影响因子是至关重要。本项目通过固定样线(带)法和样点法对我国西部鸨类秋季迁徙停歇地、潜在繁殖地开展种群监测,以便了解、掌握我国鸨类种群分布及其种群数量,评估其受威胁状况及生境适宜性,制定其种群长期监测方案;同时,采用环保宣教方式开展社区环保意识培养,推动社区参与鸨类保护行动,以期为上述物种保育、栖息地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资助理由:
中国西部是小鸨、大鸨指名亚种的主要分布区,其上述两种鸨类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极小,已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缺乏国内种群系统研究,其中小鸨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结果中被列为数据缺乏。

在保护生物学中,开展物种种群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对其生境适宜性评价是有效保护物种的前提和基础。为明确小鸨、大鸨指名亚种种群趋势和分布变化,探讨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上述物种的相对作用,以及影响生境选择的关键影响因子是至关重要。

本项目通过固定样线(带)法和样点法对我国西部鸨类秋季迁徙停歇地、潜在繁殖地开展种群监测,以便了解、掌握我国鸨类种群分布及其种群数量,评估其受威胁状况及生境适宜性,制定其种群长期监测方案;同时,采用环保宣教方式开展社区环保意识培养,推动社区参与鸨类保护行动,以期为上述物种保育、栖息地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终,项目在2019年7-10月完成了秋季小鸨和大鸨的种群监测,共记录到62条鸨类观察数据。项目根据观察到的种群数量、集群变化情况,最终梳理出18处小鸨秋季主要集群点和18处大鸨的秋季主要集群点,发现大鸨在秋季主要利用小麦或者玉米的留茬地以及苜蓿地,小鸨则主要利用收割后的天然草场以及其他荒漠草场。项目通过Maxent模型进行栖息地适宜性分析,找出了塔城地区鸨类秋季的适宜生境及其主要特征,并发现道路对鸨类的影响比居民点更大。2020-2021年的4-5月,项目又完成了大鸨和小鸨繁殖季的监测,记录到了2条大鸨和4条小鸨的繁殖个体数据。项目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编制了《塔城地区鸨类繁殖种群本底监测结果与长期监测方案》及《塔城地区鸨类秋季种群本底监测结果与长期监测方案》。这两个方案明确了监测的目标、重点区域、内容和指标,为后续团队组织志愿者开展长期的鸨类种群、栖息地和威胁监测,更好掌握塔城地区鸨类的种群动态、威胁变化和生存状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公众号“新疆鸟类”、“博大自然”和《中国鸟类观察》杂志对公众传播了有关鸨类的生物学和保护知识。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塔城草原环境好,“鸟中隐士”小鸨迁徙季频现身】
3、【志愿者招募 | 中国西部“保鸨”护飞行动】
4、【山海经-塔城鸨类的保护】
制定秦岭细鳞鲑陇东南保护行动计划
项目编号:201904028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04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8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04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800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06
结项通过时间:2020-09-12
项目执行机构: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负责人:李晓鸿)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河流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华亭市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张家川秦岭细鳞鲑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地、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秦岭区

项目摘要:
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调查秦岭细鳞鲑在甘肃省的分布区域、野生种群面临威胁和产生威胁的原因,调查秦岭细鳞鲑在甘肃省的保护地建设、保护机构、保护能力、采取的保护措施及效果等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当地保护机构、相关专家、社区,共同制定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以指导甘肃南部秦岭细鳞鲑的保护。

资助理由:
秦岭细鳞鲑是山地溪流生态系统中的濒危物种。本项目拟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调查秦岭细鳞鲑在甘肃省的分布区域、野生种群面临威胁和产生威胁的原因,调查秦岭细鳞鲑在甘肃省的保护地建设、保护机构、保护能力、采取的保护措施及效果等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当地保护机构、相关专家、社区,共同制定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以指导甘肃南部秦岭细鳞鲑的保护。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通过调查发现,甘肃省秦岭细鳞鲑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林场内。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区划不合理,未将集水区植被划入保护范围,栖息地质量较差,产卵场等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等问题。种质资源保护区还存在投入不足、技术较弱、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而林场栖息地质量虽较好,但巡护线路、业绩考核等管理机制方面,没有将秦岭细鳞鲑及其栖息地保护纳入管理职责,对秦岭细鳞鲑的保护较弱。产卵场的保护,对秦岭细鳞鲑非常重要,但由于保护管理部门缺乏对秦岭细鳞鲑产卵场的调查,不知道其位置,也没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缺乏种群监测,不能提供有效的种群数量、密度及趋势变化;缺乏对栖息地的研究,没有建立栖息地评估指标和方法,不清楚栖息地的质量现状,由此,影响了保护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和保护措施的针对性。

在初步摸清了秦岭细鳞鲑在甘肃的分布情况和以上管理现状后,项目在该地区首次召开了甘肃秦岭细鳞鲑保护研讨会,且有效推动了该区域的各相关保护地和管理部门就该物种和栖息地保护已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探讨,最后共同编制了初步的《陇东南秦岭细鳞鲑保护行动计划》。

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恢复的阶段性效果评估和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
项目编号:201904033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99.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943.22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08
结项通过时间:2020-11-02
项目执行人:吴慧莹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94.32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桂西南山地区

项目摘要:
东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物种的生存依赖种群增长,但保护区内栖息地面积小、破碎化成为种群增长的首要限制因素。然而,保护区缺乏对恢复工作效果的科学总结归纳,后续资金筹措遇到困难;周边社区不理解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性,在保护区内放养山羊严重阻碍栖息地恢复。本项目旨在通过改善邦亮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恢复管理能力、推动社区参与植被恢复、减少放牧的干扰,最终达到增加和改善长臂猿栖息地,保障东黑冠长臂猿的长期生存的目标。

该项目将通过两个方面推进栖息地恢复。进行栖息地恢复的阶段性效果评估和保护区管理评估,帮助梳理并记录栖息地恢复的已有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优化保护区对栖息地恢复工作的记录、监测和汇报的方法;通过参与式社区访谈,寻找社区公共事务需求和生境保护的兴趣结合点,掌握放牧对保护区植被的影响范围。该项目将有两个产出:《邦亮栖息地恢复阶段性成果及保护区管理评估》,有利于保护区展现成果、提升管理和资金筹措能力;和《建立邦亮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报告》,有利于后续推动社区自发建立社区植被恢复试点,增加社区对栖息地恢复的理解和参与度,较少社区放牧的负面影响。

资助理由:
东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物种的生存依赖种群增长,但保护区内栖息地面积小、破碎化成为种群增长的首要限制因素。然而,保护区缺乏对恢复工作效果的科学总结归纳,后续资金筹措遇到困难;周边社区不理解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性,在保护区内放养山羊严重阻碍栖息地恢复。本项目旨在通过改善邦亮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恢复管理能力、推动社区参与植被恢复、减少放牧的干扰,最终达到增加和改善长臂猿栖息地,保障东黑冠长臂猿的长期生存的目标。

该项目将通过两个方面推进栖息地恢复。进行栖息地恢复的阶段性效果评估和保护区管理评估,帮助梳理并记录栖息地恢复的已有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优化保护区对栖息地恢复工作的记录、监测和汇报的方法;通过参与式社区访谈,寻找社区公共事务需求和生境保护的兴趣结合点,掌握放牧对保护区植被的影响范围。该项目将有两个产出:《邦亮栖息地恢复阶段性成果及保护区管理评估》,有利于保护区展现成果、提升管理和资金筹措能力;《建立邦亮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报告》,有利于后续推动社区自发建立社区植被恢复试点,增加社区对栖息地恢复的理解和参与度,较少社区放牧的负面影响。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本项目对保护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开展的所有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恢复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通过树苗生长监测记录分析、卫星与无人机遥感影像分析、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栖息地恢复的成效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09-2019年保护区的林地面积增加而草地和裸露石灰岩面积减少;现有的14个栖息地恢复点中,弄梨、弄排爷、弄祖摸、弄篓、排煤、排谷门在2009年时大部分为草地,到2019年基本为林地,而弄教在2009年大部分为草地,在2019年约一半面积为林地;栖息地恢复点中存活的树苗的胸径和树高均有增长,其中酸枣生长速度最快,适合作为先锋树种,而水东哥相对需要更多管护措施。项目还对栖息地恢复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基于评估结果和经验总结,对未来栖息地恢复提出了优化建议。

此外,本项目还对保护区周边、与长臂猿保护密切相关的五个关键村屯进行了社区访谈,了解其自然资源利用、养羊概况、公共事务管理、社区参与植被恢复的意愿与需求等情况,并通过给牛羊佩戴定位器掌握了部分羊群在保护区内的活动情况。基于以上结果,讨论并识别出三个对建立社区植被恢复试点感兴趣并有条件开展的村屯。

本项目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都与保护区紧密合作,与保护区共同编写了《2019-2020邦亮栖息地恢复阶段性成果及保护区管理评估报告》及《建立邦亮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报告》,为保护区已开展的栖息地恢复工作总结了经验,为未来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栖息地恢复工作的前期计划提供了参考信息。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调查研究与保护实践——以雅致玉凤花和对耳舌唇兰为例
项目编号:201904035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61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7404.5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7020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12
结项通过时间:2020-12-24
项目执行人:杨霁琴(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甘肃
涉及自然保护地: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祁连山区

项目摘要: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记录有兰科植物15属27种,是甘肃省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但保护区缺乏对兰科植物的调查与研究,同时保护区内的林下采集活动及放牧活动对兰科植物造成威胁,亟需采取保护措施。项目将对保护区内雅致玉凤花及对耳舌唇兰为代表的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文献搜集、标本借阅、野外调查、林区周边社区KAP调查等方法,全面调查和掌握兰科植物在连城自然保护区的种类、分布、种群密度和面临的主要威胁,促进和提升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通过项目的开展,连城保护区将确定2-3处兰科植物及其生境的优先保护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制定3-5年兰科植物保护行动计划,提升保护区对林下植物资源的保护能力。

资助理由: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记录有兰科植物15属27种,是甘肃省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但保护区缺乏对兰科植物的调查与研究,同时保护区内的林下采集活动及放牧活动对兰科植物造成威胁,亟需采取保护措施。

项目将对保护区内雅致玉凤花及对耳舌唇兰为代表的兰科植物及其生境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文献搜集、标本借阅、野外调查、林区周边社区KAP调查等方法,全面调查和掌握兰科植物在连城自然保护区的种类、分布、种群密度和面临的主要威胁,促进和提升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

通过项目的开展,连城保护区将确定2-3处兰科植物及其生境的优先保护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制定3-5年兰科植物保护行动计划,提升保护区对林下植物资源的保护能力。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掌握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种类、分布与主要威胁,调研详实,结果可靠;识别出了兰花保护的优先区,培养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制定出了《2021-2023年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保护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保护区的兰花保护和管理实践;项目还获得了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用于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论文发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大湾区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的长期监测
项目编号:201904041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913.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88043.1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09
结项通过时间:2021-01-27
项目执行机构: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负责人:詹小凤)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海洋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造礁石珊瑚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底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因人类影响,近40年来珊瑚礁生态系统崩溃迅速,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这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与其他地方还有明显的不同,具有海水富营养化下透光度低,藻类和悬浮物茂盛等特点。
潜爱以珊瑚保育为使命,致力于深圳珊瑚礁生态恢复已有7年,致力于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而推动珊瑚礁海域禁渔。本项目将为推动政策改变,而探索一套科学的适用于项目地的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调查和长期监测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海域设置样带,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深圳大澳湾和香港海下湾的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威胁、管理措施、保护成效等进行长期的调查、监测和对比,为推动深惠珠三地政府实施珊瑚礁海域禁渔提供科学依据。

资助理由:
造礁石珊瑚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底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因人类影响,近40年来珊瑚礁生态系统崩溃迅速,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这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与其他地方还有明显的不同,具有海水富营养化下透光度低,藻类和悬浮物茂盛等特点。

申请机构以珊瑚保育为使命,致力于深圳珊瑚礁生态恢复已有7年,致力于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而推动珊瑚礁海域禁渔。本项目将为推动政策改变,而探索一套科学的适用于项目地的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调查和长期监测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海域设置样带,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深圳大澳湾和香港海下湾的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威胁、管理措施、保护成效等进行长期的调查、监测和对比,为推动深惠珠三地政府实施珊瑚礁海域禁渔提供科学依据。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组织了两次珊瑚普查和16次水下拍摄,在深圳大澳湾项目地1.3公顷范围内,共记录到了珊瑚、鱼类和无脊椎生物共99种,其中造礁珊瑚41种,覆盖率为26.9%。项目地造礁珊瑚的优势种为十字牡丹珊瑚,占比约62.5%。项目还根据水下拍摄到的300多张物种照片,编制了珊瑚礁生物图库。这些本底数据不仅填补了信息数据的空白,也证明了此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为之后推动政府在此地建立禁渔区、加大珊瑚保护力度提供了科学依据。项目团队还在专家的协助下,分析了此地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包括海洋垃圾、不文明水上游乐活动(如游艇乱抛锚、不按规定下客浮潜)、不可持续的渔业方式等在内的各种威胁,制定了机构未来开展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和威胁监测的方案。此外,本项目还培养了10名核心志愿者,让他们掌握了珊瑚普查、水下拍摄和监测等能力。由于疫情影响,本项目中作为对比而拟在同一片海域开展的香港海下湾珊瑚礁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监测被迫取消。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科普宣传】保育珊瑚
广东省中国鲎重要栖息地现状调查与保护
项目编号:201904044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88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44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88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3024.8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06
结项通过时间:2021-01-06
项目执行人:颉晓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湿地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广东
涉及自然保护地:广东汕头濠江企望湾南方鲎市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揭阳市海龟、鲎市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廉江市英罗湾海洋生态市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南三岛鲎类县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遂溪县中国鲎县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徐闻圆尾鲎县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鲎是珍贵的“活化石”生物,更是重要的“医学献血者”。近30年来中国鲎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均将中国鲎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是鲎保护力量长期不足。作为中国鲎主要自然分布区,广东省内已确认的中国鲎保护区都没有专门的人力和物力从事鲎保护和鲎种群资源变动监测工作,保护效果堪忧。2019年3月份IUCN将中国鲎列入濒危物种,在其重要栖息地上中国鲎自然资源数量具体减少到何种程度却因为在国内鲎的研究得不到重视而缺乏具体调查数据资料。本项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13年公布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名录为基础,选择广东省内中国鲎保护为主题或为主的6个自然保护区,开展幼鲎种群数量调查、底栖生物采样、栖息地现状、威胁因素调查等,进行社区走访调查了解栖息地近期的现状、威胁等情况,同时开展针对周边社区的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进多方参与,从而推动对中国鲎重要栖息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通过本项目调查,补充中国鲎重要栖息地幼鲎资源现状基础数据,也为下一步推动中国鲎保护工作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资助理由:
鲎是珍贵的“活化石”生物,更是重要的“医学献血者”。近30年来中国鲎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均将中国鲎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是鲎保护力量长期不足。作为中国鲎主要自然分布区,广东省内已确认的中国鲎保护区都没有专门的人力和物力从事鲎保护和鲎种群资源变动监测工作,保护效果堪忧。

2019年3月份IUCN将中国鲎列入濒危物种,在其重要栖息地上中国鲎自然资源数量具体减少到何种程度却因为在国内鲎的研究得不到重视而缺乏具体调查数据资料。

本项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13年公布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名录为基础,选择广东省内中国鲎保护为主题或为主的6个自然保护区,开展幼鲎种群数量调查、底栖生物采样、栖息地现状、威胁因素调查等,进行社区走访调查了解栖息地近期的现状、威胁等情况,同时开展针对周边社区的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进多方参与,从而推动对中国鲎重要栖息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通过本项目调查,补充中国鲎重要栖息地幼鲎资源现状基础数据,也为下一步推动中国鲎保护工作提供基础科学依据。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内,本项目与美境自然等公益组织联合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组建调查团队,2019年7-9月在广东省六个鲎保护区(濠江企望湾南方鲎保护区、田心湾南方鲎保护区、揭阳海龟鲎保护区、遂溪中国鲎保护区、徐闻圆尾鲎保护区、南三岛鲎类保护区)以及雷州半岛西海岸开展了中国鲎和圆尾鲎的野外分布、种群数量、面临的威胁及现有栖息地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显示,仅遂溪和徐闻两个保护区有幼鲎分布,其中整个徐闻保护区仅发现2只幼鲎;遂溪则有中华鲎和圆尾鲎共生的栖息地,随机样方法调查发现幼鲎165只,幼鲎丰度相对较高,达到每100平方米6.45只,但其中两种幼鲎的低龄期个体数量明显少于高龄期,种群呈现衰退型龄期结构,幼鲎种群较脆弱。徐闻和遂溪两个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分析显示,遂溪大型底栖动物以浮游生物食者为主,徐闻以植食者为主。两个区域的浮游动物、微藻类以及浮游植物等天然饵料资源充足,符合幼鲎的摄食习性。项目在调查中还发现这里赶海的渔民并没有以鲎为捕捉对象,其主要目标是渔业经济品种,但赶海中使用高压水枪、耙螺、滩涂围网等行为对幼鲎栖息的滩涂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个别渔民会将误捕的小鲎随意丢弃,附近市场上也偶尔有非法售卖成年鲎的现象。此次调查表明广东省中华鲎和圆尾鲎的保护现状严峻,各保护区的相关管理措施亟待改善,而遂溪保护区适宜作为今后保护行动的重点。

本项目调查所涉及的区域之前在鲎的分布、数量及变化趋势等方面的数据几近空白,因此项目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及对每个保护区提出的管理建议,对未来保护区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有重要意义。此外,项目还通过开展鲎保护宣传活动、和保护区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公众科普宣传和媒体报道活动等形式,积极宣传鲎的保护价值、面临的威胁和所需要的保护措施,这些工作也为提升公众的认知和管理部门的支持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论文和成果:
1、【发表论文】论中华鲎价值评估
2、【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3、【媒体报道】不要再吃了!这种海洋生物已成濒危物种,湛江是它最后的栖息地…
4、【讲座视频】科普大讲堂-“鲎”顾之忧
5、【政府报道】鲎成濒危物种,保护迫在眉睫
6、【项目成果】夏季广东省鲎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守护年保玉则的鸟语花香
项目编号:201904066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51881.6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06
项目执行机构:久治县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更尕仓洋)项目详情>>
已终止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自然保护地: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保玉则分区是许多高原野生动植物的家园。由于气候变化、放牧方式改变、民众的保护意识不足、社区保护工作缺乏持续支持等自然及人为因素,当地特有旗舰物种久治绿绒蒿和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的特有珍稀鸟种藏鹀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本项目将以这两个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通过对其栖息地与社区季节性草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的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开展社区宣传教育,与多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保护行动计划,打造久治绿绒蒿和藏鹀成为年保玉则的生物名片,降低人类活动对这两个物种造成的威胁,促进年保玉则地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项目预期完成藏鹀和久治绿绒蒿受威胁情况的研究报告、藏鹀与久治绿绒蒿保护行动计划书;考虑到自然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计划在项目完成时使50%以上(>540人)生活在该二物种栖息地的牧民提高对这两个物种的认识及保护意识并参与保护行动;在年保玉则当地及周边藏区至少5所学校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并为当地中小学生制作分发4款自然保护和本土物种主题文具;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至少10篇相关保护行动的文章,累计获得至少2万点击量。项目总预算为20万元。

资助理由: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保玉则分区是许多高原野生动植物的家园。由于气候变化、放牧方式改变、民众的保护意识不足、社区保护工作缺乏持续支持等自然及人为因素,当地特有旗舰物种久治绿绒蒿和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的特有珍稀鸟种藏鹀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本项目将以这两个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通过对其栖息地与社区季节性草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的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开展社区宣传教育,与多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保护行动计划,打造久治绿绒蒿和藏鹀成为年保玉则的生物名片,降低人类活动对这两个物种造成的威胁,促进年保玉则地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项目预期完成藏鹀和久治绿绒蒿受威胁情况的研究报告、藏鹀与久治绿绒蒿保护行动计划书;考虑到自然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计划在项目完成时使50%以上(>540人)生活在该二物种栖息地的牧民提高对这两个物种的认识及保护意识并参与保护行动;在年保玉则当地及周边藏区至少5所学校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并为当地中小学生制作分发4款自然保护和本土物种主题文具;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至少10篇相关保护行动的文章,累计获得至少2万点击量。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终止理由:
申请机构主动申请终止并将全部已拨资助款退回。经双方协商,于2020年3月正式终止。

珍稀濒危物种-金斑喙凤蝶的观测与研究
项目编号:201904070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983.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37461.02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09
结项通过时间:2020-11-02
项目执行人:何桂强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3746.10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江西
涉及自然保护地: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岭区

项目摘要:
项目背景:金斑喙凤蝶隶属鳞翅目凤蝶科喙凤蝶属昆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为IUCN),2004年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 DD物种 ,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被列入R级(最稀有的一级),《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I级保护物种,在我国1989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物种。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非常少,在国内也只见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的生物学研究的报道,其余亚种和分布地的可供查阅该保护物种的生态学资料仍非常欠缺。由于生物学上缺乏研究,对金斑喙凤蝶的研究和保护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决问题:调查清楚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分布点,数量,生境状况,影响因子,健康状况。目标:保护好其栖息地的生境,保护好其种群健康并不断扩大。主要方法:成虫的观测;生态学特性的观测和研究;生境的选择性分析与研究。期待的项目成果:对保护和研究该物种提供详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在现有保护栖息地的基础上,通过林相改造,扩大寄主植物林地来达到扩大金斑喙凤蝶栖息地。

资助理由:
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 Mell隶属鳞翅目凤蝶科喙凤蝶属昆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为IUCN),2004年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 DD物种  ,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被列入R级(最稀有的一级),《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I级保护物种,在我国1989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物种。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非常少,在国内也只见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T.aureus  guangxiensis的生物学研究的报道,其余亚种和分布地的可供查阅该保护物种的生态学资料仍非常欠缺。由于生物学上缺乏研究,对金斑喙凤蝶的研究和保护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问题:调查清楚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分布点,数量,生境状况,影响因子,健康状况。目标:保护好其栖息地的生境,保护好其种群健康并不断扩大。主要方法:成虫的观测;生态学特性的观测和研究;生境的选择性分析与研究。 期待的项目成果:对保护和研究该物种提供详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在现有保护栖息地的基础上,通过林相改造,扩大寄主植物林地来达到扩大金斑喙凤蝶栖息地。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金斑喙凤蝶是我国重要的保护蝶种,但关于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却了解甚少。本项目团队从2012年起就深入开展金斑喙凤蝶和寄主植物的观测与研究。在过去一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不仅确定了2条有代表性的固定观测样线,观测到了该物种的各虫态,初步掌握了该物种保护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而且还成功保育、羽化并放归了两只金斑喙凤蝶。本项目实施的亮点在于,项目通过扎实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注和投资该物种的保护,并将其纳入到了保护区的科普宣传、研究和保护计划中。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政府表彰】
黄河源阿尼玛卿区域马麝种群分布调查与社区保护
项目编号:2019040791C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16104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159194.61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11
结项通过时间:2021-01-21
项目执行机构: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久美)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灌丛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减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青海
涉及自然保护地:青海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阿尼玛卿雪山是黄河主要的水源地之一,主要分布在果洛州境内的玛多县和玛沁县。该地区为黄河流域1.07亿人提供着水生态服务功能,也是区域内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雪豹、黑颈鹤、马麝等。虽然该区域已被划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缺乏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和监测数据缺失,尤其是外来开发者不了解区域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该区域内时常发生违法盗矿等各类破坏环境的工程建设,对当地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造成威胁。除此之外,该区域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因人类长期猎杀制作药材和香料,种群数量下降非常明显,该种群的分布大范围地变小。然而目前该物种的生存现状没有受到关注,也缺乏物种本底数据。因此,此项目的目的是在阿尼玛卿区域内通过地方生态知识 (TEK )的调查方法来了解马麝物种的种群的分布和过去十年内的变化,还在部分地区采取社区参与的红外相机调查的方式,确定该物种的分布。基于此调查,项目将会分析该物种面临的威胁和提出保护措施,还将通过社区合作开展保护行动。

资助理由:
阿尼玛卿雪山是黄河主要的水源地之一,主要分布在果洛州境内的玛多县和玛沁县。该地区为黄河流域1.07亿人提供着水生态服务功能,也是区域内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雪豹、黑颈鹤、马麝等。虽然该区域已被划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缺乏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和监测数据缺失,尤其是外来开发者不了解区域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该区域内时常发生违法盗矿等各类破坏环境的工程建设,对当地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造成威胁。除此之外,该区域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因人类长期猎杀制作药材和香料,种群数量下降非常明显,该种群的分布大范围地变小。然而目前该物种的生存现状没有受到关注,也缺乏物种本底数据。

因此,此项目的目的是在阿尼玛卿区域内通过地方生态知识  (TEK )的调查方法来了解马麝物种的种群的分布和过去十年内的变化,还在部分地区采取社区参与的红外相机调查的方式,确定该物种的分布。基于此调查,项目将会分析该物种面临的威胁和提出保护措施,还将通过社区合作开展保护行动。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团队深入社区,通过扎实的社区访谈和红外相机调查,基本摸清了马麝在青海果洛州同德县、玛多县、玛沁县的分布、生境选择及面临的威胁,并了解到了马麝种群在过去五十年里的变化情况,填补了相关保护信息的空白;项目还带动4个在地牧民的环保志愿者团体加入到马麝的调查、保护与社区宣传中,初步建立了一个在地的马麝保护网络,为后续开展马麝的具体保护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在寻麝的路上】
3、【科普宣传-黄河源的马麝】
4、【视频-马麝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威胁】
5、【视频-马麝生存现状介绍】
6、【疫情之下,我们守望马麝】
7、【除了雪豹,我们还关注黄河源的马麝——因麝香而渐渐消失的物种】
8、【行者记录 | 索南达杰:黄河源的马麝守卫人】
9、【社区的头脑风暴|我们想要开展的麝类保护行动】
10、【光明背后的阴暗 | 马麝盗猎信息线上调查报告】
11、【猎亦有道|黄河源狩猎的哪些事】
12、【媒体报道-黄河源头寻找马麝】
13、【媒体宣传】守护故乡的马麝
金钱松自然种群调查、评估与社区保护
项目编号:2019040951B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99719.4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32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99719.4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32360.6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12
结项通过时间:2021-02-07
项目执行人:杨永川(重庆大学)项目详情>>
已结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森林
保护议题: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
涉及自然保护地: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武陵山区、黄山—怀玉山区

项目摘要:
金钱松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亦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古老孑遗植物之一。IUCN(2013)将金钱松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vulnerable, VU)”,但同时也提及金钱松自然种群的数据十分缺乏,需全面调查。此外,IUCN对金钱松自然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评定为“降低”,亟待建立完善保护与管理体系。目前金钱松的保护十分有限,主要为建立保护区,并且保护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地的金钱松多以当地居民自发保护为主,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系统保护。本项目将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对金钱松自然群落的地理分布、种群结构、群落特征以及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调查,对其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并对保护区和人类聚居地的金钱松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目的在于为金钱松受威胁等级的科学评定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且推动建立与自然保护地协作以及社区参与的金钱松管理和保护示范,加深学术界、政府部分和社会公众对金钱松的关注,增强对其的保护意识。本项目的成果将以数据集、科学论文、保护手册和金钱松社区保护与管理示范(试点)的形式呈现。

资助理由:
金钱松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亦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古老孑遗植物之一。IUCN(2013)将金钱松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vulnerable, VU)”,但同时也提及金钱松自然种群的数据十分缺乏,需全面调查。此外,IUCN对金钱松自然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评定为“降低”,亟待建立完善保护与管理体系。目前金钱松的保护十分有限,主要为建立保护区,并且保护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地的金钱松多以当地居民自发保护为主,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系统保护。

本项目将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对金钱松自然群落的地理分布、种群结构、群落特征以及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调查,对其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并对保护区和人类聚居地的金钱松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目的在于为金钱松受威胁等级的科学评定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且推动建立与自然保护地协作以及社区参与的金钱松管理和保护示范,加深学术界、政府部分和社会公众对金钱松的关注,增强对其的保护意识。本项目的成果将以数据集、科学论文、保护手册和金钱松社区保护与管理示范(试点)的形式呈现。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探明了所有现存金钱松自然种群的地理分布、种群结构、群落和生境特征,对每个自然种群的保护和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还用模型预测了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威胁,这些工作成果都填补了该物种在保护上的关键信息空白,为金钱松全球濒危等级的评估及就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项目所研究的气候变化对濒危植物保护的影响和传统文化在濒危物种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都为其他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了可示范的宝贵经验。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2、【金钱松周·壹】关于金钱松的Introduction
3、【金钱松周·贰】金钱松的地理分布
4、【金钱松周·叁】自然保护区中的金钱松
5、【金钱松周·肆】人类聚居区中的金钱松
6、【金钱松周·伍】人类聚居地的金钱松古树
7、【金钱松周·陆】金钱松社区保护实践和建议
8、【金钱松周·柒】金钱松保护指南
玛柯河林区周边野生动物疾病与人的关系调查及社区自然教育
项目编号:2019041081A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495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49180.5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0.00元
项目执行周期:2019-07 至 2020-12
结项通过时间:2021-02-02
项目执行人:周巴项目详情>>
已结项
第三方托管机构: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项目管理费用:4918.05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草原、森林
保护议题: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社区参与保护、人与野生动植物共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三江源—羌塘区

项目摘要:
柯河乡地处玛柯河森林和高山草甸的交界,境内有雪豹、棕熊、狼、白唇鹿、马鹿、水鹿、岩羊、鬣羚、斑羚、金雕、白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一千多种高寒植物,包括濒危植物赤芍。自2004年起,柯河乡出现前所未见的动物癞病(藓病),鬣羚和斑羚受到感染,对白唇鹿和马鹿的威胁还不确定,至今每年有照片记录的因癞病或癞病促成的野生动物死亡大约20起。2016年,柯河的环境保护小组和北京“山水”合作,对当地的动物癞病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调查,认为癞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森林恶化和野生赤芍的减少对动物癞病有直接影响。该项目计划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将癞病调查的范围扩大到甘孜州、阿坝州、和果洛州的村落,目标是分析癞病的致病原因、传播机制,制定防治方案。项目计划在多村调查之后,举行综合各地社区成员、藏医、西医动物专家的癞病小型研讨会,初步建立白唇鹿、马鹿、鬣羚、斑羚等野生动物的健康监测信息网络。项目还希望通过癞病调查得到的野生动物照片,结合当地信仰,在社区内进行为了野生动物的健康而保护每一片森林的自然教育,通过集体发愿、照片投票、绘画活动的形式,增强社区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主体参与。

资助理由:
柯河乡地处玛柯河森林和高山草甸的交界,境内有雪豹、棕熊、狼、白唇鹿、马鹿、水鹿、岩羊、鬣羚、斑羚、金雕、白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一千多种高寒植物,包括濒危植物赤芍。自2004年起,柯河乡出现前所未见的动物癞病(藓病),鬣羚和斑羚受到感染,对白唇鹿和马鹿的威胁还不确定,至今每年有照片记录的因癞病或癞病促成的野生动物死亡大约20起。2016年,柯河的环境保护小组和北京“山水”合作,对当地的动物癞病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调查,认为癞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森林恶化和野生赤芍的减少对动物癞病有直接影响。该项目计划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将癞病调查的范围扩大到甘孜州、阿坝州、和果洛州的村落,目标是分析癞病的致病原因、传播机制,制定防治方案。项目计划在多村调查之后,举行综合各地社区成员、藏医、西医动物专家的癞病小型研讨会,初步建立白唇鹿、马鹿、鬣羚、斑羚等野生动物的健康监测信息网络。项目还希望通过癞病调查得到的野生动物照片,结合当地信仰,在社区内进行为了野生动物的健康而保护每一片森林的自然教育,通过集体发愿、照片投票、绘画活动的形式,增强社区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主体参与。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对当地及周边两省三州野生动物疾病的广泛调查与记录,较好地收集了与青藏高原草食性动物常见疫病有关的本土知识,从而为通过外部现代科学知识和当地传统知识的有机融合来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动物癞病问题的解决,还可为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示范。项目团队还通过与当地小学和寺院合作,很好撬动了社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在社区内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正在剪辑中的有关野生动物癞病的视频,未来播放后应能影响当地社区,让当地人更好的去了解森林、野生动物、家畜与人的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有意愿去应对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项目论文和成果:
1、【质兰夜校-项目成果汇报】
质兰在呼唤
质兰基金会希望通过为一线研究与实践者提供小额、灵活、长期的项目资金支持和陪伴成长,来推动中国的濒危物种保护并促进社区的减贫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项目申请指南 申请项目
订阅质兰新闻:
Copyrigt @ 2019 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     本系统由华夏航空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捐赠 粤ICP备190182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