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极危物种修花马先蒿的野外综合调查与种群恢复研究
项目编号
2025040191A
项目类型
笃行计划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5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5-07 至 2026-06(第1年)
项目执行人
刘荣
第三方托管机构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议题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云南
项目摘要
修花马先蒿(Pedicularis dolichantha)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2020年版)中均被评为极危(CR)物种。目前,该物种仅在其模式产地——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海草山风景旅游区有一个已知野生分布种群,分布范围极其有限,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个体数量稀少,面临极高的灭绝风险。尽管两次被列为极危,但由于马先蒿属全球种类丰富(约600–700种)且分类鉴定困难,修花马先蒿的物种保护少有关注,相关管理部门尚未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亟需开展有针对性的种群调查和保护研究。

本项目拟在未来三年内,围绕大海草山及其周边区域开展系统野外调查,明确修花马先蒿的种群分布,生存现状以及致危原因。项目将联合林草及景区管理部门,在大海草山景区内,探索并实施修花马先蒿退化种群的原生地保育方案,评估其对种群恢复以及对退化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恢复的成效。同时,项目还将与景区协商合作,围绕旅游区本土特色观赏、药材植物资源,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设计以观花、药材与饮食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促进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方生态旅游的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资助理由
修花马先蒿(Pedicularis dolichantha)是列当科马先蒿属的两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为我国特有种,其分布范围狭窄,云南大海草山风景旅游区是目前唯一已知的野生种群分布点。由于适宜该物种生长的海拔3200米以上的高山湿性草甸,受到放牧、旅游开发等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多重影响而退化严重,该物种分布面积小、成年植株少于250株且种群持续衰退,因此《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年版)将该物种的濒危等级评估为极危(CR),认为其面临极高的灭绝风险。本项目拟在未来三年内,通过访谈和野外调查等方法,掌握修花马先蒿在大海草山景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分布、种群数量、生境选择、面临的威胁及管理现状,并联合当地林草部门、景区管理部门和社区,结合政府部门的生态修复项目,在大海草山景区内,共同探索有效保护该物种和高山湿性草甸的就地保育措施,并通过长期的监测,跟踪评估保护措施的成效。此外,由于马先蒿属植物和高山湿性草甸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景观和美学价值,因此,项目还将与景区协商合作,在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社区、游客和管理者的科普宣传教育,设计以观花为主题的研学和自然教育活动,提升当地的保护意愿,提升景区的旅游品质,将修花马先蒿作为高山湿性草甸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以促进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方生态旅游的共同发展。终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意予以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