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鸟类主要迁徙路线上,是猛禽和鸣禽等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由于保护区位于山东唯一的海岛县——长岛县上,岛屿众多、陆地面积极为分散,所以管护难度很大,仍面临盗伐、偷猎、污染、火灾等威胁。
2024年一期项目执行中在大黑山岛、砣矶岛与保护区合作,通过志愿者团队建设、迁徙季鸟类巡护与监测、社区调查等工作,初步构建 “政府 - 科研 - 民间机构 - 志愿者” 四方协同保护机制,实现大黑山岛日间鸟网清零,砣矶岛盗猎案件下降 80%,并发现小竹岛白额鹱繁殖地,完成猛禽迁徙路径追踪等科研突破。但当前仍存在巡护监管系统性漏洞(如夜间盗猎)、监测巡护覆盖不足(仅大黑山岛、砣矶岛部分区域)、社区参与深度有限(本地志愿者仅 4 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二期项目工作中,将进一步拓展监测和巡护范围(北隍城岛),构建本地志愿者团队、优化巡护方案修复巡护漏洞,并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社区工作,提升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激活社区内生保护动力,实现长岛鸟类保护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