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沙蜥(Phrynocephalus guinan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爬行动物,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作为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的代表物种,因其鲜艳的体色性二型特征在沙蜥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与演化研究价值。目前已知该蜥蜴仅分布于青海省贵南县木格滩沙漠,具有高度生境专一性与狭域分布特征。尽管其物种独立性已通过最新的基因组研究得到确认,但与其保护密切相关的生态学基础数据仍严重缺乏,尤其在种群动态和生境偏好等方面的认知不足,制约了科学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当前贵南沙蜥的核心分布区与治沙工程高度重叠,防风固沙等措施虽有生态恢复成效,却可能改变其关键微生境结构,相关生态干预可能对其栖息地条件产生一定影响,具体机制仍有待实证研究。
为此,本项目拟通过系统调查与生态建模,结合持续监测,识别贵南沙蜥的关键生境因子,评估不同治沙工程对其生境与种群结构的影响。在科学数据支撑下,逐步制定生态友好的保护策略与长期监测机制,推动从科学研究向保护实践的有效转化,探索荒漠生态系统中物种保护与人类干预的协调路径,为区域生态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