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珍贵药用植物,是藏药、印度阿育吠陀医药和尼泊尔草药系统重要原料,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量逐年增长。不可持续的采挖行为导致尼泊尔地区甘松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15年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2023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将其评估为“近危”。此外甘松被列入CITES附录II,国际贸易受到严格监管。这表明全球对甘松广域的资源现状存在认知差距,缺乏全面的资源现状认识、完整的采集贸易信息和切实的在地生计采挖联系,制约了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项目组已厘清阿坝州甘松资源分布、采挖习惯和贸易现状,模拟了其全国潜在适生区。为全面了解甘松在中国的资源储量、采挖现状及传统知识,本项目拟选取四川阿坝与甘孜州,甘肃临夏与甘南州,青海果洛与玉树州等主要分布区。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社区访谈和模型模拟等方法,重点研究甘松自然种群分布、群落结构及生境特征,结合地方生计、传统知识和市场贸易数据,评估其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推动构建兼顾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甘松可持续采集与管理指南,为地方和国家林草局、国家濒科委编制类似药用植物可持续采集指南提供数据支撑、案例支持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