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兰基金会 / 质兰中心 / 最新动态
质兰基金会第11期资助项目名单公示
2021-12-31

质兰基金会第11期项目征集于2021年10月1日8:00正式启动,10月31日18:00结束。质兰共收到22份有效的项目申请书,其中8个项目进入初审,7个项目进入终审,最终3个项目获得资助。同时,另有4个项目,顺利完成了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成功获得第二年的连续资助。第11期总资助金额为569,805元。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按项目类型排序


01_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

入选理由:鸟类与飞行器、玻璃窗、玻璃幕墙、灯塔等人造物体相撞而死亡,是鸟类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鸟撞建筑物主要与城市化导致的建筑物玻璃和夜间灯光相关。白天鸟类与玻璃相撞是因为鸟类以为反光玻璃上映照出的植被等环境是真实的,或认为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另一侧。而在夜间,人造光线会对鸟类产生吸引作用并使其失去方向感。据研究报道,在美国每年因鸟撞建筑而死亡的个体数量高达3.65-10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报道的鸟撞事件也逐渐增多,但相关的研究却还多聚焦在机场鸟击防范或鸟类与风机的撞击事件上,鸟撞建筑的研究则相对缺乏。由于鸟撞建筑物通常难以被发现,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建筑物的分布与类型、鸟类的分布情况等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想了解国内鸟撞的整体情况,不仅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更需要各地合作伙伴和公众的参与。本项目团队是国内最早关注和研究鸟撞建筑物的团队之一,从2019年起,就采用公民科学的手段,联合多家NGO、博物馆和研究团队,发动全国的志愿者开始全国鸟撞调查工作。


本项目将在过去两个鸟类迁徙季的调查基础之上,继续开展一年两季的全国鸟撞调查,并在现有合作网络的基础上,推动全国鸟撞合作网络及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包容、科学和公平的合作网络与机制,鼓励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形成长期稳定的全国鸟撞调查网络和志愿者群体,提高公众及相关行业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动,促进鸟类友好型建筑的探索与推广。本项目还拟开展防止鸟撞的试点行动,支持试点团队对鸟撞频繁的建筑物进行改造以减少对鸟类的危害,并积累和撰写相关案例。因此,本项目不仅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有助于探究鸟撞建筑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发生模式,以及哪些鸟类在哪些地区和哪类建筑更易受鸟撞影响,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保护价值。


02_人类活动对青海祁连山浅山带荒漠猫种群的威胁评估及保护对策研究

入选理由:荒漠猫(Felis bieti)是唯一中国特有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东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分别评估为全球易危(VU)和国内极危(CR)物种。目前国内对荒漠猫的保护科学研究十分有限,保护措施也相对缺乏。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是该物种的关键分布区之一,本项目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片区的支持下,已通过红外相机布设、卫星定位追踪、粪便DNA分析等手段,对门源地区的荒漠猫开展了一年多的生态学调查,初步掌握该物种在该地的分布、家域范围、活动特征、食性组成等信息。团队还发现门源地区的野生荒漠猫种群对人类改造后的环境表现出高度的适应,对人工造林地及农田有较高的利用率。然而,该种群可能也面临以下三种人类活动的威胁:1)路杀;2)毒杀啮齿类和鼠兔引起的二次中毒;3)与家猫的杂交。本项目拟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之上,继续与国家公园开展合作,分析荒漠猫在空间分布上对以上三种人类活动的响应,评估上述三类可能的威胁对荒漠猫生存的影响,研究可行的保护策略,推动在地的保护行动以缓解或消除关键威胁。由于许多中小型食肉动物都生活在人类为主导的环境中,人类的活动既为这些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特定的资源又带来了威胁。因此,对荒漠猫与人类共存策略的研究及保护实践,对类似中小型食肉动物的保护具有普遍和重要的价值。


03_硇洲岛西埠村可持续渔业社区发展项目

入选理由:位于雷州湾东部海面的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这里不仅有悠久多彩的人文历史,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岛屿四周的滩涂和海域内还生活着中华鲎、圆尾鲎、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等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本项目团队由出生于本岛传统渔业社区的返乡青年牵头成立,从2019年就开始通过策划组织渔村儿童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当地海岛和海洋面临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净滩、解救渔网中的中华鲎等开展保护行动。本项目在三年内拟通过民间渔业传统知识的挖掘和展览、渔民环境口述史的调查、社区儿童的环境教育、渔民渔业行为的改变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和培养社区内生的保护力量,促进当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从根源上去应对鲎、鲸豚等濒危海洋生物的兼捕、非法食用或买卖等问题。本项目是一个鲜活生动、因地制宜、社区为主体的保护项目,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推广价值。


01_云南野生绿孔雀极小种群致危因子研究及保护能力提升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绿孔雀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两广和云南等地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14-2015年的调查显示,目前云南省野生绿孔雀的种群数量可能已不足500只,相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调查结果(800-1100只),野生种群的数量大幅减少,许多历史分布点的种群现状和受威胁状况都不明,亟需开展基础的调查和保护。


本项目首先建立了覆盖云南玉白顶省级保护区及其周边绿孔雀栖息地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除记录到绿孔雀的求偶、觅食等重要的行为影像外,还记录到了豺、林麝、黑颈长尾雉等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揭示出该区域极为丰富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项目还基于占域模型和实地调查,初步揭示出绿孔雀的活动与放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居民点和道路的明显回避。此外,本项目还培养了保护区的基层巡护员,让他们初步掌握了红外相机布设技术,并在日常的巡护中加入了针对绿孔雀等保护目标物种的巡护内容,提升了保护区的管护能力。


第二年项目拟继续在玉白顶开展红外相机监测并增加声学监测,进一步探究绿孔雀的种群密度、活动与植被类型、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开展相关社区的社会、经济、家畜饲养、环境变迁的调查,与保护区在已开展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一起制定针对放牧和采菌等人为活动的可行的管理措施。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在澜沧江及怒江流域内可能有绿孔雀小种群的1-2个关键区域,通过培训当地的基层巡护人员,对潜在栖息地内绿孔雀的分布、生存和受威胁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02_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新疆郁金香为代表的城市原生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共存发展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团队对乌鲁木齐市内的雅玛里克山和东山两处的新疆郁金香野生种群开展了样方和样地调查,对生长在原生境、造林区及过渡区内的植株进行了形态、每株花朵数量和传粉昆虫的对比。结果发现人工造林会导致该物种的每株花朵数减少、结实率降低和访花昆虫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林下较为荫蔽、人工灌溉导致土壤水分含量高,也容易引起野生植株鳞茎的腐烂。此外,团队发起了新疆郁金香保护宣传日活动,还与媒体合作开展了大量科普宣传活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从而对推动该物种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疆郁金香是我国特有植物,仅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市至奎屯市一带的山前带平原荒漠及石质低山的阳坡,是原生的荒漠生态系统中的早春短命植物的典型代表。第二年项目将继续开展新疆郁金香野生种群数量、球茎、繁殖状况、伴生植物种类和多样性等的监测,进一步科学评估植树造林及人工灌溉措施对郁金香及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此外,项目还将基于野外调查工作,以新疆郁金香、城市荒漠生态系统及其早春和晚秋植物多样性为主题开发四套科普课程,为之后打造以新疆郁金香为代表的荒漠植物“城市名片”、建立城市中的原生植物保护小区、以及实现城市居民与荒漠生态系统的共存而奠定基础。


03_海南岛无刺蜂自然种群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9个分局的99名工作人员及周边39个自然村的191位村民开展了无刺蜂种类、分布、数量、生存状况、面临威胁以及无刺蜂利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实践的访谈,并基于访谈结果开展了无刺蜂种群数量和筑巢树种的调查。访谈结果显示“有喇叭口”的无刺蜂为黄纹无刺蜂,在9个分局的辖区内都有分布,而“无喇叭口”的为戈氏无刺蜂,主要分布在2个分局。调查则共记录到6群戈氏无刺蜂和114群黄纹无刺蜂,只有1个分局同时发现了两种无刺蜂,且总蜂群数量多于其他分局。访谈结果显示,相比于十多年前,无刺蜂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性(砍树)取蜜;黑水虻、蜂巢小甲虫等昆虫可能是无刺蜂的主要天敌。项目团队基于访谈和调查结果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递交了一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无刺蜂现状调查报告》,为未来推动国家公园内开展无刺蜂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年项目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尖峰岭分局开展样线调查,初步了解野生无刺蜂的种类、空间分布和栖息环境等。项目还将与村民合作,选取特定的黄纹无刺蜂蜂群,观察工蜂的行为和蜂群的健康状况,对蜂群周围的蜜粉源植物进行初步调查,并通过采集蜂粮进行宏基因组的测定,初步掌握黄纹无刺蜂传粉植物的偏好。


04_云南西双版纳无刺蜂分布、保护现状调查及可持续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无刺蜂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传粉昆虫。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动物志中记录的无刺蜂的主要分布地之一。项目团队在第一年里通过在勐腊县、景洪及勐海县开展的样线调查和村民访谈,确定了戈氏无刺蜂主要分布在景洪、勐海县内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并基本确定了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无刺蜂种类主要有黄纹无刺蜂、顶无刺蜂、光足无刺蜂、暗翅无刺蜂、戈氏无刺蜂和从临沧等地引入的黑胸无刺蜂。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一新记录种Lisotrigona carpenteri。项目还发现近两年随着无刺蜂受到的关注增多,野生蜂群筑巢树被砍伐、蜂群被挖掘和买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仅2020年,无刺蜂蜂蜜在网络上的成交量就达到500kg,均为攫取的野生无刺蜂蜂蜜。若按项目调查到的每群野生蜂每年产量1-2kg蜂蜜估算,每年有近250-500群野生蜂群遭受破坏。而且,此现象仍呈现上升趋势。 项目团队的以上调查结果不仅填补了西双版纳无刺蜂种类、地域分布特点、筑巢习性和面临的威胁等研究和保护方面的空白,还针对无刺蜂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工作。 第二年项目将选择勐腊县的一个傣族村寨和勐海县的一个布朗族村寨,对两个村寨中从天然林(竜山)到经济林的不同植被类型,开展野生无刺蜂种类、分布、种群密度和栖息地特征的进一步研究。项目还将挖掘两个村寨与无刺蜂相关的传统知识,尤其是当地竜山文化与无刺蜂的关系,并与当地的村民和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可持续利用无刺蜂、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建立环境友好型无刺蜂养殖和研究基地的可行性。为未来进一步了解各种无刺蜂的生态位,掌握和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奠定基础。


------------------------------------------------------------

※为保证资助项目的公正性,现将该入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月1日-2021年1月15日,如对以上评选结果有异议,请反映至质兰基金会:contact@izhilan.org。※如有机构/团体/个人公示期内被查出问题且属实,将撤销其入选资格。


头图版权@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申顶芳团队

订阅质兰新闻:
Copyrigt @ 2019 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     本系统由华夏航空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捐赠 粤ICP备190182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