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Guang Xi
广西涠洲岛海域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水生生物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
2022070751B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99999.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55935.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
98599.6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
42167.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2-10 至 2023-09
结项通过时间
2023-12-29
项目执行人
农志文(广西科学院)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海洋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布氏鲸作为我国唯一近岸海域稳定栖息的大型须鲸,其活动和生存环境受到大型渔船捕捞、渔民兼捕、不文明观鲸等多种威胁,缺乏长期稳定的调查和监测对种群进行保护。本项目采用截线调查、行为观察、环境要素调查、渔民访谈等方式,对广西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项目分析环境要素对布氏鲸迁徙和栖息的影响关系,了解兼捕、不文明观鲸等对鲸豚类海洋生物造成影响的情况,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维度上分析布氏鲸的种群动态变化、栖息地选择和利用、行为节律、健康状况评估、人为活动影响,为物种和栖息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填补该海域布氏鲸在种群数量、社群机构、迁徙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空缺。最终与利益相关方形成保护共识,推动其为保护鲸豚类水生生物制定相关保护规定和实施保护行动。同时对该海域有目击记录的大村鲸、印太江豚、瓶鼻海豚等其他鲸豚类动物的数量、行为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项目团队在涠洲岛海域共开展了22个航次、总时长超过116小时、总里程超过2141公里的野外调查,在41个位点共观察到布氏鲸89头次,9个位点观察到印太江豚31头次,共识别出布氏鲸个体26头,其中6头是本调查周期中新发现的个体,加上之前已识别记录的个体,项目团队建立了含有52头布氏鲸个体识别信息的数据库。这为进一步揭示该海域布氏鲸种群数量、年龄结构、种群动态并基于个体识别开展行为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观察并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在空中对布氏鲸的行为进行拍摄,项目还总结和记录了包含有6类17种个体行为和4类11种群体行为的布氏鲸行为谱。这为未来进一步分析人为干扰对布氏鲸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团队还收集了所调查海域的海表面温度、叶绿素a浓度、布氏鲸位点的海水深度等环境因子的信息,为未来预测北部湾海域布氏鲸的适宜栖息地、分析其迁徙和集群规律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积累了科学数据。项目团队还整理了往年北部湾海域内海洋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数量变化和渔业兼捕的二手资料,设计了访谈提纲,对广西沿海的近40位渔民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显示项目地海域的海洋哺乳动物种类除布氏鲸外,主要还有短肢领航鲸、中华白海豚、糙齿海豚、瓶鼻海豚等,兼捕到的鲸豚类主要为印太江豚和瓶鼻海豚,网具主要为拖网和流刺网。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涠洲岛海域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类、多样性和主要活动范围,所收集的兼捕数量、地点、频次以及兼捕后是否放生等信息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分析兼捕的原因、评估其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鲸豚类保护措施。

项目拟在第二个执行年中,将野外调查的范围从3100平方公里增加至4000平方公里左右,继续开展以布氏鲸为主的鲸豚类截线调查,监测海洋环境因子,记录布氏鲸的个体信息和行为,并尝试使用声学调查设备辅助调查,建立布氏鲸行为与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为了解观鲸、兼捕、航运等人类活动对布氏鲸行为和健康的影响,项目除继续开展相关的行为观察和记录外,还拟评估涠洲岛海域布氏鲸个体的健康状况,分析渔网、大型船只及观鲸船只对布氏鲸行为改变、个体伤害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推动环境友好型的观鲸旅游业的发展,项目还将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之上,制作观鲸规范宣传手册,并与涠洲岛上开展观鲸活动的企业、岛民以及驻岛的管理部门一起开展交流与座谈等活动,提升岛上利益相关方的布氏鲸保护意识,并探讨可行的观鲸旅游管理措施。
适用范围/项目成果
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项目往涠洲岛西南方向扩大了调查范围,通过34航次2700多公里的截线调查,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涠洲岛海域内,共记录到布氏鲸出现位点40个,目击布氏鲸63头次;目击印太江豚16头次,数量8头;另有渔民提供的布氏鲸目击记录19头次、位点16个。本年度野外调查识别出的布氏鲸个体数量增加至58头,比去年新增6头。此外,项目团队基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分析了布氏鲸的身体参数和身体面积指数,以此评估出该海域的布氏鲸种群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有至少10头的背鳍、背部或其他部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最明显的是背鳍被螺旋桨打到的伤口以及疑似渔网撕扯背鳍过后留下的伤口。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布氏鲸活动区域的环境水温在20摄氏度左右,叶绿素a浓度维持在2.5mg/m3以上,平均水深约21m。项目团队还使用被动声学研究方法,初步获取了布氏鲸的声学谱信息。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之后旅游业的恢复,乘游艇观鲸的游客人数也有快速的增长,为减少不文明观鲸行为对布氏鲸有可能造成的干扰,项目对之前的《涠洲岛观鲸指南》进行了内容调整后印制了400份,发放给了观鲸游艇的船主及民宿客栈的从业人员,并分别在2023年3月和8月对48名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了2次培训活动,宣传文明观鲸。项目团队成员还针对涠洲岛上存在的不文明观鲸行为,与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合作,对北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青年干部做了布氏鲸种群和海洋环保专题的培训,介绍了无序观鲸的危害,为生态法庭开展司法监督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项目团队的建议和指导下,2023年8月15日涠洲岛旅游生态法庭向涠洲岛管委发出了保护布氏鲸的司法建议书,这为保护布氏鲸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