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Cuon alpinus)属于中型犬科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IUCN红色名录中受胁等级为濒危。豺全球种群数量估算不足一万只,并仍在下降。在中国境内,历史上豺曾广泛分布于大部分省区,但过去30年间经历了严重的分布萎缩和剧烈的种群下降,如今仅在祁连山-阿尔金山、藏东南-四川西部及云南南部有少量的确切记录。目前国内对豺的关注严重不足,对豺的分布状况和种群数量尚未有系统的调查研究。
祁连山是中国豺的重要分布区之一。祁连山西部的旱峡-石油河地区位于甘肃盐池湾保护区和青海祁连山保护区交界处北部,这三个地区所在的甘肃-青海交接地带近年来多次记录到较为集中、频繁的豺群活动。然而旱峡-石油河地区由于未在保护区的管辖范围内,同时也存在采油采矿及放牧活动等人为干扰,豺种群的生存状况尚不明确。本项目拟通过在该区域开展红外相机调查,掌握当地豺的分布状况、种群规模及威胁因素,评估人类活动对豺群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管理策略。并积极探索可行的保护地周边区域保护模式,推进与实施在保护区主导下,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在地保护行动,最终推动保护区对当地豺种群的有效管理,为祁连山地区的豺种群保护树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