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Jiang Xi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斑喙凤蝶的观测、研究与保护
项目编号
2023070011A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12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16698.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3-10 至 2024-09
项目执行人
何桂强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江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南岭区
项目摘要
背景:本次申请是在第一轮三年项目基础上的深入性 ,因为第一轮三年项目:较好地完成了三年的持续观测、撬动保护区在人力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归纳了三年的总结报告和经验方法与行动计划、进行了本土人员的培训、促进科研技术的提升、引发了媒体的宣传和自然教育的起步等等。
要解决的问题:对金斑喙凤蝶生物学生态学还没有完全掌握,濒危的根源还未知,导致难以扩大金斑喙凤蝶种群。
三年目标:解决该物种的濒危机制,初步掌握各虫态对应的寄主、蜜源、水源和化蛹的生态需求及受威胁因子;通过保育技术,期望在成虫羽化、在大棚交尾、在大棚产卵等方面有所突破;总结出更具体、更完善、能被外部专家和同行认可的研究方法与行动计划。
主要方法:持续开展标准化的野外虫态观测、栖息地生境观测及保育实验;成虫期的蜜源植物调查;化蛹场所的灌木调查;借助招募志愿者、科考营、自然教育等活动,加大调查范围和观测数量;建立同行交流群、请进来或走出去交流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期待的项目成果:了解清楚金斑喙凤蝶的濒危机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濒危方案;保育技术有新的突破。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从2019年至今,本项目通过在井冈山保护区内建立3条固定观测样线,每年定期沿样线开展金斑喙凤蝶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标准化观察;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两条主要样线上的寄主植物群落的自然更新和健康状况,在三个执行年内积累了该物种丰富的生物学、生态学数据,也对这种蝴蝶在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繁殖行为、生活史及寄主植物群落的健康状况有了初步的掌握。项目于2022-2023年在全国首次观察到该物种的滞育现象、野外的蛹态及成虫的汲水行为。项目还撬动保护区投入资金建立仿生态大棚,于2020年成功保育羽化出2只雄蝶后在原生境进行了放飞;2022年又成功保育羽化出1只雌蝶及2只雄蝶后进行了繁育试验和原生境的放飞。本项目还创新性地探索出了树冠观测法、过筛寻虫法和盆景保育法等观测和保育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了《井冈山金斑喙凤蝶研究方法》与同行分享,带动了浙江乌岩岭、广东车八岭、江西武夷山和九连山等保护区也开展了对该物种的监测和研究。项目还基于三个执行年的扎实工作,编制出了《井冈山金斑喙凤蝶保护研究行动计划》,该计划获得了保护区的认可,已将其中部分内容列入了保护区的年度工作方案中。此外,基于项目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研究成果,项目还通过科考营和专家研讨会等活动成功吸引了多个外部机构到保护区来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并推动保护区更加重视与蝴蝶保护相关的自然教育及科普工作,提升了保护区在金斑喙凤蝶研究和保护工作上的社会影响力。

在下一轮的资助周期内,项目拟继续聚焦金斑喙凤蝶的保护,深入研究井冈山保护区内该物种的分布、种群数量和变化趋势,进一步掌握其繁殖行为和繁育状况,探究其濒危机制。项目还将与其他有该物种分布的保护区及研究者建立日常的沟通交流渠道,定期分享和传授各自的观测、研究和保护经验,相互学习与借鉴,并通过相互走访和参与对方的研究工作来更全面地掌握该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最终制定出《金斑喙凤蝶保护行动计划》。项目还将利用自然教育营、科考营、志愿者和交流拜访等活动以及项目的研究成果,推动保护区提升科研和保护水平以及在蝴蝶研究及自然教育上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