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加
Gan Jia
社区中心——基于自然的甘加草原保护与修复
项目编号
2024010611A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12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91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人
桑杰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草原、草甸、湿地
保护议题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甘肃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项目摘要
基于前三年有关大鵟监测与保护、草场适应性治理、草场保护日常化行为探索的成果和经验,团队认为在甘加进一步探索社区文化与科学方法协同的社区保护和草场修复难点在于,一是作为草场保护主体的牧人,因为生计、语言、社区习惯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主动探索草场退化解决方案的意愿和以集体形式参与保护的能力。二是牧人在对接科学的草场修复方法方面,缺少将本土生态知识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的经验和学识。未来三年,团队希望通过支持直接、见效快的草场保护/修复行动(如集体种草和安置招鹰架),配合甘加本地行动者参与草场的科学保护与修复,加强本地牧人共同主动、科学地管护草原的意愿。最终总结并形成适应甘加本地的“社区中心-基于自然”的草场保护模式,并逐渐在此前“牧人需要草场(生活)”的理念基础上传播“草场需要牧人(守护)”的环保理念,以期将被动保护(为了生计)转变为主动参与(基于能力与信心,为了责任与羁绊)。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对大鵟等草原猛禽的种类、分布、繁殖和面临的威胁开展了调查,确认了甘加草原是大鵟的繁殖地,与政府部门和牧民形成了猛禽保护行动上的共识,并通过与当地牧民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系统收集整理了与本地生物多样性、草原管理与治理相关的传统知识,编写了双语版的猛禽文化手册和四万多言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两本手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全面展现了甘加草原上牧民日常生活、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追求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宛如一幅多彩画卷,生动描绘了甘加的牧民与草原上各种生命之间相互依存、休戚共生的复杂关系。项目团队还入驻到牧民家中,全程观察和记录牧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具体的放牧知识与技术、牧民与自然的关系到牧民的身份认同等内容,最终完成了《牧民游牧生活调查记录》这篇生态人类学视角的报告。项目还发动近30户牧户加入了线上驻村微信工作群,鼓励这些牧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自然、了解生态知识、上传拍摄的野生动植物照片、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以此识别出了牧民最关心、最愿意参与的生态保护行动,并成功动员了20多名当地牧民,通过竖鹰架和种草活动,参与了黑土滩的治理。

以本地牧民为主的项目团队,在第一轮的项目执行中,最初只是围绕大鵟等猛禽开展保护实践。然而,当意识到草场的保护需要一个更加整体、系统的视角后,他们转而围绕传统游牧知识的收集、提振牧民管理自身草场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团队自身的保护能力来开展活动,从而逐渐理解了牧民对家乡生态的关注点,并发现当前的保护概念、方法和技术难以在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落地转化为行动。于是他们又深入观察牧民的日常生活,初步探索出了能让保护行动融入牧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发动更多当地牧民产生集体保护行动的方式方法。

项目团队从环保行动-收集本土知识-本土知识的运用-撬动牧民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基于问题不断寻找和探索保护行动的路径,这个自我成长和行动的过程,以及在发动牧民认识草场保护的重要性、看到传统草场治理的智慧、愿意采取行动去应对自身草场的问题上积累的经验都是极有价值的,也是项目最大的亮点。项目也通过制作手册、发表文章、视频征集、组织摄影展和读书会、拍摄纪录片及自媒体的传播,在甘加草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大部分牧民的认可,主动参与志愿保护行动的牧民也从数十人增长到四百多人。

在下一轮的项目执行中,项目团队将围绕 “社区、科学、长效行动”这三个关键词,具象化并有效传播“草场需要牧民”的理念,探索实践“社区中心-基于自然”的草场保护和恢复模式。充分发挥种草、安置招鹰架、线上驻村这三类活动的作用,让牧民在观察猛禽、鼠兔、草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观测草场质量和恢复效果等过程中,持续关注草场(尤其是集体共有草场)的退化问题,让牧民和草场之间建立起更多情感、责任、生活上的羁绊,并有足够的信心、能力和知识去集体、科学地开展有效的草原恢复行动,减少毒杀鼠兔等行为。并通过打造牧民关心的本地旗舰物种,加强对传统文化、游牧生活、宗教理念的传播,逐步将“本地牧人自发的环保行动”升级为“本地牧人社区自发的、科学的、系统的草场保护与恢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