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
iDOLPHIN
基于个体识别的公共数据平台和公民科学推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
项目编号
2024010701C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199991.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3404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4-04 至 2025-03
项目执行机构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锐强)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海洋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福建、广东、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中华白海豚为IUCN易危物种,种群呈下降趋势,我国是全世界白海豚分布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内种群普遍面临栖息地衰减、人为活动干扰、种群隔离的威胁。然而,过去十多年针对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和保护行动并不能扭转种群下降的趋势,数据的透明度和连续性低导致保护决策者缺乏对不同种群生存状况的认识,限制了保护行动的制定。
项目旨在通过3个小种群中华白海豚的野外调查,提高小种群个体识别数据的连续性、解析度和开源水平,并期待通过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合作、数据分享协议等来推动更大规模的数据合作以实现种群全覆盖;通过建立中华白海豚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个体识别数据可视化;通过对个体识别数据和桌面调研数据的综合整理及汇总,结合不同人群需求实现种群生存现状、变化趋势、威胁因子、研究进展、保护状态的可视化,为保护决策者制定保护行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公民科学和保护拓展活动,提高当地渔业社区和公众的参与度,探索众包保护实践案例。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项目团队完成了本年度三娘湾海域、粤东海域、厦金海域3个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个体识别调查,共发现中华白海豚158群次、918头次,新增了6头白海豚的识别照片。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团队积累了2023年大湾区西部江门海域白海豚的相关数据、并通过与其他研究机构开展种群个体识别的数据合作共享,增加了更多小种群的历史数据,使现有的IDOLPHIN网站和小程序能呈现3187头中华白海豚个体的背鳍照片37727张以及GPS位点37727个,能呈现除厦金种群2021年以外,三个小种群从2010到2023年的种群数量及变化情况。

为了更好地呈现国内在该物种的研究与保护上已有的成果,本年度IDOLPHIN网站还新增了“保护证据”这一功能模块。项目团队参考Conservation Evidence网站的保护行动框架,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国内1410篇中英文文献,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评估对每一项工作进行了评估和内容呈现,用户还能通过网站注册上传和下载相关的保护证据。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继续开展三个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种群调查,收集个体识别等数据,并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数据置换、二手资料整理等方式,持续累积加上雷州湾和珠江口种群在内的五个种群的历史和最新的保护数据,以提升现有数据库中数据的质量、时空覆盖度和开源水平,并基于关键用户的需求分析,对已有数据做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优化IDOLPHIN网站在可视化呈现所有种群的分布、大小、结构、种群变化趋势、威胁因子及保护现状上的功能及效果,提高目标用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项目还将探索新的方法来撬动公众和渔民上传更多公民科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