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Si Chuan
人类干扰下金顶齿突蟾种群调查、栖息地评估及保护
项目编号
2024040881A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530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4-07 至 2025-06
项目执行人
胡军华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湿地、森林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四川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岷山—横断山北段区
项目摘要
金顶齿突蟾是中国特有珍稀无尾两栖动物,因种群分布极狭窄、数量稀少、栖息地破坏严重等原因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然而,该物种已超过20年缺乏种群研究,自然历史信息匮乏。本项目预计在实施过程中于四川盆地西缘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掌握金顶齿突蟾现有种群的现状,系统收集金顶齿突蟾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微生境信息并评估人类活动干扰对栖息地的影响,探明重点种群及其受胁因素的变化趋势;通过培训等帮助保护管理部门创建专业团队,提高独立开展物种调查的能力;初步建立项目团队与保护管理部门合力的合作模式,共同制定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计划,推动保护行动。基于此,项目团队将在潜在分布区继续开展种群调查,通过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栖息地对比分析,掌握物种栖息地偏好,补充雌性个体的栖息地调查,从生活史全链条角度提出相应的生境管理措施。通过详实的野外调查与研究结果,解析重要种群的大小、栖息地受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与保护部门共商共建金顶齿突蟾保护小区,及物种长期续存与保护计划,为后续深入开展栖息地修复等行动奠定基础;通过科普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提升学术界、保护管理部门和公众对金顶齿突蟾的认识与关注度。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终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找到了金顶齿突蟾,确认了汶川县这一历史分布点仍有该物种的分布。项目还首次在大相岭省级保护区内发现了该物种。这两个分布点相较于峨眉山和瓦屋山的已知分布点,种群数量较少、栖息地的人为干扰也较少。此外,项目还首次完整掌握了该物种在野外从卵到蝌蚪到成体的生活史特征,发现雌性的产卵地具有冷激特征,可能反映了该物种对高海拔氧气的需求和适应;该物种具有重叠产卵的行为,其胚胎发育时间久,孵化率也较低;其蝌蚪在水中发育至变态登陆需3年左右。通过分析栖息地对生活史动态的影响,项目团队发现环境条件的波动(如溪沟水流量的变化)与寄生虫可能是影响该物种生存的主要自然干扰因子,而导致污染和栖息地丧失的景区建设则可能是重要的人为干扰因子。

本项目还与洪雅林场管理部门在金顶齿突蟾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上进一步加深了合作。通过信息和知识共享、现场讲解、实地培训和考核、共同开展野外调查等方式,林场工作人员已能科学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这为进一步推动该林场加强金顶齿突蟾调查和保护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项目团队基于项目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宣传报道等也提升了该物种的社会影响力。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将持续高强度的野外调查工作,以掌握大相岭和卧龙两地的金顶齿突蟾种群密度、微生境特征及威胁因素,并通过与其他分布点已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揭示该物种的整体分布、种群、栖息地及威胁现状和变化趋势。项目还将开创性地使用无线电遥感技术对雌雄性个体进行追踪,以了解该物种在抱对及产卵行为结束后的栖息地利用状况,并在已有工作基础之上,构建一个长期的微生境监测体系,以此跟踪各类自然和人为干扰因子的变化。此外,项目还将应瓦屋山和峨眉山分布区管理部门的需求,共同商议和确定栖息地的保护方案,推动就地保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