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
Otter
浙江金塘水獭研究与保护项目
项目编号
2024070421C
项目类型
笃行计划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199886.5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1576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4-10 至 2025-09(第1年)
项目执行机构
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负责人:沈秋)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海岛、河流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浙江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水獭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哺乳动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水獭曾在全国范围广泛分布,但因历史上遭受的过度捕猎、栖息地严重破碎化等困境,数量急剧减少,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本项目通过开展野外监测和基础科学研究,深入掌握水獭种群生存现状和受威胁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保护主体,携手各关键利益方,共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水獭保护行动方案。我们期望通过长期的保护行动,为水獭”食”、“住”、“行”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促进金塘岛的水獭种群稳步增长。并在此基础上,项目将逐步扩大保护区域的覆盖范围,使水獭种群不仅能在金塘岛内茁壮成长,而且能向周边(包括舟山、宁波在内的广阔陆域及海域)自然扩张,最终重返浙江陆地水系历史分布地。
资助理由
欧亚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种,其可爱的形象也使之成为了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种。华东地区曾是欧亚水獭在我国分布的热点地区,却在上世纪经历了大幅的种群衰退,在浙江省目前仅被发现于沿海岛链。在舟山群岛中面积排名第四的金塘岛,一直以来都是水獭的分布地。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岛上的生存空间与人类活动空间高度重合,其生存可能正面临电鱼毒鱼、河道废弃物、拦河粘网、水体污染、工程建设等诸多人为活动的影响。

本项目拟在未来三个执行年中,通过持续开展野外红外相机监测、粪便DNA提取、个体识别、食性研究等工作,系统掌握水獭种群数量、性别比例、遗传多样性、活动节律、食性偏好和主要威胁等信息,由此建立扎实的基线信息,为之后的保护决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项目还将联合地方各相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自然博物馆、在地社区及公众,共同制定长期可行的水獭保护行动计划,开展水獭友好型社区的试点,有效管理和保护其栖息地,为水獭的”食”、“住”、“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在金塘岛的保护实践也能为探索自然保护地外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提供宝贵经验。因此,本项目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意予以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