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摘要
兔狲(Otocolobus manul)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不受关注的猫科动物之一。尽管兔狲广泛分布于亚洲,但由于缺乏调查,其分布与种群状况尚不明确。在国内,兔狲记录主要集中于高原地区,而对荒漠地区的关注较少。项目团队的调查显示,甘肃张掖北部荒漠地区可能存在多块兔狲高质量栖息地,部分地区兔狲种群密度可达18.3 ± 7.0只/100平方公里,高于已知密度较高的蒙古中部。与此同时,该区域普遍缺乏对荒漠中野生动物的影响评估。根据项目第一年调查显示,灭鼠、近年的干旱气候、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都可能对兔狲栖息地及种群产生负面影响。为降低潜在威胁对兔狲种群的影响,项目计划在张掖北部展开兔狲种群的调查与监测,掌握张掖北部荒漠兔狲的分布与栖息地选择情况、食性、威胁等基础信息,证明该地区兔狲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价值、确定兔狲关键栖息地及主要威胁,通过政策倡导等方式推动当地政府部门对兔狲栖息地的保护行动。针对兔狲高密度分布区域,联合企业开展饮水点、人工巢穴等兔狲栖息地优化工作。同时,通过在地宣教和网络科普传播,提升公众对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