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黑冠
Dong Heiguan
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恢复的阶段性效果评估和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
项目编号
2019040331A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49999.8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
49943.22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
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19-07 至 2020-08
结项通过时间
2020-11-02
项目执行人
吴慧莹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广西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桂西南山地区
项目摘要
东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物种的生存依赖种群增长,但保护区内栖息地面积小、破碎化成为种群增长的首要限制因素。然而,保护区缺乏对恢复工作效果的科学总结归纳,后续资金筹措遇到困难;周边社区不理解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性,在保护区内放养山羊严重阻碍栖息地恢复。本项目旨在通过改善邦亮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恢复管理能力、推动社区参与植被恢复、减少放牧的干扰,最终达到增加和改善长臂猿栖息地,保障东黑冠长臂猿的长期生存的目标。

该项目将通过两个方面推进栖息地恢复。进行栖息地恢复的阶段性效果评估和保护区管理评估,帮助梳理并记录栖息地恢复的已有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优化保护区对栖息地恢复工作的记录、监测和汇报的方法;通过参与式社区访谈,寻找社区公共事务需求和生境保护的兴趣结合点,掌握放牧对保护区植被的影响范围。该项目将有两个产出:《邦亮栖息地恢复阶段性成果及保护区管理评估》,有利于保护区展现成果、提升管理和资金筹措能力;和《建立邦亮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报告》,有利于后续推动社区自发建立社区植被恢复试点,增加社区对栖息地恢复的理解和参与度,较少社区放牧的负面影响。
资助理由
东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物种的生存依赖种群增长,但保护区内栖息地面积小、破碎化成为种群增长的首要限制因素。然而,保护区缺乏对恢复工作效果的科学总结归纳,后续资金筹措遇到困难;周边社区不理解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性,在保护区内放养山羊严重阻碍栖息地恢复。本项目旨在通过改善邦亮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恢复管理能力、推动社区参与植被恢复、减少放牧的干扰,最终达到增加和改善长臂猿栖息地,保障东黑冠长臂猿的长期生存的目标。

该项目将通过两个方面推进栖息地恢复。进行栖息地恢复的阶段性效果评估和保护区管理评估,帮助梳理并记录栖息地恢复的已有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优化保护区对栖息地恢复工作的记录、监测和汇报的方法;通过参与式社区访谈,寻找社区公共事务需求和生境保护的兴趣结合点,掌握放牧对保护区植被的影响范围。该项目将有两个产出:《邦亮栖息地恢复阶段性成果及保护区管理评估》,有利于保护区展现成果、提升管理和资金筹措能力;《建立邦亮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报告》,有利于后续推动社区自发建立社区植被恢复试点,增加社区对栖息地恢复的理解和参与度,较少社区放牧的负面影响。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项目成果
本项目对保护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开展的所有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恢复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通过树苗生长监测记录分析、卫星与无人机遥感影像分析、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栖息地恢复的成效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09-2019年保护区的林地面积增加而草地和裸露石灰岩面积减少;现有的14个栖息地恢复点中,弄梨、弄排爷、弄祖摸、弄篓、排煤、排谷门在2009年时大部分为草地,到2019年基本为林地,而弄教在2009年大部分为草地,在2019年约一半面积为林地;栖息地恢复点中存活的树苗的胸径和树高均有增长,其中酸枣生长速度最快,适合作为先锋树种,而水东哥相对需要更多管护措施。项目还对栖息地恢复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基于评估结果和经验总结,对未来栖息地恢复提出了优化建议。

此外,本项目还对保护区周边、与长臂猿保护密切相关的五个关键村屯进行了社区访谈,了解其自然资源利用、养羊概况、公共事务管理、社区参与植被恢复的意愿与需求等情况,并通过给牛羊佩戴定位器掌握了部分羊群在保护区内的活动情况。基于以上结果,讨论并识别出三个对建立社区植被恢复试点感兴趣并有条件开展的村屯。

本项目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都与保护区紧密合作,与保护区共同编写了《2019-2020邦亮栖息地恢复阶段性成果及保护区管理评估报告》及《建立邦亮社区植被恢复试点的前期调查报告》,为保护区已开展的栖息地恢复工作总结了经验,为未来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栖息地恢复工作的前期计划提供了参考信息。
项目活动
2021
Jun21
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的恢复是很多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东黑冠长臂猿曾被认为是被灭绝的,2002年先在越南被重新发现,2006年,又在中国广西邦亮保护区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