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Hai Nan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背景下海南山鹧鸪的监测技术标准、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研究
项目编号
2020070341B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99999.9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58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
67366.03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
2140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0-10 至 2022-03
结项通过时间
2022-09-16
项目执行人
饶晓东(海南大学)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海南岛中南部区
项目摘要
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雉类。它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和全球易危物种,并被建议作为物种保护的“旗舰种”和海南省省鸟。海南山鹧鸪仅分布于海南中部和南部,主要生活在中低海拔的热带常绿林中。以往研究表明,它仅分布在原生林和次生林。因受非法狩猎和生境破碎化的影响,其数量急剧减少。最新数据指出,其世界现存总数为2600~3500只。基于GAP分析显示,海南山鹧鸪分布区内有13个保护区,其中5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项目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借助多种先进设备和仪器对该物种的种群数量、活动节律、生境选择和历史分布情况等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和评估其在全岛的保护现状,旨在建立海南山鹧鸪甚至所有热带雉类的监测标准,并结合其生境的特征和功能,进一步阐明其致危因素,实现制定国家公园内该物种的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牵头成立海南濒危雉类保护联盟。通过对一线巡护人员进行培训,形成濒危物种的自然保护和监测网络,提升各保护区人员的保护、管理和协作能力。同时,联动周边社区共同参与保护,并将有效经验示范推广,从而服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资助理由
海南山鹧鸪是海南岛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地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旗舰物种,也是海南岛的特有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种。虽然过去对该种有一定的研究工作和基础,但其在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种群和保护现状依然是个空白。

项目拟在五指山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开展海南山鹧鸪的种群数量、分布与栖息地的调查,评估其面临的威胁,了解其保护需求,推动保护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并开展以该物种为代表的雉类的长期监测与保护。项目还将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和评估海南山鹧鸪在海南岛整体的分布和保护现状,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立所有地栖性雉类的监测标准,并制定和实施国家公园内海南山鹧鸪的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因此,本项目对于濒危雉类的保护及推动保护地的有效管理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终审委员会因此同意资助本项目。
适用范围/项目成果
在第一个执行年中,项目根据海南山鹧鸪体型小、生性机敏且行踪较隐蔽等特点,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周边的12个社区共回收了90份有效问卷,了解村民所目击的海南山鹧鸪的位置信息和保护意识,并利用红外相机、鸣声监听、常规样线动物痕迹、栖息地样方调查等多种野外调查手段,在该片区的加钗、罗解、水满三地开展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五指山片区,海南山鹧鸪多集中在海拔900-1200米的原生或次生的森林中,尤喜高大林冠遮蔽所形成的植被郁闭度和丰富度双高的林下生境;1100米以下的山地雨林是利用率最高的生境类型,其次是900米左右的沟谷雨林,第三是1000米以上山坡、山脊或山顶上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野外调查共获得海南山鹧鸪的2次目击记录、6次鸣叫记录、10个痕迹位点,由此估算出调查范围内原生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中海南山鹧鸪的单位种群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7.5只、4.2只和 0只。此外,项目组在加钗、罗解、水满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共记录到291次海南山鹧鸪的活动影像,发现该雉类在非繁殖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3-5只的小群通常为繁殖后形成的家庭群。在对红外相机数据整理过程中,项目组还一并统计了海南山鹧鸪的同域物种——白鹇的种群状况。相机共记录到2419只次白鹇,其中雄性709只次、雌性1666只次、幼体44只次。该物种多见于300-700米的低海拔地区及1200-1600米的高海拔地区。总而言之,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海南山鹧鸪偏好生境、种群量级以及伴生物种的了解。此外,海南山鹧鸪和白鹇种群调查数据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似乎也暗示着传统样方调查对了解海南山鹧鸪这类体型小、警惕性高、种群密度超低、活动痕迹不多的物种来说,效果并不理想,这表明日后开展此类调查时有必要对现有的调查方法做必要的改良和完善,如增加样线和人力投入以增加有效数据量,提升鸣声调查设计精度以便能发挥鸣声在追踪、锁定和识别隐秘活动类动物行踪时的作用。调查方法的实地验证效果,有望为其他同类调查剔除一些效果不佳的做法或事先“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