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摘要
黄渤海区域广袤的滨海滩涂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这一世界上受胁鸟种数量最多的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鸟类栖息地。位于黄海区域最北部的鸭绿江河口湿地,是目前已知IUCN濒危物种大滨鹬的最重要的能量补给地,春季北迁期有近5.5万只大滨鹬在此停歇并补充能量。在该物种的迁徙路线上,由于滩涂围垦、港口建设、过度采集底栖生物、海产养殖、环境污染等原因,其栖息地已大量丧失或质量严重下降,这使得大滨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种群数量以年均5.1%的数量急剧减少。在鸭绿江河口湿地,大滨鹬喜食的光滑河蓝蛤种群数量从2013年就开始减少,到2020年已减少了99.7%。由于大滨鹬转而部分取食人工养殖的四角蛤蜊幼苗,渔民用鞭炮驱赶已影响到其正常的取食和能量补给。此外,已有的数据也表明,当地渔民在潮间带和潮下带交汇区设置的丝网,每年会造成上千只水鸟撞网淹死,直接威胁到大滨鹬的生存。本项目拟在鸭绿江河口湿地持续开展春季迁徙季大滨鹬的种群数量、可获取食物及能量摄入情况的长期监测,与当地渔民和保护站合作,寻找人鸟和谐共处的方案,减少捕虾蛄及蟹类的丝网设置对水鸟的伤害,并评估增殖放流对栖息地恢复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