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Hai Nan
海南岛鲎育幼场调查及保护
项目编号
2021010561C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196064.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
116737.85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
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1-04 至 2022-09
结项通过时间
2023-01-07
项目执行机构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负责人:周志琴)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湿地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海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南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以鲎(中华鲎、圆尾鲎)为纽带,协同专家、保护地、NGO、志愿者共同推进海南滨海湿地生态的摸底、保育与科普工作:1. 完成海南中华鲎、圆尾鲎育幼场的分布和保护现状调查;2. 支持并推动重要区域保护地开展幼鲎长期监测,参与省内外IUCN鲎监测网络成员的交流与合作;3. 协同省内外伙伴机构,以鲎为明星物种,推动海南滨海湿地科普传播。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项目调查了海南岛北部五个幼鲎的栖息地,初步掌握了中国鲎、圆尾鲎的幼鲎种群密度与面临的威胁;与美境自然等机构共同发布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及保护建议(2019-2020年度报告)》,并将两个最有价值的栖息地新英、新盈纳入了IUCN亚太区鲎监测网络;项目还推动了两个保护地主管部门将鲎这个物种的监测与保护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项目基于调查结果设计的公众宣传稿“一张图了解海南岛的鲎”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让更多公众了解了海南岛上鲎的保护状况与需求。

第二年项目将扩大两种鲎的调查范围,完成《海南岛幼鲎分布、种群密度及威胁现状报告》;联合科研单位及保护地,在4个重点分布地开展威胁因子调查及评估,提出保护行动建议;推动重要分布地的保护地将鲎纳入长期监测体系,并支持IUCN亚太区鲎监测方法在至少2个保护地落地;加强保护地及相关主管部门对鲎保护的关注度,形成保护共识。
适用范围/项目成果
继上一执行年发现海口东寨港、澄迈花场湾、儋州后水湾、儋州新英湾和文昌会文为中华鲎(中国鲎)和/或圆尾鲎的育幼场后,在本执行期项目将调查范围扩延至全岛其他沿海区域,共调查了沿海8县市17处理论上符合幼鲎栖息地特征的泥沙质潮间带,生境类型涵盖了红树林海岸、港湾海岸、河流入海口三大亚类。经夏冬两轮分组调查,最后仅在东方四必湾发现有中华鲎(中国鲎)和圆尾鲎幼鲎的实体。陵水新村港、儋州盐丁港、乐东莺歌海、三亚沿海港湾,虽未见鲎的踪迹,但渔民在近海海域作业时仍会偶尔兼捕到成鲎。东方昌化江入海口也有渔民曾在2019年捕获过小鲎一只。以上信息表明上述五个地点的周边海(水)域仍可能有鲎生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记忆中鲎的主要产卵场和育幼场——陵水新村港、三亚铁炉港、儋州鱼骨港,现如今实地调查均已鲎迹不见,这可能反映了这几个地方鲎种群的明显衰退。除此之外,其他十处调查地点,含琼海(万泉河、沙美内海)、万宁(老爷海瀉湖)、陵水(黎安港)、三亚(榆林港)、临高(金牌港、黄龙港)、儋州(上下浦村瀉湖、黄沙港)、东方(罗带河老入海口),实地调查或当地访谈均未发现鲎。既有调查结果综合表明:海南岛周边海域有鲎分布,但滨海潮间带鲎种群密度整体较低;中华鲎(中国鲎)主要育幼场是儋州新英湾和后水湾,圆尾鲎主要育幼场为澄迈花场湾和文昌会文;海口东寨港、东方四必湾均有中国鲎、圆尾鲎的育幼记录,但种群密度较低。项目还归纳总结了三种幼鲎栖息地的野外调查方法,认为“全域扫描法”适合前期找寻育幼栖息地及开展重复调查时使用,“500mX500m样方法”适合在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潮间带进行幼鲎种群密度调查使用,而IUCN亚太区观测网络计划中使用的样线法,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更适用于开展幼鲎栖息地的长期监测,且能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

此外,项目还推动新英湾市级自然保护区、花场湾县级自然保护区、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加入了IUCN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并通过培训及监测过程中提供的技术支持,使三个自然保护地都已能独立持续地开展监测工作,并已开展了2个自然年度的监测。据此,项目提议:(1)进一步推动文昌会文湿地建立鲎观测点;(2)对陵水(新村港、黎安港)、三亚铁炉港、儋州鱼骨港、昌化江入海口,开展后续调查,探明鲎是否利用这些地点产卵或育幼;(3)伺机推动鲎保护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