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加
Gan Jia
基于自然和社区的甘加草原适应性治理
项目编号
2021010591A
项目类型
笃行计划项目(个人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79949.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
78689.64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
0.00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1-04 至 2022-04(第2年)
结项通过时间
2022-06-21
是否予以连续资助
项目执行人
桑杰
第三方托管机构
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草原、草甸、湿地
保护议题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农林渔业的可持续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甘肃
项目摘要
甘加草原的治理方式对草原生态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当地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基于自然规律和本土生态知识逐步建立起了人、家畜、草场、野生动物共生的耦合系统,并在气候变化、草场退化等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体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通过质兰支持的草原猛禽项目,我们认识到野生动物生存状况与草场治理方式的联系,有必要对甘加草原的适应性治理模式进行梳理,并解决包括自主管理意愿、社区保护能力和决策参与程度不足等导致这套草场治理模式的积极影响日渐下降的问题。该项目旨在总结甘加草原基于自然和社区的适应性治理模式,为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经验参考。项目将系统收集本土生态知识和实践经验,以深度访谈、社区影像记录、访学等形式,调动当地牧人的积极性,反思和总结甘加草原治理模式,多方协作共同编写甘加草原治理案例,并在对外传播与交流中激发牧人社区参与保护的潜能和自信,提高其在草原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我们期待的项目成果包括:可作为研究案例参考的甘加草原治理手册;能有效传播甘加社区声音,促进信息整合与多方协作的跨界交流;得到政府、学者等多方认可的甘加社区自然资源管理方案。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年的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大鵟等草原猛禽的野外调查,获得了关于鸟巢、繁殖、分布等的基础数据,改变了以往甘肃野生动物学者认为甘肃只是西伯利亚繁殖的大鵟向南迁徙途径地和部分大鵟越冬地的认识,确认了甘南草原也是大鵟的繁殖地。项目还通过入户访谈,掌握了关于猛禽的藏文化和牧民的认知现状,完成了猛禽文化手册,并与政府部门、牧民等多方就猛禽保护达成了行动上的共识。

第二年项目为了增强甘加草原人、家畜、草场、野生动物共生耦合系统的适应性和韧性,促进牧人社区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为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基于自然和社区的解决方案,将梳理甘加草原的适应性治理模式并撰写手册——《草原适应性治理:来自甘加的声音》;对草原猛禽的栖息繁殖状况、鼠兔与草场质量的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并通过短视频拍摄大赛与访学活动,提高社区的保护能力并促进社区参与草原保护;通过影像展、手册发放与读书会等传播活动,让当地社区与决策者看到甘加的案例和成效,提高社区对自身草场治理和生态保护的自信心。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通过与当地牧民不少于30次的深度访谈以及多名汉藏志愿者的参与式观察,项目团队完成了共104页、超4万字并配有大量牧民拍摄照片的《来自甘加的声音:本土生态知识概览》。这本手册以草场、家畜、野生动物为切入点,详尽梳理了甘加草原上牧民畜牧、耕作、管理和治理草场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看到,牧民们如何基于对草、家畜、野生动物、气候、土壤、光照、水源等的认知和自身的信仰,精心照料自己的家畜;如何进行草场的分配、四季轮牧、禁牧、巡护、确定配额等管理和治理活动;如何团结互助对待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努力去追求美好的生活。项目与外地机构开展的2次有关草原治理的访学交流活动以及在甘加草原组织的8次部落草场治理讨论会,不仅提升了参与牧民自身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重新认识并反思自己日常的生产生活,增强了对草场治理能力和文化的自信心。项目团队还通过视频征集、草地治理摄影展、读书会、制作的《转场》、《补饲》、《牛羊粪》、《守护草原》和《野生动物》等纪录片以及自媒体的传播,影响了当地的牧民,让更多人认识到了牧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及本土知识的重要价值。
项目活动
2024
May21
在保留四季轮牧、共用草场等本土治理方式 的同时,甘加的牧人也开始参与上述活动,借助外部政策探索有益于当地草原可持 续利用的草场租用方法。
2021
Jul06
甘加草原适应性治理项目季度进展
2021
Oct15
认识家乡从神奇的“药草”雪兔子开始
2021
Dec14
分享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传递牧人的生态智慧。
2022
Jan26
夏季牧场里高山草甸上的奇妙植物故事。
项目视频
2022
Apr24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家畜。而牦牛的牛粪则是牧人最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之一
2022
May08
甘加草原「རྒན་གྱའི་རྩྭ་ཐང་།」经历了一段少雪少雨的天气。年长者们按照传统请示活佛与高僧后收到了僧俗集体与个人需要做的多种佛事嘱咐,其中对水神鲁进行祭祀。僧俗都按照嘱咐将佛事一一进行,第三天开始下雨,随后又下雪。
2022
Apr24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家畜。而牦牛的牛粪则是牧人最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之一。一块牛粪不仅可以作为天然的肥料,将草原赠予的生机带回给草原,也用作燃料,为家里带来温暖,对净化空气有非常大的作用。
2022
Mar13
盛大的煨桑日,牧人们提前准备,将糌粑、青稞、红枣等供奉给自然界的万众神灵。
2022
Jan13
四蹄尖尖的羊儿们如何安全走过光滑的冰面?勤劳的牧人们运用起丰富的本土智慧,他们用泥土铺出一条小路,连接起被冰雪分隔的两片草原。
2021
Dec05
ཇ་དགེ(加给),直译为用茶做善事,是甘加各部落村的传统习俗之一。
2021
Nov14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气温低至零下的冬季牧场,草原上已少有高大茂盛的牧草,开始掉膘的羊儿们也来到羊圈里避寒。
2021
Oct24
青稞是青藏高原上最为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其适应寒冷气候,营养价值极高,以青稞制成的糌粑是藏族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重要食物。
2021
Aug15
牧女千百次的捶打与轻轻的揉和,洁白的牦牛奶化作金黄香甜的酥油,它的诞生背后是草原牧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2021
Jul11
每年农历的5、6、7月份,都是甘加游牧人们的转场时节。以村为单位,有些牧人们开始陆陆续续赶着家里的牛羊和马匹前往达尔杰山上的夏季牧场。
2021
Jul25
牧人说:我们要在甘加腹地住一宿,明天去另一个地方,那里是甘加最好的草场,牛羊会很快膘壮起来,明天全村一起转场才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