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
Zhang Jiajie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鲵现状调查与保护管理
项目编号
2022010011B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团体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1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30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
1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
33168.52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2-04 至 2023-06
结项通过时间
2023-09-18
项目执行人
蒋万胜(吉首大学)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河流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与管理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湖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武陵山区
项目摘要
中国大鲵是我国濒危特有动物,是全球现生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但近50年来数量锐减。1988年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2004年和2021年均被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种。武陵山区是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其中张家界市是国内首个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最早实施人工放流的地区。历史上保护区内大鲵全域分布,但上世纪末起由于人类干扰致其呈点状分布在少数区域中,而现如今其种群现状不明。此外,保护区内人工放流已开展多年,但其实际成效一直缺乏关注,保护区居民保护意识也亟待加强。本项目目标在于全面重启张家界大鲵国家级保护区内大鲵调查,明确大鲵的种群现状和保护重点区域(第一期已对32个历史样点进行了调查并识别4大重点区域);通过对野外收集样本(包括野生和人工放流个体)的遗传组成分析,评估当前人工放流的实施效果;通过生境调查和致危因素分析给出针对性保护建议,并对重点区域开展提升居民保护意识的宣教活动。项目长远目标在于整合种群资源分布现状、人工放流效果评估及遗传管理、致危因素分析和保护宣教等活动,制定大鲵物种保护行动计划,推动大鲵长期的、科学的可持续性保护行动和管理示范。
资助理由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项目实施期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
项目对张家界大鲵国家级保护区内历史上有大鲵分布的32个位点进行了扎实认真的实地调查,共在野外5个地点观察记录到大鲵12尾,确认出苗点1个。通过创新性的大鲵种群存在概率估算,识别出了4个最为重要的大鲵栖息地,并对其主要受胁因素进行了分析。该结果填补了2008年以来的相关野外调查数据的空白。此外,项目还对栖息地周边社区村民进行了访谈,共收集160份有效问卷,对周边社区的保护意识进行了探究。项目团队不仅通过科学论文与专著公布了调查结果,还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了大鲵保护的现状和需求。

第二个执行年,项目拟在4个已识别的重要栖息地内开展更详细的种群现状和冬季出苗繁殖状况的调查,并首次尝试使用环境DNA取样和分析方法,对该辅助调查的可行性进行探索。与此同时,项目将通过多渠道收集的野生样本和人工放流样本的遗传组成和多样性分析,从遗传角度对大鲵人工放流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估。项目还将对前期保护区内开展的人工放流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结合评估结果,与保护区管理部门一起合作制定出合理和可行的大鲵人工放流遗传管理方案,为下一阶段制定大鲵保护行动计划打下基础。
适用范围/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认为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在已识别的4个重要栖息地的7个样点中,获得了6个样点的大鲵样本或照片实证,并在其中的3个样点连续第3年在繁殖季监测到有幼苗流出。此外,项目还在1个人工增殖放流样点观察并拿到了包括受精卵、一年生幼苗、两年生幼苗和成体在内的完整生活史证据,证明该点的人工增殖放流已在野外成功建立了自然繁殖种群。项目团队还创新探索出了利用环境DNA辅助野外种群调查的方法,筛选出了几对合适的引物,并建立了方法流程,结果也与实地调查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未来此方法不仅可用于判别野外大鲵存在的有无,而且可以进一步对其遗传支系进行分析。

项目在本执行年中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对野外8个样点获得的84尾样本的基于线粒体COI、Cytb和D-Loop三个基因开展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人工放流虽有效促进了野生种群的恢复,但已确实带来了遗传支系的混杂。项目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针对不同样点的现状,撰写了《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鲵人工放流遗传管理方案》,对未来的增值放流提出了初步的保护建议。
项目活动
2022
Aug23
大鲵具有肉食性、夜行性和穴居性特征,具雄性护幼行为(爸爸带孩子)。中国的大鲵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水系,但如今在野外很多地区均难觅踪影。